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笔算乘法的教学设计
2025-09-24 11:15:12 责编:小OO
文档
《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结合生动、现实的情境,初步感知乘法与生活的联系,能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1、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的算法。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出示口算题

2×1    20×3   300×2   4×2   40×2  200×4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的情景图,在情境中提出问题

师:喜欢画画吗?(出示情境图)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会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3个小朋友在画画,有3盒彩笔,每盒12枝,他们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2、怎样列式呢?为什么要这样列式?

(把学生能想到的算式板书到黑板上: 12×3)

3、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三盒大约有多少枝?

把12看成10,用10×3,3盒大约共30枝。

4、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该怎样算呢?(学生试算)

师:同学们可以摆小棒,可以画图,也可以口算,最好能把口算的过程写出来。

5、汇报解决办法

师:你是怎么得到精确的结果的?

可能会出现的算法:

①12+12+12=36

②2×3=6 10×3=30 30+6=36

③    1 2

    ×  3

      3 6

6、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呢?哪一种算法最简便呢?

7、介绍竖式。

(1)师:看来同学们都喜欢用竖式来计算,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怎样列竖式?

(师边说边板演)

            1 2

        ×    3

      ———————

              6      ……… 2×3

3  0      ………10×3

     ———————

           3  6    

师:第二个因数要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3乘2得6,表示6个1,写在个位上;再用3去乘十位上的1得3,表示3个十,在6的下面写上30,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就得36。

(2)你知道6、30和36分别表示什么吗?

(3) 探究简便写法。

因为积的十位上的3就表示3个十,所以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可以把3直接写在积的十位上。我们可以这样来写:

               1 2 ……因数 

             ×  3 ……因数 

          —————— 

               3 6

(请学生再来说一说乘的过程。)

我们先把第一个因数12写上,用3乘个位上的2得6,写在积的个位上;再用3乘十位上的1得3,写在积的十位上,合起来就是36。

8、揭示课题

师:这个算式中第二个因数无论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相乘,还是与十位相乘都不满十,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又掌握了一个计算的本领,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好,让我们一起去智力闯三关。

第一关:看谁算的又快又准。(教科书74页的做一做)

第二关:改错

    1 2            4 2            2 3 1

×    4        ×    2         ×     3 

    1 6            8 4            2 9 4

第三关:解决问题。(教科书75页练习十六的第1、3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

12×3=36(支)

连加:12+12+12=36                  笔算: 1 2 ……因数

口算: 10×3=30 2×3=6                   ×  3 ……因数

       30+6=36                            3 6 ……积

教学反思: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我对本课教材进行了适当的处理,既抓住了重点,又让枯燥的笔算教学生动而不呆板。认为上得比较好的有以下几点:

一、“数学源于生活”,而生活又促使数学不断发展,让学生接触生活中的数学,才能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如本课以淘气买练习本引入,又利用该题材巧妙地将两个例题及练习串起来,唤起了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又如低年级的学生对大量枯燥的口算、笔算不感兴趣,容易产生厌倦的心理。就设计了一些场景,有骨有肉地把练习的内容寓于其中,帮助学生从厌倦的情绪中出来,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达到学习的真正目的。

二、抓住教学重点,从引导到指出,再到明确,反反复复地让学生回答,从扶着说到自己能说,再到归纳总结,步步深入。在明确算理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教师只是以一个引路人的身份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小结,使算理简洁有条理,并且渗透了验算这个数学习惯。在整堂课中,时时出现算理的巩固,让学生在短短一节课当中,牢牢地把握多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算理。

三、课堂衔接紧密,巧妙地将各个环节连接在一起,能够一直将学生的思维牢牢地注意在课堂学习上,充满激情,与学生的距离近了,课堂气氛也和谐了。

但这堂课其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我吸取教训,引以为鉴。

一、板书不够规范。板书应把学生说的口算方法在往左写,这样竖式就写在了横式的下面,板书看起来会更加美观。

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够。在出示主题图提问时及练习时,本节课我大多采用指名回答,因时间关系对一部分举手的同学没给他说的机会,没顾及到全班同学,面向全体不够到位。应该多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在自己的小组合作中探索学习新知。合作交流中,不同程度的学生均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把自己掌握的知识、经验教给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可以在宽松的氛围中汲取经验、取长补短。

三、本堂课中,教师在授新过程中放手过早,以后要注意这一问题。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