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建筑工地新冠疫情防控安全专项交底(实用)
2025-09-24 11:14:12 责编:小OO
文档
建筑工地新冠疫情防控安全专项交底

工程名称*****研发技术中心项目施工单位
施工部位施工内容
防疫交底

一般性内容

一、新冠肺炎简介

1.新型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具体如下:

(1)一般症状: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

(2)严重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

(3)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2.基于目前的流行病调查,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在1-14天,多为3-7天,个别超过14天。

3.目前可以确定的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

二、人员管控要求

去过疫情高风险地区的职工,必须逐一沟通,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解除前一律不得返回。凡是未通过复工防控措施核查的外来务工人员一律暂缓复工。非疫情重点地区的外地职工,在体温检测正常、近14天内无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无与前述地区旅居人员和确诊病例密切接触史的情况下,返回后一律执行居家或在企业宿舍隔离14天的要求,不具备隔离条件的可申请到集中隔离点隔离。

三、卫生防疫要求

1.上下班要求

(1)项目部应实行全封闭管理,疫情解除前不得外出。若人员有特殊情况须在外居住,2公里以内步行,2公里以外建议自行开车、骑行或步行上班,不得乘坐公共交通。上班途中需正确佩戴口罩,避免途径人群密集的地方,减少肢体接触。

(2)收工、下班后应佩戴口罩,及时进行洗手消毒。回到宿舍(家中)后摘掉口罩扔进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内,并再次洗手消毒,将外套、反光背心挂在通风处,安全帽、手机、钥匙等随身物品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宿舍(家中)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避免多人聚会。

2.进出施工区、办公区、生活区要求

(1)办公生活区采取封闭管理,办公生活区设置1号门为出入口,封闭其余出入口。复工工人必须在生活区居住,不得在外租房,不得擅自离开工地,上下班由各分包单位进行点名。

(2)进入办公区域或工地前,必须在施工场地出入口、生活区门禁测温点接受体温检查、洗手消毒、鞋底消毒并进行实名制登记;进入项目部办公区应在测温点接受体温检测并进行实名制登记,体温正常人员应洗手消毒后方可进入;若体温超过37.2℃应隔离观察,必要时前往医院就诊。

(3)应谢绝或尽量减少客户来访等活动。做好外来人员信息登记、体温测量等工作,外来人员应由接待人员陪同到指定场所办公、休息和就餐。严格落实货运车辆管控措施。

3.生活区与办公区要求

(4)保持生活区与办公区环境清洁,天气变暖,办公室窗户常开,建议宿舍与办公区每天至少开窗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避免直接接触办公区楼梯扶手、门把手等部位。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多人办公时佩戴口罩,严禁聚集闲谈。

(5)避免在办公区域随意走动,减少人员的流动。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如厕后规范洗手。接待外来人员双方佩戴口罩,避免握手等礼仪动作。

(6)生活区宿舍每间入住人数不得超过6人,严禁聚集,尽量减少宿舍间走动。

(7)废弃防疫物品如口罩、防护服、一次性手套等必须放置于指定防疫废弃物资投放点。

(8)落实每日消杀制度,安排专职卫生员每日2次使用84消毒液对办公区、生活区、施工现场等人员聚集区域以及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进行喷洒消毒2次,并填写消杀记录。宿室、办公室等区域应使用84消毒液对地面和室内空气消毒(适量即可,不易过度消毒),并做好通风工作。(温馨提示:酒精和84消毒液坚决不能混合使用,酒精不能遇明火)。

防疫交底

一般性内容

4.施工区要求

施工作业应佩戴口罩与手套,禁止工作以外的交谈,减少相互间的身体接触,尽量保持1米以上间距,避免人群扎堆,公共部位或物品保持清洁,并勤擦拭、清洗及酒精消毒。

5.会议要求

管理人员倡导召开视频会议,尽可能以电话或视频方式开展工作。若必须召开线下会议和安全教育,务必佩戴口罩,选择室外空旷位置,开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开会时减少纸质版文件的传递,控制会议时间;会议前后均需对场地家具进行消毒。

6.就餐要求

(1)采取分批用餐(或者以班组为单位安排1人领餐),避免人员聚集。食堂尽量提供一次盒饭,排队取餐,取餐时应控制人数,保持1米以上间距,取餐全程须佩戴口罩,取完后返回寝室就餐。

(2)若需在食堂就餐,应实行一人一桌就餐制,保持就餐人员间距,避免就餐过程中的人员聚集及交谈,不要随意触摸桌椅等公共用品。

(3)就餐后餐具应进行高温消毒,桌椅应使用75%医用酒精擦拭消毒。

(4)做好后厨人员健康和卫生管理,初始衣帽、手套、口罩邓卫生及防护用品应及时更换、保持清洁。

(5)禁止使用生食或非熟制食品,禁止使用来源不明的食物;疫情期间应在食堂就餐,禁止点外卖,不得吃路边饮食,由食堂统一配给饮食。

四、个人防护常识

(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应立即洗手。

(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后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口、鼻。

(3)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过度疲劳。

(4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次数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

(5)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者。

(6)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及时向班组长或项目管理人员报告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医,减少外出,接触他人必须佩戴口罩。

(7)口罩应正确佩戴,应选用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者N95口罩,不推荐使用绵布口罩、海绵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

五、疫情通报要求

(1)如发现自己有头晕、高烧等症状,应立即向上级或社区报告,不可私自购买退烧药或自行就诊。

(2)各劳务队伍成立以负责人为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全权落实疫情防控工作,指定防控专员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测温、物资领取及发放等工作,切实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及时接听和处置疫情信息,确保信息畅通,有效应对,规范处置。一旦发生疫情事件,要第一时间处置并向上级报告,对出现瞒报、误报和迟报的要严肃问责。

交底人签名接受交底

负责人签名

交底时间  年  月  日

注:签名不得代签。不会写字的人员,由他人代签名,按手印(食指右手)。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