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经济管理 (2021/4)
Farm Economic Management
【作者简介】公秀丽(1982—),女,讲师,硕士,泰安党校,研究方向: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历史与党的建设。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发展路径探究
公秀丽(泰安党校)
【摘要】 农村经济发展并不是一个完全的过程,会受到要素结构、产业结构以及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发展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不完善、科技水平较低、金融发展不完善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并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村经济;发展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是总在2017年十九大报告中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的创新性理论成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其主要目标是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进而实现[1]。农村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发展链条上的薄弱环节,因此我国高度重视农村发展问题,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农村经济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探索农村经济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一)要素结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要素结构是指在要素构成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对比重。在我国的农村经济中,农业收入占据着绝大比例,这是由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决定的,这种比例构成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近些年来,农业收入所占比例在逐步下降:1995年,农村经济中农业增加值占农村生产总值的33.19%;2011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3%;如今,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要素结构的变化,这一比例进一步下降。从这组数据变化中可以看出农业经济的发展态势较好,产业布局逐步科学化。但是,目前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变化远没有进入通过增加资本要素投入来实现资本替代劳动的集约化过
程,工业化依然处于较低水平,第三产业所占比例较低,意味着我国农业经济若想得到进一步发展还需要深入变革要素结构[2]。
(二)产业结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产业结构是指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在经济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愈发势弱,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的作用日益凸显。长期以来,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产业结构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纷纷变革农村现有的产业结构,提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例如,很多农村地区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优越自然条件发展度假村、非遗小村等服务行业。在经济发展非均衡的条件下,产业结构变动将会对经济产生以下影响:首先,产业结构调整太慢无法适应社会变化就容易阻碍经济发展。其次,农村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积极
完善相应的资源配置有利于促进自身经济的发展。
(三)因素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处于百废待兴阶段,当时农业是我国的主要经济支柱。但是
由于农民长期被地主阶级剥削,在土地使用中缺乏自主权,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对地主阶级进行了
改造,但是在土地分配以及使用上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进行了土地改革运动并实施了农业合作社,让广大的农民阶级拥有对土地的基本使用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粮食产量。但是并没有因此“因循守旧”,而是用发展的理念看待农村发展问题,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农村。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不仅提升了农民的积极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3]。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产业结构单一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发展存在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首先,农业依然是农村地区的主要经济来源。除了东部部分转型成功的农村外,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依然以农业经济为主,售卖粮食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而农民在种植作物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指导、不注重规模化生产、不注重引入新兴技术,使得其农业产量较少,经济收入与成本投资不成正比。其次,第二、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目前,虽然很多农村在发展过程中意识到了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性,开始发展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但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甚至有很多农村在发展第二、三产业时长期处于亏空状态。
(二)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发展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首先,农村地区交通不便。现阶段,很多偏远农村没有属于自己的交通干线,其中以“吕梁山区”和“贵州山区”为最。吕梁山位于黄土高原,其沟壑纵横的地貌特征使得很多乡村无法向外修路,只能依靠“翻山越岭”与外界取得联系,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4]。其次,很多农村在供电方面存在问题。在当今时代,经济发展离不开电力系统的支撑,但是在农村地区,电流输送不稳定,只能满足于日常生活所需,难以满足工厂以及旅游区对电的极大需求,在一定程度上
