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
2025-09-24 11:15:56 责编:小OO
文档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

【篇一:车辆工程毕业设计】

  10吨半挂车后桥总成设计

 第一章 概述  ..............................................................................................................................1

 1.1 半挂车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

 1.2 半挂车的地位、效益和作用  ..........................................................................................1

 1.3 几种常见的汽车半挂车类型  ........................................................................................2

 1.4 半挂车目前的生产制造状况  ...........................................................................................5

 1.5 随动转向轴技术在多轴半挂车上的应用  .......................................................................7

 第二章 半挂车整体方案的确定  ..............................................................................9

 2.1 半挂车列车及车体设计总体要求  ...................................................................................9

 2.2 牵引车应具有的结构特点  ……………………………………………………………...9

 2.3 牵引车eq4090ej的基本参数  ………………………………………………………….9

 2.4 半挂车列车自重的选择确定  ………………………………………………………… 10

 2.4.1初步估算,确定半挂车合理的装载质量 …………………………………………..10

 2.5 半挂车列车总体布置和设计参数  …………………………………………………….12

 2.5.1半挂车外部尺寸的确定 ……………………………………………………………13

 2.5.2轴距和轮距  ………………………………………………………………………..14

 2.5.3半挂车前缘与牵引销的距离及后悬 ………………………………………………15

 2.5.4轴荷分配 ……………………………………………………………………………17

 2.5.5连接尺寸确定 ………………………………………………………………………18

 2.5.6辅助支承位置的确定 ………………………………………………………………19

 2.5.7半挂车材料 …………………………………………………………………………20

 第三章 汽车列车牵引动力性计算  ……………………………………………….21

 3.1 汽车列车牵引动力性计算所需参数的确定  ………………………………………….21

 3.1.1发动机外特性参数 …………………………………………………………………21

 3.1.2传动系速比确定 ……………………………………………………………………21

 3.1.3车轮滚动半径rk的确定 …………………………………………………………….21

 3.1.4滚动阻力系数f的确定 ……………………………………………………………..22

 3.2 牵引动力参数计算  …………………………………………………………………….22

 3.2.1最大牵引力ftmax  …………………………………………………………………..22

 3.2.2最小转弯直径dmin  ………………………………………………………………...23

 第四章 半挂车后桥总成结构设计  ……………………………………………….24

 4.1 后轴形式的选择  ……………………………………………………………………….24

 4.2 后轴材料的选择  ……………………………………………………………………….24

 4.3 后轴的结构设计  ……………………………………………………………………….25

 4.4 轴头与轴体焊接加工工艺  …………………………………………………………….25

 4.5 后轴强度计算  ………………………………………………………………………….25

 4.5.1已知的数据及参数 …………………………………………………………………26

 4.5.2计算 …………………………………………………………………………………26

 4.5.3结论 …………………………………………………………………………………27

 4.6 后轴承载强度的计算  ………………………………………………………………….28

 4.6.1后轴的受力分析 ……………………………………………………………………28

 4.6.2已知数据及参数 ……………………………………………………………………28

 4.6.3后轴抗弯扭强度校核 ………………………………………………………………28

 4.7 计算得出结论  ………………………………………………………………………….35

 第五章 其他装置选择  …………………………………………………………….36

 5.1 支承连接装置  ………………………………………………………………………….36

 5.1.1牵引销  ……………………………………………………………………………..36

 5.1.2牵引座 ………………………………………………………………………………36

 5.2 制动装置  ……………………………………………………………………………….36

 5.2.1对半挂车列车制动传动装置的要求 ………………………………………………36

 5.2.2断气制动 ……………………………………………………………………………37

 5.2.3连接和接头 …………………………………………………………………………37

 5.2.4制动性能 ……………………………………………………………………………37

5.3 辅助支承装置  ………………………………………………………………………….37

 5.4 防护栏  ………………………………………………………………………………….38

 5.5 后保险杠  ……………………………………………………………………………….38

 5.6 挡泥板  ………………………………………………………………………………….38

 5.7 半挂车照明和信号装置  ……………………………………………………………….38

 5.8 半挂汽车主要技术参数  ……………………………………………………………….38

 第六章 总结  ……………………………………………………………………….40 致谢  ………………………………………………………………………………...41 参考文献  …………………………………………………………………………...42

