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雨水污水处理专项方案
2025-09-24 10:57:28 责编:小OO
文档
第一章  编制依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1.2 《成都市建设项目用水节水管理办法》

1.3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4 本工程施工图纸

1.5 我公司在其它类似工程中总结的经验。

第二章  编制说明

本方案按照成都市文明施工相关规定,用于指导施工现场临水设施布置,用水管径选择,污水处理设施布置,污水处理,雨水的循环利用,工地节水等工作。

第三章  工程概况

建设单位:成都市裕同印刷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苏州越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苏州立诚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东莞市南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本工程为工业厂房,位于崇州市崇安路682号,建筑占地面积为6540.55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3932.69平方米,共5层,建筑物总高度为23.8m,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承台基础;本工程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设计等级为乙级。

第四章  工程供水、排水设施及节水监督机构

人员职务
邱冬梅小组组长
申志求副组长
刘加银土建监督员
祝华军

安装监督员
杨林森文明施工监督员
张科生活区监督员
陈友富临水设施保护专员
陈友富雨、污水设施保护专员
第五章  临水给水方案

5.1 现场临水情况

本工程现场临时水源由地下水的降水和自来水公司提供自来水,市政临水接驳口位于施工现场外宫保府道路处。

现场主要用水部位:施工现场大门喷淋设施、洗车池、生活用水,施工机械用水,施工用水,养护用水,临时消防。

5.2 给水设计

本方案拟采用树枝状管网布置临时施工用水管网,树枝状管网主给水管从建设单位指定接驳处引出后加设水表,在管线上按照施工需要或一定距离留设给水点。

施工、生活用水由水源主干管引出两路供水管线:一路供生活、消防用水,一路供施工、消防、养护用水。室外给水管道为环状,管材PVC管;地泵位置、洗车池、生活区、办公区均设置给水点。地泵用水、洗车池用水、现场施工用水均从室外管网上引出DN25给水支管以满足用水要求;生活区给水支管支管径大小为DN40。过路给水支管外套废旧架子管做套管保护,保证能承重。

第六章  污水处理及雨水排放方案

6.1 污水处理及排放

现场污水主要分为生产污水及生活污水两种,生产污水主要来源是汽车冲车污水、施工泥浆、地下降水产生的泥沙;生活污水主要为厕所、浴室等生活方面污水。针对污水来源不同,设置不同排污设施以达到环保要求,大门口内设车辆冲洗系统,通过若干喷嘴形成压力水流,对出入车辆轮胎、底盘进行冲刷,冲刷水通过承重篦子经过沉淀池,汇入现场排水系统,防止污染周边环境。

厕所、浴室等生活方面污水,设有市政污水管路接口,故现场生活、生产污废水排放将经沉淀后排入其中。排水管网同为环状,遇拐弯、地泵及生活废水入口处均设置排水管井,排水管为波纹管,大小为DN200,柔性连接,埋深1.2米。遇过路处,沟底打夯结实并做混凝土垫层。排水井之间坡度要求2‰,坡向两处排水出口,土方回填逐层打夯,每300厚打夯一次;排水井按照规范要求砌筑,排水井为5个。

工地的施工污水、泥浆设置三级沉淀排放设施,制作沉淀池采用商品混凝土浇制,底板采用C30商品混凝土。沉淀池外径尺寸长5.6m、宽3m、深2.5m,池壁和三级沉淀隔离壁厚度200mm,底板厚度200mm。

6.2 雨水排放

本工程市政雨水管网口位于施工大门外约5米处,因本工程承包内容自土方开挖至装修阶段,故现场施工雨水排放以及再利用分为两个阶段:

6.2.1 基坑开挖及基础施工阶段

(1)围墙至基坑上口线之间采用C15素混凝土封闭,厚度为80~100mm。

(2)根据施工现场布置,沿基坑顶外边线50cm左右设置一道截水沟,截水沟采用M5砂浆砌筑MU7.5页岩砖,沟内抹1:2水泥砂浆厚20mm,沟底采用C15混凝土浇筑,厚度100mm,断面30cm×30cm,地表水通过截水沟排至降水井中或直接排入沉砂池中。

(3)基坑顶面至截水沟之间地表破率3%~5%,使地表水向截水沟汇集。

(4)基坑坑壁设置泄水孔,泄水孔位置按3%~5%坡度孔口朝下,成孔深度0.2m,孔径55mm,将300mm长Φ50PVC管埋置于孔内,100mm出露,PVC管内端包裹1~2层密目网。

