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
2025-09-24 11:03:59 责编:小OO
文档
初三物理导学案课题:透镜及其应用编写:陈永威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入表中.每题2分,15题,共30分

距可能是

A.20cm B.

15cm

C

.10cm D.5cm

2.下列关于光学仪器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能成等大的虚像

B.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C.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它对光起发散作用

D.照相机照相时,底片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把下图甲所示的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

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乙中的

4.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

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

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5.如图所示,蜡烛经透镜所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6.如图6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

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7.如图16所示,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

本上“物理”字的像。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B.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C.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

D.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

8.放电影时,电影胶片上的图案经凸透镜在银幕上成的是()

A.倒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9.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与光屏的

位置对调一下,则

A.光屏上仍能呈现出一个缩小的像

B.光屏上将能呈现出一个放大的像

C.光屏上不能呈现出像,但眼睛透过透镜能看到像

D.光屏上没有像,需调节光屏的位置像才能呈现出来

10.琦琦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用画像代替蜡烛,她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

笔画了个画像,实际大小如图(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光具座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画像照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成清晰像为止。此时画像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丙)中的哪一个?()

11.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为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些,下列调节方法可行的是()

A.将蜡烛适当远离透镜,光屏适当靠近透镜

B.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

C.将透镜适当靠近蜡烛

D.将透镜适当靠近光屏

12.把高2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cm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A.7.5cm B.12.5cm C.4.5cm D.10cm

13.以下是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B.平面镜和凸透镜所成虚像的大小都与物体到镜的距离有关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14.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不符合实际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位焦距以外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15.“五·四”青年节那天,学校请来摄影师给我们拍毕业照,列好队后,摄影师发现有几位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他重新调整照相机的正确方法是

A.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前伸B.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后缩

C.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前伸D.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后缩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如图):

⑴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应将蜡烛向_________(填“上”

或“下”)调整.

⑵烛焰放距凸透镜20cm处,移动光屏至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 cm.

⑶使烛焰向右移动2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_________(填“左”或“右”)移至另一位置,才能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

2.正常的眼睛可以使远近不同物体的像都成在视网膜上.近视眼正常的眼睛相比,近视眼的晶状体,对光线的_____ (选填“会聚”或“发散”)能力较强;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眼镜的镜片应是________,其作用是将光_________,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3.图4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图是_________,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方法的是

_________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同一高度,当物距为2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等大.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25cm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_.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5cm时,成_________像,在放大镜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___.

5.检修工人在查看线路密集的电路板时,为了看清线路的连接情况,常透过一个较大的透镜进行观察,这个透镜应该是________透镜(填“凸”或“凹”),工人看到的是放大的________(

填“实”

F F

或“虚”)像,电路板到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检修时还用到了照明灯,这是为了照亮________

(填“透镜”或“电路板”).

6.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 cm。

(2)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高速到同一高度后,在水平桌

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_________移动。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将光屏移到图中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这个像的

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想

使像变小,蜡烛应向___________侧移动。

8.如图4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

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_________

(选填“照相

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如图4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

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

头。

9.2009年7月,在我市观察到了日全食,这一现象说明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_______

传播的。在观测日全食时,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这是因为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

__________,会对太阳光起会聚作用,从而灼伤视网膜。

10.平静的湖面上能够映出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儿。人站在湖边能看见水中的鱼儿与鸟儿在一起嬉

戏。看见水中的“鱼”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看见水中的“鸟”是光的________现象;

三.作图题.每图2分,共16分

1.画出图中透镜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方向。

2.在图中,完成入射光线从左边射向凹透镜折射,再由凸透镜折射后的光路。

3.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5cm,物体AB.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8所示,请在图中适当的位

置画出物体AB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不要求作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0分

1.如图所示是上课经常使用的投影仪,请按要求回答.

(1)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灯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屏幕上的像太小,调整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要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选用的器材有: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火柴。

①实验探究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__________

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

②器材调好后,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的位置逐渐向凸透镜移动,调整光屏位置,在光屏上测出了

不同位置时像的高度,并将数据填在下表中。凸透镜的焦距f =10cm.

同学们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就越大。他们得出的结论完整吗?(填“完整”或“不完整”),理由是:________。

3.小林在家里拿爷爷的放大镜做实验。第一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甲所示,此时他

看到的是字的______像;第二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

字如图乙所示,这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______像(以上两格填

“实”或“虚”)。从图甲到图乙的变化过程中,放大镜是逐

渐________ (填“靠近”或“远离”)书本的。与图乙所反映的成像规律相同的光学仪器有______。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各组使用相同的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

(1)小华所在的小组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该小组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12.00 24.00 倒立,放大,实像

2 16.00 16.00 倒立,等大,实像

3 20.00 13.33 倒立,缩小,实像

4 30.00 10.91 倒立,缩小,实像

请你根据上表信息,求出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_cm

(2)小华所在的小组把蜡烛放在该凸透镜的焦点上,凸透镜固定不动,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3)若烛焰,凸透镜,光屏分别放在某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凸透镜位置不变,烛焰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时,为了在光屏上再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远离/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的距离。

(4)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4.00cm,26.0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___________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如果小明将光源移至8cm刻度时,他通过凸透镜看到光源的_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虚像.

(2)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

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