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消防安全管控要点 | ||||||
| 幕墙材料 | 1 | 保温材料 1)幕墙式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应为A级; 2)A级保温材料可采用憎水型岩棉或玻璃棉。 | □ | □ | □ | □ |
| 2 | 面板材料 建筑幕墙面板的燃烧性能应为B1级以上,宜为不燃材料(A级)。 当采用铝塑板时,应使用B1级阻燃型铝塑板: 1)材料燃烧性能等级:B1级及以上; 2)中间复合层是阻燃材料。 | □ | □ | □ | □ | |
| 幕墙防火构造 | 3 | 防火封堵 1)建筑幕墙与每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 □ | □ | □ | □ |
| 2)基层墙体内部腔体及建筑幕墙与基层墙体、窗间墙、窗槛墙及裙墙之间的空间,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 □ | □ | □ | □ | ||
| 3)外装饰柱的空腔应逐层或隔层进行防火封堵。 | □ | □ | □ | □ | ||
| 4)玻璃幕墙层间采用双道防火封堵,金属与石材幕墙层间采用单道防火封堵; | □ | □ | □ | □ | ||
| 5)防火封堵材料应采用防火岩棉,防火封堵做法应在节点图中体现。 | □ | □ | □ | □ | ||
| 4 | 防火裙墙 无窗槛墙或窗槛墙高度小于0.8m的建筑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高度不低于0.8m的不燃烧体裙墙或防火玻璃裙墙。 | □ | □ | □ | □ | |
| 5 | 窗槛墙、窗间墙 窗槛墙、窗间墙的填充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A级); | □ | □ | □ | □ | |
| 采光顶防火 | 6 | 中庭及其他部位采光顶承重构件采用金属结构时,应采取防火措施,宜采用薄型防火涂料,满足耐火极限0.5小时的要求。 | □ | □ | □ | □ |
| 防火门窗 | 7 | 建筑外墙上,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边缘水平距离应满足规范要求(2m或4m),否则应设置固定乙级防火门、窗,并在幕墙门窗平立面布置图中体现。 | □ | □ | □ | □ |
| 幕墙防雷 | 8 | 幕墙的防雷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考虑直击雷和侧击雷防护设计。 | □ | □ | □ | □ |
| 幕墙防雷做法应在图纸中体现,包括防雷立面布置图和防雷节点图。 | □ | □ | □ | □ | ||
| 开启扇设置 | 9 | 办公楼、酒店等建筑幕墙开启扇禁止外平开,外开时应开启距离,办公楼宜不大于150mm,酒店应不大于100mm,并采用防脱设置; 防脱装置及五金锁点配置应在图纸中体现。 | □ | □ | □ | □ |
| 10 | 住宅等高层建筑外窗严禁外平开; | □ | □ | □ | □ | |
| 高层建筑采用外开上悬窗时,应有防脱设置。 防脱装置及五金锁点配置应在图纸中体现。 | □ | □ | □ | □ | ||
| 防高空坠物 | 11 | 人员出入口上方应设置挑檐; | □ | □ | □ | □ |
| 幕墙与地面交线以外,不小于2.0米范围内的地面不应设置供人及车辆停留的铺地,代之以绿化等地面形式。 | □ | □ | □ | □ | ||
| 玻璃幕墙、外窗 | 12 | 栏杆 玻璃幕墙、外窗临空处应设置栏杆; 栏杆高度:住宅不低于900mm;公建不低于800mm。 | □ | □ | □ | □ |
| 如未设置栏杆,对应位置玻璃板块应选用防撞击夹胶玻璃。 | □ | □ | □ | □ | ||
| 13 | 安全玻璃 玻璃幕墙应使用安全玻璃; | □ | □ | □ | □ | |
| 建筑外窗单片玻璃大于1.5m2时应使用安全玻璃; | □ | □ | □ | □ | ||
| 高层建筑外窗宜选用安全玻璃;当采用外开上悬窗时,开启扇应选用安全玻璃。 | □ | □ | □ | □ | ||
| 14 | 防撞击 使用中容易受到撞击的部位,其玻璃幕墙应采用安全玻璃,并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标识。 | □ | □ | □ | □ | |
| 隐框玻璃幕墙安全构造措施 | 15 | 结构密封胶 结构密封胶应在节点图上标注; | □ | □ | □ | □ |
