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脚手架工程安全监理细则Microsoft Word 文档0304191612
2025-09-24 11:15:37 责编:小OO
文档
(工程项目名称)

建筑脚手架工程安全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

审批:

浙江荣阳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项目监理部名称)

年月日目录

一、专业工程特点

二、安全监理工作的依据

三、安全监理工作的特点、要点及程序

四、安全监理工作的方法和具体措施

五、安全监理工作目标

六、安全技术措施检查方案

七、脚手架工程安全监理资料建筑脚手架工程安全监理实施细则

1、专业工程特点

1.1 工程特点(由各项目监理机构自己编写、完善,内容应包括专业工程规模、设计特点、工程环境、作业季节特点等相关特征性的内容)

1.2 脚手架工程特点

(由各项目监理部自行编写。)例如:

1.2.1本落地式脚手架工程特点:①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高度XX米;②支承于XX之上(如地下室顶板之上等);③有幕墙工程,为便于幕墙施工,脚手架体立杆及水平向纵杆离结构墙体距离需较大;④工程地处闹市区,周边紧邻建筑物和繁华街道;⑤工程所在地区7~9月为台风多发季节,风力最大时可达11级左右。

1.2.2本悬挑式脚手架工程特点:悬挑架X层一单元,自X层开始起挑,采用X型槽钢(或X 型工字钢)做悬挑构件,用X型号钢丝绳做拉结钢丝绳。

1.2.3本脚手架卸料平台特点:支承于地下室顶板之上,高度X米,设计荷载X吨,设置于XX 处,距离建筑物X米。

1.2.4其他类型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门型脚手架;挂脚手架;吊篮脚手架。

2、安全监理工作的依据

2.1 得到批准的《监理规划》;

2.2 得到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脚手架、钢管脚手架卸料平台等专项施工方案;

2.3《杭州市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实施办法》(杭建工发【2006】439号文;

2.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01);

2.5《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28—2000);

2.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2.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2.8 浙江省《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实施意见(试行);

2.9国家和地方有关其它法律、法规、规程、标准、规定等。

3、安全监理工作的特点、要点及程序

3.1脚手架工程安全生产监理工作的特点及要点

脚手架工程的施工作业特点是,架体高度大,高空作业,垂直立体交叉作业,时间跨度大,常经历不同季节及天气状况。使用特点是,人货共用,使用时间长,承载施工荷载的时间长,且荷载变化有时较大,必须确保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且必须妥善维护,随时保持其完好状况。长期以来,脚手架整体失稳,架体拆除违反程序,发生整体倒塌,造成群死群伤,且高处物体坠落伤人等事故屡见不鲜。脚手架施工及使用是否符合要求,对安全生产工作影响极大。脚手架工程的这些特性,决定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要点。主要特点及要点为:

3.1.1必须重视和加强原材料质量的监管,确保钢管、扣件材料质量合格,不合格者,禁止使用。

3.1.2必须有合格的专项施工方案,且要有准确可靠的计算书,并严格按方案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3.1.3必须确保脚手架基础稳固可靠,承载力满足要求。

3.1.4由于高度大,且可能经受台风等恶劣天气,必须确保其稳定性和抗变形性能,故保证架体与建筑结构墙体的可靠连结显得极为重要。

3.1.5由于专业特点强,且系高处作业,施工时间跨度一般也较大,施工中常受到季节和天气变化的影响,故施工人员必须严格做到考核合格,持证上岗,体检合格,并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程等的要求进行架设和拆除作业,否则极易发生施工安全事故;拆架时应设立防护区和标志,并有专人负责警戒。

3.1.6由于使用时间长,使用人员多,使用工况有时较差,故必须加强架体及安全网的使用检查及维护工作;在防护栏杆底面设180MM高挡板,防止物体高处坠落伤人。

3.1.7 脚手架施工必须严格执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01)有关强制性条文的要求。

3.1.8一般建筑工程安全监理现场监督检查要点及监督措施见下表。

作业项目危险

监理监控要点监督措施强制性条文依据

脚手

架材

(1)钢管严禁打孔

(2)扣件有裂缝、变形、

螺栓滑丝等质量问题核查钢管和扣件的合格证明文件

JGJ-130-2001(2002

年局部修订):

(1)强制性条文3.1.3

(2)8.1.3条

扣件式

钢管脚

手架工

程脚手

架搭

设(1)搭设人员持证上岗

(2)脚手架步距、立杆间

距、连墙杆间距

(3)连墙杆、剪刀撑设置

(4)脚手架横向水平杆构

造、扫地杆、二杆接长、

横向斜撑、搭设高度

(5)四排一隔离

(6)设置(严禁混搭)

