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时:54
适用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汽车营销专业的专业技能课程。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的修理工艺,熟悉修理设备的操作使用;及时了解国内外汽车修理企业先进修理工艺及先进的维修检测设备。本课程要求理论必须与操作密切结合。
前导课程:机械基础、汽车构造、汽车电子技术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掌握汽车维修制度及工艺组织的知识;
2.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的修理工艺;
3.熟悉操作使用维修检测设备;
4.了解汽车维修技术职业岗位必须的质量意识、守时意识、服务意识、规范意识及安全意识,以提高综合素质。
三、教学条件
1.课堂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
2.实训教学条件:应有不少于300㎡的室内实训场地;有5台举升机;有5台可运行汽车;有5台可运行的化油器发动机;有一批发动机、底盘的零部件;有喷油泵试验台、镗磨缸机等修理设备。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 序号 | 单元 | 主要内容 | 教学要求 | 学时 | |
| 1 | 修理总论 | 理论 教学 | 1.汽车维修的基本原则与工作分类 2.零件的故障规律 3.典型零件的检验与分类 4.汽车维修安全常识 5.常用工具与量具 6.维修制度及工艺组织 | 1 | |
| 实践 项目 | 常用量具的使用 | 1 | |||
| 2 | 发动机部分的维护 | 理论 教学 | 1.汽车维护级别与作业项目 2.润滑系统的维护 3.供给系统的维护 4.冷却系统的维护 5.点火系统的维护 6.配气机构的维护 | 2 | |
| 实践 项目 | 1.检查机油数量、质量,更换机油 2.更换机油滤清器 3.清洁空气滤清器 4.清洁、维护散热器 5.清洗冷却系水道、更换冷却液 6.皮带张紧度的检查及调整 7.火花塞外观检验及就车检查 8.检查、调整点火正时 9.气门间隙的调整 | 1 | |||
| 3 | 底盘部分的维护 | 理论 教学 | 1.传动系的维护 2.行驶系的维护 3.转向系的维护 4.制动系的维护 | 1 | |
| 实践 项目 | 1.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的检查、调整 2.传动轴及等速万向节检查及润滑 3.方向盘自由行程的检查及调整、润滑拉杆球头节销及调整其紧度 4.前轮前束的检查、调整 5.制动踏板自由行程的检查、调整 6.制动液的更换及排空 7.制动器摩擦片的检查及更换 8.手制动器行程调整 9.制动真空助力器的检查 10.轮胎气压的检查及气门芯的更换 11.轮胎换位 12.轮毂轴承的检查及保养 13.车轮螺栓扭紧力矩的检查 | 2 | |||
| 4 | 电气部分的维护 | 理论 教学 | 1.蓄电池的维护 2.照明灯、指示灯、信号灯、喇叭及线束的维护 3.风挡玻璃刮水器及清洗装置的维护 4.空调系统的维护 | 1 | |
| 实践 项目 | 1.蓄电池的检查及保养 2.灯光系统的维护及调整 3.清洗装置的维护 4.空调系统的检查和维护 | 1 | |||
| 5 | 发动机机体修理 | 理论 教学 | 1.发动机的清洗、解体 2.零件的检验分类 3.发动机机体的检测 4.机体的修理 | 2 | |
| 实践 项目 | 1.发动机机体的检测 2.发动机机体的修理:镗磨气缸 | 2 | |||
| 6 | 曲柄连杆机构修理 | 理论 教学 | 1.活塞连杆组的检测修理 2.曲轴飞轮组的检测修理 | 2 | |
| 实践 项目 | 1.活塞连杆组的检测、修理、装配 2.曲轴飞轮组的检测修理 | 2 | |||
| 7 | 配气机构的修理 | 理论 教学 | 1.气门驱动机构的修理 2.气门组的修理 | 1 | |
| 实践 项目 | 1.气门驱动机构的修理 2.气门组的修理 | 1 | |||
| 8 | 润滑系的修理 | 理论 教学 | 润滑系的检查及修理 | 1 | |
| 9 | 冷却系的修理 | 理论 教学 | 冷却系的检查及修理 | 1 | |
| 10 | 汽油机燃料系修理 | 理论 教学 | 1.汽油泵的检查及修理 2.化油器的检查及修理 | 2 | |
| 实践 项目 | 1.汽油泵的检查及修理 2.化油器的检查及修理 | 2 | |||
| 11 | 柴油机燃料系修理 | 理论 教学 | 1.喷油泵的修理 2.喷油器的检修 | 2 | |
| 实践 项目 | 1.喷油泵的修理 2.喷油器的检修 | 2 | |||
| 12 | 发动机总装与调试 | 理论 教学 | 1.发动机装配 2.发动机调试 3.发动机磨合 | 1 | |
| 13 | 离合器修理 | 理论 教学 | 1.离合器的检验修理 2.离合器的装配与调整 | 2 | |
| 实践 项目 | 离合器修理 | 2 | |||
| 14 | 变速器修理 | 理论 教学 | 1.变速器的检验修理 2.变速器的装配与试验 | 2 | |
| 实践 项目 | 变速器修理 | 2 | |||
| 15 | 传动轴修理 | 理论 教学 | 1.传动轴的检验修理 2.传动轴的装配 | 1 | |
| 16 | 驱动桥修理 | 理论 教学 | 1.驱动桥的检验修理 2.主减速器的检验、修理、装配 | 2 | |
| 实践 项目 | 驱动桥修理 | 2 | |||
| 17 | 转向系修理 | 理论 教学 | 1.转向桥的检修 2.转向器的检修 3.动力转向系的修理 | 2 | |
| 实践 项目 | 1.转向桥的检修 2.转向器的检修 3.动力转向系的修理 | 2 | |||
| 18 | 制动系修理 | 理论 教学 | 1.制动器修理 2.液压、气压制动装置修理、调整、排空 | 2 | |
| 实践 项目 | 1.制动器修理 2.液压、气压制动装置修理、调整、排空 | 2 | |||
| 19 | 悬架及车架修理 | 理论 教学 | 1.悬架的修理 2.车架的损伤及检修 | 1 | |
| 20 | 汽车总装配及检验 | 理论 教学 | 汽车总装配及检验 | 1 | |
| 学 时 合 计(54) | 理论教学 | 30 | |||
| 实践教学 | 24 | ||||
1.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三明治式的教学方法。
2.注意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
3.注意讲授最新技术和仪器设备的使用。
4.实训考核应采取随机抽取项目,规定时间完成。
六、考核方式及评分方法
总成绩 = 形成性考核成绩(40%)+ 总结性考核成绩(60%)
1.形成性考核方法:
平时成绩(出勤、作业、课堂答问、操作、阶段测验、实训报告等):占30%。
期中考试(包括操作与理论考核):占10%。
2.总结性考核方法:
操作考核(包括实践项目考核与综合项目考核两部分):占25%
期末考试(理论考核):占35%
七、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
《汽车维修》 电视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培训系列节目“汽车维修技术”配套教材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0
参考书:
《新编汽车修理工艺》 唐艺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