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对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思考 (1)
2025-09-24 11:13:43 责编:小OO
文档
对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思考

麻城市第二中学:陈国宏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2011年3月20日至24日,教育部副陈小娅在广东考察基础教育时强调,要深化课程改革,着力提升基础教育的质量,希望广东探索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经验,推动普通高中改革。

多样化特色化既是普通高中发展的世界趋势,更是当前我国普通高中发展的现实要求。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当前,我国的普通高中教育千篇一率特色不鲜明的现象十分严重,很多高中在办学理念教育方式学校文化等方面存在着趋同化的倾向,难以满足高中学生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要求,更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专业化的需求。因此,多样化特色化是我国普通高中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为一名来自普通高中的校长,对此,我颇有体会:普通高中要想在新的形势下,不断前进,再创辉煌,就必须走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之路。那么,普通高中如何走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之路,则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普通高中校长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通过参加这次培训活动,我对此有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现在把它奉献给大家。

(一)关于普通高中的多样化发展

1﹑普通高中的多样化发展应当是建立在强调共同基础和个性发展的培养目标的基础之上。

多样化发展和强调共同基础与个性发展的培养目标并不矛盾。多样化发展也并非是排斥强调共同基础与个性发展的培养目标,而是抛弃以往那种单纯为升学为目的的工具化取向。多样化下的普通高中教育注重适应学生与社会发展的双层需要,应当适应青少年走向成熟的不同过程,应当适应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需要。

2﹑普通高中的多样化发展应当是多层次的。

(1)办学模式的多样化。1995年全国普通高中工作会议指出:“要抓紧普通高中办学模式改革,改变目前比较单一的升学预备教育模式,逐步实现多种模式办学”。为了适应学生多元化的教育需要,普通高中在办学模式也应该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如20世纪90年代后,上海普通高中办学模式经过改革大致形成四类:(1)偏重升学预备教育模式;(2)兼有升学,就业双重任务模式;(3)侧重就业预备教育模式;(4)特色高中。

(2)课程设置的多样化。课程的设置直接影响着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各普通高中课程的设置建立在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的基础上,以适应多样化的教育需要。要实现这些,首先应当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要求,从严从实开齐开足必修课程,力争使学生应知应会的内容达到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要求,从而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其次要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从而为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奠定基础。最后要积极鼓励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开设校本课程教学,重视对学生生活技能的培养,侧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在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的新形势下,也要注重教育方式的多样化。要努力改变过去那种保守落后的教育方式,积极尝试全新的教育方式,如成功教育,和谐教育,愉快教育,激励教育等等。

(4)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在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就没有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发展。要积极改变以往那种单纯以学习成绩为标准的评价方式,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全面评价学生。

(5)教育资源的多样化。没有教育资源的多样化是不可能实现多样化发展的。因为教育资源的多样化,是保证课程设置多样化﹑培养方式多样化﹑办学模式的多样化的重要保证。而要实现教育资源的多样化就应该双管齐下:①最大限度的利用好本校资源;②充分发挥校外资源的作用。

多样化发展只是手段,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教育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人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普通高中多样化的发展,也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学校办学水平存在差异性的一个鲜明体现。不同的学校类别,不同的办学水平,不同的发展方向,也就决定了不同的地区普通高中教育也应该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二)关于普通高中的特色化发展

1﹑以人本理念引领特色化发展

普通高中的特色化发展应该有一个核心理念,那就是人本理念,即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以人为本就要以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发展为本,这就要求高中教育要适合每一个学生。而要让高中教育最大程度地适合学生,必须最大程度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发现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发现学生在兴趣、偏好、特长方面的潜能。

   2﹑普通高中的特色化发展离不开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

上级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是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教育行政部门在支持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的过程中,重点要做好五个“统筹”:

(1)统筹师资调配。普通高中特别是农村普通高中在特色化发展的过程中,面临首要难题是师资力量的薄弱。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制定和实施新的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师流动实施方案,统一调配该地区的师资力量,合理配置,满足各普通高中发展特色化的需要。

(2)统筹招生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针对初中毕业生的不同特点,制定合理的入学标准,不仅要做到每个初中毕业生都有好的去向,而且每个普通高中都能招满生,招好生。

(3)统筹特长班设置。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各个学校的办学实际,及时调整特长班的设置,避免不同学校之间相互争生源、争特长生的现象,保证每所普通高中都能顺利发展。

(4)统筹特色课程开发。教育行政部门要在特色课程的开发上做好统筹工作,要指导各普通高中坚持开齐开足高中必修课程的前提下,支持以特色课程建设带动特色办学,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提高课程的选择性,增加课程的特色化。特色课程应当做到三个“适合”,即适合地方特色、适合学生情趣、适合社会需求。

(5)统筹评价激励机制。教育质量评价对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导向、诊断、激励”的功能。教育行政部门要坚持科学性、导向性、发展性的原则,在对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的评价中,加大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基础学力达标评价、特长发展评价等权重。通过评价,促进普通高中的持续发展,遏制学校之间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恶性竞争。

3﹑普通高中的特色化发展要做到“三结合”“两处理”

所谓“三结合”是指学校特色化发展要与学校办学文化相结合,与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相结合,与社会认同相结合。普通高中在发展特色化教育时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学校在教育文化方面的潜力,并加以积极利用,从而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成为吸引广大学生的“吸铁石”。 普通高中在发展特色化教育时要根据学生个性特长来实施相应的教育方式,设置相应的课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特色专长,体现学生在作为自我方面的个性特点。普通高中在发展特色化教育时也要积极考虑社会需求,努力增强社会对于学校特色化教育的认同感。

所谓“两处理”是指要处理好彰显特色与发展个性特长的关系,要处理好打造品牌与调整布局的关系。在处理彰显特色与发展个性特长的关系时,教育的评价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其关键在于制订科学的评价方案。在学科评价中,不仅应该包含文化学科,还应该包含非文化学科。在年级评价中,不仅应该包含学生的文化成绩评价,还应该包含学生的特长发展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既彰显了学校特色的价值取向,又为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提供了保障。在处理好打造品牌与调整布局的关系时,既离不开学校自身的努力,更要求教育行政部门要有所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各个学校的具体实际,合理规划,统筹安排,既要使地区的教育布局科学化﹑合理化,更要突出学校自身的品牌效应。

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和教育的特色化发展,二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是教育的特色化发展的基础。没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就无从谈教育的特色化发展的问题。而教育的特色化发展是教育的多样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教育的多样化发展走上健康发展之路的最终标志。普通高中在实践教育的多样化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扬弃,不断沉淀积累,最终会形成自身特色化的发展方式,走上一条特色化发展的道路!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