(1)检查搭设人员上岗证和安全

技术交底情况

(2)检查搭设区域是否设置警戒线

(3)督促施工方报审《施工机械、

安全设施验收核查表》、核查《落地

式脚手架搭设验收记录表》,抽查部

分项目的验收结果和与实际搭设的相符

性以及与施工方案的相符性

JGJ-130-2001(2002

年局部修订):

(1)9.0.1

(2) 5.3.5

(3)、(4) 6.2.2,

6.3.2,6.3.5, 6.4.2,

6.4.4,6.4.5,

6.6.2,6.6.3,

7.3.1,7.3.

落地式脚手架

工程(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拆除

(1)连墙杆拆除

(2)逐层拆除

(1)检查拆除人员上岗证和安全技术交

底情况

(2)检查拆除区域是否设置警戒线

(3)巡视检查有否高空抛物现象

(4)巡视检查连墙杆是否随脚手架逐层

拆除

(5)巡视检查有否上下同时作业或单边

拆除现象

JGJ-130-2001(2002

年局部修订本):

7.4.2条

悬挑构

(1)悬挑构架的材料、间距、

布置方式

(2)悬挑构架的安装、与

建筑物的连接

巡视检查悬挑构架的材料(工字钢、槽钢、

角钢、钢管等)名称和规格,悬挑构架的

间距和布置方式是否符合施工方案

立杆底

部固定

立杆同悬挑构架的固定方

巡视检查悬挑构架同建筑物的连接(同预

埋件的焊接或同预埋钢环的固定)是否符

合施工方案并牢固可靠

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架体搭设、使用和拆除(1)架体搭设高度

(2)参考落地式脚手架工

程相关内容

(1)巡视检查架体搭设高度是否符合施

工方案

(2)参考落地式脚手架工程相关内容

(3)督促施工方报审《施工机械、安全

设施验收核查表》、核查《悬挑式脚手搭

设验收记录表》,抽查部分项目的验收结

果与实际搭设的相符性以及和施工方案

的相符性

参考落地式脚手架工

程相关规范依据作业/ 设施

危险

监理监控点监督措施强制性条文依据

架体搭

(1)架体型式、架体结构

(2)架体同建筑物的连接

(3)架体防坠、防倾装置

(1)审查安装单位的《分包单位资格报

审表》和相关资料

(2)检查搭设人员的上岗证和安全技术

交底情况

(3)督促施工方报审《施工机械、安全

设施验收核查表》,核查《建设工程施工

现场机械安装验收合格证》、《建筑机械

安装质量检测报告》

架体升

(1)障碍排除

(2)架体上物料清理

(1)巡视检查架体与建筑物之间的障碍

清除和架体上物料清理情况

(2)巡视检查架体升降时架体上是否站

(3)核查《附着式脚手架升/降验收记录》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工程

架体使用(1)参考落地式脚手架工

程相关内容

(2)架体倾斜

(1)参考落地式脚手架工程相关内容

(2)巡视检查架体有否明显倾斜现象

(3)抽查施工方的例保维修记录

(1)参考落地式脚手

架工程相关规范依据

高处作业工程临边洞

口及电

梯井道

(1)临边洞口及电梯井道

内的防护措施设置

(2)设施符合有关规定

(1)巡视检查临边洞口及电梯井道内是

否及时设置防护设施

(2)巡视检查搭设的临边防护栏杆和封

闭、洞口采取的设防护栏杆、加盖件、张

挂安全网、装栅门等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

(3)巡视检查防护设施是否牢固和固定

JGJ80-91:

(1)强制性条文

3.1.1,3.2.1条

(2)3.1.3,3.2.2条

3.2 脚手架工程安全监理程序

4、安全监理工作的方法和具体措施坚决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高度重视事前控制工作,同时注重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检查与安全控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把安全事故扼止在萌芽状态。

4.1 审查施工单位的有关安全生产条件

4.1.1 对脚手架工程实行分包的,要审查分包单位的资质等级证书、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

4.1.2 审查主要管理人员的资质证书、分包项目经理安全考核证(B证)、安全员安全考核证(C 证);

4.1.3 审查架子工的上岗证书,并进行人证对照,做到人证相符;

4.1.4 审查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情况;

