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侗族鼓楼建设项目建议书
2025-09-24 10:56:25 责编:小OO
文档
 宣恩县侗族鼓楼建设项目建议书

一、总论

㈠项目名称:侗族鼓楼

㈡建设性质:新建民族特色重点工程

㈢项目建设单位:

主管:宣恩县

承办:县民宗局、县建设局、珠山镇

㈣建设地点:宣恩县 珠山镇辖区

㈤项目申报单位:宣恩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㈥项目规模:侗族鼓楼占地面积500平方米,为双层宝顶,高49.9米,共29层重檐;房屋等附属工程占地面积500平方米。总投资2000万元。

二、项目背景和必要性

㈠项目建设背景

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 建设工程带来的历史机遇。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建设,特别是湖北省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工程的启动实施及荆州市对我县进行对口支援,给宣恩县带来了的历史机遇。对县城进行“山水园林城,民族风情园”的整体建设,充分利用宣恩侗族传统文化厚重底蕴,弘扬民族文化、打造民族特色精品,为发展民族经济增添新活力,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整体提升民族工作素质。

㈡投资的必要性

⒈是开发“民族特色旅游产业”的需要。“旅游升温战役”正在宣恩紧锣密鼓地推进中。宣恩县有着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突出以侗族文化为主的民族特色来实施“贡水民族风情走廊”建设,将形成地域性强、特色浓郁、品位较高的民族特色旅游项目亮点工程,有力推动宣恩“旅游升温战役”的施行和民族特色旅游产业开发建设。

⒉是贯彻省“适度集中、突出重点、综合平衡、办成大事”的十六字方决策的需要。宣恩县侗族鼓楼建设项目是宣恩县城镇建设和改造总体规划中的重要部分,建设民族特色旅游景点和民族风情景观将是一大创新举措,将大大提升宣恩县城的民族传统文化品位。

⒊是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利用贡水河资源,开发建设“贡水民族风情走廊”项目,彰显宣恩地域特色,以侗族传统文化为依托,开发民族特色旅游,把宣恩游融入三峡—恩施—湘西—张家界大民族风情游中,开发民族工艺品市场,促进民族饮食游乐等第三产业发展,展示民族文化精品等,从而使民族特色旅游成为宣恩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让当地广大群众创业增收,加速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又好又快发展。

三、项目建设条件

㈠项目地区概况

宣恩县侗族鼓楼项目实施地为宣恩县城,属珠山镇辖区。县城珠山镇,海拔510米,气候适宜,距恩施州府及许家坪机场45公里,距宜万铁路恩施站和沪蓉高速公路恩施入口为46.42公里,距长江巴东港240公里,水陆空交通便利。国土面积2.24平方公里,辖有3个居民委员会,城内常住人口18000余人,外来人口12000余人,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数70%,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㈡项目建设地区的选择

按照宣恩县城城镇建设整体规划之详规定位,将宣恩县侗族鼓楼项目建设在 “贡水民族风情走廊”区域内,将形成贡水走廊中一段最具特色、靓丽的民族风景线。

㈢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建设,特别是湖北省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工程的启动实施及荆州市对我县进行对口支援,给宣恩县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建设机遇,使宣恩县县城整改打造民族特色旅游景观有了和资金投入保障。

四、市场分析

随着宜万铁路和沪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及恩来恩黔高速的建成,恩施州独具魅力的生态健康旅游将会迎来快速发展期,作为离恩施州府最近的宣恩县城,被称为恩施州的后花园,其开发民族特色旅游产业前景看好,潜力无限。

㈠离恩施州城最近,作为旅游辐射半径优势明显。可谓:恩施城内旅游热、宣恩城中热旅游。

㈡宣恩县城巧而精,生态环境优美,四面环山,一条贡水河穿城而过,形成“城在山中、山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之独特景观。

㈢宣恩民族文化资源丰厚,苗族语言和其习俗湖北境内独有;侗族乡全省三个宣恩占其二,这些将是宣恩开发民族特色旅游业的最大优势,更有“贡水民族风情走廊”项目的实施完成,将有到了宣恩城不看“贡水民族风情走廊”是最大遗憾之评说和感受。

