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钢筋混凝土水池施工方案(完整版)
2025-09-24 10:53:57 责编:小OO
文档
钢筋混凝土水池施工方案(完整版)

本文旨在介绍八冶建设集团第八建设公司聚丙烯装置污水池的施工方案。该污水池建设位于某工业园区,总占地面积为XX平方米,主要用于处理该装置产生的废水。

2、编制依据

本方案的编制依据主要包括以下规范和标准:《建筑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规范》、《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范》、《建筑施工现场文明施工规范》等。

3、主要工程量及机具

本工程的主要工程量包括:污水池主体工程、防渗墙、进出水管道、通风设施、照明设施等。主要机具包括:挖掘机、起重机、洒水车、混凝土搅拌车等。

4、施工进度计划

本工程总工期为XX天,具体施工进度如下:第一阶段为场地平整和基础施工,工期为XX天;第二阶段为主体施工,工期为XX天;第三阶段为设备安装和调试,工期为XX天。

5、施工组织机构

本工程施工组织机构包括:总指挥部、安全生产部、质量监督部、进度管理部、材料管理部、机械管理部等。

6、主要施工方法

6.1施工程序

本工程的施工程序包括:场地平整、基础施工、主体施工、设备安装和调试等。

6.2施工准备

施工前,必须对场地进行清理和平整,并进行定位测量。同时,还需准备好所需材料和机具。

6.3定位测量

定位测量是本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必须进行精细的定位和测量工作,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6.4主体施工

主体施工包括:混凝土浇筑、防渗墙施工、管道安装等。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6.5蓄水试验

蓄水试验是本工程的重要环节,必须在施工完成后进行,以确保污水池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6.6附表

本方案的附表包括:工程量表、机具清单、施工进度表等。

7、质量保证措施

7.1施工质量体系

本工程采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7.2质量预控及检测程序流程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质量预控和检测工作,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7.3质量控制措施

本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主要包括:质量检测、质量评估、质量整改等。

8、HSE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HSE管理规范,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环保。同时,还需进行相关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This project is a rced concrete sewage tank with a length and width of 6.8m and a net height of 3.5m。It is located on the east side of the 134 accident pool and has the ns for mechanical n and slope n around the sewage tank。The n bottom plate thickness is 180mm。the top plate thickness is 150mm。and the wall thickness is 180mm。The tank body adopts C30 concrete with a waterproof grade of no less than P8.The n bottom plate and the tank body concrete are poured in two stages。After the main n and closed water test are qualified。the outer side of the tank wall is brushed with a cement mortar plaster layer.

1.1 Project Characteristics

1) The n area is large。and the n pit is relatively deep with an n bottom n of -4.1m。Light wellpoint dewatering and slope n measures are required.

2) The cast-in-place concrete of the sewage tank has a large volume and a large amount of steel bars。and the one-time input of the formwork is large.

3) The sewage tank is a rectangular water tank with a large bottom plate area and a long axis of the tank wall。Cooling and crack n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during n.

1.2 n Technical Requirements

1) The n adopts a whole board n。and the design requires the water tank bottom plate to be placed on the bearing layer.

2) The strength level of the tank wall is all C30.The thickness of the protective layer of the n bottom plate and the tank wall steel bars is 50mm.

3) Hot-rolled round steel bars HPB235 grade (φ) and hot-rolled ribbed steel bars HRB335E(Ф) are selected for the steel bars.

2.n ns

2.1 n Basis

1) "n Drawing Atlas of Rectangular rced Concrete Clear Water Tank"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n of China

2) n norms and standards:

① "Code for Acceptance of n Quality of Concrete Structures" (GB-2002)

② "n and Acceptance n for Petrochemical Concrete Water Tank Engineering" (SH/T3535-2002)

③ "Code for Acceptance of n Quality of n and n Engineering" (GB-2002)

④ "Engineering Surveying n" (GB-93)

⑤ "Technical ns for n Safety of Petrochemical Industry" (SH3505-1999)

⑥ "Technical ns for Concrete Pumping n" (/T10-95)

⑦ "Concrete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s" (GB-92)

2.2 n Purpose

This plan is a technical document that guides the n。During the n。the project management n。labor n。n le control。mechanical equipment n。main n technical measures。engineering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safety n guarantee measures。civilized n。and environmental n measures of this project are described and refined based on this。submitted for approval by the owner and supervisor。and followed and supervised during the n by the Eighth n Company of China nal Chemical Engineering Group n.

