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学》模拟试卷7
2025-09-24 11:06:19 责编:小OO
文档
安徽财经大学

《国际经济学》模拟试卷7

一、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小题后的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

得分评卷人复核人
1. 在李嘉图的相对优势论中,机会成本是(      ) 

A.递增          B.递减          C.先递增后递减          D.不变

2.古典贸易理论是从(    )角度解释国际贸易起因的。

A、技术差异              B、要素禀赋差异

C、需求差异              D、技术变化

3. 率先针对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进行实证分析的经济学家是(      )

A.斯托尔珀                         B.萨谬尔逊 

C.里昂惕夫                         D.俄林

4.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   ),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  )

A. 不变;不变                   B. 下降;提高    

C. 提高;下降                   D. 无法确定

5. 从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分配的影响来看,国际贸易有利于(      )

A.生产进口竞争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

B.生产进口竞争品中密集使用的共同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

C.生产出口品中密集使用的共同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

D.生产出口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

6. 国际生产综合理论的基本原理可以集中概括为下列优势的有机结合(      ) 

A.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技术优势 

B.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技术优势 

C.区位优势、内部化优势和技术优势 

D.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7.用来表示一国国际收支长期趋势的收支差额是(   )

A.商品贸易差额                        B.基本收支差额

C.经常项目差额                        D.官方结算差额

8.当货币的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时,我们称之为(     )

A.贴水           B.升水            C.平价             D.差价

9. 官方结算顺差等于(      )

A.官方储备净增额+对外国官方流动负债净增额

B.官方储备净增额+对外国官方流动负债净减额

C.官方储备净减额+对外国官方流动负债净增额

D.官方储备净减额+对外国官方流动负债净减额

10. 在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中,一个国家的基础货币决定于(      )

A.国内现金供给                    B.国内银行准备金

C.国际储备                          D.上述三项之和

二、判断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若判断正确,在小题后的括号内填上“√”号;若判断不正确,则在小题后的括号内填上“×”号。

得分评卷人复核人
1国际贸易有损于进口国生产者福利水平,因此对进口国的净福利影响是负的。

2. .相对技术差异论揭示的基本原理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3. 在生产资源被充分使用的条件下,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会增加出口品产量,同时会使进口竞争部门的产出规模缩小。

4. 一国海关对本国进口商品在征收一般关税后,再根据某种目的所加征的关税称为进口附加税。

5征收进口关税不利于与进口相竞争的生产者 。错误

6. 固定汇率制是一种将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的兑换率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并保持不变的汇率制度。

7. 取得某类货币资产的净头寸或净负债头寸,利用汇率变化赚取汇价差额是外汇市场的主要功能。

8. 当用直接标价法表示外汇汇价时,数值越大,意味着本币价值越高。

9. 由于汇率的调整较为方便、迅速,所以当一国发生贸易收支逆差时,通过汇率调整可以迅速纠正贸易收支失衡。

10. 根据罗伯特·蒙代尔法则,财政对付外部失衡问题无效,而对付内部失衡问题比较有效。

三、名词解释(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得分评卷人复核人
1.罗伯津斯基定理 

2.贸易创造

3.外汇管制 

4.套期保值

四、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得分评卷人复核人
1.简述倾销的含义及其构成条件。 

2.试述国际投资中的市场内部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3.外汇市场运行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4.简述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 

五、计算题(1小题,共10分)

得分评卷人复核人
1.假设A国的总国际会计师收集到1999年A国国际经济往来的全部相关信息如下:

对B国销售计算机               1200美元

在B国购买度假别墅              500美元

从B国购买面包                 1400美元

在C国进行计算机咨询           1600美元

在C国度假                      200美元

购买C国电信公司的股票           800美元

在C国销售A国计算机公司的债券  100美元

请根据上述信息计算A国1999年商品贸易余额和经常项目余额。

六、应用分析题(1小题,共10分)

得分评卷人复核人
1.某种产品的生产具有外部规模经济特征,当前不存在这种产品的贸易,产品由两个国家进行生产,如果对这种产品开放了国际贸易,全部的生产将会只在一个国家进行。

(1)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为什么生产会只在一个国家进行?

(2)开放贸易是否会给两个国家带来收益?

七、论述题(在以下两小题中任选一题,每题12分,共12分,如果两题都回答,只以第1小题得分作为论述题得分)

得分评卷人复核人
1.试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试述发展中国家既欢迎公司但同时又谴责他们的理由。

《国际经济学》模拟试卷参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C     4.A     5.D   

6.D     7.B     8.B     9.B     10.D 

二、判断说明题

1. ×    2. √    3. √   4. √     5.×

6. ×    7. ×    8. ×    9. ×   10. √

三、名词解释

1. 罗伯津斯基定理:罗伯津斯基定理是指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如果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导致的密集使用该生产要素的产品产量增加,会同时减少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

