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是根据抚顺市劳动局针对下岗失业人员实行“普惠”制,所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目的是结合劳动力市场需求,提高下岗失业人员职业技能水平。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用人单位规范要求,强化职业技能实训,突出操作训练,提高下岗失业人没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技能水平。
1、学 时:360学时
2、招生对象:下岗失业人员
3、培训方式:面授
4、培训时间:随时
5、教学目标:
1. 课程的任务是使学员汽车检修与维修基本方法。
2. 掌握汽车基本工作原理,汽车构造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汽车维修操作技能。
3. 基本掌握常用汽车维修与检测设备的使用,可对汽车简单故障进行处理。
6、能力培养目标:
1.能掌握汽车的基本原理
2.熟悉汽车结构及工作原理
3.认识掌握汽车常用电气设备和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4.维修、检测设备、仪器的使用的能力
5.对汽车简单故障进行判别的能力
6.对汽车简单故障进行维修的能力
7、思想教育目标:
1.爱岗敬业,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2.初步具备应用新技术、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具有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Ⅰ 教学计划
《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汽车检测技术》从事汽车维修再就业人员的必修课,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汽车基本构造及基本原理、掌握汽车故障检测的基本方法及维修工艺,掌握常用汽车维修与检测设备、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学习要求及学时分配
学习内容主要有《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汽车检测技术》,理论实践教学总学时建议120学时,建议各部分学时分配如下:
| 章 号 | 建议学时 |
| 一、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 40 |
| 二、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 40 |
| 三、汽车电器设备 | 20 |
| 四、汽车检测技术 | 20 |
教学基本要求共分三个层次:了解、掌握、熟练掌握,其中的每个层次都较前一层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分别说明如下:
了解:学生能够识别课程中的主要内容,根据考核要求,具有判断和选择能力。
掌握:学生能理解课程中的内容,并具有简单的操作能力。
熟练掌握:学生能够运用课程中规定的多个知识点,熟练地进行综合操作。
Ⅱ 教学大纲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系统地讲授汽车发动机基本结构、原理、维护、修理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初步具有汽车发动机零件结构和耗损分析的能力;初步具有发动机维护、修理能力和发动机故障诊断排除能力。
二、教学基本内容
(一)发动机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
现代汽车的类型;汽车的总体构造;发动机基本原理;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
基本要求:
1.了解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和结构体系;
2.明确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3.重点掌握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
4.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及工作循环;
5.发动机的基本热力过程;
6.汽车机和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现场教学(2学时):发动机总体结构的认识
(二) 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1. 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循环,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
2. 曲柄连杆机构的维修
掌握曲柄连杆机构主要零部件的检测和维修方法,掌握曲柄连杆机构装配与调整方法。
3. 曲柄连杆机构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理解曲柄连杆机构异响故障诊断。
现场教学:
4.曲柄连杆机构的认识与拆装
5.气缸盖与气缸体的检测
掌握气缸盖和气缸体平面度、平行度,气缸的圆度、圆柱度的测量方法与技术要求,掌握常用量具及维修工具的使用。
⑴ 气缸的搪削与磨削
⑵ 连杆的校正
⑶ 活塞连杆组的组装
⑷ 曲轴的检测
⑸ 气门磨削与气门座铰削
⑹ 曲柄连杆机构异响故障诊断
(三) 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1.配气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理解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掌握配气机构的功用、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可变配气相位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配气机构的维修
掌握配气机构主要零部件的检测方法和维修方法,熟练掌握配气相位的测量和调整方法,掌握气门间隙调整方法,掌握气缸压缩压力测量方法和压缩压力失准的原因分析方法。
现场教学:
(1)配气机构的认识与拆装
(2)气门间隙的调整与配气相位的测量
(四) 发动机冷却系的构造与维修
1.发动机冷却系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理解发动机水冷却系循环路线,掌握发动机水冷却系的功用、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重点要使学生掌握风扇离合器、电动风扇的结构原理及控制。
2. 发动机水冷却系的维修
掌握散热器、节温器、水泵的检修方法。
3.发动机水冷却系的常见故障诊断
掌握发动机水冷却系水温过低或过高的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
现场教学:
(1)水泵、节温器的检修
(2)风扇离合器、电动风扇的结构及控制
掌握水泵、节温器的检修方法
(五) 发动机润滑系的构造与维修
1.发动机润滑系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理解发动机润滑系的作用和循环路线,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的功用、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
2.发动机润滑系的维修
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的机油泵、滤清器等的检修方法。
3.发动机润滑系的常见故障诊断
掌握发动机润滑系油压过低或过高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现场教学:认识典型发动机的润滑油路及部件的检修。
(六) 化油器式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构造与维修