4.1.5 审查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等。

4.2 做好施工方案、钢管、扣件、安全网等的审查、审批工作

4.2.1专项施工方案必须履行施工企业内部审批程序,得到企业技术负责人的批准,并加盖企业法人公章,并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专项方案内容必须符合现行相关强制性标准、相关规定。方案必须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根据工程特点具体编制,需附有计算书的,必须提供正确可靠的计算书。

钢管、扣件具有产品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生产许可证等质保资料,并按规定抽样检验,检验合格方准使用。

4.2.2落地式脚手架工程

4.2.2.1 施工方案

1 督促施工单位根据工程实际及时编制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必须具有针对性,能有效地指导施工,并明确安全技术措施。

2 搭设高度在25M以下的外架应有搭拆方案,绘制架体与建筑物拉结详图、现场杆件立面和平面布置图。

3 搭设高度超过25M且不足50M的外架,应采取双钢管立杆或缩小间距等加强措施,除应绘制架体与建筑物拉结详图、现场杆件安装立面、平面布置图外,还应说明脚手架基础做法。

4搭设高度超过50M的外架,应有设计计算书及卸荷方法详图,绘制架体与建筑物拉结详图、现场杆件立面、平面布置图,并说明脚手架基础做法。

5专项施工方案、计算书及卸荷方法等必须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并签字盖章。

4.2.2.2 立杆基础

1毛竹脚手架立杆需深埋地下30CM以上,基础夯实后落地顶撑支设在木板或水泥垫块上,并设纵横相连扫地杆。立杆基础埋深上部分采用砼浇筑的可不设扫地杆。

2钢管脚手架基础平整夯实,砼硬化,落地立杆垂直稳放在金属底座、砼地坪、砼预制块上,设纵横相连扫地杆。

3立杆基础外侧设置截面不小于20×20CM的排水沟,并在外侧设80CM宽以上砼路面。

4外脚手架不宜支承在地下室顶板、屋面、雨棚、阳台等处,确因工程需要搭设的脚手架,要分别对外架和上述部位的结构稳定性进行计算,结构计算书应由建筑结构设计人员进行,并得到书面签认。对上述部位要有有效的安全加固措施。

4.2.2.3 架体与建筑物拉结

1 脚手架与建筑物按水平方向不大于7M,垂直方向不大于4M设一拉结点。拉结点在转角和顶部处加密,即在转角1M以内范围按垂直方向不大于4M设一拉结点。顶部80CM以内范围按水平方向不大于7M设一拉结点。

2 钢管外架拉结点应刚性拉结;毛竹外架采用2根并联8#铅丝加套管的柔性拉结(既拉又撑)。拉结点应保证牢固,防止其移动变形,且尽量设置在外架大、小横杆接点处。

3 外墙装饰阶段拉结点也须满足要求,确因施工需要需除去原拉结点时,必须重新补做可靠、有效的临时拉结,以确保外架安全可靠。

4 拉结点或临时拉结点必须有制作详图。

5 连墙件布置的最大间距见下表。

连墙件布置最大间距脚手架高度坚向

间距

(H)

水平

间距

(L)

每根连墙件

覆盖面积

(M2)

备注

≤50M 3H 3L ≤40

双排

>50M 2H 3L ≤27 单排≤24M 3H 3L ≤40 H为步距,L为纵距

4.2.2.4立杆间距与剪刀撑

1毛竹脚手架步距不大于1.8M,立杆纵距不大于1.5M,横距不大于1.3M,架子总高度不得超过25M。

2钢管脚手架步距底部高度不大于2M,其余不大于1.8M,立杆纵距不大于1.8M,横距不大于1.5M。如搭投高度超过25M须采用双立杆或缩小间距的方法搭设,超过50M应进行专门设计计算。 3架子转角处立杆间距应符合搭设要求。

4脚手架外侧设置剪刀撑,由脚手架端头开始按水平距离不超过9M设置一排剪刀撑,剪刀撑杆件与地面成45~60°角,自下而上、左右连续设置。设置时与其他杆件的交叉点应互相连接(绑扎),并应延伸到顶部大横杆以上。竹脚手架剪刀撑底部斜杆应深埋超过30CM。

5毛竹脚手架必须设置顶撑,顶撑能有效地搁在小横杆上,不得移位、偏离。

6严禁搭设单排脚手架。

4.2.2.5脚手架与防护栏杆

1 25M以下建筑物的外脚手架除操作层以及操作层的上下层、底层、顶层必须满铺外,还应在中间至少满铺一层。25M以上建筑物的外架应层层铺设脚手片。装饰阶段必须层层满铺脚手片。

