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开题报告刘继岚
2025-09-24 10:54:15 责编:小OO
文档
青  岛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实习教师课堂纪律管理调查研究    

学    院:           师范学院              

专    业:           小学教育                     

姓    名:             刘继岚                 

指导教师:             马玉宾                  

 2012年  3月 13日

论文题目实习教师课堂纪律管理调查研究
题目来源师生共拟
一.选题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为促进师范生实践教学和实习模式改革,配合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师脱产培训的实施,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和当前青岛市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实际,2011年起,青岛市教育局与青岛大学师范学院联合开展了师范生顶岗实习与农村中小学置换教师脱产培训工作。

课堂纪律管理指的是课堂行为规范、准则的制订与实施,应对学生的问题行为等活动【1】。课堂纪律管理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组织教学必然包含着课堂纪律管理。课堂纪律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教师施教时每一个环节的衔接。同时,课堂纪律对教师及学生也有着很大的影响。课堂纪律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课堂纪律有助于学生社会化。它使学生了解在各种场合受赞同或默许的行为准则,懂得个人行为所依据的价值标准,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2)课堂纪律有助于学生人格的成熟。它使学生在遵守社会规范和要求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信、自我控制、忍受挫折等人格品质。(3)课堂纪律有助于学生接受道德准则,并形成道德义务感,使学生能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4)课堂纪律有助于学生上课时情绪稳定,使学生的行为有所遵循,不至于因为对自己行为的迷惑、担心而产生焦虑【2】。 由此可见,课堂纪律管理是教师极为重要的工作内容。

在师范生顶岗实习计划的实施中,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实习教师在课堂纪律管理方面存在许多困惑, 影响了其专业化发展。本文运用调查法, 以实习教师为研究对象, 调查其对课堂问题行为的理解及处理方式,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 进而从学校和实习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两个角度提出建议。

本研究的目的一方面在于促进实习生的专业化发展,以便在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实际教学工作提供实践经验,从而更能在今后工作中得心应手,另一方面在于为以后的实习生提供经验借鉴,在实习工作中少走弯路,取得更好地实习效果。

 (二)国内外现状

关于教师课堂纪律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前人主要从课堂问题行为【3】, 即在课堂中发生的, 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方面着眼研究,有研究者指出, 大部分的问题行为都可以从质与量两个层面来衡量。从质的层面来看, 要以是否破坏课堂秩序、是否违反班规校纪作为判断标准。从量的层面来看, 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 1) 频率:此种行为是否经常发生; ( 2) 维度:此种行为是否影响了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 影响面有多大; ( 3) 强度:该种行为对个体及他人的干扰到了何种程度; ( 4) 时间:该种行为持续多长时间【4】。

究竟什么样的行为属于学生问题行为?心理学家荣格(Wrag,E. )从1020 个课堂片段中分析出学生问题行为的表现, 其中最普遍的问题及其比例为: 大声说话( 38%)思想开小差( 24%) , 讲废话( 23%) , 不恰当使用教材或设备( 20%) , 吃零食( 12%) , 随便走动( 11%) 和小动作( 9% ) 等。也有研究者从具体分类上将当前小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分为10 个类别: 走神、嘲笑别人、多动、随便说话、不参与合作、不跟随任务、妨碍他人、不服从、情绪失控和退缩【5】。

关于课堂问题行为出现的原因,有关学者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学生方面的(挫折、寻求注意、人格因素、生理因素);教师方面的(教学不当、管理不当、丧失威信)【1】。 

关于课堂纪律管理的有效策略,前人主要从教师自我管理、集中学生注意力策略、更新教师课堂纪律的管理观念以及如何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关于课堂纪律管理的研究已经有很长时间,也比较具有系统性,当涉及新手教师特别是实习教师的课堂纪律管理是少之又少的。在研究方法上,学者也大多是进行了理论综述,很少有学者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对教师在课堂纪律管理中遇到难题的原因进行实际探索。

二.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内容,拟解决主要问题,创新点)

(一)主要研究内容

        1. 绪论

1.1研究方法

1.2研究对象

1.3研究过程

1.4研究信度

          1.5研究的伦理问题

2.调查结果呈现与分析

          2.1实习教师对课堂纪律管理的观念

2.2实习教师对课堂行为问题的认识

2.3实习教师课堂纪律管理的策略

          2.4小学课堂纪律管理与初中课堂纪律管理有区别

3. 反思与建议

3.1实习教师课堂纪律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3.2给实习教师的建议

结论

谢辞 

参考文献 

附录

     

(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针对实习教师课堂纪律管理的情况,分析实习教师课堂纪律管理出现的原因以及如何进行有效课堂纪律管理的策略。

(三)创新点

研究对象是师范院校的大四实习生,针对这一特殊群体进行的调查研究,是前人所未曾涉及或极少过的。

三.研究方案(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调查法

围绕实习教师在课堂纪律管理方面的困惑及课堂纪律管理的有效策略等几个方面设计调查问卷,并选取青岛大学师范学院的大四实习生作为自己的调查对象,对实习生进行随机调查。收集问卷后整理资料,统计、分析资料,根据调查统计结果总结、归纳,初步总结出实习教师在课堂纪律管理方面存在困惑的原因和应对策略,并提出对实习教师课堂纪律管理意见和建议。

四.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论文题目拟定。 

2012年1月17日之前:根据毕业论文开题和撰写要求,初步酝酿论题,题目确定后,并最后交由导师,提出参考意见。

第二阶段: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012年1月18日—3月15日:假期期间,通过看书、上网等多种方式搜集资料,根据《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填充完整表格。理清论文写作思路,为回校后的论文写作做好充分的准备。最后交给马老师,确定开题报告日期。

第三阶段:毕业论文初稿完成。

2012年3月22日—4月24日:根据自己前期思路,整理资料,撰写论文初稿。并交由导师进行指导,提出建议。

第四阶段:毕业论文定稿完成。

2012年4月26日—5月8日:根据导师提出的建议对论文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完善。

第五阶段:论文答辩。

2012年6月: 根据学校安排,进行论文答辩。

五.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读《小学课堂管理》笔记

〔3〕施良方, 崔允. 教学理论: 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 M ]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90.

〔4〕李莹. 课堂问题行为研究综述[ J] . 中小学管理, 2005, ( 10) .

〔5〕张彩云. 小学教师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知觉[ J] . 中国特殊教育, 2007, ( 8) .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系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