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学习体会
2025-09-24 11:06:54 责编:小OO
文档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学习体会

 本学期,我们全体行政利用每周行政例会时间,再次重温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很多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思想以及他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的精神,再次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谈谈自己的三点简单认识。 

一、勤学善思,铸成教师之师。 

 苏霍姆林斯基给人印象最深刻之一是他在平淡无奇的岗位上——一位普通乡村学校的校长,做出了引人注目的不平凡的事。我相信,这点是不可否认的,很多人都会有同感。让苏霍姆林斯基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我想,关键在于他的勤学善思。关于这一点,我们不妨看一看苏霍姆林斯基自己的叙述:“我私人的图书馆里,在几间房子和走廊里,从地板直到天花板都摆上了书架……有成千上万册图书……我每天不读上几页,有时不读上几行,我是无法活下去的……”而在实际中他也是这样做的。如,为了尽量清楚的了解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他攻读了专门的医学著作;为了掌握各科教学,他从当校长最初的那些日子起,就开始研读物理、数学、地理、生物、历史,3年内自学完了学校所有科目的教科书和主要教学参考书。因为,他认为集体的智力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真正的教师一定是读书的爱好者。他说:“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也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正是由于苏霍姆林斯基通过广泛阅读,拓宽了知识视野,把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充实了自己的教育思想,成就了自己的伟大事业。也让他一生共完成了《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和青年校长的谈话》《公民的诞生》《帕夫雷什中学》和《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怎样培育真正的人》等40多本理论著作。此外,还发表了600多篇论文和1200多篇儿童读物,被人们誉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苏霍姆林斯基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而所得到的回报也是丰厚的,这对于我们每个有心于专业发展的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榜样,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书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梯。一个没有丰厚的阅读经历的人的人生是单调的;作为一个教师,没有丰厚的阅读史,其专业的发展将是无“本”、无“源”的。 

二、爱生为生,致力全面育人。 

 爱学生,为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最集中的体现之一,为此,他也做许多有益的探索。一是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教育环境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在他所经营的学校中,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环境布置以及校舍内部的陈设都非常讲究,不仅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还充分的考虑学生的爱好与兴趣,每一幅画、每一条标语、每一本书都是经过慎重的考虑后才设置或是摆放的,特别是一些专用场室的布置更是如此,如数学专用室、语言文学专用室少先队室等。再如他校园的南部、西部和北部规划的是一个站地两公顷的果园,里面培育着乌克兰地区生长的所有果木——苹果、梨、李子、杏、樱桃、欧洲樱桃、核桃等,让学生每年的5月到11月都能欣赏到茂密的叶蔓之海,感受到日渐成熟的累累果实。二是教书育人,德育为先。在苏霍姆林斯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理论中,道德教育居于主导的地位,他认为,从学校培养出来的人,不管他从事什么职业,都必须首先是一个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因此,他非常重视树立儿童坚定的主义道德信念,认为道德信念是道德发展的最高目标;重视培养儿童丰富的爱祖国、爱人民的道德情感,认为道德情感乃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重视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习惯,尤其强调把“同情人、关心人”视为奠基性品质。 

 苏霍姆林斯基的这种“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书育人,德育为先”的理念以及他为次所采取的一些做法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目前,我们从上到下也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我们的育人环境也可以说是非常的完善,非常好,但所收到的效果应该说跟预期的相差甚远,这就值得我们反思,我们所采取的一些做法是否真正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只有真正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才能谈得上是真正从心底爱学生,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服务。 

三、执着追求,成就一代伟人。 

 应该说,任何一种教育思想的形成,或是任何一所学校特色的形成都不是一挥而就,它必须要经过漫长的探索与积累。这期间,必然会遇到许多校园内或是校园外的干扰、压力,这就必须要教育者有一种执着、自觉的精神与胆识,不局限于行政力量,不受制于潜规则,不屈服于世俗的压力,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教育思想或学校特色。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形成也是这样,这离不开他在帕夫雷什中学30多年的苦心经营、执着的追求以及超人的胆识。 

 不局限于行政力量,不受制于潜规则,不屈服于世俗的压力,这确实需要一个教育者,特别是一个教育管理有一种执着的精神和超人的胆识。翻开中外教育史,我们不难发现在历史上有所建树的,并让世人铭记教育家无一例外都是这样的。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