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学前大班数学活动目标
2025-09-24 11:04:38 责编:小OO
文档
学前大班数学活动目标

大班年龄阶段目标:

1、认识常见的立体图形(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能根据形体特征进行分类,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观系。

2、能理解符号,“<”、“>”所表示的意思;学习用符号表示两个集合的数量关系,会用符号表示10以内数量的变化关系。

3、学习按物体两个以上的特征进行分类;学习在表格中勾画的特征及按画好的特征寻找图形,学习交集分类。

4、学习10以内序数、单数双数、相邻数等知识,学会顺着数和倒着数。

5、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体验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包含关系,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和互换关系。

6、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认识加号、减号,帮助幼儿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初步掌握10以内数加减运算的计算技能,体验加减互逆关系。

7、能按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行10以内的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之间的传递性、双重性和可逆性。

8、学习等分实物或图形、学习自然测量。

9、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和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会向左、向右方向运动。

10、能认识时钟,学会看整点、半点;学习日历,知道一星期中每天的名称和顺序。

11、认识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知道它们的值是不同的。

12、能听懂作活动的规则,并按规则进行活动和检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并能参加较多小组的活动。

13、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归纳、概括有关的数学经验,清楚地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14、学习有条理地摆放和整理活动材料。

15、能与同伴友好地进行数学游戏,能采取轮流、适当等待、协商等方法协调与同伴的关系。

根据大班数学教育内容可以分为感知集合与分类、10以内数的概念、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概念、量的比较及自然测量、认识几何形体、空间和时间概念几大内容,而每项内容都有其对应的目标要求。

感知几何与分类目标内容操作说明
1、 初步理解集合的包含关系,能根据指示找出集合中的子级类。初步感知集合中的交集、并集、和后集。

2、能按物体某一特征的肯定与否定进行分类,讲述出某种事物所不具有的特征。

3、 按物体两种(或两种以上)特征进行进行逐步分级,并学会做记录

4、能按物体的用途、联系、材料的性质和包含关系进行分类。 

5、 学习自由分类,能自己确定分类标准进行多角度分类,并表述自己的分类理由。 

6、 学习标记进行逐步分级,进行层级分类,理解类与子类的包含关系。

7、 比较两个集合的的对应关系,能说出及对应法则。

儿童感知等价集合阶段性特点:从不理解阶段到过渡阶段到理解阶段。从集合长度和全部集合的笼统感觉来评价两个集合到把一个集合中的物体与另一个集合的物体配对,再到掌握集合的一一配对。

儿童感知排成数图的集合的特点,把集合的元素摆成三角形、正方形等数图形式有利于促进幼儿把集合作为统一的空间封闭的整体来感知,数图形式促进幼儿感知集合。

物体的分类与形式:按物体名称、外部特征、体量差异、物体材料、物体数量、事物间关系或其他特征分类。

目标内容操作说明

10以内数的概念

1、认识0

2、学习单、双数和相邻数。了解10以内相邻数的等差关系

3、学习目测数群及数群计数

4、学习10以内的数的组成,理解总数和部分数间的等量、互补、互换关系

5、正确书写10以内的阿拉伯数字

5岁幼儿对10以内数概念的初步发展:对10以内的数大多数能守恒;计算能力发展较快,大多数从表象运算向抽象的数字运算;序数概念、基数概念、运算能力的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和加深。

10以内的单双数的区别与认识是学前大班年龄段幼儿所要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

目标内容操作说明

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概念

1、学习简单的口述应用题

2、学习用数的组成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及列式

目标内容操作说明

量的比较及自然测量

1、 比较远近、宽窄、体积不同的两个物体。

2、 初步学习量的守恒

3、 按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不同进行10以内的正、逆排序。

4、 按一定规则自由排序,并初步理解序列之间的传递性何双重性关系。

5、 学习自然测量。

学前儿童认识空间量的一般过程是,从明显差异到不明显差异,从绝对到相对,从模糊、不精确到逐渐精确。

大班幼儿在此的年龄特点:能正确地认识并运用相应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量的各种特征,精确性大有提高;同时对相对性有了较好的了解,也能逐渐在逻辑的基础上理解量的可逆性和传递性关系;能理解物体长度、面积、容积等方面的守恒现象。

量与数具有同构性,但儿童对量的认识要晚于对数的认识,其测量技能要到8-11岁才完全发展。中班以后的幼儿才有可能学习用工具测量(自然测量)

目标内容操作说明

认识几何形体

1、 认识、区分球体、正方体和长方体、圆柱体。

2、 寻找、区分、理解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3、 学习几何图形的二等分、四等分,知道整体和部分间的分和关系。

学前儿童认识空间形体的一般过程:从拓扑图到欧氏图形,从局部、粗糙的感知到完整、细致的辨认,且抽象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发展。

大班阶段幼儿基本上能够理解图形的典型特征,并在头脑中形成某种图形的标准样式,从而做出正确判断。还能认识一些基本的立体图形,做到正确的命名并知道他们的基本特征。

而等分教学是为了帮助幼儿获得整体与部分概念以及进一步加强对形体特征认识与区分的中内容。

目标内容操作说明

空间和时间概念

1、 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方向,逐步学习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2、 会向左、右方向运动。

3、 认识时钟,学会看整点和半点。

4、 学会看日历、知道年、月、星期、日的名称及顺序。

学前儿童认识时间概念的一般特点:易受生活实际经验的影响;易受知觉影响,把时间和空间等同起来理解;更易理解短周期时间顺序;表达时间的词语发展存在一定困难。

大班幼儿对时间的认识逐渐向更长、更短的时间段扩展。他们能认识前天、后天,具有“星期”及“几点钟”的概念。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