(5)沿基坑开挖线上口四周按25-30m左右布设降水井,共布置21口,编号JS1~JS21。设计井深为25m,其上不井壁管10m,中间滤水管12.5m,下部沉砂管2.5m。降水井成孔孔径0.6m,井内下入内径300mm,外径360mm的井管。成孔井壁与井管之间填5~20mm砾石作过滤层。                           

施工现场大门口附近开挖个大集水池(位置见总平面布置图)收集沉淀后较洁净雨水,用于施工现场、厕所、道路,机械设备冲洗等。

6.2.2 结构及后期施工阶段

沿建筑外围道路外侧设置排水管沟及集水井,并按总体地平坡向由东往西找坡,便于现场雨水排放。排水沟为300mm宽400mm深明沟设置隔30米设置集水井。局部料场内设置排水沟,将雨水汇集到主排水沟内,该排水沟宽300mm,深400mm,在主要进出口设置混凝土沟盖板。

本工程由于作业面较大,现场作业面排水利用结构集水坑进行收集,用水泵外排。继续发挥基坑开挖及基础施工阶段设置的大型集水井的作用,节约用水。

第七章  节水控制措施

节水关系着文明工地建设,本工程制定严格的节水措施争创文明工地。

实行用水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的用水量。施工用水必须装设水表,生活区与施工区分别计量。及时收集施工现场的用水资料,建立用水节水统计台帐,并进行分析、对比,提高节水率。

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用水使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在水源处应设置明显的节约用水标识。盥洗池采用节水型水龙头、卫生间使用集水池内的水进行冲洗。

7.1 施工(生产)用水的控制

1、本工程管道采用优质、符合卫生和环保要求的管网。并依据施工需要合理布置,达到就近取水的目的,避免水管破损和漏水。

2、保证施工现场蓄水、配水和输水等设备严密 ,用水岗位设专人定期检查设备完好程度,遇异常情况及时上报项目部修理解决。所有给水设施不得与排水设施直接相连。

3、楼层养护用水派专人负责,定期养护。在满足质量要求的前提下,节省用水,减少浪费。多雨季节采用草帘被进行养护,避免水份快速挥发。

4、顶板清扫时利用扫帚将杂物清理干净,尽量不用水冲洗。夏季施工时定量用水湿润,冬季施工时严禁用水冲洗。

5、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采用气洗法将泵管清理干净,尽量少用水洗。在施工现场附近设沉淀池,所有污水必须经沉淀池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管道。沉淀池必须天天清理,以保证排水畅通。

6、严格控制装修工程用水。楼层用水用专用剩水容器,每天定时开水装用,并设专人负责。严禁出现“一层用水,层层有水”的现象。

7、现场划分责任区,并设负责人。每天巡视,一发现水资源污染、浪费现象马上进行处理。

8、在临时用水点处均设节水龙头。

9、所有管道相接处要严密,以防漏水。

10、现场设专人负责,发现水阀和龙头处滴水,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

11、施工现场设置废水回收设施,对废水进行回收后循环利用。冲车池及洗车池设沉淀池及清水池,对洗车、冲车污水进行重复循环利用。

7.2 生活用水控制

1、生活用水区于施工用水区设置。厕浴间等用水区域设专人负责清扫、整理。

2、加强宣传环保知识,多举办符合实际的环保活动。张贴节水标识,增强职工节水意识,杜绝浪费。

第八章  临水系统维护与管理

1、施工时应注意保证消防管路畅通,室外每隔五十米设置一个消防器具点,配置消防铲、消防斧、手提式灭火器、消防水桶等灭火器材。主塔楼内隔两层搁置一具临时消防箱,箱内放置相应消防灭火装备,如水、水龙带、消防斧、手提式灭火器。消火栓箱前保持道路畅通,无阻塞或堆放杂物,同时派专人定期巡视检查;

2、水泵房应派专人看管,保证泵组的安全运行。泵房内保持地面干净,无积水;

3、对于消防管路裸露部分作好冬季保温工作,防止冻塞管路;

4、由于消防用水与生产用水为共用水系统,故施工交底时应告知施工人员日常施工取水严禁使用消火栓口取水,应采用旁边DN25截止阀取水。

5、在运输车辆清洗处设置沉淀池,冲洗后的水经沉淀后进行二次回收利用,可用于洒水降尘。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