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实习报告
2025-09-24 10:53:36 责编:小OO
文档
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实习报告

实习地点:延中绿地、崇明东滩湿地公园、滨江森林公园

实习目的:  通过参观调研上海的延中绿地、东滩湿地公园和滨江森林公园,在较小范围的实例中体会和深入理解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了解园林专业发展的新动向。通过实习对城市绿地和郊外湿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使自身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得到一定的充实和提高。

正文

一、城市绿地——延中绿地

(一)、延中绿地简介

延中绿地地处上海市黄浦区、卢湾区、静安区三区的交汇处,位于南北、延安两条高架道交叉处的 “真正市中心”,由19片绿地组合而成,缓解中心城区热岛效应,给上海市民带来了清新的大自然的气息,提高市民生活质量,这19片绿地形成既有相对又有互有联系的特色园林,由此构成优美、浪漫的绿色交响乐章。是上海市中心面积最大的公共绿地并且也是上海少数的城市生态公园之一。

(二)、延中绿地功能分区及其设计理念

延中绿地共分七个区域, 也可以说是七个相对的园子, 分别坐落于黄浦区、卢湾区和静安区, 淮海路、金陵路、南京路等主要商业街近在咫尺绿地上空, 、延中绿地以其起伏的地形、浓密的林木灌丛、开朗的草坪、诱人的瀑布小溪, 形成一个立体的生态绿肺,七个园子既各具特色, 又相互呼应, 并由空中步行桥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七个园子由春之园、感觉园、嗅觉园、触觉园、视觉园、听觉园、味觉园组成,其中又设有很多景观节点,形成具有上海特色的城市园林绿地。

在设计理念方面,延中绿地着力渲染以人为本、以“ 蓝” 与“ 绿” 为主题, 力图在公顷的绿地中, 营造城市森林新景观, 唤起久居都市的人们保护水资源、保护植物生长的空间、保护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意识。延中绿地的设计理念以“ 蓝”与“ 绿” 贯穿始终, 以此警示人们, 水和植物与这座大都市息息相关,每个市民要像对待自己的生命那样善待她。

(三)、延中绿地的植物配置

延中绿地在选择植物方面有几点比较突出:一是植物种类丰富,重视对本土植物的应用和植物专类园建设。二是注重色叶植物的应用和乔灌草植物的搭配,延中绿地近200种植物中,乔木、灌木、多年生草本植物所占比例相似,分配的当,色叶植物在感觉园和自然生态园中均有较高的比例。三是植物、水、建筑有机的结合,体现了"蓝"与"绿"的主题,应用形式多样,充分展示了植物的多样化。在水景处置有的采用传统的曲水流觞方式,应用弯弯曲曲的流水与水空间的开合,深邃不尽,清幽有限,给人以延绵不绝、望不见止境的效果;有的湖面安静清澈,岸边配以垂柳充溢有限的江南风景;有的运用传统的对景手法,两岸相对、顾盼无情;有的架上木桥、放置汀步,中国式的亲水设计让人流连往复。 

(四)、水系及景观小品造景

水贯穿与延中绿地的始终,由西向东流淌,自然生态园是水流的汇集处。在园的西端高6米的山坡上,水从石亭底下淙淙流出,沿着弯曲的河道,穿梭于毛竹林间、花木丛中,流向东端。河中的杉树小岛颇具特色,茂密的水杉、池杉挺拔林立,带来了淳朴的野趣,让人感受到了返朴归真的体验。另外在公园内,还有设有许多景观小品,营造一种既现代又自然的氛围,给在大城市生活的人们提供一点亲近大自然的空间。

二、郊外绿地——东滩湿地公园、滨江森林公园

(一)、公园简介及其设计理念

1、东滩湿地公园

东滩湿地公园位于崇明岛东端,上海市区东北方向处湿地类型属于河口滨海湿地类型中的潮间带和沙洲离岛湿地。围垦后,大部分原有自然湿地逐步向人工湿地如农田、鱼塘、人工沟渠等转变,但也有相当数量的芦苇湿地得以保存。耕地、林地、鱼塘是区内的主要景观,由于形成时间短、交通不便等原因所受人为干扰不大其自然环境基本保持原始状态,它以其适宜的气候成为亚太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和水禽的主要越冬栖息地之一。

2、滨江森林公园

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位于浦东新区最北端高桥镇三岔港,黄浦江、长江、东海在此汇聚,呈现出上海唯一的“三水并流”的地理景观,也是从水路进入上海的门户景观。其中公园具有相当丰富的森林资源与旅游资源。它以“自然——生态——野趣,保护——创新——发展”为建设主题,充分体现森林公园的野趣和自然风貌,依然保留着苗圃浓厚的原始气息,自然湖岛、沼泽湿地、芦苇丛、森林等都市难见的乡土野趣。由于处在候鸟迁徙带,又有沼泽、湿地、芦苇丛、森林等适于野生动物和鸟类的生境,所以园内拥有比较丰富的两栖动物和鸟类。

