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中班音乐公开课:小老鼠和泡泡糖
2025-09-24 10:54:52 责编:小OO
文档
小老鼠和泡泡糖

学情分析:

中班幼儿喜欢动物,模仿力强,对音乐节奏也有了初步的理解能力,4——5岁又是游戏活动的黄金时期,针对幼儿这一心理发展特点,我选择了中班下册主题五“奇妙动物”中的一节音乐游戏《小老鼠和泡泡糖》。小老鼠风趣、诙谐的动物形象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活动中通过活泼欢快的A B两段乐曲,形象地表现出小老鼠跑、看、拽等各种动作,并通过模仿老鼠偷偷走、拽泡泡糖、被猫吓倒等有趣的内容,让幼儿感受活动的无限乐趣。

教学特色:

在活动的导入部分我神秘的出示了两件礼物:泡泡糖和小老鼠,不仅有效的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更让幼儿对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间的故事产生了好奇心,为后面对音乐的理解做好了铺垫;在第二环节中运用生活中的已知经验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一下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间可能发生的各种有趣的故事,接着通过播放Flash、讲故事揭秘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间的故事,让幼儿对故事情节有了更加直观、形象的了解;在活动的第三个环节让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看图谱。音乐活动中教师必须运用某些方法和手段引导幼儿去熟悉音乐,了解音乐。为了使幼儿运用动作来表现音乐我尝试了运用“图谱感知”教学法。根据教育内容的重难点,精心设计各种能表现音乐内容的动物形象、符号、线条等等,便于幼儿理解并愉快地投入到了整个活动中。

因为音乐是三拍子,节奏又比较快,这给孩子对节奏的掌握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我采取的对策是将A段音乐配上了“小老鼠东走走西看看”便于幼儿理解的儿歌,帮助幼儿记住在什么时候停,什么时候看,以此来解决教学重点; 在B段音乐中我注重了小老鼠使劲拽泡泡糖夸张动作的表现,启发幼儿在理解图案基础上掌握音乐的旋律节奏,使幼儿对于音乐的感受力、创造力、表现力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在幼儿进行游戏表演的过程中我对每一次表演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第一遍游戏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让幼儿在小椅子上安静有效的将音乐和动作相整合,加深幼儿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在第二遍表演中借助于道具--小老鼠头饰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第三遍表演通过引导幼儿怎样能将拽泡泡糖的动作和表情更夸张形象的表现出来,从而增加了游戏的难度;第四遍引导幼儿讨论泡泡糖还可以粘到哪里?对动作进行自由创编,充分发挥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在最后的一次游戏中分角色表演,让幼儿在情景表演中体验音乐游戏的无限乐趣。总体来说整个活动让幼儿在富有趣味性、游戏性浓郁的环境中,既享受了音乐与游戏结合给幼儿带来的乐趣,又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音乐欣赏和表现能力。在活动的最后环节,通过延伸提问:“如果小朋友吃泡泡糖,你会把吃完的泡泡糖放到哪里呢?”不仅对幼儿进行了环保教育,同时生成了更有价值的活动。

活动目标

1、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左右张望的动作。

2、尝试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动作.

3、知道泡泡糖会破坏我们的环境,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生活中了解泡泡糖有粘性的特点。

2、音乐课件、图谱。

活动重难点:

1、重点: 幼儿根据音乐合拍地做小老鼠走、东张西望的动作表演。

    2、难点: 尝试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动作。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设置悬念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礼物(教师出示右手)这是什么?(泡泡糖)你们吃过泡泡糖吗?吃完的泡泡糖拿在手里有什么感觉?(粘粘的)看这是谁呀?(教师出示左手小老鼠)                                                                                                                                                                                                              

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小朋友想不想知道?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讲的就是小老鼠和泡泡糖的

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二、通过故事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内容。

  (播放音乐)

师:听完了音乐小朋友猜猜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小朋友想了这么多有趣的故事?那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音乐动画,教师简单讲故事)

老鼠妈妈睡着了,小老鼠偷偷跑出来玩,它怕被猫发现,跑几步就停下来左看看右看看,突然它踩到一个粘乎乎的东西,哎呀!它拽呀拽!可是越拽越长,粘到手上、头上、腿上到处都是,最后像绳子一样把自己捆了起来,喵,不好了猫来了,小老鼠吓的叽里咕噜地滚回了家。

师:听完了故事小朋友来说一说故事讲了什么?(幼儿回答)

原来小老鼠趁妈妈睡午觉偷偷出来玩,小老鼠在出来玩的时 候是怎样走的呢?这次我们边听边看.