| 结构密封胶的宽度和厚度应在节点图中明确。 | □ | □ | □ | □ | ||
| 16 | 托条 隐框或横向半隐框玻璃幕墙,每块玻璃的下端应设置两个铝合金或不锈钢托条,托条规格满足规范要求; 托条的布置应在节点中体现。 | □ | □ | □ | □ | |
| 17 | 定距压块 隐框玻璃幕墙的铝合金压块间距应不大于300 mm; 压块的布置应在图纸中体现。 | □ | □ | □ | □ | |
| (二)规划设计管控要点 | ||||||
| 设计深度 | 1 | 设计成果包括: 幕墙施工图、采光顶施工图及相关钢结构施工图、结构计算书(盖注册结构章)、节能计算书。 采光顶、雨篷、车库出入口等部位应有的钢结构设计施工图和计算书。 | □ | □ | □ | □ |
| 2 | 幕墙施工图应包括以下内容: 效果图(3~5张)、目录、设计总说明、门窗表、平面图、立面图、大样图、节点图、埋件及布置图、典型单元的开模图、开启扇五金配置图。 | □ | □ | □ | □ | |
| 建筑幕墙物理性能指标 (应在幕墙设计总说明中明确) | 3 | 抗风压性能等级,按GB21086分级; 超高层建筑幕墙抗风压性能宜不低于3000Pa。 | □ | □ | □ | □ |
| 4 | 气密性能等级,按GB21086分级; | □ | □ | □ | □ | |
| 5 | 水密性能等级,按GB21086分级; | □ | □ | □ | □ | |
| 6 | 平面内变形性等级,按GB21086分级; | □ | □ | □ | □ | |
| 7 | 节能指标,包括保温和遮阳两个方面,按GB21086分级; | □ | □ | □ | □ | |
| 8 | 隔声性能等级,按GB21086分级; | □ | □ | □ | □ | |
| 9 | 光学性能等级,按GB21086分级; | □ | □ | □ | □ | |
| 10 | 耐撞击性能等级,按GB21086分级。 | □ | □ | □ | □ | |
| 主材封样 | 11 | 与甲方签确文件及封样一致性 1)应与甲方提供的外装初步设计主材封样一致; 2)应与甲方移交的建筑外装初步设计文件一致;如不一致应得到规划院确认; 3)应符合甲方签确的各次设计协调会会议纪要及传真文件中的各项要求; | □ | □ | □ | □ |
| 12 | 表面处理 型材、铝板、外露钢结构等的表面处理方式和效果应得到外装初步设计单位、甲方认可; | □ | □ | □ | □ | |
| 13 | 玻璃尺寸 玻璃板块尺寸确定应尽量做到有效提高玻璃原片的利用率,且应适应钢化、镀膜、夹层等生产设备的加工能力; | □ | □ | □ | □ | |
| 14 | 玻璃外观 玻璃幕墙层间及可视部分玻璃的技术参数应满足立面设计效果的要求,为保证玻璃幕墙效果的整体性,层间部分的反射率宜低于可视部分。 | □ | □ | □ | □ | |
| 收边收口 | 15 | 构造做法: 应与建筑外装初步设计文件一致; 应符合建筑外装初步设计文件相关控制性构造节点尺寸要求; 各种不同材质交接处关系应表达清晰、合理;节点做法应合理并得到甲方的确认; | □ | □ | □ | □ |
| 16 | 广告位收口 应清晰体现外墙构件位置、做法,并与立面吻合; 应清晰体现广告位跟幕墙交接,LOGO的预留挂点; 广告位周边应进行防火封堵设计。 | □ | □ | □ | □ | |
| 17 | 不同材料交接 幕墙屋面、地面收口处理应合理,符合景观设计要求; | □ | □ | □ | □ | |
| 18 | 地面收口 幕墙与景观交接部位应根据地面竖向情况作细化设计。 | □ | □ | □ | □ | |
| 立面分格及内表皮处理 | 19 | 外立面可见橱窗应符合初步设计要求; | □ | □ | □ | □ |
| 20 | 外立面分格应考虑室内功能及墙体布置; | □ | □ | □ | □ | |
| 21 | 立面大样图材料分格应符合外装初步设计文件控制性尺寸要求; | □ | □ | □ | □ | |
| 22 | 玻璃幕墙应做内表皮设计: 玻璃幕墙可视部分内侧梁、板、柱、隔墙应做深灰色铝板做内衬板或涂料处理; 玻璃幕墙室内可见立柱、横梁宜采用铝型材,表面采用氟碳喷涂处理。 | □ | □ | □ | □ | |
| 辅助构造措施 | 23 | 外墙清洗点位 预留外墙清洗点位应符合外装初步设计文件要求; 预埋吊点应在设计图纸中体现。 | □ | □ | □ | □ |
| 24 | 擦窗辅助装置 高层塔楼(公建)屋顶层女儿墙构造处理应满足设置擦窗辅助装置的要求; 擦窗机轨道、预埋吊点等应在设计图纸中体现。 | □ | □ | □ | □ | |
| 25 | 开缝式幕墙防排水 开缝式幕墙(金属板、石板空缝安装时)必须有防水措施,并应有符合设计要求的排水出口; | □ | □ | □ | □ | |
