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江西经济管理干部(职业)学院
2025-09-24 10:52:58 责编:小OO
文档
江西经济管理干部(职业)学院

《房地产估价》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信息

(一)课程名称:房地产估价

(二)课程学时:总学时100(理论60+技能40)

(三)适用专业:物业管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

(四)先修课程:房地产经营与估价、房地产法规、物业管理法规

        

二、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

《房地产估价》课程定位,是让学生能够掌握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在了解这个规则的基础上,熟悉房地产估价业务的操作,再进一步学习《建筑工程概预算》、《居住与环境》、《城市规划原理》、《房屋维修与预算》等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物业管理专业课程。

《房地产估价》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熟悉房地产估价的一般原理,并且能运用所学的房地产估价知识,密切联系我国国情,解决一些房地产估价业务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

以课堂教学为主,其中做一些案例分析,以提高学生们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在课外实训当中,适当做一些房地产估价业务。

四、考核方法

(一)理论教学的考核方法

闭卷笔试

(二)技能教学的考核方法

1.课堂上的案例分析回答情况;

2.实训中的房地产估价机构打分。

五、教学学时安排

章次名称教学时数其中
理论教学技能教学

(实验与实训)

机动
1房地产和房地产估价220
2房地产价格440
3房地产估价原则330
4市场法972
5成本法972
6收益法972
7假设开发法862
8长期趋势法642
9地价评估642
10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642
11房地产估价程序422
12房地产估价技术路线及其确定422
13各种估价方法在房地产估价中的运用422
14各种目的的房地产估价826
15各种类型的房地产估价927
16房地产估价报告的写作927
机动0
总计10060400
六、理论教学的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房地产和房地产估价    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房地产的概念,掌握房地产的特性,熟悉房地产的类型、房地产估价的概念、房地产估价的必要性。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房地产的概念

一、房地产的整体概念

二、土地的概念

三、建筑物的概念

四、房地产概念的总结

第三节 房地产的特性

一、不可移动

二、独一无二

三、寿命长久

四、供给有限

五、价值量大

六、流动性差

七、用途多样

八、相互影响

九、易受

十、保值增值

第四节 房地产的类型

一、按用途划分的类型

二、按开发程度划分的类型

三、按是否产生收益划分的类型

四、按经营使用方式划分的类型

第五节 房地产估价的概念

一、房地产估价的称呼

二、房地产估价的定义

三、房地产估价定义中的关键术语

第六节 房地产估价的必要性

一、土地使用权出让的需要

二、房地产转让、租赁的需要

三、房地产抵押、典当的需要

四、房地产保险的需要

五、房地产税收的需要

六、房地产征收和征用补偿的需要

七、房地产损害赔偿的需要

八、房地产纠纷调处和有关司法鉴定的需要

九、企业有关经济行为的需要

十、房地产管理的需要

十一、其他方面的需要

本章重点:房地产的概念、房地产的特性、房地产的类型、房地产估价的概念、房地产估价的必要性。

本章难点:房地产的特性、房地产的类型、房地产估价的概念。

作业(要求):为什么房地产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客观存在的。房地产的实物、权益、区位的概念分别是什么。从房地产估价角度来看,对一宗土地的认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建筑物、房屋、构筑物三者的含义及其关系与区别是什么。什么是房地产估价。什么是估价时点。

第二章 房地产价格      4学时

教学要求:熟悉房地产价值和价格的种类,了解房地产的供求与价格,掌握房地产价格的概念和形成条件、房地产价格的特征。

第一节房地产价格的概念和形成条件

一、房地产价格的概念

二、房地产价格的形成条件

第二节房地产价格的特征

一、地价与一般物品价格的不同

二、房地产价格的特征

第三节房地产的供求与价格

一、房地产需求

二、房地产供给

三、房地产均衡价格

四、房地产供求弹性

五、房地产供求与价格之间关系的特殊性

第四节房地产价值和价格的种类

一、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二、投资价值和市场价值

三、原始价值、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

四、成交价格、市场价格、理论价格、公开市场价值、清算价值和评估价值

五、市场调节价、指导价和定价

六、基准地价、标定地价和房屋重置价格

七、土地价格、建筑物价格和房地价格

八、总价格、单位价格和楼面地价

九、所有权价格、使用权价格和其他权益的价格

十、买卖价格、租赁价格、抵押价值、典价、保险价值、课税价值和征收价值

十一、实际价格和名义价格

十二、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及现房价格和期房价格

十三、起价、标价、成交价和均价

十四、评估价、保留价、起拍价、应价和成交价

十五、补地价

本章重点:房地产价值和价格的种类。

本章难点:房地产价格的概念和形成条件。

作业(要求):房地产存在价格的前提条件有哪些。房地产价格与其供求的一般关系是什么。什么是比准价格、积算价格、收益价格。

第三章 房地产估价原则      3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估价原则概述,熟悉、客观、公正原则,掌握合法原则、最高最佳使用原则、估价时点原则、替代原则。