1.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了解汽油机的燃烧过程,掌握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
2.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维修
掌握化油器、汽油泵、汽油滤清器的检修方法,掌握化油器的维护和调整方法。
3.汽油机燃料供给系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掌握汽油机燃料供给系常见综合故障的原因、现象,掌握汽油机燃料供给系常见油路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掌握汽油机常见油电路综合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现场教学:
(1)化油器式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结构
(2)汽油泵、化油器的的拆装。
(3)汽油机燃料供给系常见故障诊断
(七) 汽油喷射式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构造与维修
1.掌握汽油喷射式供给系统的结构特点,控制原理及分类
机械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机械控制汽油直接喷射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以及的油路系统故障诊断。
3.电子控制汽油直接喷射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掌握电子控制汽油直接喷射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以及的油路系统故障诊断。
掌握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使用技术,各种传感器、执行器、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检测方法。
4. 常见诊断及维修工具的使用
现场教学:
(1) 燃油喷射系统主要部件的拆装与检测
(2)燃油喷射系统主要检测诊断仪器的使用
(3)燃油喷射系统的故隙论断。
(八)汽油机点火系的结构与维修
1.汽油机点火系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掌握传统汽油机点火系的功用、组成和基本原理,掌握点火提前角的概念和点火提前角的调整方法。
2.电子点火系统及计算机控制的点火系统的结构与原理
重点掌握各类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入检测方法;点火器的原理分折;有分电器、无分电器点火系统的结构及控制方法。
3.汽油机点火系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了解汽油机点火系常见故障的现象和原因。
现场教学:
(1)点火系统的组成及各部件的认识
(2)点火器、传感器的检测与维修
(3)点火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维修
第二部分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了解汽车底盘各系统、各总成的功用、组成和类型。
2. 掌握汽车底盘各总成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3. 掌握汽车底盘合理维护和修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4. 掌握汽车底盘常见故障的检测、诊断与排除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 掌握汽车底盘拆装的方法。
2. 掌握正确使用、操作汽车底盘维修与检测工具和设备的方法。
3. 掌握检测、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常见故障的方法。
4. 掌握汽车底盘维护和修理的基本方法。
5. 掌握自我学习新知识、适应汽车底盘新结构和新技术发展变化的方法
二、教学基本内容
(一)绪论
本课程的性质、任务、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国内外汽车底盘技术发展的状况
(二)汽车传动系概述
汽车传动系的功用与组成,汽车的驱动形式与传动系的布置形式。
基本要求:
1.了解汽车传动系的功用与组成;
2.掌握传动系的布置形式;
(三)离合器
离合器的功用、性能要求和类型;离合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典型离合器的构造,主要零件的检修、离合器的装配与调整、离合器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基本要求:
1.了解离合器的功用、性能要求和类型;
2.掌握离合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3.掌握典型离合器的构造;
4.掌握离合器操作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5.掌握离合器主要零件的检修、离合器的装配与调整;
6.熟悉离合器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四)手动变速器
手动变速器的功用、类型;普通齿轮变速器的变速传动原理;变速器变速传动机构的构造和各档传动路线,变速器操纵机构的构造和工作情况;变速器的维护,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变速器主要零件的检修,变速器的装配、调整、磨合与试验。
基本要求:
1.了解手动变速器的功用、类型;
2.掌握普通齿轮变速器的变速传动原理;
3.了解同步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4.掌握变速器操纵机构的构造和工作情况;
5.熟悉变速器的维护,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五)自动变速器
电子控制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的功用、类型及组成;自动变速器各部分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自动变速器的维护、故障诊断与检修。
基本要求:
1.了解电子控制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的功用、类型及组成;
2.掌握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掌握行星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
4.掌握典型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5.掌握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6.了解电子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7.熟悉典型自动变速器的拆装方法;
8.了解自动变速器的维护、故障诊断与检修;
(六)万向传动装置
万向传动装置的功用、组成和类型;万向节的构造与工作原理;万向传动装置的布置形式与等角速传动;万向传动装置的装配与维护、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主要零件的检修。
基本要求:
1.了解万向传动装置的功用、组成和类型;
2.掌握万向节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3.理解万向传动装置的布置形式与等角速传动;
4.掌握万向传动装置的装配与维护、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主要零件的检修;
(七)驱动桥
