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文学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25-09-24 11:02:53 责编:小OO
文档
文学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来源:《亚太教育》2016年第12期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4-0054-01

        文学圈教学法在国外是一种趋于成熟的阅读教学模式,具有无限生成性,被国外学者和教师广泛的应用于阅读教学中,但这种阅读模式却鲜用于我国阅读教学中。结合本地实际,通过将文学圈教学法在甘南高中英语阅读中的运用分析,论述了该方法对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积极意义。

        一、文学圈教学法梗概

        文学圈起先被称为“文学小圈圈”,是由哈维·丹尼尔斯在1994年提出的。他指出:“文学圈是暂时型的阅读小组,小组成员自主选择并阅读同样的故事诗歌,小说或其他文学作品,在完成的阅读后,小组共同决定要讨论的内容。做准备,按照角色设计作业纸,填写讨论发言的提纲的讨论提纲进行讨论。在讨论会上,每位成员按照自己预先准备好的讨论提纲进行讨论,努力完成自己的角色。当共同完成对一本书的讨论后,大家会以一定的方式集中展开讨论其中的精华内容,以便于更广泛的团体交流和共享。最后,完成讨论的小组之间中进行必要的成员交换,选择更多的阅读材料,组成新的文学圈,开始新一轮阅读与讨论”(刘淼,金艳峰,2006)。

        文学圈中的“学生、老师、课堂”有自己的特点。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自主组织阅读小组,自发阅读,根据自己在讨论小组中的角色讨论问题,学会分享,体现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念。文学圈中的教师角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教师不仅是指导者,同时是学生的协助者。教师不仅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情,能力,个性,同时还要协调学生之间的活动,启发学生如何在一个和谐开放的环境中充分的发散思维。文学圈环境下的课堂是一个和谐又充满挑战的课堂,公平,竞争,和谐并进。

        二、文学圈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文学圈教学法的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主要由七个部分组成:选择阅读材料,形成阅读小组,分配讨论角色,填写角色日记表格,实施讨论,评价讨论结果,最后形成新的文学圈。

        1.选择阅读材料

        一次成功的文学圈活动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目。什么样的阅读书目才是合适的材料,这是由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来决定的。

        教师在选择书籍时,首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学生讨论并确定每次阅读的主题。其次,教师要注意书目的质量,选出好书,作品要能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开拓视野,激发想象。同时,书籍难度有差异,适合不同阅读层次。最后,要给学生提供获取书籍的渠道,这是“文学圈”可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学生在选择书籍时一定要根据自身水平来确定适合自己的书。学生对于感兴趣的书籍要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确定有阅读意向的书。

        2.形成阅读小组

        文学圈教学法的学生分组是以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为依据的,但是教师应该对学生这种自主的分组进行适当的指导。人数的控制为每组4至8人,这样,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角色,从而有效的生成对话。在分组时,应该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一,尽可能的尊重学生对书籍的第一选择。二,使小组内的成员在爱好,水平,性别,个性上有适当的差距,同时保持组与组在间学生的成绩,性别,个人能力等方面大致相同,保持每组水平相当。三,教师要制定一些讨论规则,促进学生活动顺利进行。比如说学生如何对同伴的观点进行回应,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话题来讨论等等,以便为后面的讨论做准备。

        3.角色分工

        在文学圈中,有四个主要角色和四个补充角色。根据文本特点,拟定任务清单,可设定“领导者”、“联结者”、“名句发现者”、“绘图者”、“单词解释者”、“总结者”、“追踪记者”、“文本神探”(姚家锐,2009)等角色。教师在说明每个角色的任务后,可以让组内成员根据自身能力来选择自己的角色。在文学圈活动的初期,“领导者”一般都是由学习能力强,合作精神和组织力强的学生来承担。而“名句发现者”、“总结者”、“文本神探”等角色应该由能力稍逊些的学生来担当。在文学圈实施的初期,教师指导每个角色来完成自己的任务,在经过几次文学圈活动后,每个学生就了解了如何完成角色任务。

        4.填写角色日志

        角色日志是小组成员在自主阅读完之后,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有效途径。角色日志的填写是以自读日志的完成为基础的。自读日志是学生完成自我阅读的纲要。在小组讨论之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明白了他们将要在自读中做什么。由于学生在小组中的分工不同,他们所要完成的角色日志也是不一样的。

        5.讨论实施

        文学圈教学法中的讨论是阅读以学生在自主后,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才进行的。讨论是活动的核心。所以讨论的问题,活动的设计是一次成功讨论的关键。小组要在教师的组织下定期的开展讨论,这样可帮助每个成员解决他们在自主阅读中的问题,交流感想。小组讨论中,每个个体都要为解决问题发挥自己的才能。

        6.形成性评价

        在文学圈活动中,学生讨论有很大的主观性,所以,文学圈里的评价由三方面组成,即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己在活动中表现的自我反思.其目的是为了全面的发现自我从而增强自信,同时认识不足,及时改正。教师评价是教师根据对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如积极性,发言情况等来给出的评价。在评价中尽量做到公平公正,以理服人。同伴评价也是学生认识自我,相互提高的过程。

        7.形成新的小组

        当文学圈阅读活动完成后,学生们在下次主题下的,熟悉下次讨论的内容。选择组成新的讨论组,进行下一轮文学圈活动。

        三、结语

        作为一种新型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文学圈虽然耗时长,操作过程较为复杂,但在阅读材料选择、课程活动安排、教师角色以及阅读评价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值得推广和借鉴。

        (作者单位:卓尼县柳林中学)

        参考文献:

        [1]刘淼,金艳峰.文学圈——阅读教学方式的变革.语文建设[J].2006第八期,39-45.

        [2]姚家锐.文学圈教学法初探[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