第一节估价原则概述

第二节、客观、公正原则

第三节合法原则

第四节最高最佳使用原则

第五节估价时点原则

第六节替代原则

本章重点:合法原则、最高最佳使用原则。

本章难点:估价时点原则、替代原则。

作业(要求):遵循合法原则包括哪几个方面。估价时点是否总为“现在”,为什么。

第四章 市场法       9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市场法的基本原理、搜集交易实例、选取可比实例、建立价格可比基础、交易情况修正、交易日期调整、房地产状况调整,熟练掌握求取比准价格。

第一节 市场法的基本原理

一、市场法的概念

二、市场法的理论依据

三、市场法适用的对象和条件

四、市场法的操作步骤

第二节 搜集交易实例

一、搜集大量交易实例的必要性

二、搜集交易实例的途径

三、搜集内容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四、建立交易实例库

第三节 选取可比实例

一、选取可比实例的必要性

二、选取可比实例的质量要求

三、选取可比实例的数量要求

第四节 建立价格可比基础

一、统一付款方式

二、统一采用单价

三、统一币种和货币单位

四、统一面积内涵

五、统一面积单位

第五节 交易情况修正

一、交易情况修正的含义

二、造成成交价格偏离正常市场价格的因素

三、交易情况修正的方法

第六节 交易日期调整

一、交易日期调整的含义

二、交易日期调整的方法

第七节 房地产状况调整

一、房地产状况调整的含义

二、房地产状况调整的内容

三、房地产状况调整的思路和方法

四、房地产状况调整应注意的问题

第八节 求取比准价格

一、求取与某个可比实例对应的比准价格的方法

二、将多个可比实例对应的比准价格综合成一个最终比准价格的方法

第九节 市场法总结和运用举例

本章重点:市场法的基本原理、搜集交易实例、选取可比实例、建立价格可比基础、交易情况修正、交易日期调整、房地产状况调整。

本章难点:市场法的基本原理、搜集交易实例、选取可比实例、建立价格可比基础、交易情况修正、交易日期调整、房地产状况调整、求取比准价格。

作业(要求):搜集交易实例的途径主要有哪些。如何进行交易日期调整。对可比实例成交价格进行的换算、修正、调整的含义及其之间的异同是什么,区分换算、修正、调整的意义何在。

第五章 成本法      9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成本法的基本原理,熟悉房地产价格的构成,掌握成本法的基本公式、重新购建价格、建筑物折旧,了解成本法应用中涉及的有关规定。

第一节 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一、成本法的概念

二、成本法的理论依据

三、成本法适用的对象和条件

四、成本法的操作步骤

第二节 房地产价格的构成

一、土地取得成本

二、开发成本

三、管理费用

四、投资利息

五、销售费用

六、销售税费

七、开发利润

第三节 成本法的基本公式

一、成本法最基本的公式

二、适用于新开发土地的基本公式

三、适用于新建房地产的基本公式

第四节 重新购建价格

一、重新购建价格的概念

二、重新购建价格的求取思路

三、建筑物重新购建价格的求取方式

四、建筑物重新购建价格的求取方法

第五节 建筑物的折旧

一、建筑物折旧的概念和原因

二、建筑物折旧的求取方法

三、求取建筑物折旧应注意的问题

第六节 成本法应用中涉及的有关规定

一、商品住宅和经济适用住房价格构成的有关规定

二、农地征收和城市房屋拆迁费用的有关规定

三、房屋折旧的有关规定

四、房屋完损等级评定的有关规定

第七节 成本法总结和运用举例

本章重点: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房地产价格的构成、成本法的基本公式、重新购建价格、建筑物折旧、成本法应用中涉及的有关规定。

本章难点:房地产价格的构成,掌握成本法的基本公式、重新购建价格、建筑物折旧、成本法的运用。

作业(要求):什么是成本法。成本法中的“成本”是成本还是价格,原因何在。如何处理建筑物经济寿命与土地使用权年限之间的关系。征收农地中发生的费用主要有哪些。房屋完损等级是如何划分的,不同的完损等级对应的新旧程度是什么。

第六章 收益法      9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收益法的基本原理、报酬资本化法的公式、直接资本化法、投资组合和剩余技术。