(二)、功能布局分析

东滩湿地公园

东滩湿地公园整体规划上分成了生态旅游及休闲区、自然湿地保护区、湿地展示研究中心、扬子鳄展示区、净化功能展示区和植物园。平面图如下图

1.生态旅游及休闲区

该区主要是为游客提供在不破坏自然的同时欣赏、研究、洞悉自然的场所。在主要靠近入口处设置了售票管理、游船码头、自行车租借等各种休闲服务设施和旅游观光的设备。

2. 自然湿地保护区

河口湿地独特的环境条件和植物特性构成了湿地特有的自然景观, 在保持对该区域干扰强度最小的情况下,保留原有大片的野生芦苇群落使游客能够亲身体验湿地自然环境和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特点

3. 湿地展示研究中心

进行学术交流,展现中国园林湿地工作及其相关领域的水平,承办国内外各类有关湿地研究与保护。

4. 扬子鳄展示区

以扬子鳄的观赏,研究为主。 室外部分提供扬子鳄生活的合理场所,室内部分展示扬子鳄的标本和相应的资料介绍等, 并布置观鳄屋扬子鳄研究中心等设施。

5. 净化功能展示区和植物园

通过配置抗污水生植物或生物净化的方法,减少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引入昆虫、鸟类、鱼类等。利用动物、风力流水等自然力量带来更丰富的植物资源形成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湿地生态群落。

滨江森林公园

滨江森林公园整体规划上分成了原生林景区,入口景区,柑橘景观区,木兰科景观区,草坪游憩去,森林湿地景区,蔷薇科植物景区,水杉林景区,针叶林景区等。

公园拥有滨江型和湖泊型两种湿地类型,在湖泊型湿地区利用基地丰富的野生湿地植物资源,通过“浮水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或湿地植物—陆生的乔灌草”这一植物生态型的渐变特点;木栈道、沿水岸分布的溪流步道、水中汀步等小品元素对水体、滩地、湿地林、水生植物区、菖蒲植物区等景观的串联,形成特色鲜的的湿地观赏区。

而在滨江型湿地区,需要综合考虑江河航道、大堤防浪、防汛等因素,可供选择的水生植物相对有限。在观赏过程中,滨江湿地给我的整体感觉就是萧条,除了一些必要的防汛护坡的设计和栽种的水生植物外找不出其余亮点

(三)、植物配置和种植

东滩湿地

当地的野生湿地植物资源是相当丰富的,在配置时应遵循物种多样化,再现自然的原则。体现陆生、湿生、水生生态系统的渐变特点。主要种植方式:

1)选择适合当地的耐盐碱的乡土植物

2)湿地湖泊中水生植物的覆盖度小于水面积的

3)充分考虑冬季的景观效果,适当选择常绿树种。滨海一侧选择抗风的深根性树种

4)除考虑水生植物自身的水深要求之外,还需考虑其花期和色彩高低错落搭配

并安排好游人的观赏视角,以免相互遮挡

滨江森林公园

滨江森林公园植物种类丰富,乔灌草搭配得当,无论是放置在道路两侧作为庇荫还是与水池陆地相衔接处都有其一定的配置规则,且形成了较好的景观,供游人欣赏。公园主要还是以植物造景为基调,充分展现植物的观赏价值,形成园内各类独具特色的专类植物景区,使人在其中浏览仿若置身于森林中得到全身心的放松,由于植物品种繁多且放置得当,使得公园内部的生态系统稳定,另外根据水生植物自身的水深要求、花期色彩的互补关系、高低错落的层次进行搭配。

三、总结

本次上海的生态景观规划实习收益颇多,尤其是在东滩湿地公园学到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对生态景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认识上的提高,对于自身的设计理念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对问题的分析中我明确了生态景观规划需要遵循的原则,那就是以生态保护为目的,景观是作为实现这个目的的一种方法和手段。现实中有很多所谓的生态景观都只是在景观层面上做功夫,以创造优美的、新颖的景观为目标,而事实上自然生态的美往往是朴实无华的,但是其内在的系统性和功能性确实及其复杂、难以复制的,一旦破坏也许就再也无法恢复。要做出真正的生态景观,必须要对生态保护有深入的认识,总而言之,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湿地公园能否生存下去的根本所在。所以,保护环境是湿地公园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湿地公园的建设应该而且必须对环境起到保护和改善的作用。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