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养猪手册之猪场饲养管理
2025-09-24 11:03:16 责编:小OO
文档
猪场饲养管理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

(一)引种管理

1、    进猪前空栏冲洗消毒,空栏消毒的时间至少要达到7天,消毒水选用烧碱、过氧乙酸、消毒威等。

2、    进猪时要在出猪台对猪车进行全面严格消毒,并对猪群进行带猪消毒。

3、    冬季要对刚引入猪进行特殊护理,做好防寒保温工作。刚引进的后备母猪要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如Vc、等,同时根据引入猪的健康状况,进行西药保健、中药保健(如鱼腥草、穿心莲等)以提高后备母猪的抗病力。

(二)后备母猪饲养管理

1、    6月龄前自由采食,6~7月龄适当限饲,控制2.0~2.3kg/头/天。

2、    6至7月龄的发情猪,根据膘情情况做好合理的限饲和优饲计划,配种前10至14天要安排喂催情料,比正常料量多1/3,到下一个情期发情即配。

3、    发情母猪饲养管理应注意湿度控制,粪便以铲、扫为主,减少不必要的冲栏与冲猪身。后备母猪配种的月龄须达到7.5月龄,体重要达到110Kg以上,在第2或第3次发情时及时配种。

(三)促进母猪发情的措施要到位

1、    搞好夏天的防暑降温:夏天通风不良,气温过高对后备母猪的发情影响较大,会造成延迟发情甚至不发情。

2、    合理喂料:保证后备猪有合理的膘情,不肥也不瘦,从而确保正常发情。

(四)疾病防治与保健工作

1、    后备母猪生殖道炎症需引起高度重视,必要时在发情后使用利高霉素,4g/头/天,连用4~7天。此外,有炎症的母猪在配种前可再加药一次。

2、    接种疫苗前适当限料,并于接种前一天加VC或,以减轻免疫应激。

3、    确实保证各种疫苗的接种质量。

 

种公猪饲养管理

1、    温度与通风:18-25℃,当环境温度高于27℃时注意公猪的防暑降温(风扇或水帘降温),当环境温度低于15℃时,注意公猪的保温(关好窗户)。

2、    公猪日喂2次, 6至8月龄每头每天喂2.3~2.5公斤,成年公猪按标准饲喂2.6-2.8公斤/天。每餐不要喂得过饱,以免猪饱食贪睡,影响性欲和清液品质。

3、    公猪要求单栏饲养,不要将公猪长期养在栏内,温度低于25℃时放公猪出去逍遥运动,增强其食欲和性欲。

4、    在高温季节里,在公猪栏舍上方安装喷水装置进行淋水,能有效地提高公猪生产性能。

5、    保持圈舍与猪体清洁,及时驱体外寄生虫。

6、    保护公猪的肢蹄,控制好地面湿度。

配种

(一)发情鉴定

   发情鉴定最佳方法是当母猪喂料后半小时表现安静时进行,仔细观察母猪的外阴、分泌物、行为及其他方面的表现和变化。母猪的发情表现有:

1、    阴门红肿,阴道内有粘液性分泌物;

2、    在圈内来回走动,频频排尿;

3、    神经质,食欲差;

4、    压背静立不动;

5、    互相爬跨,接受公猪爬跨。

(二)人工授精技术:准备好输精管、0.1%KMnO4消毒水、清水、抹布、精液、针头、卫生纸巾(一次性卫生纸巾)。

1、先用消毒水清洁母猪外阴周围、尾根,再用温和清水洗去消毒水,抹干外阴。

2、将输精管斜向上插入母猪的生殖道内,当感觉到有阻力时再稍用一点力,直到感觉输精管前端被子宫颈锁定为止(轻轻回拉不动)。

3、轻压输精瓶,确认精液能流出。2分钟后,用针头在瓶底扎一小孔,使子宫产生负压将精液吸纳。

4、    通过调节输精瓶的高低来控制输精时间,一般3~5分钟输完,确保不要低于3分钟,防止吸得快,倒流得也快。

5、    高温季节宜在上午8时前,下午5时后进行配种,最好饲前空腹配种。

妊娠舍饲养管理

1、    母猪完成配种当天至20天内严格限饲1.8-2.0kg/天,不喂发霉变质饲料,防止中毒。

2、    对初胎母猪应注意怀孕中后期适当控料以防难产。

种母猪膘情示意图(图片仅供参考)