第一节 收益法的基本原理

一、收益法的概念

二、收益法的理论依据

三、收益法适用的对象和条件

四、收益法的操作步骤

第二节 报酬资本化法的公式

一、报酬资本化法最一般的公式

二、净收益每年不变的公式

三、净收益在前若干年有变化的公式

四、净收益按一定数额递增的公式

五、净收益按一定数额递减的公式

六、净收益按一定比率递增的公式

七、净收益按一定比率递减的公式

八、预知未来若干年后的价格的公式

第三节 净收益

一、房地产收益的种类

二、净收益测算的基本原理

三、不同收益类型房地产净收益的求取

四、求取净收益时对有关收益的取舍

五、净收益流模式

六、收益期限的确定

第四节 报酬率

一、报酬率的实质

二、报酬率的求取方法

第五节 直接资本化法

一、直接资本化法概述

二、资本化率和收益乘数的求取方法

三、资本化率与报酬率的区别和关系

四、直接资本化法与报酬资本化法的比较

第六节 投资组合和剩余技术

     一、投资组合技术

     二、剩余技术

第七节 收益法总结和运用举例

本章重点:收益法的基本原理、报酬资本化法的公式、直接资本化法、投资组合和剩余技术。

本章难点:报酬资本化法的公式、直接资本化法、投资组合和剩余技术、净收益和报酬率的概念。

作业(要求):自用或尚未使用的房地产净收益如何求取。投资回收与投资回报有何异同。综合资本化率、土地资本化率、建筑物资本化率三者的含义及相互关系如何。

第七章 假设开发法      8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假设开发法的基本原理、假设开发法的基本公式、现金流量折现法和传统方法、假设开发法计算中各项的求取。

第一节 假设开发法的基本原理

一、假设开发法的概念

二、假设开发法的理论依据

三、假设开发法适用的对象和条件

四、假设开发法的操作步骤

五、假设开发法的其他用途

第二节 假设开发法的基本公式

一、假设开发法最基本的公式

二、按估价对象细化的公式

三、按开发完成后的经营方式细化的公式

第三节 现金流量折现法和传统方法

一、现金流量折现法和传统方法的定义

二、现金流量折现法与传统方法的区别

三、现金流量折现法和传统方法的优缺点

第四节 假设开发法计算中各项的求取

一、开发经营期

二、开发完成后的房地产价值

三、开发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销售税费

四、投资利息

五、开发利润

六、投资者购买待开发房地产应负担的税费

七、折现率

八、计算中的其他问题

第五节 假设开发法总结和运用举例

本章重点:假设开发法的基本原理、假设开发法的基本公式、现金流量折现法和传统方法、假设开发法计算中各项的求取。

本章难点:假设开发法的基本公式、现金流量折现法和传统方法、假设开发法计算中各项的求取、假设开发法的运用。

作业(要求):适用于将生地开发成熟地的假设开发法公式是怎样的。开发经营期、开发期、经营期、前期、建造期、销售期、运营期的含义及其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第八章 长期趋势法       6学时

教学要求:熟悉长期趋势法,了解数学曲线拟合法、平均增减量法、平均发展速度法、移动平均法、指数修匀法、长期趋势法的作用。

第一节 长期趋势法的基本原理

一、长期趋势法的概念

二、长期趋势法的理论依据

三、长期趋势法适用的对象和条件

四、长期趋势法的操作步骤

第二节 数学曲线拟合法

第三节 平均增减量法

第四节 平均发展速度法

第五节 移动平均法

一、简单移动平均法

二、加权移动平均法

第六节 指数修匀法

第七节 长期趋势法的作用

本章重点:长期趋势法、移动平均法、指数修匀法、长期趋势法的作用。

本章难点:长期趋势法、平均发展速度法、移动平均法、。

作业(要求):直线趋势法的公式及其计算是怎样的。长期趋势法有哪些作用。移动平均法的基本思路是什么。指数修匀法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第九章 地价评估        6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路线价法、高层建筑地价分摊,熟悉城市基准地价评估、基准地价修正法,了解地租理论和地租量的计算。

第一节 路线价法

一、路线价法的概念

二、划分路线价区段

三、设定标准临街深度

四、选取标准临街宗地

五、调查评估路线价

六、制作价格修正率表

七、计算临街土地的价值

第二节 城市基准地价评估

第三节 基准地价修正法

第四节 高层建筑地价分摊

一、高层建筑地价分摊的意义

二、高层建筑地价分摊的方法

第五节 地租理论和地租量的计算

一、地租的概念

二、地租现象

三、地租理论的简要回顾

四、地租量的理论计算

本章重点:路线价法、高层建筑地价分摊,熟悉城市基准地价评估、基准地价修正法。

本章难点:路线价法、高层建筑地价分摊。

作业(要求):路线价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路线价法适用的对象是什么。如何划分路线价区段。街角地的价值计算有什么特点。按房地价值进行地价分摊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有何优缺点。

第十章 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6学时

教学要求:熟悉房地产自身因素,了解环境因素、人口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国际因素、心理因素。

