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中国的人口》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三节的的教学内容,此内容是让学生认识我国的人文地理环境特征,进而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也是对学生进行人口教育的最佳素材和出发点。学生掌握了人口和分布的空间概念,才能为进一步学习中国区域地理知识做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世界地理的学习中,已经对人口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储备,因此阅读中国人口分布图、理解中国的人口不会有太大的障碍。但是要深层次的理解以及关注中国目前的人口,教师必须加以引导。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2、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人口统计图表和人口分布图,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提高分析图表和动手绘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四、教学重点:
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特点
五、教学难点:
人口发展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量相协调的科学人口观的树立。
六、教学准备:
视频、PPT、挂图
七、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谈话法;观察法等
八、教学过程:
| 教师行为 | 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 一、情境导入: 播放视频《世界人口日:中国人口13·47亿 保持低生育率》,要求学生说出:从视频里获取了哪些重要的信息?
| "
观看视频,并记录看到了重要信息。 (学生回答。。。。) | " 锻炼学生获取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 ||
| 二、据图用表,感悟新知 板书:中国的人口 (一)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1、出示世界人口前五位的表格,让学生观察并得出结论。 结论:中国的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2、再出示:我国人口占世界的比例饼状图 3、出示: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人口数量 要求:全国各省级行政单位人口数量柱状图回答: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哪个、最少的是哪个?我国人口数超过5000万的省级行政单位有哪些?它们各分布在哪里?湖南省人口数有多少? (二)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1、出示:我国5000万以上人口省区分布图 2、出示:中国人口分布密度图 3、分析人口东多西少的原因,并能画出思维导图 (三)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我国的人口数量大,是不是自古以来就大?请看: 1、出示:下表中提供的中国人口数据(亿) (1)、绘制出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 (2)、算一算,从1950年到2010年,中国每间隔10年各增加多少人口?分析计算结果,你可以获得哪些结论? (3)、按照中国的这种人口增长趋势,估计2020年、2030年中国人口总数大概是多少 2、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可以提示:我国建国初的人口,各种条件的变化、比如经济、医疗、卫生等,我国的人口基数) 3、提问:中国人口增长过快会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 (四)中国的人口 1、针对人口增长过快、过多,中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2、抢答:计划生育知识知多少? 3、计划生育有什么意义?取得了哪些成绩? | 学生观察后向自己的组员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观看并惊叹 学生观察,并记录,推选组员回答 学生不仅能发现哪些省份人口多少的问题,还会观察出有的省份面积大反而人口少 让学生找到黑河---腾冲一线 学生思考后,讨论,得出结论并画出思维导图 学生合作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并展示成果 学生回答,但不一定全面 结合生活实际,谈一些影响,各抒己见。 “计划生育”学生异口同声,说明他们对此还是有所了解的 学生很积极,很活跃,说明他们对此感兴趣 | " 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又便于达成共识 便于学生更直观的感受中国人口多 超出一亿的省份较多,再次感受中国人多,同时发现中国不同的省份人口的多少不同,为中国的人口分布不均衡打下基础。 学生直观的感受人口东多西少 体现小组合作,便于学生思维体系化 通过图以及自己的计算结果说明中国的人口增长快 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问题入手,让学生认识到人口过多带来的危害,为下一步的人口作铺垫 让学生明确我国的人口国策 活跃课堂气氛,顺便普及一下计划生育知识 | ||
| 三、联系时政,拓展延伸: 1、我国计划生育取得成绩的同时,面临哪些挑战?(教师可以适当提示:老龄化、失独家庭、孩子的性格、养老等) 2、我国目前出台了关于计划生育的新是什么? 四、谈论感想,展示收获 请同学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五、及时反馈 (见课件) | 学生可以答出一部分,不全面的,教师可补充。 有部分学生可能不知道,答不出。 可以说、可以写 | 跳出教材,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提醒学生关注时事 提高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 检测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情况 | ||
七、教学反思: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