3.Main Engineering Quantities and Machinery

3.1 Main Engineering Quantities:

Name Structural Size Quantity

n

C10 concrete n

C30 concrete bottom plate

Tank wall C30 concrete

Tank top plate C30 concrete

Formwork

Steel bars

Main Engineering Quantities

432.18m3

6.4m3

9.25m3

19.04m

9.25m3

168. m2

根据现有图纸确定的工程量,土方回填和埋件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施工。在主要施工机具、材料和人员配置方面,计划配备打夯机、装载机、自卸货车、污水泵和手推车等设备,并安排施工技术员、测量员、安全员、普工、架子工、钢筋工、木工和焊工等人员。

施工进度计划包括一次土方开挖、轻型井点降水、二次土方开挖、基础加固、模板及垫层砼、钢筋绑扎、基础底板第一次支模、底板、池壁砼浇筑、砌筑砖胎膜、钢筋绑扎、池壁模板安装、模板加固和砼浇筑等工序。

在施工组织机构方面,需要安排质量检查员、施工队长、项目经理和项目技术负责人等人员。主要施工方法包括一次土方开挖、轻型井点降水、二次土方开、基础加固、地基验槽、砼垫层模板、砼垫层浇、钢筋加工和安装、钢筋验收、砖胎膜砌筑、模板安装验收和砼浇筑等步骤。

在施工准备方面,需要进行技术准备工作和现场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工作包括组织定位放线工作、有关施工人员研究有关图集、图纸、施工规范以及技术文件、图纸会审和设计技术交底工作等。现场准备工作包括施工平面布置、施工用电布置、现场临时设施、钢筋的堆放和施工现场的水准点、轴线控制点、埋地电缆、架空电线等的保护等。

需要注意的是,文章中存在明显的格式错误和段落缺失,需要进行删除和修改。

1.钢筋应按规格型号分别堆放,不能混放。为防止锈蚀,钢筋不能直接与地面接触,应该用木材将其垫起,并在下雨时用帆布覆盖。预制好的钢筋料应按使用部位分类堆放,并标注钢筋用途。

2.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要求清除和处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和地上障碍物,并使场地平整,以便于施工。根据场地划分的土方区域应安放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以便在土方平衡施工时及时实测控制。道路应平整,水和电源应接通。施工人员应熟悉图纸,并做好技术交底。

3.工程定位测量应根据施工测量规范和施工图的测量精度要求选取测量仪器。本工程采用全站仪,并经过年检在使用期内。到现场后再次对测量仪器进行检校,使其精度满足测量施工要求。高程控制测量应使用S6水准仪从已有的高程点闭合测量至作好的高程控制点。平面控制测量所选用的仪器为全站仪和J6经纬仪。预制标桩埋件,制作三级导线控制点,选点原则为每两点要通视,地形较平缓且两点间距不大于100m。

4.土方施工应采用机械大开挖,人工配合清底。每台挖掘机配备两台自卸汽车,开挖土方全部运至125生产装置东侧弃存并用铲车堆放整齐。采用轻型井点降水间距1.5m,放坡,工作面具体详见基槽开挖示意图施工。土方开挖自东向西开挖,开挖至基底面以上预留200mm土层用人工清底。为确保自卸车不陷入已开挖的土层,开挖时自卸车始终位于未开挖的土层上。所挖土方全部运至业主指定地点弃存,边挖边运不得堆放在基槽边。开挖边坡视地质情况和开挖深度,按1:0.75放坡,底部留500mm工作面。

