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确立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的教学新体系。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注意民族性、时代性,选择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强的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方面。具体有绘画、泥塑、剪纸、手工、欣赏。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求新、求异为目的,形式多种多样,给学生很大的发展空间,满足各种学生创造美和表现美的愿望。
二、学情分析:
本年级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些废旧材料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三、教学重点
1.学习色彩的明度渐变和纯度渐变等色彩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能有目的地加以运用。
2.能用日记画的形式表现生活中的有趣情境、有意义的事和自己喜欢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情感。用各种瓶子及其它塑造材料,大胆想象并设计制作简单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四、教学难点
1.利用多种媒体,如蛋壳、废包装、稻草等材料制作作品。
2.欣赏情节性比较强的中外作品,认识该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
3.用水粉、水彩颜料表现周围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兴趣与愿望。
4.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通过植物籽粒,纤维线材、织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贴进行造型设计。
5.能运用紫沙泥等材料进行立体造型,并用水粉颜料加工、装饰。
五、教学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应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术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2.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宽容和尊重。
3.采用多种办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以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师的评价要体现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
七、周教学进度安排:
| 周次 | 日 期 | 活 动 内 容 |
| 1 | 3月1日—3月7日 | 1《巨匠童心》 |
| 2 | 3月8日—3月14日 | 2《同一幅画》 |
| 3 | 3月15日—3月21日 | 3《能干的帮手》 |
| 4 | 3月22日—3月28日 | 4《书包》 |
| 5 | 3月29日—4月4日 | 5《图画文章》 |
| 6 | 4月5日—4月11日 | 清明节 6《彩云衣》 |
| 7 | 4月12日—4月18日 | 7《飞天畅想》 |
| 8 | 4月19日—4月25日 | 8《星光灿烂》 |
| 9 | 4月26日—5月2日 | 五一国际劳动节 9《团扇》 |
| 10 | 5月3日—5月9日 | 9《团扇》 |
| 11 | 5月10日—5月16日 | 10《水墨诗心》 |
| 12 | 5月17日—5月23日 | 11《石壁上的九色鹿》 |
| 13 | 5月24日—5月30日 | 12《童年的影子》 |
| 14 | 5月31日—6月6日 | 《做做陶艺》 |
| 15 | 6月7日—6月13日 | 端午节 《中国传世名作》 |
| 16 | 6月14日—6月20日 | 期末水平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