2 满铺层脚手片必须垂直墙面横向铺设,满铺到位,不留空位,不能满铺处必须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3脚手片须用不细于18#铅丝双股并联绑扎不少于4点,要求绑扎牢固,交接处平整,无探头板。脚手片完好无损,破损的要及时更换。

4脚手架外侧必须用建设主管部门认证的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且应将安全网固定在脚手架外立杆里侧,不宜将网围在各杆件的外侧。安全网应用不小于18#铅丝张挂严密。

5脚手架外侧自第二步起必须设1.2M高同材质的防护栏杆和30CM高踢脚杆,顶排防护栏杆不少于2道,高度分别为0.9M和1.3M。脚手架内侧形成临边的(如遇大开间门窗洞等),在脚手架内侧设1.2M高的防护栏杆和30CM高踢脚杆。

6 脚手架的高度,里立杆低于檐口50CM,平屋面外立杆高于檐口1~1.2M,坡屋面高于1.5M 以上。

4.2.2.6 交底与验收

1 脚手架搭设前应对架子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要有针对性,交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

2 脚手架搭设后由施工企业职能部门组织分段验收(一般不超过3步架),办理验收手续。验收表中应写明验收的部位,内容量化,验收人员履行验收签字手续。验收不合格的,应在整改完毕后重新填写验收表。脚手架验收合格并挂合格牌后方可使用。

3 脚手架应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并按要求填写检查表,检查内容量化,履行检查签字手续。对检查出的问题应及时整改,项目部每半月至少检查一次。

4.2.2.7 小横杆设置

1外架按立杆与大横杆交点处设置小横杆,两端固定在立杆,确保安全受力。

2 小横杆设置在大横杆的下方,顶撑的上端(仅指毛竹脚手架)。

3小横杆两端各伸出立杆净长度不少于10CM并应尽量保持一致。

4.2.2.8杆件搭接

1 钢管脚手架立杆必须采用对接,大横杆可以对接和搭接,剪刀撑和其他杆件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0CM,且不少于三只扣件紧固。

2 竹脚手架立杆、剪刀撑、大横杆和其他杆件均采用搭接,其中立杆、剪刀撑搭接长度不小于1.5M,大横杆不小于2M,且均用不细于10#铅丝双股并联绑扎3道以上。

3 相邻杆件搭接、对接必须错开一个档距,同一平面上的接头不得超过50%。

4 竹脚手架顶撑设置到位、有效,与立杆绑扎不小于10#铅丝双股并联绑扎3道。

4.2.2.9架体内封闭

1 脚手架的架体里立杆距离墙体净距一般不大于20CM,如大于20CM的必须铺设站人片,站人片设置平整牢固。

2 脚手架施工层里立杆与建筑物之间应封闭。

3 脚手架应用密目安全网封闭。

4.2.2.10脚手架材质

1 原则上应使用钢管脚手架。25M以下工程可以允许使用毛竹脚手架,但其材质、搭设方法必须符合有关要求。脚手架严禁钢木、钢竹混搭,严禁不同受力性质的外架连接在一起。

2 钢管和扣件的力学性能要求、抽检方法、判定原则:

1)脚手架钢管的力学性能、尺寸偏差、锈蚀深度控制标准

脚手架钢管力学性能标准

牌号钢管类型

抗拉强度

(N/MM2)伸长率A (%)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375≥15

软状态钢管R ≥375≥20新钢管

直缝电焊钢管

低硬状态钢管DY ≥390≥9

≥375≥15 Q235-A

旧钢管

≥390≥9

脚手架钢管截面尺寸、锈蚀深度及允许偏差

截面尺寸锈蚀深度(MM)外径Ф,d 允许偏差△壁厚t 允许偏差△允许偏差△

48 0.5 3.5 0.5 ≤0.50

51 0.5 3.0 0.45 ≤0.50

注:计算时应采用实际壁厚值。

抽检方法:按照有关规范及浙江省有关规定,抽检方法如下:

①检验批的构成:钢管应按批抽检。新钢管每批数量由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管组成。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每批数量不超过750根,直缝电焊钢管每批数量不超过800根。旧钢管每批数量不超过40吨,40~100吨为二批,100吨以上,每100吨增加一批。

②抽样数量:随机在某批钢管中抽取二组试件(每组4根,每根钢管去掉端部10CM后再截取40CM 长一段,共4段为一组试件),其中一组为备样。新钢管不检测锈蚀深度。

拉伸试验截面尺寸锈蚀深度

1根/组3根/组

●判定原则:脚手架钢管抗拉强度、伸长率、外径、壁厚、锈蚀深度中如有一项指标不符

合要求,则判定该批钢管不合格。

●扣件抽检方法:按照有关规范及浙江省有关规定,抽检方法如下:

