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电容器的识别和检测
2025-09-24 11:14:31 责编:小OO
文档
电容器的识别和检测

一、电容器的容量值标注方法 

字母数字混合标法 

不标单位的直接表示法

电容器容量的数码表示法 

电容器的色码表示法 

电容量的误差 

 
这种方法是国际电工委员会推荐的表示方法。

具体内容是:用2~4位数字和一个字母表示标称容量,其中数字表示有效数值,字母表示数值的单位。字母有时既表示单位也表示小数点。如: 

这种方法是用1~4位数字表示,容量单位为pF。如数字部分大于1时,单位为皮法,当数字部分大于0小于1时,其单位为微法(μF)。如3300表示3300皮法(pF),680表示680皮法(pF),7表示7皮法(pF),0.056表示0.056微法(μF)。

一般用三位数表示容量的大小,前面两位数字为电容器标称容量的有效数字,第三位数字表示有效数字后面零的个数,它们的单位是pF。如: 

色码表示法是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数字,其颜色和识别方法与电阻色码表示法一样,单位为pF。

电容器容量误差的表示法有两种。

一种是将电容量的绝对误差范围直接标志在电容器上,即直接表示法。如2.2±0.2pF。

另一种方法是直接将字母或百分比误差标志在电容器上。字母表示的百分比误差是:D表示±0.5%;F表示±0.1%;G表示±2%;J表示±5%;K表示±10%;M表示±20%;N表示±30%;P表示±50%。如电容器上标有334K则表示0.33μF,误差为±10%;如电容器上标有103P表示这个电容器的容量变化范围为0.01~0.02μF,P不能误认为是单位pF。 

二、有极性电解电容器的引脚极性的表示方式: 

1.采用不同的端头形状来表示引脚的极性,见图(b),(c)所示,这种方式往往出现在两根引脚轴向分布的电解电容器中。

2.标出负极性引脚,见图(d)所示,在电解电容器的绝缘套上画出像负号的符号,以表示这一引脚为负极性引脚。

3.采用长短不同的引脚来表示引脚极性,通常长的引脚为正极性引脚,见图(a)。

三、在电路图中电容器容量单位的标注规则 

当电容器的容量大于100pF而又小于1μF时,一般不注单位,没有小数点的,其单位是pF时,有小数点的其单位是μF。如4700就是4700pF,0.22就是0.22μF。

当电容量大于是10000pF时,可用μF为单位,当电容小于10000pF时用pF为单位。

四、电容器检测方法

电容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采用万用表欧姆档检测法,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检测结果基本上能够说明问题;

二是采用代替检查法,这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可靠,但操作比较麻烦,此方法一般多用于在路检测。修理过程中,一般是先用第一种方法,再用第二种方法加以确定。

万用表欧姆档检测法

电容器检测方法—万用表欧姆档检测法

一、漏电电阻的测量

方法如下:

1.用万用电表的欧姆档(R×10k或R×1k档,视电容器的容量而定),当两表笔分别接触容器的两根引线时,表针首先朝顺时针方向(向右)摆动,然后又慢慢地向左回归至∞位置的附近,此过程为电容器的充电过程。

2.当表针静止时所指的电阻值就是该电容器的漏电电阻(R)。在测量中如表针距无穷大较远,表明电容器漏电严重,不能使用。有的电容器在测漏电电阻时,表针退回到无穷大位置时,又顺时针摆动,这表明电容器漏电更严重。一般要求漏电电阻R≥500k,否则不能使用。

3.对于电容量小于5000pF的电容器,万用表不能测它的漏电阻。

二、 电容器的断路(又称开路)、击穿(又称短路)检测

检测容量为6800pF~1μF的电容器,用R×10k档,红、黑表棒分别接电容器的两根引脚,在表棒接通的瞬间,应能见到表针有一个很小的摆动过程。 

如若未看清表针的摆动,可将红、黑表棒互换一次后再测,此时表针的摆动幅度应略大一些,若在上述检测过程中表针无摆动,说明电容器已断路。

若表针向右摆动一个很大的角度,且表针停在那里不动(即没有回归现象),说明电容器已被击穿或严重漏电。

注意:在检测时手指不要同时碰到两支表棒,以避免人体电阻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同时,检测大电容器如电解电容器时,由于其电容量大,充电时间长,所以当测量电解电容器时,要根据电容器容量的大小,适当选择量程,电容量越小,量程R越要放小,否则就会把电容器的充电误认为击穿。

检测容量小于6800pF的电容器时,由于容量太小,充电时间很短,充电电流很小,万用表检测时无法看到表针的偏转,所以此时只能检测电容器是否存在漏电故障,而不能判断它是否开路,即在检测这类小电容器时,表针应不偏,若偏转了一个较大角度,说明电容器漏电或击穿。关于这类小电容器是否存在开路故障,用这种方法是无法检测到的。可采用代替检查法,或用具有测量电容功能的数字万用表来测量。 

三、电解电容的极性的判断

用万用表测量电解电容器的漏电电阻,并记下这个阻值的大小,然后将红、黑表棒对调再测电容器的漏电电阻,将两次所测得的阻值对比,漏电电阻小的一次,黑表棒所接触的是负极。

代替检查法 

对检测电容器而言,代替检查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分成下列两种不同有情况:

1.如若怀疑某电容器存在开路故障(或容量不够),可在电路中直接用一只好的电容器并联上去,通电检验,如图所示。

电路中,是原电路中的电容,是为代替检查而并联的好电容,。由于是怀疑开路,相当于已经开路了,所以再直接并联一只电容是可以的,这样的代替检查操作过程比较方便。代替后通电检查,若故障现象消失,则说明是开路了,否则也可以排除出现开路故障的可能性。

2.若怀疑电路中的电容器是短路或漏电,则不能采用直接并联上去的方法,要断开所怀疑电容器的一根引脚(或拆下该电容)后再用代替检查法,因为电容短路或漏电后,该电容器两根引脚之间不再是绝缘的,使所并上的电容不能起正常作用,就不能反映代替检查的正确结果。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