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度 | 2014-2015 |
| 编号 |
陈仓区2014-2015学年度课题
申 报 书
课题名称:农村小学感恩教育研究与实践
申 报 者:
单位名称: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2014.9.26
2014年9月
一、申报人基本情况
| 课题名称 | 农村小学感恩教育研究与实践 | ||||||||||||
课题 主 持 人 | 姓 名 | 性别 | 男 | 年龄 | 38 | 专业职称 | 二级教师 | ||||||
| 毕业院校 | 陕西教育学院 | 专 业 | 汉语言文学 | 学历 | 专科 | ||||||||
| 工作单位 | 电子信箱 | 969187352@qq.com | |||||||||||
| 通讯地址 | 邮政编码 | 725315 | |||||||||||
| 主 要 参 加 者 | 姓 名 | 性别 | 年龄 | 专业 | 学历 | 职 称 | 工 作 单 位 | ||||||
| 男 | 56 | 数学 | 大专 | 二级教师 | |||||||||
| 男 | 物理 | 本科 | 二级教师 | ||||||||||
二、课题研究设计论证(约2000字)
我校对小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摸底抽查”,抽查数据显示:有的学生景仰科学家,有的学生景仰体育、影视明星,只有少数学生表示景仰自己的父母,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付出的是最多的,可崇拜父母的孩子是最少的。孩子尚且对父母不怀感恩之心,更何况对对同学、对老师、对社会呢?当今,虽然物质生活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是学生的感恩意识缺失,不懂感恩,不会感恩,拒绝感恩的现象时有发生,暴露出基础道德滑坡,理念信念缺位,价值观念扭曲等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究其原因有三:一时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在家中备受溺爱,长辈们只知道默默付出,却忽略了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只是孩子们以为向长辈们索取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养成只想索取不思回报的习惯。二是由于分数成为唯一评价标准已又多年,感恩教育缺失就可想而知。三是改革开放30年来,国门打开了,空气更新鲜了,但是拜金主义等一些不健康的思潮也进来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感恩情愫缺失。
基于以上思考,从我校德育工作实际出发,结合本学期我们提前作的感恩教育的相关工作以及取得的效果,我们提出了《农村小学感恩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课题,创造感恩教育的新模式,对学校实施感恩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方案,我们设计开展以学生自主参与探索为前提,以学校、家庭、社会为场所的反恩教育实践活动。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使之成为我校的德育特色。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1月)
1.建立课题研究组,明确分工
2.制定研究实施方案
3.前期调查表
4.组织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5.调查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4年11月---2015年4月)
1.根据实施方案开展具体的实践工作,
2.不断修正和完善实施方案
3.中期调查表
4.注重材料的积累和归档
5.做课题中期总结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5年4月---2015年12月)
1.课题组成员完成研究成果,进行资料整理
2.完成结题论文,研究报告
3.感恩教育展示活动
| 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培植学生的感恩心,提高学生道德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