旧扣件抽样表

项目类别批量范围样本大小Ac Re

主要项目501~1200 26 3 4

一般项目501~1200 26 6 7

1、直角、旋转、对接扣件分别抽样。

备注

2、Ac—合格判定数,Re—不合格判定数。

新扣件抽样表

项目类别批量范围样本样本大小累计样本大小Ac Re

第一8802281~500

第二81612

第一131303501~1200

第二132634

第一202013主要项目

1201~10000

第二204045

第一8813281~500

第二81645

第一131325501~1200

第二132667

第一202036一般项目

1201~10000

第二2040910

备注1、批量>10000的按下一批抽样。

2、直角、旋转、对接扣件分别抽样。

3、A c—合格判定系数, Re—不合格判定系数。

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别号项目

1 裂纹扣件各部位不允许有裂纹目测

2 盖板

开启

盖板与座的张开距不得小于

49(52)MM

Ф48(51)MM钢管可自由放入

3 抗滑

试验

1、直角扣件

P=7.0KN时,△1≤7.0MM;

P=10.0时,△2≤0.5MM;

2、旋转扣件

P=7.0KN时, △1≤7.0MM;

P=10.0KN时, △2≤0.5MM。

1、万能机上试验,测量位移值△1、△2。

2、直角扣件做两个圆弧面试验。

3、旋转扣件做一个圆弧面试验。

4 抗破坏

试验

1、直角扣件

P=25.0KN时,各部位不得破坏。

2、旋转扣件

P=17.0KN时,各部位不得破坏。

1、试验做一个圆弧面。

2、目测扣件各部位有无破坏。

5 抗拉

试验

对接扣件承受均匀增加的轴向

拉力,当P=4.0KN时, △≤2.0MM。

在万能机上做试验,测量位移值△。

6

扭力

矩试压

65N•M扭力矩试压不得破坏。扭力扳手。

主控项目

7 扭转

刚度

试验

直角扣件在横管距中心1000MM处

加载力矩为900N•M时,旋转角

θ≤4°。

1、试验做一个圆弧面。

2、在距中心1000MM处测量位移换算成角。

8 砂眼表面>10MM的砂眼不应超过三处,

且累计不应大于50MM。

目测、测量

9 粘砂表面粘砂面积不应大于150MM。目测、测量

10 凹凸

缺陷

表面凹(或凸)的高度(或深度)

不应大于1MM。

测量

11 氧化皮扣件与钢管接触部位不允许有氧化

皮,其它部位氧化皮面积累计不应

大于150MM。

目测、测量

12 铆接

铆钉应符合GB867的要求;铆接处应

牢固,铆接头应>铆孔直径1MM,且应

完好,不应有裂纹存在。

目测、测量

13 螺栓

螺母

垫圈

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螺栓长(72±0.5)MM;

螺母对边宽(22

测量

14 活动

部位

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两

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

目测、测量

15 规格

商标

产品的规格和商标应在醒目处转出,

字迹图案要清晰、完整。

目测

一般项目

16 油漆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红丹漆),油漆

应均匀美观,不应有堆漆和露铁。

目测

备注直角扣件的抗滑、抗破坏试验和扭转刚度试验分别在两组样品上进行,两组需全部符合标准的合格判定要求。

如:26只直角扣件,13只做抗滑、破坏试验,另外13只做扭转刚度试验,单件共有4只不合格,判该批次直角

扣件不合格。

2 钢管脚手架选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A3钢管,表面平整光滑,无锈蚀、裂纹、分

层、压痕、划道和硬弯,新用钢管有出厂合格证。搭设架子前应进行保养、除锈,并统一涂色,颜色应力求环境美观。

3 搭设竹脚手架的竹竿要求挺直、质地坚韧,不得使用青嫩、枯脆、腐烂、虫蛀及裂纹连通两节以上的竹杆。竹杆有效部分小头直径必须符合:A.立杆、大横杆、顶撑、剪刀撑等不小于75MM;B.小横杆不得小于90MM;C.搁栅、栏杆不得小于60MM。

4 钢管脚手架搭设使用的扣件就符合建设部《钢管脚手扣件标准》要求,有扣件生产许可证,规格与钢管匹配,采用可锻铸铁,不得有裂纹、气孔、缩松、砂眼等锻造缺陷,贴合面应平整,活动部位灵活,夹紧钢管时开口处最小距离不小于5MM。