6.4.3 基于施工完土方开挖的判断和设计说明,基坑开挖深度较深,地下水位较高。为了保证基坑开挖质量,轻型井点降水1天后,进行基槽开挖。

6.4.5 在闭水试验合格并完成池壁外侧防腐层后,才能进行土方回填。填方施工前需要进行压实试验,确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回填时,采用推土机或反铲由下而上分层铺填,每层厚度不宜大于300mm。不能居高临下,不分层次,一次性堆填。每次铺填后,用小型打夯机进行夯实。对于机械夯实无法到达的部位,采用人工夯实。

6.4.6 回填土质中不得含有有机物和较大的土块。对于大于50mm粒径的土块,需要进行砸碎或挑出。

6.6 钢筋施工

6.6.1 施工用的各种钢筋必须有材质证明书、复验报告,表面不得带有颗粒或片状老锈。加工好的成品、半成品的钢筋需要进行检查核对,确保其形状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6.6.2 钢筋在运输和储存时,应设置标牌,并按批分类进行堆放。加工好的钢筋需要按工程部位、型号分类分区放置。

6.6.3 预制场集中加工成半成品、成品后的钢筋运至现场。在绑扎钢筋之前,需要在平衡层上弹好钢筋分布线和模板外形线。钢筋绑扎需要严格按照钢筋分布线进行施工,确保钢筋骨架的外形尺寸。

6.6.4 底板下层钢筋网绑扎时,先排好南北向钢筋再排东西向钢筋。绑扎完下层钢筋后,再放置钢筋马凳。马凳(螺纹20)间距为0.8m,成梅花状,马凳应架于底板下层钢筋网上,不得直接放在平衡层混凝土上。上层钢筋网片架于马凳上,每一交叉处都要进行绑扎,不得出现落扣和跳扣。

6.6.5 在钢筋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与其他工序和专业的协调配合。同时,还要详细检查钢筋的直径、间距、位置、搭接、锚固长度、上下层以及池壁钢筋的间距和埋件的位置和数量。钢筋绑扎完成后,池壁钢筋应采用钢管脚手架进行临时固定,以确保钢筋骨架不能松脱变形。钢筋的规格、数量、接头、间距、保护层厚度等都必须符合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钢筋安装允许的偏差见附表。

6.6.6 如果由于现场条件,无法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则必须与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决定,并按照有关书面文件进行施工。不得擅自进行修改。

6.6.7 在埋件和钢筋骨架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绑扎和加固,以避免在浇捣过程中发生变形和移位。

6.6.8 根据要求,需要拉螺栓的止水板详图。

6.6.9 所有拉螺栓都必须设有止水板,详见对拉螺栓的止水板详图。

6.6.10 钢筋绑扎完成后,在池壁腋角以上200mm处设置钢质止水板。止水板之间的搭接量为50mm双面满焊,不得漏焊或将止水板焊穿。

6.7 模板施工

6.7.1 在模板施工安装之前,需要将1:2水泥砂浆做成50mm厚、规格为50×50mm的垫块,并用绑扎丝将垫块绑在主筋上,间距为800mm,以确保池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同时,需要用清水冲洗干净。

6.7.2 池底模板采用常规方法加固,池底以上700mm的池壁模板由于悬空,采用在池壁内外主筋焊托筋的方法托住模板。但托筋不得贯穿池壁,内侧托筋只焊在内侧池壁主筋上,外侧托筋只焊在外侧池壁主筋上(见图)。池底以上500mm的池壁外模采用常规方法加固,内模加固利用焊在底网上层主筋上的托筋作为支撑点加固(见图)。作为支撑点的托筋上横向绑扎木板或木方,支撑点的托筋与池壁内模的距离应同池壁内模上口高度相同。托筋只允许焊接在上层底网主筋上,不得超过池底厚度的1/2,同时必须避开池底的锚固钢筋。

6.7.3 模板采用18mm双面镜面模板及砖砌胎膜配合,具体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增加砖砌胎膜。所使用的模板必须表面平整,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均匀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的隔离剂。模板缝隙采用海绵条拼缝,以防止漏浆。

6.7.5 在加固模板时,需要在模板外侧横向布置50×100的木方作为第一层骨架。木方的间距不得大于500mm,模板接缝处用一根木方跨过接缝。木方外侧立架子管作为第二层骨架,同时用于对拉螺栓的拉结固定端。对拉螺栓为φ14钢筋,两端套丝穿过池壁拉结固定,间距为500×500呈梅花形布。