三、出示图谱完整听音乐,帮助幼儿理解音乐节奏,学做动作

1、随图谱完整听音乐,感知音乐节奏。

2、引导幼儿分段学做动作

师:原来小老鼠是在妈妈睡觉时偷偷出来玩的,怎样是偷偷地走?(幼儿模仿)为什么要偷偷的?(怕猫)它怕被猫发现所以呀“小老鼠东走走西看看”,谁来表演一下小老鼠?(幼儿模仿)刚刚我们表演了小老鼠的走,那看看谁来学学?(幼儿表演)

师:哦,原来小老鼠走路的步伐是这样的“小老鼠东走走西看看”(教师师范小老鼠走的节奏)小老鼠东走走西看看是向一个方向看还是向两边看?(两边看)那它是边走边看还是走几步停下来看?在说哪个字的时候停(引导幼儿按节奏做动作)在说西的时候用不用看?看了几次(两次)谁来走走看?

好,我们先坐在椅子上试试!小老鼠走了几遍?我刚刚发现有的小老鼠走得太快了,这样很容易被猫发现,再来看看小老鼠是怎样走的?好,现在我们起来走走看!(老师唱旋律幼儿做动作)

师:它走呀走,呀!小老鼠踩到了粘粘的东西,哎呀!是什么呀?

    哦,是泡泡糖,小老鼠脚踩到泡泡糖会怎样?那可怎么办?谁来学学使劲拽?(幼儿做动作)我们一起拽拽看!

师:每只小老鼠都很用力,可是这个泡泡糖太粘了,被小老鼠拽的 很长很长,到底有多长呢?小耳朵仔细听好了:拽————啪!怎么回事? 我们一起来使劲拽(引导幼儿夸张的做拽的动作)

师:猫来了。(老师模仿赶紧跑回家)

四、幼儿随音乐表演

1、第一遍表演(坐在小椅子上)

师:刚刚小朋友做的都很形象,在出来走的时候都知道停下来看看,拽泡泡糖的时候也很用力把泡泡糖拉的很长很长,下面我们一起来听音乐,小朋友在小椅子上学学小老鼠,我要看看哪只小老鼠最机灵。

2、第二遍表演(把小椅子当洞)

师:想不想玩这个游戏?这里有好多小老鼠,赶快找一个你喜欢的带上吧!来当一只大老鼠,老鼠宝贝们,我们现在一起来玩这个游戏,走的时候要注意停下来看看,别被猫发现啊!我们用小椅子来当我们的家吧!

师:听音乐!注意哦!妈妈没睡着不能出去玩。(引导幼儿注意前奏)

3、第三遍表演:引导幼儿夸张的表演拽的动作(钻山洞)

师:有没有被猫捉住啊?你们真是太聪明了,刚刚我发现有的小老鼠拽的力气可真大啊,谁还能用更大的力气来拽泡泡糖,你觉得使劲拽泡泡糖的时候表情应该是什么样的?这回我们要用最大的力气把泡泡糖拽下来好吗?

4、第四遍表演(幼儿自由创编动作)

师:泡泡糖除了会粘到我们的脚上、手上还会粘到哪里呢?(幼儿回答:可以黏在头上、身上、屁股上等等)我们一起粘粘看。

师:泡泡糖可以粘到这么多的地方,这次我们表演的时候就让泡泡糖粘到身体不同的地方,老师要看看谁的想法最特别,谁的动作最有趣。

五、活动延伸:环保教育

师:你们玩的开心吗?来,坐回小椅子休息一下吧。

    草地上为什么会有吃剩的泡泡糖呢?如果乱扔泡泡糖会有什么影响呢?那吃完应该扔到哪里?(幼儿回答)对了我们要把吃剩的泡泡糖用纸包裹好扔进垃圾桶里,这样能更好的保护我们的环境。还有一点老师要提醒你们,在吃泡泡糖的时候不能将泡泡糖吞掉,那样会很危险的哦!你遇到这样的事会怎么做?那除了吃过的泡泡糖,还有什么会破坏我们的环境?好了,我们现在就到外面将影响环境的垃圾都捡到垃圾桶里去吧!(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去。)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