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检测:第五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1讲万有引力定律与天体运动
2025-09-24 11:07:38 责编:小OO
文档
第1讲 万有引力定律与天体运动

基础巩固

1.(2018北京东城期末)由万有引力定律可知,任何两个质点,质量分别为m1和m2,其间距为r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F=G,式中G为引力常量。若用国际单位制表示,G的单位是(  )

                  

A.kg2·N/m2    B.kg·m2/N

C.kg2·m/N    D.N·m2/kg2

2.(2016北京东城二模,16)关于静止在地球表面(两极除外)随地球自转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重力等于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

B.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可能不指向地球中心

C.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

D.物体在地球表面不同处角速度可能不同

3.(2017北京西城期末,6)如图所示,地球绕着太阳公转,而月球又绕着地球转动,它们的运动均可近似看成匀速圆周运动。如果要通过观测求得地球的质量,需要测量下列哪些量(  )

A.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和周期

B.月球绕地球转动的轨道半径和周期

C.地球的半径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

D.地球的半径和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

4.(2016北京石景山一模,16)已知引力常量为G,根据下列数据可以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

A.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地球半径

B.月球自转的周期和月球的半径

C.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和其运行的周期

D.地球公转的周期和日地之间的距离

5.(2017北京西城二模,18)在银河系中,双星的数量非常多,冥王星和它的卫星卡戎就是一对双星。所谓双星就是两颗相距较近的星球,在相互间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绕连线上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两颗质量不等的星球a、b构成一个双星系统,它们分别环绕着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a、b两颗星球的运动和受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向心力大小相等    B.线速度大小相等

C.周期大小不相等    D.角速度大小不相等

6.(2017北京丰台一模,15)某质量为M、半径为R的行星表面附近有一颗质量为m的卫星,卫星绕行星的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其角速度大小为ω,线速度大小为v;若在该行星表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质量为m0的物体重力,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引力常量为G,忽略该行星自转。根据已知条件,下列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

A.v=ωR    B.=F

C.=mω2R    D.=

7.(2017北京东城二模,16)根据开普勒定律可知:火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对火星的万有引力大小始终保持不变

B.太阳对火星的万有引力大于火星对太阳的万有引力

C.火星运动到近日点时的加速度最大

D.火星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大小始终保持不变

8.若在某行星和地球上相对于各自的水平地面附近相同的高度处、以相同的速率平抛一物体,它们在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之比为2∶。已知该行星质量约为地球的7倍,地球的半径为R。由此可知,该行星的半径约为(  )

                  

A.R    B.R    C.2R    D.R

9.(2018北京西城期末)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靠近月球后,经过一系列过程,在离月球表面高为h处悬停,即相对于月球静止。关闭发动机后,探测器自由下落,落到月球表面时的速度大小为v,已知引力常量为G,月球半径为R,h≪R,忽略月球自转。求:

(1)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0;

(2)月球的质量M;

(3)假如你站在月球表面,将某小球水平抛出,你会发现,抛出时的速度越大,小球落回月球表面的落点就越远。所以,可以设想,如果速度足够大,小球就不再落回月球表面,它将绕月球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成为月球的卫星。则这个抛出速度v1至少为多大?

综合提能

1.(2016北京西城二模,18)航天员王亚平曾经在天宫一号实验舱内进行了中国首次太空授课,通过几个趣味实验展示了物体在完全失重状态下的一些物理现象。其中一个实验如图所示,将支架固定在桌面上,细绳一端系于支架上的O点,另一端拴着一颗钢质小球。现轻轻将绳拉直但未绷紧,小球被拉至图中a点或b点。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判断出现的现象是(  ) 

A.在a点轻轻放手,小球将竖直下落

B.在a点沿垂直于绳子的方向轻推小球,小球将沿圆弧做往复摆动

C.在b点轻轻放手,小球将沿圆弧做往复摆动

D.在b点沿垂直于绳子的方向轻推小球,小球将做圆周运动

2.(2016北京朝阳一模,18)万有引力定律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定律之一,利用它我们可以进行许多分析和预测。2016年3 月8 日出现了“木星冲日”。当地球位于太阳和木星之间且三者几乎排成一条直线时,天文学家称之为“木星冲日”。木星与地球几乎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近似做匀速圆周运动,木星到太阳的距离大约是地球到太阳距离的5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星运行的加速度比地球的大

B.木星运行的周期比地球的小

C.下一次的“木星冲日”时间肯定在2017年

D.下一次的“木星冲日”时间肯定在2018年

3.(2017北京朝阳期中,20,10分)牛顿思考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原因时,苹果偶然落地引起了他的遐想:拉住月球使它围绕地球运动的力与拉着苹果下落的力,是否都与太阳吸引行星的力性质相同,遵循着统一的规律——平方反比规律?因此,牛顿开始了著名的“月—地检验”。

(1)已知月球与地球的距离约为地球半径的60倍,如果牛顿的猜想正确,请你据此计算月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a和苹果下落的加速度g的比值;

(2)在牛顿的时代,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r、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T等都能比较精确地测定,请你据此写出计算月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a的表达式;已知r≈3.84×108 m,T≈2.36×106 s,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9.80 m/s2,请你根据这些数据估算比值;与(1)中的结果相比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物理学不断诠释着自然界的大统与简约。换一个角度再来看,苹果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减少。试列举另外两种不同类型的势能,并说出这些势能统一具有的特点(至少说出两点)。

4.(2017北京海淀零模,23,18分)为了方便研究物体与地球间的万有引力问题,通常将地球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