瘦:明显露出臀部和背部骨(体况评分:1分)

适中:不用力压很容易摸到臀部骨和背骨(体况评分:2分)

良好:用力压才能摸到臀部骨和背骨(体况评分:3分)

稍肥:摸不到臀部骨和背骨(体况评分:4分)

过肥:臀部骨和背部骨深深地被覆盖(体况评分:5分)

3、    妊娠诊断:在正常情况下,配种后21天左右不再发情的母猪即可确定妊娠。其表现为:贪睡、食欲旺、易上膘、皮毛光、性温驯、行动稳、阴门下裂缝向上缩成一条线等。

4、    减少应激,防流保胎。夏天防暑,冬天防寒。

5、       按《免疫程序》做好各种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免疫前后注意防应激。

 

 分娩舍饲养管理

(一)产前准备

1、    栏舍:冲洗干净,用消毒水消毒。

2、    药品:自配4%碘酊、高锰酸钾、消毒水、抗菌素、催产素、解热镇痛药、樟脑针等。

3、    用具:保温灯、水盆、水桶、麻袋、毛巾、灯头线等,用前应进行消毒好。

4、    母猪:临产前3-7天上产床,并对母猪进行消毒。

(二)判断分娩

1、    根据母猪预产期:如阴门红肿,频频排尿,起卧不安,1~2天内分娩。

2、    乳房有光泽,两侧乳房外涨,全部乳房有较多乳汁排出,4~12小时内分娩。

3、    有羊水破出,2小时内可分娩,个别初产母猪情况可能特殊。

(三)接产

1、产前母猪用0.1%KMnO4进行消毒外阴、乳房及腿臀部,产栏要进行消毒干净。

2、仔猪出生后立即用毛巾先将口鼻粘液擦干净,再擦干猪体,然后在离脐带根3~4公分处断脐并消毒,放保温箱10~15分钟保温,内挂250W保温灯。

3、发现假死猪及时抢救,可进行人工呼吸。

4、仔猪身上的粘液干后,立即放去吃初乳.

5、    每一头母猪在产下6-7头小猪后即开始打点滴,具体如下:

1)、第一瓶:0.9%氯化钠注射液500毫升+鱼腥草3支+林可3支+地米1支+阿莫西林3支+缩宫素3支;

2)、第二瓶:10%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葡萄糖酸钙2支+5支VB12+1支复合VB;

3)、第三瓶:甲硝唑注射液100CC。

(四)难产处理

1、    判断难产:有羊水排出、强烈努责后1~2小时仍无仔猪产出或产仔间隔超过1小时,即视为难产,需要人工助产。

2、    子宫收缩无力或产仔间隔过长,助产方法:

(1) 用手由前向后用力挤压腹部,或赶动母猪躺卧方向。

(2) 对产仔消耗过多母猪可进行补液,有助于分娩。

(3) 注射缩宫素20~40IU,要注意观察到有小猪产出后才能使用。

3、    人工助产:剪平指甲并将周边打磨光滑,用0.1%KMnO4消毒水消毒、然后随着子宫收缩节律慢慢伸入阴道内,子宫扩张时抓住仔猪下颌部或后腿慢慢将其向外拉出,同时肌注抗生素3天,以防子宫炎,阴道炎的发生。