5 竹脚手架绑扎用的铅丝无锈蚀,双股并联捆扎。

6 底排立杆及扫地杆均漆红白相间色。

4.2.2.11通道

1 外脚手架应设置上下走人斜道,附着搭设在脚手架的外侧,不得悬挑。斜道的设置应为来回上折形,坡度不大于1:3,宽度不小于1M,转角处平台面积不小于3M2。斜道立杆应单独设置,不得借用脚手架立杆,并应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每隔一步或一个纵距设一连接。

2 斜道两侧及转角平台外围均应设1.2M高防护栏杆和30CM高踢脚杆,并用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网封闭。

3 斜道侧面及平台外侧应设置剪刀撑。

4 斜道脚手片应采用横铺,每隔20~30CM设一防滑条,防滑条宜采用40×60MM方木,并多道铅丝绑扎牢固。

5 外架与各楼层之间应设置进出通道,坡度不大于1:3,宽度不小于1M,通道宜采用木板铺设,两边设1.2M高护栏和30CM高踢脚杆,并固定牢固。

6 斜道和进出通道的栏杆、踢脚杆统一漆红白相间色。

4.2.2.12 卸料平台

1 外脚手架吊物卸料平台和井架卸料平台应有单独的设计计算书和搭设方案。当支承于地下室顶板或楼板上时,必须经建筑结构设计人员验算,并书面签认。

统。

3 卸料平台要求采用厚4CM以上木板统一铺设,并设有防滑条。外架吊物卸料平台应采用型钢做支撑,预埋在建筑物内,不得采用钢管搭设。井架卸料平台可以由钢管从基础上搭设,但基础必须采用砼,地立杆垫型钢或木板。

4 吊物卸料平台必须设置限载牌。堆载应尽量布置均匀,防止偏心和超长等。

5 卸料平台临边防护到位,设置1.2M高防护栏杆和30CM踢脚杆,四周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

4.2.3 悬挑式脚手架

4.2.3.1 施工方案

1 悬挑式脚手架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应有设计计算书(包括对架体整体稳定性、支撑杆件的受力计算),有针对较强的、较具体的搭拆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并画出平面、立面图以及不同节点详图。

2 专项施工方案及设计计算书必须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盖章后方可施工。

4.2.3.2 悬挑梁及架体稳定

1 挑架外挑梁或悬挑梁应采用型钢或定型桁架。

2 悬挑型钢或悬挑架通过预埋与建筑结构固定,安装符合要求。

3 挑架立杆与悬挑架型钢连接必须固定,防止滑移。

4 架体与建筑结构进行刚性拉结,按水平方向小于7M、垂直方向等于层高设一拉结点,架体边缘及转角处1M范围内必须设拉结点。

4.2.3.3 脚手板

挑架层层满铺脚手片,脚手片须用不细于18#铅丝双股并联绑扎不少于4点,要求牢固,交接处平整,无探头板,不留空隙,脚手片应保证完好无损,破损的及时更换。

4.2.3.4 荷载

施工荷载均匀堆放,并不超过3.0KN/M2。建筑垃圾或不用的物料必须及时清除。

1 挑架必须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和设计要求搭设。实际搭设与方案不同的,必须经原方案审批部门同意并及时做好方案的变更工作。

2 挑架搭拆前必须进行针对性强的安全技术交底,每搭一段挑架均需交底一次,交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

3 每段挑架搭设后,由公司组织验收,内容量化,合格后挂合格牌方可投入使用。验收人员须在验收单上签字,资料存档。

4.2.3.6杆件间距

挑架步距不得大于1.8M,横向立杆间距不大于1M,纵向间距不大于1.5M。

4.2.3.7架体防护

1 挑架外侧必须用建投主管部门认证的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网封闭围护,安全网用不小于18#铅丝张挂严密,且应将安全网挂在挑架立杆里侧,不得将网围在各杆件外侧。

2 挑架与建筑物间距大于20CM处,铺设站人片。除挑架外侧、施工层设置1.2M高防护栏杆和18CM 高踢脚杆外,挑架里侧里侧遇到临边时(如大开间窗、门洞等)时,也应进行相应的防护。

4.2.3.8层间防护

挑架作业层和底层应用合格的安全网或采取其他措施进行分段封闭式防护。

4.2.3.9 脚手架材质

1 钢管脚手架应选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A3钢管,表面平整光滑,无锈蚀、裂纹、分层、压痕、划道和硬弯,新用钢管有出厂合格证。搭设架子前应进行保养、除锈并统一涂色,颜色应力求醒目美观。