| 节能构造措施 | 26 | 保温设计: 建筑幕墙的保温设计应在设计总说明中说明,并在节点图中体现; 节点图设计中应尽可能减少冷桥,避免结露。 | □ | □ | □ | □ |
| 27 | 遮阳设计: 透光维护结构的遮阳设计应在设计总说明中说明,并在节点图中体现; 采光顶应采用遮阳帘等遮阳装置,并在设计图纸中体现。 | □ | □ | □ | □ | |
| 采光顶设计: 采光顶玻璃选用双银Low-E玻璃,可见光透过率≥43%,K值≤1.65W/m2,遮阳系数≤0.31。 | □ | □ | □ | □ | ||
| 外窗 | 28 | 物理性能: 外窗的建筑物理性能指标应在设计总说明中明确,包含:抗风压变形性能、空气渗透性能、雨水渗透性能、保温系数、遮阳系数、启闭力与反复启闭性能; 超高层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宜不低于3000Pa。 | □ | □ | □ | □ |
| 29 | 安装: 建筑外窗的安装应采用附框连接,并提供完整的安装节点; | □ | □ | □ | □ | |
| 外窗的安装节点应避免冷桥,墙体保温在外窗安装处应完整; | □ | □ | □ | □ | ||
| 建筑外窗的系统构造及安装节点应考虑抗结露设计,并提供可靠的抗结露计算分析文件。 | □ | □ | □ | □ | ||
| 验收 | 30 | 试验 玻璃幕墙、闭缝式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验收时应进行现场淋水试验,幕墙不应渗漏。 | □ | □ | □ | □ |
| 建筑外窗验收时应进行现场空气渗透性、雨水渗透性试验。 | □ | □ | □ | □ | ||
| 带单设计 | 31 | 万达广场内大商业(裙楼、塔楼、写字楼、公寓、酒店)及写字楼、住宅的幕墙和采光顶设计均应分别符合《集团2011版建造标准》对应项的成本要求。 | □ | □ | □ | □ |
| (三)结构安全设计管控要点 | ||||||
| 基本要求 | 1 | 计算模型、输入参数与施工图相符,无矛盾。 图纸加盖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印章。 | □ | □ | □ | □ |
| 采光顶结构 | 2 | 网格应与玻璃分隔一致,网格间距与玻璃跨度匹配合理;杆件尺寸选择应考虑建筑的通透美观,提供三维空间单线模型和空间实体模型。 | □ | □ | □ | □ |
| 3 | 单层网格结构杆件之间的连接必须为刚接。 | □ | □ | □ | □ | |
| 4 | 活载:0.5kN/m2 ,分均布活荷载,半跨均布活荷载两个工况; 中庭要考虑方便安装LED电子屏,每个中庭天棚的中间位置预留一个电动吊点,承载力不低于20kN;,中庭的其他吊点(6-8个)的承载力不小于1.5kN,长廊部分设置电动吊点,承载力不小于0.5kN,每个项目电动吊点的数量原则不超过25个。 雪荷载不与活荷载组合(取大值)。 | □ | □ | □ | □ | |
| 5 | 钢结构与主体混凝土结构连接优先采用铰接支座,并给出预埋件设计图。 | □ | □ | □ | □ | |
| 6 | 节点计算书应包括如下内容: 1、相贯顶部交叉节点; 2、相贯拱脚位置节点; 3、吊点节点; | □ | □ | □ | □ | |
| 7 | 采光顶结构应进行整体稳定性计算,安全系数K不得小于4.2。 | □ | □ | □ | □ | |
| 大商业大悬挑(包括雨篷)、写字楼、酒店等 | 8 | 幕墙结构的立柱宜直接连接在主体结构上,采用两跨连续梁拉弯模型 | □ | □ | □ | □ |
| 9 | 写字楼,酒店钢结构立柱和横梁之间的连接应有可以调节的余地。 | □ | □ | □ | □ | |
| 10 | 带拉索的大雨篷,悬挑梁优先与主体结构采用铰接;需要给出恒载,风荷载的四项系数,活荷载取值以及各种组合计算,杆件和节点的计算书。 | □ | □ | □ | □ | |
| 11 | 大商业大悬挑部分适当采用混凝土外挑,减少钢结构尺度。 | □ | □ | □ | □ | |
| 型材规格 | 12 | 圆形、矩形截面型材应选用成品型材。 | □ | □ | □ | □ |
| 建筑功能 | 13 | 雨篷下表面标高宜考虑与室内的吊顶高度一致。 | □ | □ | □ | □ |
| 14 | 钢结构涂料和玻璃结构硅胶的颜色与整体风格一致。 | □ | □ | □ | □ | |
| 15 | 结构缝处幕墙应该对应留缝并进行构造处理。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