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当前形势下地方及平台公司融资简要分析
2025-09-24 10:55:24 责编:小OO
文档
当前形势下地方及平台公司融资简要分析

一.地方融资分析

地方融资分析我引入了财政学里的地方财政收入(以下简称地方财政收入)这个概念,地方财政收入指地方所诉区域内每个财政年度收入总和,包括地方本级收入、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由省、县或市的财政收入组成。此处为方便理解我将地方财政收入的组成部分整理成了图表的形式。

从上图表可看出,地方财政收入如无重大因素影响,均趋向于一个稳定值。如以成都市的历年财政收入数据统计可知,2017年,成都市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75.5亿元,同口径增长11.3%。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759.6亿元,增长10.3%。2018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24.2 亿元,同口径增长9.4%。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837.5亿元,同口径增长9.7%。

地方从融资结构上分为:

1.直接融资:这类融资主要以地方及相关平台公司为融资主体获得的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

2.间接融资:这类融资主要通过银行、保险公司和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而获得的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3.项目融资:这类融资主要利用各种特定资源,为达到特定目的,采用各种市场手段而获得的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的资金。

4.非项目融资:这类融资主要运用资产动作手段吸引社会各类资金的融资方式。

结合以上4种融资方式,项目融资及非项目融资2种融资模式主要由隶属于的各个职能部门的融资平台公司来进行投融资管理,在此主要分析前两种融资模式的主要特征及相应的融资工具。

直接融资最直接的金融工具体现为地方债。地方发债有两种模式,第一种为地方财政部门直接发债;第二种为发行国债,再转贷给地方用。地方债券通常按照资金的用途还分为一般债券(普通债券)和专项债券(收益债券)。

在此,有必要区分下一般债及专项债:

1.用途不同

虽然二者都是用于国家建设,参与资金周转,但一般债券的应用范围更广,投资更多元化,哪里有需要用于哪里,而专项债券则是具有固定的投资方向和投资项目,不能随意用于其他地方;

2.偿还途径不同

一般债券的偿还途径一般是地方以本地区的财政收入作为担保,而专项债券的偿还途径为性基金收入、项目专项收入;

3.融资成本不同

一般债券的融资成本较低较固定,专项债券融资成本更高一些;

4.承担风险不同

虽然二者都是债券,由背书,但是从投资者的角度去看:一般债券的偿还来源是财政收入,安全性相对高于收益性型债券。

间接融资从融资工具上体现为结构性金融贷款。金融机构发放结构性贷款主要以地方财政收入规模及信用来发放贷款额度。因地方财政收入变动幅度较小,想扩大融资总体量,在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的基础上只能在其他融资模式上寻求突破和创新。

从目前的融资模式上来看,专项债的发行及创新是目前地方调整融资策略的一个融资方向。

第二部分:平台公司融资分析

地方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投资者。本世纪初,在财政资金无法满足对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以及将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的背景下,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平台(一般称城投企业或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应运而生。

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是指由地方及其部门和机构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从事指定或委托的公益性或准公益性项目的融资、投资、建设和运营,拥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虽然在国家指导下平台公司的融资职能逐渐剥离,平台公司逐步开始规范转型。但是,作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主体,平台公司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仍将是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载体。

传统平台公司融资模式:

1.项目贷款(商业性、性银行贷款、信托贷款等)。项目贷款是指为某一特定工程项目融资而发放的贷款。项目贷款期限较长、成本较低,但门槛相对较高,要求项目证照齐全,具有可预期的、稳定的现金流作为还款来源。

2.土地储备专项债券转贷。地方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是指地方为土地储备发行,以项目预算纳入性基金预算管理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的专项债券。地方财政部门可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申报发行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后转贷给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负责还本付息。此融资模式可有效解决土地储备前期的融资需求,且融资成本较低。

3.基金。项目公司与基金管理机构、金融机构合作,共同发起设立基金募集资金,基金以股权投资或债券投资的形式将资金投资给项目公司用于项目建设。此融资模式拓宽了项目公司的资金来源,但交易结构较为复杂,对从业人员专业性要求较高。

4.融资租赁。融资租赁是指项目公司建设中期形成基础设施道路、地下管网、污水处理厂等资产,以售后回租方式向金融租赁公司或融资租赁公司进行融资。此融资方式有利于盘活存量资产,变废为宝,且资金使用灵活,但融资成本相对较高。

5.名股实债。表面上是金融机构以股权投资的形式对项目公司进行增资,但实际约定到期后通过项目公司减资或者股东回购股权的形式退出,其间收取利息或资金占用费。此融资方式有利于改善项目公司的财务报表,且资金使用灵活,但融资成本相对较高。

平台公司可探索的融资方向为:

1.发行公司债券。2019 年国家颁发《关于做好地方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的通知》,鼓励地方和金融机构依法合规使用专项债券和其他市场化融资方式,重点城镇基础设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等领域。平台公司可通过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保持密切联系、各种渠道宣传等方式增加信誉,提升信用评级,争取在公开市场上的发债资格,从而获取低成本的长期资金。

2.建立产业投资基金。由于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巨大,投资期限较长,过度依赖银行贷款融资造成风险集中。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引入保险机构、养老机构、主权投资基金以及其他机构投资者的长期资金,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供应。

3.存量资产证券化。将缺乏流动性但未来现金流稳定的资产,打包成标准的证券在资本市场上发售,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吸收庞大社会资金。如将污水处理、供水供气、供热、产业园区收费服务平台等优质资产,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进行融资。

4.国企改革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不断深化改革,不断整合现有资源,联合民营企业,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充分发挥平台公司及民营企业双方各自的优势进行项目运作。

5.PPP模式。PPP模式即“公共- 私人- 合伙企业”,这是和企业共同利用公共资源合作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和民营企业在此模式中是伙伴关系,两者通过对公共资源的共同开发、合作经营来获取利润。这一模式一方面利用了的公信力将投资风险有所保障,另一方面也利用了民营企业的产业化优势。操作思路是由平台公司作为方代表参股项目公司,规定运营期限届满,验收移交指定主管部门。

6.区域间交易市场挂牌。在区域间建议市场挂牌,如川交所等地方交易平台,在交易平台上发行公司债及股本金的增资,由地方交易平台进行承销及保荐。(此方式在18年至19年应用较多。)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