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浅谈鹅颈水库水源涵养林建设
2025-09-24 11:05:49 责编:小OO
文档
浅谈鹅颈水库水源涵养林建设

艾侠1李可2

(1、2深圳市广汇源水利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20)

摘要:根据鹅颈水库流域立地条件,建立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多功能、高效益的水源

涵养林生态防护体系,将天然降水“蓄水于山”、“蓄水于林”,对于合理利用水资源具有着

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水源涵养林;植被分析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reservoir basin gooseneck site conditions,build more species, multi-level and colour,multi-function,high benefit water supply conservation ecological protection system,will be the natural rainfall"water storage in mountain

中图分类号:TV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概述

水源涵养林,也叫水源林,是具有特殊意义的水土防护林种之一,它泛指河川、水库、湖泊的上游集水区内大面积的原有林(包括原始森林和次生林)和人工林。水源涵养林是一种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和不同的效益,它不但有森林普遍具有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最主要的是它具有涵养保护水源、调洪削峰、防止土壤侵蚀、净化水质和调节气候等生态服务功能。

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和洪涝灾害是深圳的基本水情,这三大问题制约着深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获得充足、干净的饮用水,是深圳市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因此,以涵养水源为主要目的的水源涵养林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开展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既能保护植被、涵养水源,还可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水资源和水环境,防治水污染,维护“水缸”安全。

2鹅颈水库概况

鹅颈水库位于深圳市光明街道凤凰村,在茅洲河一级支流鹅颈水上游,是光明街道生产

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水库始建于1977年,集雨面积5.5km2,正常蓄水位55.54m,对应

库容451万m3,校核洪水位57.72m,总库容583万m3。水库库区山高陡峭,林木茂盛,植

被较好,雨量充沛,水源充足。

根据深圳市的整个供水调配网络规划,鹅颈水库扩容工程已进入施工阶段,扩容后的鹅

颈水库为北线引水工程中途调蓄水库,与茜坑、石岩水库及公明水库串联形成共同调蓄的整

体,减轻茜坑、石岩水库的压力并增加调蓄库容,缓解光明及公明片区用水紧张的局势。扩容后正常蓄水位66.7m,相应库容为1376.0万m3,校核洪水位67.43m,总库容1448.2万m3;水库枢纽工程等别为Ш等,主要水工建筑物级别为3级,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设计,1000年一遇校核,将从小(1)型水库成为中型水库;同时,鹅颈水库扩容后增加的调蓄库容,还可在北线引水工程检修期间,满足邻近的碧眼水厂、光明水厂供水要求,可有效缓解光明片区用水紧张的局面,并且在供水保障、水库生态环境治理、防洪调蓄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光明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在源水保障方面提供强力支撑。

3植被现状及分析评价

鹅颈水库呈东西向地形,区域小气候特征明显,生态本底类型多样。由于库区内现分布有大面积人工林、经济林、滩涂草地,偏僻的地理位置,人为干扰因子极少,从而塑造了鹅颈水库优美、恬静的自然生态景观,为水源林的重建提供了先天条件。但是,由于受上世纪90年代全市范围造林(人工纯林)的影响,致使植物资源单一,植被覆盖度虽高,但植物群落类型较为简单、林相结构单一、陡坡种果严重,群落演替已开始呈逆向发展,天然次生林已不存在,人工林出现衰退现象,生物多样性指数一般,林地涵养水源能力衰退明显。1)果林分析评价

(1)群落结构单一:由于经济林属人为营造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林分,其植物群落结构单一,上层植被完全为各种经济目的树种,无其他天然或次生植被;下层植被考虑目的树种光、热、水、肥、气的吸收,基本遭人为清除,仅分布有少量抗性强的灌木;地被草本较为丰富。

(2)地表水土资源破坏严重:由于受人工清除,地被物稀少,表土裸露,易受径流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同时,果树施肥对土壤污染严重,对水库水质污染严重。

(3)易受危害性植物侵扰:果林极易受薇甘菊、飞机草、假臭草等危害性外侵植物入侵,果林促进了外侵植物的繁殖速度,破坏了流域整体生物多样性水平。

2)桉树林分析评价

鹅颈水库有部分桉树林,桉树纯林之所以需要改造,原因在于该林分生长周期较短,抗逆性差,蔽荫造成其他物种无法侵入,林下树种较少,不利于群落顺向演替;而且桉树属速生耗肥性强的树种,对土壤改良作用差,桉树落叶碱性强、易吸收土壤养分,造成淋失,从而造成生态问题。具体生态问题表现如下:

(1)、少部分林区地表植被覆盖很差,因而保水能力很弱,整体地被物较丰富,但林相(2)、单一密集的树木遮挡了阳光,抑制了其他植物种类的生长,生物多样性水平极低。

(3)、森林中营养循环过程被阻断,土壤营养淋失,日益匮乏。

(4)、水源保护林林相层次单一,生态级别低。

3)马占相思林分析评价:

马占相思林属鹅颈水库主要植被类型,在生长初期具有良好的生长势,而且它可以固氮,因此对于瘠薄的立地来说,种植马占相思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条件,改良森林小气候。研究表明马占相思的适宜改造年龄是11-15年。目前鹅颈水库的马占相思有些林分已经开始退化,生态效益较差,同时在景观上也比较单一,缺少变化,观赏价值低,因此要对其进行改造。