八冶建设集团第八建设公司聚丙烯装置污水池施工方案中,拉螺栓采用双层燕形卡扣和双螺母紧固,模板外侧通过脚手架支撑找正。模板安装允许的偏差值见附表,包括轴线位置、底板、池壁、柱、梁、标高、平面尺寸、垂直度、中心位置、预埋件和预留洞等项目。钢筋的安装允许偏差值也在附表中列出,包括钢筋间距、长度、弯起点位置、箍筋、横筋间距、受力、保护层等项目。止水带位移和埋深也在附表中列出。模板加固图和模板加固剖面图显示了池壁、模板、止水板、对拉螺栓、堵头、木方、架子管、燕型卡和螺母等组成部分。金属止水片止水示意图和对拉螺栓止水环示意图也提供了详细的构造信息。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浇筑采用泵车配以搅拌运输车。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30,抗渗等级不低于P8,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水泥品种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应在350Kg/m3以下但不低于300Kg/m3,水灰比应小于0.5,坍落度不得大于110mm。在模板拆除时,应按结构特点、自然气温和混凝土所达到的强度来确定拆除的时间,一般以缓拆为宜。拆除模板和架子时,不得碰撞池体,架子管要轻拿轻放,拆除模板时不要猛撬猛砸,特别应注意池体的边角不得损坏。

5.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砂应该选用粗砂,而石子则应该选择符合筛分曲线级配良好的碎石,粒径应该在0.5~3.2之间。

6.混凝土中不得掺入粉煤灰、矿粉,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7.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该保证浇筑速度,中途不得中断运输,以保证施工的连续性。

6.8.2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需要与有关单位进行联检,对模板和钢筋进行检查,并填写隐蔽记录。同时,还需要检查模板和支撑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检查插筋及预埋件位置的准确度和固定的可靠性。在完成第一次砼浇筑至1045.3后,需要增加3mm厚止水钢板沿池壁四周布置,具体详见设计图纸。第二次浇筑应该在第一次浇筑全部完成之后进行。

6.8.3 在砼浇筑前,需要清理模板内的垃圾、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鳞落的铁皮等,并浇水湿润。同时,还需要检查安全措施、劳动力配备是否妥当,检查施工机具是否准备充足并进行试运转,以确保满足混凝土浇筑要求。施工期间需要保证水、电、照明不中断,并现场设有专职技工随时检修。

6.8.4 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应该用水充分湿润,每层浇筑高度不得大于500mm,按此顺序浇筑至池顶。震捣时要块插慢拔,水平震捣间距不得大于500mm,垂直震捣时震捣棒插入下一层不得小于50mm,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一般每点的振捣时间为20~30秒,以混凝土不下沉、气泡不上升、表面泛浆为准。

6.8.5 在振捣混凝土时,振捣棒不应与模板、预埋管件等相碰。在振捣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振捣棒的接地情况,导线是否破皮漏电,操作人员是否穿戴了绝缘鞋和手套。

6.8.6 在浇筑混凝土时,需要观察模板、支架、钢筋等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

6.8.7 在浇筑池顶时,应该从最先浇筑完的池壁处开始,向后推移直至浇筑完毕。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用木尺刮平多余浮浆,搓压、整平。待混凝土泌水后,再用木抹子搓平,以闭合早期的泌水收缩裂缝。

6.9 在混凝土养护及试件和强度检验方面,需要在混凝土表面处理完毕后的12小时内进行浇水养护。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需要松动池壁周围的模板使其与池壁稍有缝隙,并经常洒水以保持池壁湿润;池顶混凝土表面铺一层塑料薄膜,始终使混凝土表面潮湿状态,现场派专人定期浇水。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天。试件的取样率或一组试块最多能代表的混凝土容量,应该按照《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进行,每一工作班不少于一次,每浇筑100m3混凝土不少于一组标养试块。

3) 每次浇筑一批混凝土后,需要将其留置1组,按照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600℃天时,其龄期与条件试块(14天〈等效养护龄期〈60天)相同。