2.贸易创造:指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和福利水平的提高。

3外汇管制:是指一国为了防止资金外流或流入,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和稳定本国货币汇率,授权有关货币金融当局(一般是银行或专门的外汇管理机构)对外汇买卖和国际结算所采取的性措施。 

4.套期保值:套期保值是指通过外汇买进或卖出等值的远期外汇,轧平外汇头寸来保值的一种外汇业务。

四、简答题

1.简述倾销的含义及其构成条件。 

答:倾销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本国国内价格或成本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1分)条件: (1)进口国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是否受到低价冲击,以使其市场份额明显减少(2分); (2)进口国同类企业的利润水平是否明显降低(2分); (3)是否威胁进口国新兴工业的建立(2分)

2.试述国际投资中的市场内部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 ⑴ 市场内部化是指企业为减少交易成本,减少生产和投资风险,而将界的各交易过程变成企业内部的行为(2分)。⑵主要内容:市场不完全性导致许多交易无法通过外部市场达成,即使达成也要承担较高的交易成本。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在一定意义上,企业作为一种组织便具备了替代市场的功能,凡是企业内部组织交易的成本低于市场的交易成本时,企业便获得了扩张力,这种扩张过程跨越国界便产生了公司(5分)。

3.外汇市场运行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⑴国际结算功能(3分)。 ⑵套期保值功能(2分)。 ⑶投机功能(2分)。 

4.简述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 

答: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产生有不同原因。 ⑴ 周期性不平衡。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对一国国际收支有着重要影响,在经济衰退阶段,该国的国际收支可能趋于顺差。相反,在经济景气的阶段,可能引起国际收支逆差(2分)。 ⑵ 结构性不平衡。 是因国内生产结构变动不能适应国际市场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2分)。 ⑶ 价格性不平衡。 在一定的汇率条件下,一国物价水平普遍上升,国际收支趋于逆差。价格性不平衡也称货币性不平衡,表明在货币对外比价一定的情况下,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都会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3分) 

五、计算题

商品贸易余额=电子产品出口-食品进口=-200美元(4分)

经常项目余额=商品贸易余额+(服务出口-服务进口)

      =-200美元+(计算机咨询-国外度假)

      =-200美元+(1600美元-200美元)

      =1200美元(6分)

六、应用分析题

(1)外部规模经济意味着,随着某地区产业规模的扩大,其平均生产成本会下降。在自由贸易和存在外部规模经济的情况下,生产将集中于一个地理区域,以便实现规模经济效益。能够扩大其生产规模的地区可以使其平均生产成本降低,更低的成本可以使该地区的企业降低其产品价格,进而又使它们销售出更多的产品,实现更大的增长,并达到更低的生产成本。最终,生产会在某一低生产成本的国家或地区进行(5分)。

(2)两个国家都会从这种具有外部规模经济的产品贸易中受益。重要的效应在于,随着生产集中于某一地区,其平均生产成本会下降。如果该产业是竞争性的,那么其产品价格将随成本的下降而下降。在进口国,消费者因产品价格的下降而得到的收益要超过由于当地产业停止生产而损失的生产者剩余。在出口国生产者的供给会随着生产的扩张而增加,尽管这一效应会受到价格下降的抵销。在出口国,消费者剩余随产品价格的下降而增加,因此,出口国可以从两方面受益:生产者剩余的增加和消费者剩余的增加(5分)。

七、论述题(共2题,从2题中任选一题,12分)

1.试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把新产品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新产品阶段

在这一阶段,产品的技术还未成型,研究与开发的费用在成本结构中占据最大的比重。该产品仅在创新国生产和消费。(4分)

(二)产品成熟阶段

在这一阶段,对该产品及其特征方面的一般标准开始出现,在这一阶段,资本成为最主要的构成成本。外国对该产品的需求开始出现,但主要是指其他发达国家,因为该商品迎合着高收入者的需求。国外需求的扩大导致创新国向其他高收入国家出口该产品。在产品成熟阶段,产品也有可能开始从其他发达国家流向创新国。(4分)

(三)产品标准化阶段

生产有可能向发展中国家迁移。在此,劳动成本再一次起着重要的作用。原材料和劳动工资是最重要的成本。因此,贸易方式有可能是,创新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该产品。(4分)

2.试述公司的经济效应

答:(1)公司的国际投资活动因为以下的理由而受到发展中国家的欢迎:可以填补技术、企业精神、熟练劳动力间的差距;可以填补国内储蓄的供给与国内投资机会之间的差距;提供外汇;付给土地、厂房的租金和税收,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提供就业机会。(6分)

(2)发展中国家反对西方公司活动的理由也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对于西方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技术的合适性的质疑。这些技术通常适用于资本丰富、劳动力缺乏的发达国家,而不适合较穷的劳动力丰富的发展中国家。这些技术可能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目标背道而驰。另外一些理由是:公司抑制了国内的储蓄;恶化了发展中国家的国内收入分配;干预甚至控制了国内;耗尽了东道国重要的自然资源而没有充分地注意环境保护。(6分)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