4)天然次生林分析评价

由于鹅颈水库建设初期仅重视了人工林速生特点,对流域范围天然林进行了大规模清除,然而,次生林具有植物物种丰富、系统复杂、功能综合的生态系统,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循环、流动作用明显,因此,通过人工促进更新和林相改造,完全可以恢复鹅颈水库原生态状况,保护和再塑鹅颈水库次生林群落,对保护流域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另外,鹅颈水库流域现存的疏残次生林内同样也分布有一些保护性、药用、食用及其他用途的植物种。

5)总体评价

从整体生态环境状况分析,鹅颈水库周边人烟稀少,外来新增干扰小,多年来植被群落正处于生长旺盛期,虽然流域内现存薇甘菊等侵害性植物和水土流失等问题,但目前整体生态系统还具备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然而后期生态系统优势级逐渐衰退后,生态环境将面临严重威胁。因此,“短期生态平衡、远期生态脆弱”是鹅颈水库生态环境的一大特点。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鹅颈水库水源涵养林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退果还林建设。鹅颈水库分布有大面积缓坡、陡坡种果地,其中缓坡地以成林为主,陡坡地以幼林为主。库岸陡坡果林可采用间伐补植造林方式,进行生态果林建设,逐步营造出水源涵养林;营造土沉香、蝴蝶树等经济价值高、生态价值良好、物种保护价值高的第二,湿地生物过滤系统建设。利用鹅颈水库库尾滩涂和现有污染源,营造植物过滤系统,研究植物对受污雨水的过滤功效。

第三,人工纯林改造。人工林改造是深圳一项大范围林相改造性工程,目前在纯林疏伐补阔方面还需进行实际的实施,提出一套经济合理、生态高效的改造模式,筛选一些优良的造林乡土阔叶树种。

第四,库岸消涨带综合整治。长期以来消涨带整治属深圳市各类水库所面临的一道难题,可在鹅颈水库库湾范围试种水陆两栖植物,筛选适宜树种,形成具有热带雨林风景的库岸防护林景观。

第五,开展红树林淡水生长培育的探索。深圳已将红树定为市树,我们通过大量红树引种试验,现已筛选出竹节树、银叶树等咸淡水两栖适生植物,鹅颈水库可专门进行该项研究。

4造林树种选择

1)树种选择原则

(1)适地适树、群落稳定。树种生物、生态特性均应符合项目区立地条件要求。尽可能选择岭南地区优良乡土树种,树种抗逆性强,以增强植物群落的稳定性。

(2)目的树种突出,兼具多层次群落结构。选择4-5种目的树种,组成“保护水源目的树种+原生本底树种”模式的复合型特色水源林。建群种与伴生种配置,使营造后的林分结构不仅具有明显优势的建群种,还体现“小群落、大混交”的林相景观,即景观和生态效益均能得到突出。

(3)充分考虑种间关系。选择不同生物、生态学特性的树种进行混交,既要选择深根、浅根性阴阳性不同品种,又要选择速生、慢生品种,进行种间搭配造林。充分发挥植物相生相克的种间共生、促生关系,尽量避免种间寄生、种间竞争发生。

(4)特殊区域慎重选择。库湾消涨滩涂区造林树种的选择需要慎重,尽量选用具有成功实施经验的树种进行造林,保证造林成活。

(5)多样性与混交性原则:在营造主要目的树种的同时,应考虑森林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即需配置其他南亚热带阔叶树种,增加植物组成,形成群落结构相对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水源保护风景林的物种多样性和林分结构的复杂性。

2)树种选择

经过综合考虑,共选择坡垒、蝴蝶树、椎树、青皮、天料木、阿丁枫、土沉香、竹节树、水松等31种优良乡土树种作为优势种,与水源区本底树种进行套种、混交造林。其中,又以以上这9个树种作为群落建群种,营造9个新群落,从而实现对流域整体水源保护林的修复。

5结语

根据鹅颈水库流域立地条件,从控制水土流失,满足水源涵养、防止面源污染及库区景观等方面的要求出发,通过实施涨落带造林、湿地过滤带建设、退果还林、退耕还林、人工林改造、次生林封育等综合措施,由内向外,逐渐建立起层层保护圈,最终建立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多功能、高效益的生态防护体系,将天然降水“蓄水于山”、“蓄水于林”,对于合理利用水资源具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寇韬,李春燕,宫照红。水源涵养林研究现状综述【J】。科技,2010.6:69-72【2】陈伟,李山东,薛立。水源涵养林的功能和效益综述【J】。山西林业科技,2004.6,6【3】刘敏,邱治军,周光益,曾锋。广东省水源涵养林营造的原则与技术要求【J】。广东林业科技,2006,22(3):109-112

浅谈鹅颈水库水源涵养林建设

作者:艾侠, 李可

作者单位:深圳市广汇源水利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刊名: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英文刊名:ChengShi Jianshe LiLun Yan Jiu

年,卷(期):2012(19)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csjsllyj201219740.aspx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