6.10 蓄水试验

6.10.1 污水池充水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充水深度为1.5米,第二次充水深度为3.0米,第三次充至5.4米。充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得超过2米/天,相邻两次充水时间不少于24小时。每次充水后,测读24小时内的水位下降情况。

6.10.2 在充水过程中,需要对污水池进行外观观测,并记录和标记。如果发现渗漏量较大,应停止充水,经处理后再继续充水。

7.质量保证措施

7.1 施工质量体系

质量预控及检测程序流程如下:

7.2 工序检查验收流程图

施工各班组在完成工序后,需要进行自检,确保合格后在申请单上签字。项目经理、施工队长、项目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也需要进行检查验收。如果出现不合格情况,需要进行整改。

7.3 施工质量控制停检点

7.3.1 检验和试验计划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认真执行技术交底制度,确保施工人员明确了解施工工艺、施工作业程序和质量标准。同时,建立专职质量检查员的现场检查制度,对关键环节和质量通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严格控制质量问题。

7.3.4 质量控制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技术操作,并由各专业技术人员按照施工方案指导作业人员施工。质量技术部负责组织工序中间交接和质量检查。同时,需要对使用的各种材料进行严格控制,不得使用未经检验和试验的材料、未经批准紧急放行的材料、经检验和试验不合格的材料、无标识或标识不清楚的材料、过期失效变质受潮破损和对质量有怀疑的材料等。

7.3.5 检验、测量和试验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检验、测量和试验,确保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为了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计量,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必须是经过鉴定合格的产品,并且具备所需的精度。这些设备在使用期间需要进行定期校准,并进行标识。在进行测量放线时,需要精心操作,严格控制轴线位置标高。同时,严格按照配合比对拌合材料进行认真计量,制止不计量的行为。

根据设计指定的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2002),对工程的分项、分部进行质量检验评定。

为了保证本工程使用的物资设备、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防止使用不合格品,必须以适当的手段进行标识,以便追溯和更换。具体措施包括:钢筋必须有材质证明、复试合格报告;原材必须有规格、钢号等标识。成型钢筋进场按规格型号,使用部位挂牌标识。所有混凝土、砂浆试块必须标明工程部位、浇筑时间和强度等级。所有标识均应建立台帐,作好记录、妥善保存,以具有追溯性。现场周转材料应分类标识。

在进行工序交接检查时,上道工序必须经过检查合格,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隐蔽工程完成以后,需要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提前一天以书面形式向质监站、监理提出申请,验收合格并签字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在HSE管理方面,需要建立HSE体系,并进行管理及风险控制。在施工作业前的准备工作中,需要与业主签订施工安全协议,组织职工进行现场前的HSE教育。持证上岗作业的人员应经过相应培训合格并取得相应资格后持证上岗。在危害辨识和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危害的削减及控制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并按照项目部的《HSE交底管理规定》组织进行交底,使员工掌握控制危害和应急处理的技能和意识。对施工作业人员从事专项作业的能力及身体状况进行确认,按照项目部的《职业健康检查管理规定》和《职业病防治管理规定》执行和落实。同时,需要配备符合安全、环保要求的施工设备、设施,并设置现场办公室、休息室、仓库等施工、生活暂设设施,以及施工车辆定置停放场所,且必须满足HSE的管理要求。

6.确保食堂、饮水等生活后勤设施符合《炊饮与卫生设施管理规定》的要求。

7.配置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各种安全标识牌和标语牌,遵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HSE标识管理规定》。

8.2.2 班组作业前的准备内容包括:

1.进行施工方案的技术交底,确认安全技术措施是否到位,熟悉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环保注意事项,并遵守《HSE交底管理规定》并记录。

2.检查施工工具、机械设备的性能,确认完好。

3.办理特殊作业许可手续,遵守《作业许可管理规定》。

4.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遵守《进入施工现场安全着装管理规定》并进行检查。

5.每天施工作业前,班组必须进行班前讲话,做到三交一清(交施工任务、交作业环境、交安全措施、清楚本班职工的思想和身体情况),并记录,遵守《班前会管理规定》。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