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化学键》优秀教案
2025-09-24 11:05:28 责编:小OO
文档
《化学键》优秀教案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

2.使学生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二.能力目标:

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教学,培养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培养学生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方法,从微观到宏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2.难点: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判断。

五.知识分析:

写出下列微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一)电子式

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做电子式。例如:

1.原子的电子式:常把其最外层电子数用小黑点“·”或小叉“×”来表示。

例如:锂原子铍原子:硫原子:

2.阳离子的电子式:不要求画出离子最外层电子数(除复杂阳离子如等要用中括号外),只要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电荷字样阳离子。

3.阴离子的电子式:不但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而且还应用于括号“[]”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电荷字样。

例如:氧离子:氟离子:

电子式是用“元素符号+最外层电子”来表示的,一般要求要表明成对的电子与未成对电子,并注意对称。

,,,,,,

(二)离子键

1.形成过程:

原子结构示意图通过什么途径达到稳定结构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

2.概念:

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

注意:此静电作用不要理解成吸引作用。

讨论的形成过程。

注意:只用“”表示形成过程,而不用“=”。

3.形成条件:

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4.离子键的影响因素:

则离子键越强

5.存在物质:离子化合物。如强碱、大多数盐以及典型的金属氧化物等。

注意: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中的相同离子不得合并讨论:请同学们从原子结构上分析,氢原子是怎样结合成氢分子的?

(三)共价键

1.形成过程:

请注意比较氢原子与氦原子的结构:

在形成氢分子时,电子不是从一个氢原子转移到另一个氢原子中,而是在两个氢原子间共用,形成共用电子对,从而两个氢原子都达到了稳定结构,形成氢分子。

2.概念: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讨论的形成过程。

书写下列分子电子式;

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时,比较复杂,将共用电子对用一根短线表示,得到结构式,写出下列分子的结构式:

3.类型:

共价键

(1)非极性共价键(非极性键)

(2)极性共价键(极性键)

4.形成条件:

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

5.存在物质:

不仅存在于非金属单质和共价化合物中,也存在于有些离子化合物中。

例如:练习:

1.请用电子式表示出下列物质并在指出其中的化学键的类型:

、四核10电子的分子、三核18电子的分子书写电子式注意:

(1)分清键型(是离子键还是共价键)

(2)形成离子键时,要标电荷;形成共价键时不标电荷

(3)成键后的原子或离子,一般为8电子稳定结构

2.判断:

(1)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2)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3)在气态单质分子里一定有非极性共价键

(四)化学键概念:

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间存在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

实验表明:水加热分解需以上,破坏需。加热使氢分子分成氢原子,即使以上,分解率也不到1%,破坏需。

说明:破坏化学键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

1.类型:

化学键

2.化学反应的实质:

设问:、在形成之前有没有化学键,由此得出什么结论?

分析:的形成过程分为两步:

(1)、分子中原有化学键断裂;

(2)中新的化学键的形成。

结论: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典型例题】

[例1]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钠原子与氯气反应生成食盐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

B.在氧化钠中,除氧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

C.任何离子键在形成过程中必定有电子的得与失

D.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后,体系的能量降低

精析: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当它失去1个电子后可以形成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使体系的能量降低,所以A、D项均正确;在离子化合物中除阴阳离子电荷之间的静电引力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所以B项正确;一般说来形成离子键有电子的得失,但也有例外如等铵盐的形成。

答案:C

错解分析:

(1)误答B,是因为对静电作用认识片面。

(2)误答A项,是因为不懂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

[例2]推断出由1个原子核与10个电子构成的粒子有,,

;由2个原子核10个电子组成的中性粒子化学式为;由3个原子核10个电子组成的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为;由2个原子核10个电子组成的阴离子的化学式为。

精析:由1个原子核与10个电子构成的粒子首先从10个电子1个原子核的中性粒子,找出氖,然后再向氖的两侧发散,找出含有10个电子的简单离子:、……这种抓住10个电子为核心的发散思维能力应重视。

由2个原子核组成的10电子粒子,也要抓住10电子这个核心去想。由于是由2个原子核组成,显然不能是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的简单离子,肯定是通过共用电子对而达到10电子结构的,思维应向共价化合物方向扩散,显然只能选择与原子序数为1的氢形成的共价化合物,推出为氟与氢的化合物,依次类推3核的为,4核的为……等共价化合物。抓住氢化物,还能推出10电子的多核离子;这些氢化物分子中如能电离出氢离子(不带电子),就能形成10电子的多核阴离子,如水电离的;这些氢化物分子中如能结合氢离子,就能形成10电子的多核阳离子,如。依次类推,也可以写出很多单核或多核的18电子粒子;但发散也应注意条件,如有的原子很难得失电子,不能硬写,如写、则错了。还有的物质不是电解质(如)不能电离出氢离子,最好还是别写。

答案:

[例3]M元素的1个原子失去2个电子,该2个电子转移到Y元素的2个原子中去,形成离子化合物Z。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A.Z的熔点较低            B.Z可以表示为

C.Z一定溶于水中        D.M形成价阳离子

精析:依题意,形成Z的过程可表示为:

故Z的化学式为;又知由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熔、沸点一般都很高,且有的型化合物(如)难溶于水。

答案:D

小结:解答本题的难点就在于找到型离子化合物中有没有不溶于水的事例。许多学生熟知的等大多数物质均易溶于水,不溶于水的事例较少,如果找不到这个反例,就会出现错选。

[例4]A、B、C、D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B的阴离子和C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E,D的L层电子数等于K,M两个电子层上电子数之和。

(1)A为元素,B为元素,C为元素。D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同,D的原子组成符号为,它的最高价为价。

(2)用电子式表示A、B两元素形成的过程,用电子式表示C、D两元素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3)写出E和A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精析:B、C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且生成淡黄色固体,则B为氧,C为钠。A原子序数小于氧,且最外层4个电子,则A为碳。D为硫。

答案:

(1)碳氧钠

(2)

(3)

[例5]氮化钠()是科学家制备的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它与水作用可产生。请回答下列问题:

(1)的电子式,该化合物是由键形成的。

(2)与盐酸作用生成种盐,其电子式分别是。

(3)中两种粒子的半径大小关系是。

(4)与水反应属于反应。

精析:

(1)位于ⅠA族,易失去一个电子成为价的,N位于ⅤA族,易得到三个电子成为价的,所以应属于离子化合物。

(2)与反应时,与盐酸电离出结成,再进一步与反应生成,与形成,故可生成两种盐。

(3)是离子化合物,其中粒子为和,属于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

(4)与水反应时,生成是与水中结合形成的,则便与形成溶液,为复分解反应。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