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两种无功功率补偿的计算方法
2025-09-24 11:06:30 责编:小OO
文档
两种无功功率补偿的计算方法

  各工业企业用电系统功率因数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电网的供电质量和 发电 系统的电能利用率。过低的功率因数,不仅使电力系统内的供电设备容量得不到充分利用, 增加电力电网中输电线路上的电能损耗,还会使线路的电压损失增大,有时使得负荷端的电 压低于允许值,严重影响异步电动机及其它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损坏。电力系统功率 因数的高低,已经成为电力系统一项重要经济指标。因此,要求在电力系统的各级都要根据 分级就地平衡的原则,采取措施补偿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根据对电网分布的分析,为 了降低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一般从两方面采取措施:一是提高自然功率因数;二是采用 供应无功功率的设备来补偿用电设备所需的无功功率,以提高其功率因数。称为提高功率因 数补偿法,这种方法通常有3种:(1)采用同步电机补偿;(2)采用同步调相机;(3)采用移相 电容器补偿。由于移相电容器是一种投资省、见效快、维护方便的无功电源,工矿企业常常 选用移相电容器来提高功率因数。因此,如何进行补偿计算,正确选择补偿力度是电力工业 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1 无功功率补偿计算方法

  在进行新厂矿的电气设计时,首先要对用电网络进行负荷计算,然后根据负荷计算情况, 进行无功功率补偿,选择相应的补偿方法,选择补偿器。

1.1 最大负荷补偿计算法

  所谓最大负荷补偿计算法就是利用需要系数法,计算最大负荷时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 视在功率、补偿前最大功率因数和补偿后最大功率因数,选定补偿设备。如图1所示。

图1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补偿前最大负荷功率因数

  

  补偿后最大负荷功率因数

  

即无功功率补偿器的容量由下式确定

Qc=Pj(tgφ1-tgφ2)  (1)

式中 Pj,Qj,Sj--补偿前的负荷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

   Qj1,Sj1--补偿后的负荷无功功率、视在功率;

   Qc--无功功率补偿器的容量,即移相电容器容量。

1.2 平均负荷补偿计算法

  在实际中,要实行无功功率补偿所采用的是补偿前平均功率因数(自然平均功率因数)和 补偿后平均功率因数来选择移相电容器。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补偿前平均功率因数

  补偿后平均功率因数

即无功功率补偿器的容量由下式确定

Qc′=αPj(tgφ1′--tgφ2′)  (2)

式中:PP,QP--平均有功负荷、无功负荷;

   α,β--平均有功、无功负荷系数。

2 两种计算方法的比较

2.1 计算比较

  在(1)式和(2)式中,φ1、φ1′是补偿前的值,φ2、φ2′是补偿后的值,设用 两种方法补偿后的功率因数相同。由此可得

  在实际工程中,一般都是感性负载,全厂总功率因数在0.71~0.90,即tgφ1′=0.99~0.48之间,取α=0.725,β=0.79,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为0.95 ,即:tgφ2=0.33。则:,可见Qc>Qc ′,这 说明最大负荷补偿计算法和平均负荷补偿计算法选取的补偿容量不同。且最大负荷补偿计算 法得到的补偿容量大。

2.2 实例对比

  现通过一个实例对两种补偿方法的计算结果作进一步的对比,见表1。

表1

名  称功率因数(cosφ)

计算负荷
最大负荷平均负荷Pj

Qj

最大负荷平均负荷
全厂合计0.86 1263762762
乘以KΣP=0.9和

KΣq=0.95后

0.840.82*

1137724724
全厂补偿低压电力电容器总功率   -360-350
全厂补偿后合计0.950.9511373374

3 结 论

  采用最大负荷补偿计算法和平均负荷补偿计算法均可计算出需要补偿的移相电容器容量, 达到提高功率因数的目的。两者的区别在于一种是根据最大负荷功率进行计算,另一种是根 据平均负荷功率进行计算,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对比均可 以看出,当它们的功率因数都提到 相同值时(0.95),用最大负荷补偿计算法计算的补偿容量比用平均负荷补偿计算法计算 的补偿 容量大。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有功功率最大时,无功功率未必最大。并且,实际工业企业一 般不都是在满负荷工作,这样用最大负荷补偿计算法容易造成过补偿,在工程设计和设备选 型时如不引起注意,一方面,初投资增大,另一方面,补偿电容器组投运后容易遭成过补偿 。显然用平均负荷补偿计算法进行补偿计算更科学。

参考文献:

[1]周海洁.提高工业企业的功率因数(上)[J].电机技术,1999(1).

[2]宁金铭.无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补偿[J].电力电容器,1998(4).

[3]照亮方.简单实用的无功补偿控制器[J].电工技术,1998(9).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