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红旗高中 苏冰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认识铁的重要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2、了解检验Fe3+的方法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理与归纳,培养思维能力,同时在分组实验中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在探究Fe2+和Fe3+的相互转化的过程中进行设计、反思与,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究,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与热情,感受化学变化的奇妙与和谐。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Fe2+、Fe3+的相互转化;Fe3+的检验
难点:Fe2+、Fe3+的相互转化
实验准备:
仪器:试管、滴管、烧杯等
药品:Fe2O3,Fe3O4,FeCl2溶液(加铁钉),FeCl2溶液(不加铁钉),FeCl3溶液,、还原铁钉、KI淀粉溶液、新制氯水、KSCN溶液等
教学方法:
探究法与讲授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 [引入]我们一起来认识和研究铁的重要化合物,在实验盒中提供了一些常见的含有铁元素的试剂,请注意观察它们的颜色,并从元素组成的角度分析它们分别属于哪类物质,然后把观察和分析的结果填入表中。 [提问] 请大家根据自己的观察提出疑问 [讲解]提供的药品中,没有铁的氢氧化物,我们能不能利用现有的药品制取Fe(OH)2和Fe(OH)3呢? [明确任务]制备Fe (OH)3和Fe (OH)2 | 观察:Fe2O3,Fe3O4,FeCl2溶液(加铁钉),FeCl2溶液(不加铁钉),FeCl3溶液,铁粉,分析后填表: 含铁试剂 | 颜色 | 物质类别 |
(1)为什么没有提供Fe (OH)2和Fe (OH)3
(2)为什么提供了两瓶FeCl2溶液(其中一瓶加入了铁钉)
[实验]
学生实验制备Fe (OH)3和Fe (OH)2,并记录实验现象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 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问题 | ||||||
| [指导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演示实验]用胶头滴管取NaOH溶液伸到Fe Cl2溶液液面下,得到白色的 Fe (OH)2沉淀,振荡后一会儿试管壁上的沉淀变成红褐色。 [提问]我的实验操作中有什么特殊之处?为什么试管壁上的沉淀变成了红褐色? [板书:]1、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 Fe3++3OH=Fe (OH)3↓红褐色 Fe2++2OH-=Fe (OH)2↓白色 4Fe (OH)2+O2+2H2O=4Fe (OH)3 [小结:] Fe(OH)2中+2价的Fe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3的Fe | [汇报] 向FeCl3溶液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FeCl2溶液加入NaOH溶液产生灰绿色沉淀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分析:] 胶头滴管伸到了液面以下,这样做可以减少溶液与O2的接触。 生成的Fe (OH)2 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了氢氧化铁。 | 通过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使学生在认识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的同时,认识到+2价的Fe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3的Fe | ||||
| [过渡提问]现在我们来研究第二个问题:你认为加入了铁钉的 FeCl2溶液与没有加铁钉的 FeCl2溶液有什么差别吗? 如何证明你的推测? [演示实验]要检验Fe3+,我们要用到一种新的试剂:硫溶液,分别向FeCl2溶液和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板书小结:] 2、Fe3+的检验 Fe3+遇KSCN溶液显红色 Fe2+遇KSCN溶液不显红色 | [推测:]没加铁钉的FeCl2溶液中可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了Fe3+
观察实验现象 | 通过对两瓶FeCl2溶液的分析,引出Fe3+的检验方法 | ||||
| [明确任务]检验加入了铁钉的 FeCl2溶液与没有加铁钉的 FeCl2溶液是否含有Fe3+ [提问:]请说说你们的实验结果 [小结:] 没有加铁钉的FeCl2溶液中,Fe2+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了Fe3+ [提问:] 为什么加入了铁钉的 FeCl2溶液中没有Fe3+? | [实验]分别向加入了铁钉的 FeCl2溶液与没有加铁钉的 FeCl2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汇报] 前者无明显现象,后者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没有加铁钉的FeCl2溶液中含有 Fe3
[回答]铁将Fe3+还原成了Fe2+
| 通过对Fe3+的检验,进一步认识到 Fe2+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 Fe3,同时认识到FeCl2溶液中加铁钉的作用是将Fe3+还原成Fe2+ | ||||
| [板书:] [实验探究] 除了O2,你认为还有哪些物质可以将 Fe2+氧化为 Fe3+?除了Fe,你认为还有哪些物质可以将Fe3+还原为 Fe2+? 提供以下试剂: 0.1mol/LFeCl2溶液、0.1mol/LFeCl3溶液、铁粉、KI淀粉溶液、KMnO4溶液、新制氯水、、KSCN溶液。 请选择合适的试剂,设计氯化亚铁转化为氯化铁相互转化的实验方案,预测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再进行实验。 【提问】1、你设计Fe2+和Fe3+相互转化选择试剂的依据是什么? 2、你如何判断Fe2+和Fe3+之间发生了转化? |
转化目标 | 所选试剂 | 实验方案 | 预期现象 | 实 验 现 象 | 结论 |
| FeCl2→ FeCl3 | ||||||
| FeCl3→ FeCl2 |
【汇报】Fe2+转化为Fe3+,失电子被氧化,需加入氧化剂,如和氯水; Fe3+转化为Fe2+,得电子被还原,需加入还原剂,如铁粉、KI
| 通过对Fe2+和Fe3+相互转化的实验方案的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应用氧化还原的原理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应用以及设计实验、实验记录、分析整理实验现象并获取结论的能力促进学生将思维过程外显 | ||
| 【小结】通过实验表明,Fe2+具有还原性,Fe3+具有氧化性,选择合适的氧化剂或还原剂,是可以实现Fe2+和Fe3+的相互转化。 | ||
| 【提问】你对实验室保存 FeCl2溶液有什么建议? | 回答:1、要加入铁单质 2、要密封保存 3、不能和易挥发且氧化性的药品在一起保存,如不能和、氯水等放在一起 |
1、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
Fe3++3OH-=Fe (OH)3↓红褐色
Fe2++2OH-=Fe(OH)2↓白色
4Fe(OH)2+O2+2H2O=4Fe (OH)3
2、Fe3+的检验
Fe3+遇KSCN溶液显红色
Fe2+遇KSCN溶液不显红色
3、Fe2+和Fe3+的相互转化
《铁的重要化合物》学案
1、观察含铁元素的试剂,并从元素组成的角度分析它们的物质类别,填写下表
| 含铁试剂 | 颜色 | 物质类别 | 含铁试剂 | 颜色 | 物质类别 |
2、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提供试剂:FeCl2溶液、FeCl3溶液、KI淀粉溶液、、新制氯水(Cl2溶在水中)、铁粉、KSCN溶液。选择合适的试剂,设计FeCl2和FeCl3相互转化的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和“结论”等待实验后填写)
资料提供:I2能使淀粉变蓝
| 探究任务 | 所选试剂 | 实验方案 | 预期现象 | 实验现象 | 结论 |
| FeCl2→FeCl3 | |||||
| FeCl3→FeCl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