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全方位的开放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使我国高等教育融入了世界高等教育。日趋激烈的世界人才竞争的焦点是人才的质量,这就向高等教育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关心自身生存,谋求可持续发展,就成为高校改革、创新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高校间激烈竞争的态势下,各高校都对具有举足轻重的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1]) 。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是实施高校管理的主体,他们的素质和工作能否有效决定了高校的管理水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校的竞争力。而绩效评估是促进管理者提高工作绩效的主要因素,最能全面考察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因此建立和完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绩效评估评价机制,对于激发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促进高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本文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绩效评估理论,对国内外高校绩效评估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剖析,提出我国高校应如何借鉴国外经验,建立适合我国高校自己特点的绩效评估模式,即根据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评内容的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评指标要素及其...
【相同导师文献】
[1] 史红平.从规制到治理:论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系统完善[D]. 电子科技大学,2005
[2] 杨渝南.我国危机管理多元主体的整合研究[D]. 电子科技大学,2006
[3] 刘小斌.我国地区数字鸿沟与区域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D]. 电子科技大学,2006
[4] 熊慧宁.从文化角度分析我国非组织发展障碍成因及对策研究[D]. 电子科技大学,2006
[5] 焦蕾霓.采购集中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电子科技大学,2006
[6] 孙帅.基于任务和角色的双重Web访问控制在电子政务安全中的应用[D]. 电子科技大学,2006
[7] 吴琼.中国第三部门治理功能实现机制研究[D]. 电子科技大学,2006
[8] 曹中轩.管理绩效障碍性机制因素分析及路径选择[D]. 电子科技大学,2006
[9] 刘畅.地方间竞合的利益机制研究及对策[D]. 电子科技大学,2006
[10] 于付秀.环境外部性问题的管制研究[D]. 电子科技大学,2006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 条
[1] 秦晓红. 关于加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报 , 2001,(03) .
[2] 王瑛. 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J]技术经济 , 2000,(04) .
[3] 周学军. 21世纪江西高校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 2001,(02) .
[4] 刘迎春. 我国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 2000,(03) .
[5] 孟晓飞,刘洪. 学习型组织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J]科学管理研究 , 2001,(04)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9 条
[1] 陈玉华. 甘肃省普通高中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 2004 .
[2] 郑玉中.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 , 2005 .
[3] 崔雪松. 高等院校绩效管理平衡计分卡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天津大学 , 2005 .
[4] 邢德海. EHR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 , 2004 .
[5] 李振海. 新时期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 , 2004 .
[6] 林素文. 高等农业院校人力资源优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 2004 .
[7] 贾文胜. 高校管理干部考核机制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 , 2004 .
[8] 石鸿云. 现代小学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行动[D]广西师范大学 , 2004 .
[9] 黄金华. 后现代主义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D]合肥工业大学 , 2003 .
[10] 杜学振. 高校管理干部能力考核及其信息系统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 2003 .
| 第一章 引言 | 9-17 |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9-10 |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0-15 |
| 1.2.1 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及其发展 | 10-11 |
| 1.2.2 依据高校人力资源的特征进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 | 11-12 |
| 1.2.3 关于绩效评估的研究 | 12-14 |
| 1.2.4 高校行政管理干部绩效考评问题的研究 | 14-15 |
| 1.3 研究范围、目标、内容 | 15-16 |
| 1.3.1 研究范围 | 15 |
| 1.3.2 研究目标 | 15 |
| 1.3.3 研究内容 | 15-16 |
| 1.4 本文特色和创新 | 16 |
| 1.5 研究方法 | 16 |
| 1.6 论文研究的重点及难点分析 | 16-17 |
| 第二章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评估工作研究 | 17-21 |
| 2.1 选择本题的背景分析 | 17-20 |
| 2.1.1 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的使命 | 17-18 |
| 2.1.2 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特殊性 | 18 |
| 2.1.3 高校行政绩效管理的特点 | 18-19 |
| 2.1.4 高校行政绩效考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19-20 |
| 2.2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评估设计的理论依据 | 20-21 |
| 第三章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评估原理与方法简述 | 21-29 |
| 3.1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评估的目的 | 21-22 |
| 3.2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评估的原理 | 22-24 |
| 3.3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评估的方法简述 | 24-29 |
| 3.3.1 借助一切有效评估的方法 | 24-27 |
| 3.3.2 创立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特殊的评定方法 | 27-29 |
| 第四章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评估的比较分析 | 29-33 |
| 4.1 国外高校的绩效评估 | 29-31 |
| 4.2 国外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评估对我们的启迪 | 31-33 |
| 4.4.1 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 31-32 |
| 4.4.2 建立和健全完善的绩效考评体系 | 32 |
| 4.4.3 充分利用绩效考评信息,开发人力资源 | 32 |
| 4.4.4 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适合自己国情的绩效评价模式 | 32-33 |
| 第五章 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绩效评估方法创建 | 33-61 |
| 5.1 确立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评估体系的基础要素 | 33-41 |
| 5.1.1 评估的主体 | 33 |
| 5.1.2 评估的客体 | 33 |
| 5.1.3 评估的目标 | 33-34 |
| 5.1.4 评估方式 | 34 |
| 5.1.5 评估指标 | 34-41 |
| 5.2 选择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评估的类型 | 41-44 |
| 5.2.1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评估的时间类型 | 41-42 |
| 5.2.2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评估的内容类型 | 42 |
| 5.2.3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评估的对象类型 | 42-43 |
| 5.2.4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评估的方式类型 | 43-44 |
| 5.3 创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评估体系 | 44-61 |
| 5.3.1 绩效评估的实施 | 44-58 |
| 5.3.1.1 确定考核指标 | 44 |
| 5.3.1.2 制定考评指标体系 | 44-58 |
| 5.3.2 提供积极的绩效评估反馈 | 58-59 |
| 5.3.3 绩效评估强化激励模型 | 59-61 |
| 第六章 对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评估的对策及建议 | 61-69 |
| 6.1 明确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评估性质的对策及建议 | 61 |
| 6.1.1 针对高校的特点,不能照搬企业的绩效评估模式 | 61 |
| 6.1.2 根据高校的特点设置指标系统 | 61 |
| 6.1.3 采用适合高校特点的评估方法 | 61 |
| 6.2 完善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评估的对策及建议 | 61-62 |
| 6.3 对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评估保障的对策建议 | 62-65 |
| 6.3.1 领导要重视 | 62-63 |
| 6.3.2 员工要认同 | 63- |
| 6.3.3 资金要到位 | |
| 6.3.4 组织要健全 | -65 |
| 6.3.5 要形成 | 65 |
| 6.4 高校管理人员的绩效考评制度总则 | 65-69 |
| 6.4.1 考评目的 | 65 |
| 6.4.2 考评意义 | 65 |
| 6.4.3 考评的实施 | 65-66 |
| 6.4.4 考评主体的培训 | 66-67 |
| 6.4.5 增强学习功能,推动考评工作的全面实施 | 67-69 |
| 致谢 | 69-70 |
| 参考文献 | 70-72 |
| 简历 | 72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