(1)求北极点的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2)若“天宫二号”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可视为圆周,其轨道距地面的高度为h,求“天宫二号”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和速率;

(3)若已知地球质量M=6.0×1024 kg,地球半径R=6 400 km,其自转周期T=24 h,引力常量G=6.67×10-11 N·m2/kg2。在赤道处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A,用W0表示物体A在赤道处地面上所受的重力,F0表示其在赤道处地面上所受的万有引力。请求出的值(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并以此为依据说明在处理万有引力和重力的关系时,为什么经常可以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

答案精解精析

基础巩固

1.D 物理学的关系式确定了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间的关系。由万有引力公式:F=G推导出G的单位为N·m2/kg2。

2.B 在地球表面(两极除外)随地球自转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不等于万有引力,A项错误;由匀速圆周运动知识知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指向轨道中心,即加速度方向指向轨道中心,不一定指向地球中心,B项正确;物体所受合外力为万有引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故C项错误;地球自转时,物体在地球表面不同处的角速度是相等的,D项错误。

3.B 根据万有引力公式与圆周运动相关公式有G=m()2r,可得中心天体质量M=,在太阳-地球系统中,地球为绕行天体,不能求出地球的质量,所以A、C选项错误;同理,地球-月球系统中,地球为中心天体,若知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半径和周期,可由G=mr求出地球质量M=,其中r为月球轨道半径,不是地球半径,所以D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

4.A 在地球表面,可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mg=,所以M=,A选项正确。由B选项中条件无法计算出地球质量,B选项错误。=,已知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和其运行的周期,而地球半径R地未知,无法计算出地球质量,C选项错误。利用=和D选项中的条件可以计算出太阳的质量,但无法计算出地球的质量,D选项错误。

5.A 题中的双星系统中的两颗星球绕同一圆心,不同半径做圆周运动,二者的周期相同,由ω=知ω相同,由v=ωR知v不同,由F向=G知向心力等大。

6.B 由圆周运动中线速度和角速度关系可知v=ωR,故A项正确;由万有引力定律和平衡条件可知,对质量为m0的物体有F=,故B项错误;对质量为m的卫星而言,由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有=mω2R,故C项正确;通过对B项的分析,可知D项正确。

7.C F万=G,火星在近日点离太阳最近,受到的万有引力最大,加速度最大。太阳对火星的万有引力与火星对太阳的万有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等大、反向。由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火星在近日点的线速度大于在远日点的线速度。

8.C 在行星和地球上相对于各自的水平地面附近相同的高度处、以相同的速率平抛一物体,它们经历的时间之比即在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之比,所以=。物体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分别为g1和g2,因此===。

设行星和地球的质量分别为7M和M,行星的半径为r,则有

G=mg1①

G=mg2②

解得r=2R

因此A、B、D错,C对。

9.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v2=2g0h(2分)

解得重力加速度g0=(1分)

(2)在月球表面,设探测器的质量为m

其所受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即G=mg0(2分)

解得月球质量M=(1分)

(3)设小球质量为m',抛出时的速度v1即小球做圆周运动的环绕速度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G=m'(2分)

解得小球速度至少为v1=(1分)

综合提能

1.D 在太空中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由重力引起的现象将消失。轻轻放手后小球将静止;沿垂直于绳子的方向轻推小球,小球将在绳子拉力的作用下做圆周运动,D项正确,A、B、C项错误。

2.C 设太阳质量为M,行星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 ,周期为T ,加速度为a 。对行星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G=ma=m,解得:a=,T=2π。因r木日≈5r地日,则木星运行的加速度比地球的小,木星运行的周期比地球的大,A、B错误。地球公转周期T1 =1年,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木星公转周期T2=T1≈11.18年,设经时间t,再次出现木星冲日,则ω1t-ω2t=2π,其中ω1=,ω2=,解得,t≈1.1年,因此下一次“木星冲日”发生在2017年,C正确,D错误。

3.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设月球的质量为m月,地球质量为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G=m月a①

设苹果的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G=mg②

由题意知:r=60R③

联立①②③式可得:=

(2)由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得a=④

其中:v=⑤

联立④⑤式可得:a=r

代入相关数据可得:≈

与(1)中的结果比较,二者近似相等,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牛顿的猜想是正确的,即地球对月球的引力,地面上物体的重力,都与太阳吸引行星的力性质相同,遵循着统一的规律——平方反比规律。

(3)弹性势能、电势能这些势能都不是物体单独所有,而是相互作用的系统所共有;这些势能的大小都与相互作用的物体间的相对位置有关;这些势能的变化量均由对应的力所做的功来量度。

4.答案 (1) (2)2π  (3)见解析

解析 (1)设质量为m0的物体静止在北极点时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为N0,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N0(2分)

即质量为m0的物体在北极点时所受的重力

G0=N0=(1分)

设北极点的重力加速度为g0,则m0g0=(1分)

解得g0=(1分)

(2)设“天宫二号”的质量为m1,其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1,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G=m1(R+h)(2分)

解得:T1=2π(1分)

运行速率v==(3分)

(3)物体A在赤道处地面上所受的万有引力F0=(1分)

对于物体A在赤道处地面上随地球运动的过程,设其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为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0-N=mR(1分)

物体A此时所受重力的大小W0=N=G-mR(1分)

所以==3×10-3(2分)

这一计算结果说明,由于地球自转对赤道处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所受重力与所受地球引力大小差别的影响很小,所以通常情况下可以忽略地球自转造成的地球引力与重力大小的区别。(2分)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