驱动桥的功用、组成和类型;主减速器、差速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半轴与桥壳的构造;驱动桥的维护,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主要零件的检修,驱动桥的装配、调整、磨合与试验。
基本要求:
1.了解驱动桥的功用、组成和类型;
2.掌握主减速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3.掌握差速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4.掌握半轴与桥壳的构造;
5.熟悉驱动桥的维护,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主要零件的检修方法;
6.了解驱动桥的装配、调整、磨合与试验;
(八)汽车行驶系
汽车行驶系的功用、组成、类型及受力分析
基本要求:
了解汽车行驶系的功用、组成;
(九)车架与车桥
车架和车桥的功用、组成和类型,车架的构造与检修;转向桥与转向驱动桥的构造;车桥主要零件的检修、车桥的装配与调整、车桥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车轮定位的概念、原理及其检查与调整。
基本要求:
1.了解车架和车桥的功用、组成和类型,理解车架的构造与检修;
2.掌握转向桥与转向驱动桥的构造;
3.掌握车轮定位的概念、原理及其检查与调整;
4.掌握车桥主要零件的检修、车桥的装配与调整、车桥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十)车轮与轮胎
车轮与轮胎的功用、类型及规格;车轮与轮胎的构造,车轮与轮胎的维护、装配、平衡与换位。
基本要求:
1.了解车轮与轮胎的功用、类型及规格;
2.掌握车轮与轮胎的构造,车轮与轮胎的维护、装配、平衡与换位;
(十一)悬架
悬架的功用、组成和类型;弹性元件、减振器、非悬架与悬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悬架的维护、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主要零部件的检修、悬架的装配与调整。电控悬架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主要总成、零部件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电控悬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检修。
(十二)汽车转向系
教学内容:转向系的功用、类型、组成及系统的工作过程;机械式转向系和动力式转向系主要总成的构造、工作原理;转向系的维护、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主要零部件的检修、转向系的装配与调整。
(十三)汽车制动系
教学内容:制动系的功用、组成和分类,制动器和制动传动装置的类型;各种类型制动器和制动传动装置的构造、工作原理、制动系的维护、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主要零部件的检修、制动系的装配与调整。
第三部分 汽车电器设备
一、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汽车电气设备的基本构造,基本原理。具有对电气控制设备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排除能力。
二、 教学基本内容
(一)电源系
教学内容:
铅蓄电池;交流发电机及调节器;电源的瞬变过电压保护。
基本要求:
1.掌握铅蓄电池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技术使用方法;
2.掌握交流发电机及调节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与维修方法。
(二)起动系
教学内容:
起动机;起动机控制电路。
基本要求:
1.掌握起动机的构造、工作原理;
1.掌握起动机控制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掌握起动机的使用与维修方法。
(三)点火系
教学内容:
电感蓄能式传统点火系;电感蓄能式电子点火系;电容蓄能式电子点火系;传统点火系的技术使用及故障诊断;电子点火系的故障诊断。
基本要求:
1.掌握传统点火系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掌握电子点火系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掌握传统点火系的故障诊断;
4.掌握电子点火系的故障诊断。
(四) 照明、信号、仪表、报警系
教学内容:
汽车照明系;汽车信号系;汽车仪表系;报警装置。
基本要求:
1.掌握汽车照明系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汽车信号系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掌握汽车仪表系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掌握汽车报警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五)安全气囊系统
教学内容:
安全气囊系统。
基本要求:
掌握安全气囊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六)中控门锁与防盗系统
教学内容:
1.中控门锁;
2.防盗系统。
基本要求:
掌握中控门锁与防盗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七)汽车辅助电气设备。
教学内容:
挡风玻璃刮水、洗涤和除霜设备的构造;自动操作系统。
基本要求:
1.掌握挡风玻璃刮水、洗涤和除霜设备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掌握自动操作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八)整车电路分析
教学内容:
1.大众车系电路分析;
2.丰田车系电路分析。
基本要求:
掌握典型车系电路及整车电路的分析方法。
第四部分 汽车检测技术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主要专业课,涉及知识面广(懂构造、原理),综合性、应用性极强。它的主要任务是对汽车常见故障现象进行总结,分析故障原因,查找故障部位,掌握故障诊断的方法及诊断流程;学习设备的结构、基本原理及使用。
二、教学基本内容
(一)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基础
1.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概念
2.汽车故障的变化规律
3.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基础理论
(二)汽车动力性、经济性检测
1.发动机动力性检测
2.底盘输出功率检测
3.燃油经济性检测
(三) 发动机技术状况检测
1.气缸密封性检测
2.点火波形检测及点火波形分析
3.供给系统检测
4.润滑系统及异响检测
(四) 底盘技术状况检测
1.车轮定位检测
2.制动系检测
3.车轮平衡检测
4.前照灯检测
5.排放检测
(五)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1.各传感器、执行器的原理及检测维修
2.点火系检测与故障排除
3.电控系统的检测要点及规律
4.电控系统的性能检测内容
5.柴油电控系统的原理与检测
(六) 变速系统的故障诊断
1.自动变速器传动系统与控制系统分析
2.自动变速器性能试验
3.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
(七) 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
1.现代汽车制动系统的原理及作用
2.现代汽车制动系统的检测与诊断
说 明
一、本教学主要采用现场直观教学,通过教师的现场讲授、指导及学员的实际操作掌握学习内容。
二、经培训后对每位学员进行考核,考试合格将颁发结业证书。结业证书将作为学员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依据。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