2 钢管脚手架搭设使用的扣件应符合建设部《钢管脚手扣件标准》要求,有扣件生产许可证,规格与钢管匹配,采用可锻铸铁,不得有裂纹、气孔、缩松、砂眼等锻造缺陷,贴和面应平整,活动部位灵活,夹紧钢管时开口处最小距离不小于5MM。

3 型钢宜采用A3号槽钢或工字钢。

4.2.4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1 必须有经建设部组织鉴定和发放的生产和使用证,且经当地市(地)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审查,颁发准用证方可搭设。

2 必须有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搭拆方案),并经搭拆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使用单位认可。

3 制定并严格执行各工种操作规程。

4.2.4.2 设计计算

1 有单独的设计计算书,并经生产单位的上级技术部门审批。

2 有完整的制作安装图。

3 主框架、支撑桁架各节点的各杆件轴线应交汇于一点。

4 架体设计荷载按承重架3.0KN/M2,装饰架2.0KN/M2,升降状态0.5KN/M2取值。

5 架子压杆长细比不大于150,受拉杆件的长细比不得大于300。

4.2.4.3 架体构造

1 架体应由主框架和支撑桁架构成,主框架必须是定型的(焊接或螺栓联接)架体,相邻两主框架之间的架体为定型的(焊接或螺栓联接)支撑桁架(桁条)。支撑桁架支承在主框架上,施工荷载通过脚手架立杆传递到支撑桁架,再由支撑桁架将力通过主框架传递到建筑物上。

2 架体必须按支座安装图和有关规定及构造进行搭设,架体上部悬臂部分不得超过架体高度的1/3或4.5M。

4.2.4.4 附着支撑

1 主框架必须按方案要求与每个楼层设置螺栓式连接点。

2 钢挑架预埋钢筋环必须固定牢固,与埋设处的板(梁)处钢筋可靠连接(绑扎或焊接),并逐一检查验收,做好验收记录。钢挑架与预埋钢筋环连接必须牢固,钢挑架上的螺栓与墙体连接也必须牢固,符合规定。

3 螺栓式钢挑架的焊接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4.2.4.5 升降装置

1 必须安装同步升降装置且确保能达到同步升降要求。升降用索具、吊具的安全系数必须大于6。

2 当有两个节点升降时,应采用电动工升降,严禁使用手拉葫芦式(导链)。升降时架体至少有两个附着装置,且架体上严禁站人。

3 非升降状态时,索具、吊具应呈放松状态。

4.2.4.6 防坠落、导向防倾斜装置

架体必须两处以上设置灵敏有效的防坠落装置,设置垂直导向和防止左右、前后倾斜的防倾斜装置。严禁将防坠落装置设置在架体升降的同一个附着支撑装置上。

4.2.4.7 分段验收

1 首次搭设后,必须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验收人员和部门签字盖章,做好验收记录。

2 每次提升前,均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不安全隐患点立即整改,符合要求后方可提升,同时做好检查记录。

3 每次提升后、使用前必须进行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4 首次搭设后、每次使用前提升后的验收和每次提升前的检查,均应由安装单位和使用单位组织进行。

4.2.4.8 脚手片

1 挑架层层满铺脚手片,脚手片须用不细于18#铅丝双股并联绑扎不少于4点,要求牢固,交接处平整,无探头板,不留空隙,脚手片应保证完好无损,破损的及时更换。

2 架体每步离墙空隙均应安全可靠地封闭。

4.2.4.9防护

1 架体外侧用建设主管部门认可的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网进行封闭式围护,将安全网固定在脚手架外立杆的里侧,不得将网围在各杆件的外侧。

2 架体操作层、外侧以及遇到大开间窗洞处的里立杆均应设置1.2M高防护栏杆和30CM踢脚杆。

3 除每层满铺脚手片外,架体作业层和底层和底层下方还应围设安全网或采取有效安全措施。

4.2.4.10操作1 架体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和有关规定进行搭设。

2 搭设和每次升降等操作前必须对现场技术人员和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 架体操作人员先培训,再持证定岗上岗。

4 安装、升降、拆除架体时必须注明现场的安全警戒线,并派专人监护。

5 架体上荷载堆放均匀,升降时架体上不得有重量超过2KN的物体。

4.2.5 吊篮脚手架

4.2.5.1 施工方案

1 必须使用厂家生产的定型产品,有生产许可证、合格证和产品使用说明书,并有当地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准用证(注册证),严禁使用无证私自制作的吊监脚手架。