阻碍了乡村地区发展第二、第三产业。
(三)农村科技水平较低
农村科技水平较低是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发展
农村经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首先,农民在耕
作过程中不注重采用新兴技术。将农业方面的新兴
技术应用于种植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种植效率,而
且能够减少农民的劳动付出,但是目前,很多农民
在种植庄稼时依然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无论是翻
新土壤还是播种种子都是亲力亲为,对新兴技术的
采用率极低。其次,农村地区的科技服务水平较低。
随着科技作用的日益凸显,很多部门都意识到了其
在提升种植效率等方面的作用,纷纷开始进行“科
技下乡”等活动,但是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较低,需
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才能进行熟练操作,而部
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相关服务较少,使得农村地
区的科技服务水平较低。
(四)农村金融发展不完善
农村金融发展不完善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适合农村发展的专
业金融项目较少。近些年来,很多银行在国家
鼓励下开始拓展农村业务,但是由于农村经济发展
水平较低,农民的可用资产较少,所以银行的相关
业务项目较少,仅有部分内容涉及到了农村,这就
不利于充分发挥金融项目的作用带动农村经济发
展[5]。其次,农民没有充分认识到金融项目的重要作用。我国大部分农民长期以来都在农村生活,对外
面世界的变化了解较少,所以对金融行业关注度较低,而且很多农民长期以来受传统思想影响,对其
具有一定的排斥心理,不愿意将“闲钱”用于投资,
难以促进农村金融行业的发展。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发展路径
(一)促进农村产业规模化发展
首先,要鼓励当地大企业在农村投资建厂。
改善农村现有产业结构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提升第二
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比例。当地大企业拥有较强的
经济实力,且对当地市场环境有一定的熟知度,企业
41农场经济管理 (2021/4)Farm Economic Management
在充分考察农村发展现状以及发展优势等前提条件下投资建厂不仅为农民提供了多样的就业途径,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农村经济发展[6]。其次,要注重打造完整的农业产业链。现阶段,农业经济活动主要包括农产品种植以及零售,在售卖农产品时以周边地区为主,没有扩大农产品的市场范围,这种“小打小闹”式难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在这种情况下,若想发展农村经济就必须打造完整的农业产业链,将农产品种植、加工以及后期的售卖等活动连接起来,通过集约化经营与发展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
(二)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
首先,积极完善农村的道路建设体系。随着我国道路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江河、高山等自然因素不再是阻碍人们交通的重要因素,乡镇在发展当地经济时应该充分认识到完善道路交通的重要作用,并邀请专业道路建设队伍打造当地交通干线。其次,要紧随时代发展潮流,在完善道路交通基础上,开拓属于自己的物流体系。打造完整的物流运输体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扩大农产品的售卖范围,进而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因此农村应当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学习建设专业的物流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开拓属于自己的物流运输线路。
(三)提升农业种植的科技水平
首先,提升农民对新技术的重视程度。现阶段,很多农民不注重在耕作过程中引入新兴技术的原因是其没有认识到新技术带来的一系列好处,所以当地应当通过广播、宣传报等形式强化对新技术的宣传,改变农民对技术的固有认知,进而积极将新技术引入日常种植过程中,提升劳动效率[7]。其次,积极提升农村地区的科技服务水平。在鼓励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时要强化相应的介绍、讲解以及服务工作,以此帮助农民掌握各种操作技术,通过这种方式提升他们耕作过程中的科技含量,进而提升农业生产率。
(四)完善农村金融结构
首先,要鼓励银行在充分结合农村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开发相应的金融产品。长期以来,农村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即使是现在依然有很多农民仅能维持日常生活所需,这就意味着银行在农村地区发展金融业务时要充分结合当地的情况,不能照搬照抄“城市模式”,而是要侧重于开发各种农业保险金融产品以及理财项目,在拓宽自身业务的同时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其次,改变农民对金融项目的“刻板印象”。农民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较大,认为所有的钱必须攥在自己手里才是最安全的,因此对各种投资理财项目本能地具有一定的排斥心理,认为这都是“骗钱”的活动,这种想法阻碍了农村金融的发展,也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当强化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认识到金融产品的重要作用[8]。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7]
[8]
王贵媛.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J].中国集体经济,2021,(07):1-2.
郑永升.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策探析——以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21,(04):225-226+230.
高冲.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策略[J].今日财富,2021,(04):17-18.
易小芳.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21,
(02):70-75.
魏少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农村经济的路径选择[J].河北企业,2020,(12):75-76.
李伟南,曹麟丰.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探究[J].特区经济,2020,(11):140-142.
孙冉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策略[J].经济管理文摘,2020,(21):191-192.
周颖琳,杨尚昆,林惠娴,黄杰.“后小康时代”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现代化发展“四大突出问题”的破解路径[J].安徽农学通报,2020,
26(20):7-8+11.
(责任编辑:朱晓雨)
42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