第一节 房地产自身因素

一、区位

二、土地面积和形状

三、地形、地势

四、地质条件

五、肥力

六、日照、风向、降水量、天然周期性灾害

七、建筑物本身

第二节 环境因素

一、大气环境

二、声觉环境

三、水文环境

四、视觉环境

五、卫生环境

第三节 人口因素

一、人口数量

二、人口素质

三、家庭人口规模

第四节 经济因素

一、经济发展

二、利率

三、物价

四、居民收入

五、汇率

第五节 社会因素

一、政治安定状况

二、社会治安状况

三、房地产投机

四、城市化

第六节 行政因素

一、房地产制度

二、房地产价格

三、行政隶属变更

四、特殊

五、城市规划

六、交通管制

七、税收

第七节 国际因素

一、世界经济状况

二、国际竞争状况

三、政治对立状况

四、军事冲突状况

第八节 心理因素

第九节 其他因素

本章重点:房地产自身因素、环境因素、人口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国际因素、心理因素。

本章难点:房地产自身因素、环境因素、人口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国际因素、心理因素。

作业(要求):试针对不同用途的房地产,分别列举降低其价格的因素和提高其价格的因素。不同用途的房地产注重的区位因素有什么不同。

第十一章 房地产估价程序        4学时

教学要求:根据《房地产估价规范》中的房地产估价程序,掌握估价的八步程序。

第一节 获取估价业务

第二节 受理估价委托

一、明确估价基本事项

二、签订估价委托合同

第三节 拟定估价作业方案

第四节 搜集估价所需资料

第五节 实地查勘估价对象

第六节 选定估价方法测算

第七节 确定估价结果

第八节 撰写估价报告

一、估价报告的概念

二、估价报告的形式

三、估价报告的要求

四、估价报告的组成和内容

第九节 审核估价报告

第十节 出具估价报告

第十一节 估价资料归档

本章要点:受理估价委托、撰写估价报告。

本章难点:撰写估价报告、审核估价报告。

作业(要求):遵循房地产估价程序有何意义或作用。估价业务来源主要有哪几类。哪些情况下不能承接估价业务。明确估价基本事项包括哪些内容。估价资料的保管期限应为多长。

七、技能(实验与实训)的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项目一

1、内容:对三大估价方法的计算深入掌握,懂得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目的要求:每一位同学在课堂上进行现场计算器演算训练。

3、实训步骤:首先,购买电子科学计算器,然后,给出历年的房地产估价师考试的真题,让学生现场进行演算。(做四次这样的训练)

4、学时:8学时

项目二

1、内容:在掌握市场法基本原理和熟练运算的基础上,对真实的市场法案例进行分析。

2、目的要求:在校内实训中,提高对市场法运用能力的训练。

3、实训步骤:首先,从房地产价格评估公司调取估价案例,然后,要求分组讨论,提出各小组的意见和心得。

4、学时:4学时

项目三

1、内容:在掌握成本法基本原理和熟练运算的基础上,对真实的成本法案例进行分析。

2、目的要求:在校内实训中,提高对市场法运用能力的训练。

3、实训步骤:首先,从房地产价格评估公司调取估价案例,然后,要求分组讨论,提出各小组的意见和心得。

4、学时:4学时

项目四

1、内容:在掌握收益法基本原理和熟练运算的基础上,对真实的收益法案例进行分析。

2、目的要求:在校内实训中,提高对市场法运用能力的训练。

3、实训步骤:首先,从房地产价格评估公司调取估价案例,然后,要求分组讨论,提出各小组的意见和心得。

4、学时:4学时

项目五

1、内容:在掌握假设开发法基本原理和熟练运算的基础上,对真实的假设开发法案例进行分析。

2、目的要求:在校内实训中,提高对市场法运用能力的训练。

3、实训步骤:首先,从房地产价格评估公司调取估价案例,然后,要求分组讨论,提出各小组的意见和心得。

4、学时:4学时

项目六

1、内容:每一位学生根据房地产估价报告的格式和要求,制作一份房地产估价报告。

2、目的要求:在校内实训中,提高对各种估价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

3、实训步骤:首先,给每一位学生一些制作房地产估价报告的基本资料(不足部分由学生自己去搜集),然后,要求每一位学生都交出一份房地产估价报告。

4、学时:4学时

项目七

1、内容:根据不同的估价技术路线,充分把握对估价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2、目的要求:在校外实训中,提高对各种估价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

3、实训步骤:首先,使学生们深入房地产估价公司,然后,要求每一位学生跟做房地产估价报告,参与估价技术路线的制定,如能完成,则最好。

4、学时:16学时

八、建议教材及参考书目

建议教材:

《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柴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4月;

《房地产估价案例与分析》,廖俊平,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4月。

参考教材:

《房地产估价》,柴强,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