2 吊篮脚手架施工必须有专项施工方案,内容包括吊篮和挑架锚固、配重等抗倾覆装置的设计计算以及挑梁的锚固施工详图和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3 施工方案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写,能够指导现场施工,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盖章后方可实施。

4.2.5.2 制作组装

1 挑梁锚固或配重等抗倾覆装置符合要求。吊篮组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吊篮使用前必须进行荷载试验,填写试验记录。

3 电动(手板)葫芦等辅助动力设备必须使用检验合格的产品。

4.2.5.3 安全装置

1 吊篮必须有2根直径为12.5MM以上的钢丝绳作保险绳,升降葫芦必须有保险卡,吊钩必须有防止吊物滑脱的保险装置。所有保险装置必须安全有效。

2 作业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应高挂低用,挂在上方可靠、牢固的地方,严禁挂在吊篮升降用的钢丝绳上。

4.2.5.4 升降操作

1 吊篮升降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人员须经过专业培训。

2 严禁在保险绳不起作用的情况下提升(或下降)。

3 升降作业时其他人员不得在吊篮内停留。

4 两个吊篮连在一起同步升降时必须要有安全可靠的同步装置。

4.2.5.5 交底与验收

1 制作组装、每次提升(或下降)后企业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验收应认真填写验收记录,验收责任人员履行签字手续。

2 制作组装、每次提升(或下降)后企业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合格后方要可使用。验收应认真填写验收记录,验收责任人员履行签字手续。

4.2.5.6防护

吊篮四周应有高度不低于1.5M的封闭护板。

4.2.5.7荷载

施工荷载不得超过设计要求和说明书的规定,并应均匀堆放。

4.2.5.8 电气安全

电气设备必须有可靠的接零和漏电保护装置,有可靠的避雷接地措施。

4.2.6 旁站

对悬挑架体的型钢卡固件的埋设和隐蔽过程过程进行旁站监理,确保按得到批准的方案要求预埋。

4.2.7 见证取样

对使用的钢管、扣件进行见证取样与送检。

4.2.8 事后验收

脚手架搭设完毕后,必须监督施工单位进行验收。验收要按照施工方案、计算书及规范要求进行。要有验收记录,验收人员要履行签字手续。验收合格后必须挂验收合格牌。监理人员应参与验收过程,发现问题要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整改。未经验收合格的脚手架严禁投入使用。

4.2.9 脚手架使用过程监督

做好脚手架使用过程的检查、监督工作。督促施工单位按要求使用脚手架,严禁超载使用,发现脚手片、安全网破损或缺失时,必须督促施工方及时更换、补充。脚手片、安全网必须按要求绑扎牢固。

4.2.10 做好监理记录工作

及时在监理日记、监理安全台帐中记录脚手架工程施工及使用等各方面的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追踪记录其整改过程和验收情况。

5、安全监理工作目标

采取有力措施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有关规范、规程、法律、法规、规定等进行施工,确保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合格,施工符合要求,使用安全可靠。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要求,及时发现和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克服作业环境的不利因素,实现脚手架工程施工重大伤亡事故为零,脚手架使用安全可靠的目标。

6、安全技术措施的检查方案

6.1审查施工单位的专项施工方案(含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写、审批情况:

1 方案应由施工单位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编写;

2 方案应由施工单位的技术、质量、安全等有关部门进行会审;

3 方案应由施工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批准;

4 方案应由施工单位报监理部,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批认可;

5 方案变更或修改时,应按原程序履行审批程序,否则不得擅自实行。

6.2 审查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若不符合,必须立即修正至符合为止。

6.3 监督施工单位实施相关安全技术措施,按照“先措施,后施工”的原则进行。

6.4 对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进行跟踪,发现措施不到位,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整改;情况严重的,应及时下发暂停令,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不停止施工的,监理人员必须及时报告当地主管部门。

6.5 监督施工单位对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的使用情况,并对落实措施所发生的费用进行签证,对施工措施费用的使用违规行为进行督促纠正。

6.6对施工单位安全技术措施的检查情况记录在监理日记、监理安全台帐中,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发出监理通知单或监理工作联系单,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整改,并将每月情况汇总到监理月报中。必要时可出具安全技术措施的检查专题报告。

7、脚手架工程安全监理资料

5.1 脚手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及审批资料;

5.2 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及回复单、监理工作联系单、暂停令、会议纪要等;

5.3 钢管、扣件、安全网等的质保资料、生产许可证、准用证等,及钢管、扣件的进场见证取样检测报告;

5.4 有关脚手架工程的监理记录、台帐、月报等。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