五、项目建设方案

㈠项目建设规模、规划和布局

1.“宣恩县侗族鼓楼”分两部分组成

①主工程侗族鼓楼,占地面积500平方米。

②附属工程占地面积500平方米,主要是侗族风情建筑。

2.项目规划列入宣恩县城城镇规划之中,为“民族风情园”之主要部分。

㈡项目建设标准及具体建设内容

1.项目建设标准。以AAAA级民族旅游景点之标准,设计、规划、建设“宣恩县侗族鼓楼”。

2.具体建设内容

①主建筑“宣恩县侗族鼓楼”,其具体建设内容为:

该楼设计为全木质结构;为飞阁垂檐层层而上呈宝塔形、密檐式29层重檐,双层宝顶,约59.9米,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外观配以侗族文化彩绘、侗族传统文化各类浮雕,防火、防水、防雷、抗震、抗强风等技术处理。

②附属建筑为侗族传统文化建筑群,占地面积500平方米,主要是侗族风情建筑。内设办公接待处、民族工艺品展示展销厅、侗族民俗物品展示厅、侗族文物和古籍展示厅。介绍、推介侗族历史、人物、风情等多媒体设备和音响设备及灯光设备。

㈢建设时间

2012年开工建设,2013年完工,建设期限二年。

六、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㈠项目建设投资估算及依据

本项目建设估算,共需资金投入2000万元。

㈡资金投资方向

无偿2000万元

㈢资金来源与筹措

①投入1600万元。

②争取项目资金400万元。

七、环境影响评估与劳动安全

㈠环境保护

本项目的实施将对宣恩县城和项目建设地区的环境起到积极保护作用,更能提升环保质量。按照县城建设总体规划,“贡水民族风情走廊”从人行路面、排水排污、绿化美化亮化全新改造,并配有环保管理制度、环保专门人员、环保监管部门,从而使河岸和步行街“脏、乱、差”现象一去不复返,展现的将是路净水清境美的生态健康环境和独具宣恩民族特色的环保名片。

㈡劳动安全

本项目实施前、中严格按照国家劳动安全的有关规定操作。实行工程招投标、签定施工合同、购买专项保险、悬挂安全标识、设置安全人员、督办安检制度,杜绝安全事故。

项目竣工后建立严格的安全保障制度,划定安全责任区域,落实安检人员,设置安全标识,确保长年劳动安全。

八、效益分析

㈠社会效益

本项目主要功能是社会公益性,建成后社会效益明显。

侗族鼓楼的建成将成为宣恩城镇建设一道亮丽风景。侗族鼓楼占地面积500平方米,为双层宝顶,高49.9米,共29层重檐;房屋等附属工程占地面积500平方米。侗族鼓楼和侗族传统文化建筑群可让城市居民、外来游客增长民族知识,感悟少数民族的神奇,激发探求民族知识的动力,增强民族意识,增进民族团结,对打造平安宣恩,促进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之作用。同时,宣恩县侗族鼓楼成为城镇居民和游客休闲、锻炼、游玩的好去处。

㈡经济效益

宣恩县城的城镇建设定位在“山水园林城、民族风情园”的格调,实为恩施城外独具特色的后花园,“山、城、水、人、景”相得益彰,其旅游开发前景可观。而“贡水民族风情走廊”项目将是其中最亮丽的民族风景线,提升宣恩县城的品位,打造民族亮点景观,从而拉动和影响宣恩乃至恩施州的民族特色旅游产业的开发建设,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其经济效益不可估量。

㈢环保效益

侗族鼓楼的建成可推动城市环境保护和卫生标准的升级提高。同时,将使城镇居民增强卫生环保意识,提高人们文明行为和规范游人环保行为,从而使“争创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的理念深入人心,环境保护意识成为人们的自觉。

九、结论

综上分析和论证,“宣恩县侗族鼓楼”是一项综合效益好的民族特色精品项目。本项目将成为地方民族特色浓郁、建设周期短、见效快的民族亮点工程。在建设管理上严格依法依规办事,该项目一定会建设成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示范项目。

宣恩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二○一一年九月

附:主建筑宣恩县侗族鼓楼外形图

图1   宣恩县侗族鼓楼

图2   侗族鼓楼的亭顶为双宝顶。

   图3   宣恩县侗族鼓楼顶的精美檐角。

图4  飞阁垂檐层层而上呈宝塔形、密檐式29层重檐,双层宝顶,

  图5  宣恩县侗族鼓楼写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字样和彩绘的叠楼。

图6   宣恩县侗族鼓楼内富有侗族特色的木雕画“满载而归”和“河边漂布”。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