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建筑物施工放样前,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测量仪器的计量检定
1.凡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测量仪器均应进行计量检定。
2.全站仪、普通光学经纬仪、光学水准仪及50m钢尺需经市级计量检定部门进行检定;对于盒尺、水平尺等普通计量器具应按照企业的相关规定进行自检。
3.对于在检定期内的经纬仪、水准仪要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自检。
4.未经有关单位检测的测量仪器,严禁在施工中使用
(二)、施工测量、放线前准备工作
1,熟悉施工设计图纸,明确施工要求,制定施工测量方案.
2,在业主交予我方厂区控制点时,应接收正规坐标数据,交接人签字
3,大中型的施工项目,应先建立场区控制网,再分别建立建筑物施工控制网;小规模或精度高的施工项目,可直接布设建筑物施工控制网.
4,新建立场区控制网,可利用原控制网中的点组(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点组成)进行定位.小规模场区控制网,也可选用原控制网中一个点的坐标和一个边的方位进行定位.
5,建筑物施工控制网,应根据场区控制网进行定位、定向和起算;控制网的坐标轴,应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主副轴线一致;建筑物的±0高程面,应根据场区水准点测设.
6,控制网点,应根据设计总平面图和施工总布置图布设,并满足建筑物施工测设的需要.
二、建筑测量的相关规范
建筑物混凝土浇注及预制构件拼装的竖向测量偏差,不应超过表1的规定.
表 1 建筑物竖向测量的允许误差
| 工程项目 | 相邻两层对接中心线的相对允许误差(mm) | 相对基础中心线的允许偏差(mm) | 累计偏差(mm) | 
| 厂房﹑开关站等的各种构架﹑立柱 | ±3 | H/2000 | ±20 | 
| 闸墩﹑栈桥墩,船闸﹑厂房等侧墙 | ±5 | H/1000 | ±30 | 
表 2 填筑及混凝土建筑轮廓点的施工放样的允许误差
| 建筑材料 | 建筑物名称 | 允许误差(mm) | |
| 平面 | 高程 | ||
混凝土  | 主坝﹑厂房等各种主要水工建筑物 | ±20 | ±20 | 
| 各种道墙及井﹑洞衬砌 | ±25 | ±20 | |
| 副坝﹑围堰心墙﹑面板堆石坝等 | ±30 | ±30 | |
| 土石料 | 碾压式坝(堤)边线﹑心墙﹑面板堆石坝 | ±40 | ±30 | 
| 各种坝(堤)内设施定位﹑填料分界线等 | ±50 | ±50 | |
建筑物施工放样,应符合下列要求:
1建筑物施工放样﹑轴线投测和标高传递的偏差,不应超过表 3 的规定.
表 3 建筑物施工放样 ﹑轴线投设和标高传递的允许偏差
| 项 目 | 内 容 | 允许偏差(mm) | ||
| 基础桩位放样 | 单排桩或群桩中的边桩 | ±10 | ||
| 群 桩 | ±20 | |||
各施工层上放线  | 外廓主轴线长度L(m)  | L≤30 | ±5 | |
| 30<L≤60 | ±10 | |||
| 60<L≤90 | ±15 | |||
| 30<L | ±20 | |||
| 细部轴线 | ±2 | |||
| 承重墙、梁、柱边线 | ±3 | |||
| 非承重墙边线 | ±3 | |||
| 门窗洞口线 | ±3 | |||
轴线竖向投测  | 每 层 | 3 | ||
总高H( m )  | H≤30 | 5 | ||
| 30<H≤60 | 10 | |||
| 60<H≤90 | 15 | |||
| 90<H≤120 | 20 | |||
| 120<H≤150 | 25 | |||
| 150<H | 30 | |||
标高竖向传递  | 每 层 | ±3 | ||
总高H( m )  | H≤30 | ±5 | ||
| 30<H≤60 | ±10 | |||
| 60<H≤90 | ±15 | |||
| 90<H≤120 | ±20 | |||
| 120<H≤150 | ±25 | |||
| 150<H | ±30 | |||
1,基础定位后,如场地起伏不大,,用卷尺拉距检查定位点距离与图纸标注距离是否一致。完后提交定位记录表。
2,在转站或引控制点时,与已知点符合或闭合。完后提交申请表复核。
3,抄标高时:
(1)明确测设的数据、目的
(2)塔尺完全拉伸
( 3)一次性抄设标高太多时,复核抄设后的一部分标高。
4,有条件时可以把放设的的轴线拐点用全站仪复核。
附表4:标高测量成果表
附表5:定位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