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模拟试卷5
课程名称:产业经济学 试卷代码:0223 考试方式:考 试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分 | 统分人 | 复核人 |
| 得 分 | 评卷人 | 复核人 |
2.新兴产业
3.雁行形态理论
4.产业结构合理化
5.顾客资本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 得 分 | 评卷人 | 复核人 |
A.定性分析
B.投入产出分析
C.计量经济方法
D.系统动力学方法
2.产业关联理论中投入产出分析法的直接理论基础是( )
A.社会生产目的理论
B.两部类再生产理论
C.垄断与竞争理论
D.社会再生产和关系的理论
3.在博弈的要素中哪些要素统称为博弈规则( )
A.参与人、信息、结果
B.参与人、行动、结果
C.策略、得益、均衡
D.参与人、策略、均衡
4.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一般高增长部门由于距离创新起源更远而处于相对优势
B.一般高增长部门由于距离创新起源更近而处于相对优势
C.一般低增长部门由于距离创新起源更远而处于相对优势
D.一般高增长部门由于距离创新起源更远而处于相对劣势
5. 产业的手段通常分为直接干预,间接诱导和法律规制,以下属于间接干预的手段有:( )
A.审批制
B.配额制
C.许可证制
D. 出口退税
6.建立农村金融机构是和何任何时采取的产业( )
A.南京国民初期
B.南京国民抗战时期
C.南京后期
D.南京临时时期
7.《火炬计划》的提出是在( )
A.六五
B.七五
C.八五
D.九五
8.“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纳克斯 B.罗丹 C.斯特里顿 D.罗森斯坦
9.指导我国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是( )。
A.地理性二元经济理论
B.区域相互依赖理论
C.地域分工与贸易理论
D.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10. 种很普遍的市场结构,也是产业组织理论重点研究的市场结构,是( )
A.寡头垄断
B.完全竞争
C.完全垄断
D.垄断竞争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 得 分 | 评卷人 | 复核人 |
A.市场结构
B.市场行为
C.市场绩效
D.市场需求
E.市场竞争
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不完全信息博是博弈的各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得益函数不完全了解的博弈
B.在不完全信息博弈开始之时,“自然”首先行动,选择各参与人的类型。
C.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是相同的
D.完全信息也是完美信息
E.重复博弈每次重复的条件、规则、内容都是相同的。
3.以下情况中( )是因为需求结构变化不能适应供给变化而导致的产业结构不协调
A.高档商品出现无法吸引低收入阶层
B.产品生产出来已经过时了
C.某些时尚产品消费者买不到
D.抢购风
4.直接规制是管理机构实施的规制行为,主要包括( )
A.经济性规制
B.法律规制
C.行政规制
D.社会性规制
E. 金融规制
5.根据产业与知识的不同关系划分,知识产业包括下列哪几种类型( )
A.知识产业的基础设施
B.知识密集型产业
C.教育产业
D.新材料产业
E.受新知识改造的传统产业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 得 分 | 评卷人 | 复核人 |
2.产业组织考察的是组织之间的关系。( )
3.初期产业是在经济发展初期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 )
4.按照可竞争市场理论,在近似完全的可竞争市场中,规制比自由放任更为有效。( )
5.产品差别化是一种有效的非价格竞争手段。( )
6.增长极理论是有法国经济学家弗农提出的。( )
7.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弱国。但是农业生产率的提高速度赶不上工业,因此,当前我国应当主要运用市场机制调动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制定和推行农业的效果不会明显。( )
8.行业和部门是既相关又相区别的二个经济概念。( )
9. 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符合经济与产业发展的需求。( )
10.经济全球化带来新的国际分工,即由“产业分工”向“产业内部分工”转变。( )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 得 分 | 评卷人 | 复核人 |
2.简述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3.简述产业技术的必要性体现在哪几方面?
4.简述可持续发展定义包含的五个方面的内容。
六、论述题(每题13分,共26分)
| 得 分 | 评卷人 | 复核人 |
1.试述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2.试论述产业有哪几方面的作用。
《产业经济学》试卷(5)参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产业组织:生产同一类(严格地说,是生产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的企业在同一市场上集合而成的同一产业内各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构,该结构决定了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与企业竞争活力的发挥之间的平衡。
2.新兴产业: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已经度过了幼年生命危险期的新的细分产业,这些新的细分产业的产品在技术工艺、用途、生产方式、用料或其他方面与原有产业的产品有较大不同。
3.雁行形态理论。产业结构演进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与国际市场相适应。一国的经济发展需要有完善的内贸与外贸相结合的全方位的产业结构。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对此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雁行形态理论”。这一理论要求将本国产业发展与国际市场密切联系起来,使产业结构国际化。
4.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5.顾客资本:是指市场营销渠道、顾客忠诚、企业信誉等经营性资产。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B 2.B 3.B 4.A 5.D 6.A 7.B 8.A 9.D 10. A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ABC 2.ABE 3.AD 4.AD 5.ABE
四、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退出壁垒的构成因素。
答案要点:
(1)资产专用性和沉没成本
(2)解雇费用
(3)法律的
2.简述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答案要点:
(1)地区的要素禀赋;
(2)需求结构导向;
(3)地区间的经济联系;
(4)生产的地区集中度。
3.简述产业技术的必要性体现在哪几方面?
答案要点:
(1)由于技术成果具有公品的性质,技术开发的成本与技术的社会收益之间存在不对称关系,个人收益率总是低于社会收益率,其外溢效益十分明显。此外,基础研究的回报率往往极低。因此,国家必须制定专利保护、风险投资促进、基础研究支持等。
(2)技术创新在现代经济中作用越来越大,为了实现技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最优配置,防止技术创新的中断,国家就必须以适当的手段对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进行有效的指导、组织、扶植和协调。
4.简述可持续发展定义包含的五个方面的内容。
答案要点:既要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不能成为侵犯一国主权的借口;需要全球合作与国际援助;发展是可持续增长的前提;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六、论述题(每题13分,共26分)
1.试述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答案要点:创新的概念,创新对产业结构的直接影响,创新对产业结构的间接影响。
合理与协调的地区产业结构是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一方面,当地区产业结构出现不合理或不协调时,非常有必要进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另一方面,为了促进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也非常有必要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所以,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将会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会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从而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
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地区经济增长都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经济增长从总体规模方面反映了地区经济发展的数量扩张;而结构优化则从产业技术水平方面反映了地区经济发展的质量演进,其实质是通过结构改善来提高产出和效益水平。两者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经济增长引起产业结构演进,而结构演进又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因此,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劣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地区产业结构的转换和演变决定着地区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合理、高效的地区产业结构是地区经济大发展的必备条件。要实现地区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和发展必然要求地区产业结构的良性演变,就必须努力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优化地区产业结构是每个国家,特别是国土较大的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必须重视的大课题。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地区差异很大,经济发展又极不平衡,地区产业结构优化问题显得格外突出和重要。
2. 试论述产业有哪几方面的作用
答案要点:
(1)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
(2)实现超常规发展,缩短赶超时间
(3)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实现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4)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5)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趋利避害,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