(五)产后护理

1、    加强母猪产后炎症的控制,如没有打吊针的母猪连续注射抗生素3天,或注射一次长效土霉素,或使用专用药物子宫内投药一次。

2、    母猪产前3天开始减料,2~2.5kg/天,产后2天内也应适当控料,之后逐渐加料,5天后自由采食,喂料3次/天,每天料槽清理一次,保证槽内饲料新鲜。

3、    圈舍清洁、干燥、安静,通风良好(大环境通风,小环境保温),湿度保持在65%~75%之间,产栏内只要有小猪,便不能用水冲洗产栏。

4、    仔猪初生后3天内注射“富来血”铁剂2ml;如果下痢严重,可口服抗生素如庆大霉素2ml。注射亚硒酸钠VE0.5ml,以预防白肌病,同时提高仔猪对疾病的抵抗力;如果猪场呼吸道病严重,鼻腔喷雾卡那霉素加以预防。

5、    7天龄仔猪开始诱料,饲料要新鲜、清洁,勤添少喂,每天4-5次;也可采取母猪乳房上撒少量料的方法加强补料。 

6、    10-12天龄小公猪去势,切口不宜太大,术后用4%碘酊消毒。

7、    门口消毒池和洗手盘,每周更换2次,要保证有效度。每周舍内常规消毒2次。

8、    仔猪25天龄断奶,断奶前后3天喂、VC等防应激药饮水。

 

保育舍饲养管理

 

(一)             进猪前准备

1、    空栏彻底冲洗消毒,保证消毒后空栏不少于3天,进猪前一天做好准备工作。

2、    检查猪栏设备及饮水器是否正常。

(二)             饲养管理要求

1、温度控制:保育舍最适宜温度为20~26℃,每栋保育舍挂一个温度计,高度尽量与猪身同高,高于30℃时,对地面或墙壁进行淋水并适当进行抽风;当温度低于18℃时,要求开保温灯(或进行其它保温措施),提高舍内温度,同时也应注意舍内通风情况。 

2、转栏头3-5天,饲料中视情况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如维生素C,等添加剂。

3、保持圈舍清洁干燥,每天清粪2次,加强猪群调教,训练猪群吃料、睡觉、排便“三定位”。

4、每周带猪喷雾消毒2次,冬春季节,在天冷或雨天时酌情减少次数,或在消毒半小时后用干拖把将栏舍拖干。每周更换1次消毒药种类。

生长舍饲养管理

(一)   进猪前准备

1、    猪转入之前,空栏不少于3天,在此期间,栏舍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先用清水冲洗,待干燥后用2—3%烧碱溶液进行消毒,干燥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2、    检查猪栏设备及饮水器是否正常。

(二)   饲养管理要求

1、    饲喂方式:自由采食,少喂勤添,每日投料1~2次。并保证充足的清洁饮水。

喂料量参考标准:

阶段饲喂量
15-30kg

1.0-1.5kg

30-60kg

1.8-2.2kg

60-90kg

2.3-2.8kg

2、    温度控制:生长舍最适宜温度为18~22℃,每栋生长舍应挂一个温度计,经常观察温度变化。 

3、    处理好通风与保温的关系,减少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冬季可挂冰醋酸薰蒸,减少呼吸道疾病发生。

4、    饲养密度: 体重15—30㎏      0.8~1.0㎡/头

体重30—60㎏      1.0~1.5㎡/头

体重60—90㎏      1.5~2.0㎡/头

5、    调教猪只养成三点(吃喝、睡觉、排泄)定位的习惯。

6、    每天清粪两次,保持干净,每3天更换一次门口消毒池中的消毒液,每周带猪喷雾消毒1-2次,夏天每天冲栏一次,冬天每周冲一次栏。

7、    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接种好各种疫苗。

(三)   生产指标与计算方法

生产指标计    算    方     法

标 准

生长猪成活率生长猪成活数/生长猪期初转入数*100%

99%
25-100kg日增重

增重/饲养天数

800g
料肉比饲料耗用量/猪群增重

2.6:1

种猪选留率选留种猪数/上市种猪数*100%

82%
出栏合格率出栏数/阶段存栏数*100%

98%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