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庄子故事两则教案1
2025-09-24 11:03:18 责编:小OO
文档
20  《庄子》故事两则

教学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3.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

    4.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教学重点

    1.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

    2.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教学难点

    1.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2.引导学生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庄子和孔子一样,同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智者。但庄子与孔子的面貌截然不同,今天让我们走近庄子,感受他的机敏、幽默与诙谐。

    二、资料助读

    庄子与《庄子》

    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阉,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三、突破语言关

    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翻译。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惠子相梁   ( 相: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

    (2)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 国:国都、京城。)

    (3)非梧桐不止        (止:栖息)

    (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安:疑问代词,怎么)

    (5)于是鸱得腐鼠    (于是:在这时,与现代汉语中表意不同。 )  

    (6)鱼出游从容    (从容:安闲自由;现在多指“在危险面前冷静不慌忙”。)

    (7)是鱼之乐也    (是:这。)

 四、引读提高

    1.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过好寓言关。

    提问:(1)庄子讲鹌鸨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学生思考,明确:(1)鹌鸨的故事里,鹎鸨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庄子将自己比作鹌鸨,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2)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明确: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的表现。

   2.比较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理解庄子的人生态度,突破思想关。

    学生讨论明确:《惠子相梁》中,惠子利欲熏心,薄情寡义,以自己的心思猜度庄子,却不知庄子清高自守,视爵禄如“腐鼠”,避之惟恐不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教师总结:庄子心境旷达,视荣华富贵如敝屣,他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趣。《秋水》一文所宣扬的是庄子一贯的思想,即人的生死、寿夭、祸福、穷通、贵贱、、得失、成败等等都是完全相对的东西,并且是人力所不能左右的,应一切顺其自然。庄子鄙视功名富贵,追求快乐自由便是这种思想支配下的心灵选择。

    3.美点寻踪,欣赏《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1)学生涵泳品味文章的美点并交流。

    《惠子相梁》这则故事富有趣味。

    情节出人意料。朋友来贺,不喜却疑;搜捕在即,不躲自迎;义愤填膺,泰然相答;委婉相叙,一针见血。

    人物形象鲜明。惠子利欲熏心,庄子清高自守。

    比喻巧妙贴切。巧借鹩鹌故事尖锐地批评了惠子的卑劣。

    描摹生动传神。鸱卫护“腐鼠”,丑态十足,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轻松闲适,诗意盎然。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

五、布置作业

(一)、达标训练

1、《〈庄子〉故事两则》,均选自(《庄子  秋水》)。庄周,是( 战国)(朝代)哲学家,是诸子百家中(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2、《惠子相梁》中比喻巧妙贴切,“鹓鶵”比喻志向高洁之士(文章中喻庄子),“鸱”比喻醉心功名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文中比喻惠子),“腐鼠”比 喻功名利禄。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惠子相梁(动词,做宰相 )(2)是鱼之乐也 (这)

 (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怎么)

(4)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前“吓”为拟声词)(后“吓”为动词,吓唬 )   

4、翻译下列句子。

(1)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2)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白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二)、能力提高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题目。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岸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秋水时至:(按季节时令而发洪水)(2)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认为)

(3)东面而视:(面朝东)(4)而轻伯夷之义者:(轻视)

2、下列句子中的“于”与“至于北海”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  )

A.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吾非至于子之门      D.生于忧患

3、翻译句子

 “我之谓也”译为 :(这是说的我啊。)    

4、本选段主旨为:(不要自以为是,不要有点成就就沾沾自喜,不要坐井观天,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虚怀若谷。)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