  第一章  概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正在飞速发展。产品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并且其规模也越来越大。这样对产品的运输也提出了各种特殊的要求。作为特种车辆之一的半挂车的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了。我国的半挂车运输的发展还比较落后。

 1.1 半挂车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半挂汽车列车由半挂牵引车和半挂车组成,是当前主要的公路运输形式之一。采用半挂汽车列车运输主要有以下优点:由于半挂车和牵引车是采用牵引座与牵引销的无间隙联接方式,因而缩短了列车总长,提高了整车行驶的稳定性和机动性;减少了风阻损失和全挂车存在的牵引钩环间的撞击和噪声;半挂式的部分载荷由牵引车承受,从而提高了牵引车驱动轮的附着质量,加大了牵引车的牵引力,使发动机的功率得到充分发挥。半挂汽车列车易于实现“甩挂运输”——用一辆牵引车轮流牵引多辆半挂车,“区段运输”——汽车列车到达指定区段站,挂车换挂,由其它牵引车继续牵引驶向目的地,该牵引车则牵引另外的半挂车返回;“滚装运输”——将集装箱连同挂车直接装船和上岸,将公路运输和水运直接联运起来等现代运输管理办法,因而得到了迅速发展。

 半挂车运输具有如下特征:

 a.拖挂运输相对单车运输经济效益好,拖挂运输中多轴半挂车比载货车拖带全挂车运输经济效益更好,其原因是半挂车燃料经济性好,保修费用低。据西德有关专家分析研究声明,鞍式牵引半挂车的百公里油耗比大载货车带全挂车低13%,运输成本低35%。

 b.半挂列车与全挂相比,具有车体短、转弯半径小、机动性好、直线行驶稳定等优点。装载相同重量的货物,半挂车比全挂车短1~2.5m。

 c.半挂列车比全挂车运行安全性好。汽车拖带全挂式列车在汽车与挂车之间有1米多长的联结装置空隔,在混合交通公路上很容易在空隔内造成伤亡。再者后拖车的制动等安全性问题及拖车与主车的机械联结装置的可靠等影响,全挂车在车辆运行中比半挂车的安全可靠性要差。

 d.半挂车车厢承载面长,适宜安置专用车箱和便于组织甩挂运输。

 e.半挂车由于承载轴较多,单轴对路面的负荷较小,对路面损伤较弱。由于各国对单轴轴荷都有,所以,要想提高装载量(在最高限值范围),采取多轴半挂是比较有效的措施之一。

 1.2 半挂车的地位、效益和作用

 (1)地位

 国民经济的发展自然离不开能源和交通,交通是先锋,而交通运输则在各类经济事物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铁路、空中、船舶运输固然重要,但他们都不是最终目的地,唯一能做到的只有汽车运输,可见汽车运输的地位。进入21 世纪,工业、农业和国防事业发展迅速,科技园区、仓储物流、特快传递及空车配货遍及全国各地,要求运输的货物品种之多、数量之大,且尺寸规格和重量等级更是参差不齐,一个单件尺寸长达数十米、重达数十吨、几百吨

【篇二:车辆工程毕业论文】

  成人高等教育2010届毕业设计

  题目:

 学 号:

 姓 名: 覃洋

 学历层次:  本 科

 专 业: 车辆工程

 班 级: 2010级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摘要

 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是车身设计的重要内容。车身总布置设计是在整车总布置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包括汽车车身底版的布置、前围的布置、车身室内人体工程布置、车门布置、发动机舱、行李舱的布置以及其它装备的布置。其中车身室内人体工程布置是主要的内容涉及到人体工程学的知识。可以说车身总布置设计的好坏是决定车身设计和轿车设计好坏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次7161轿车车身总布置设计主要是利用已给的数据和人体工程学的基本知识对该车型的车身外形布置和内部布置进行设计,并进行相关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计算以检验设计的合理性。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充分了解和掌握了对某一轿车车身进行车身总布置设计的步骤和方法,这将为我们以后毕业从事汽车车身设计的工作打下基础。 关键词:车身总布置设计 人体工程学 车身外形布置设计 车身室内布置设计abstract car body general arrangement design is an important constituent of car body design. it is on the basement of car general arrangement design, includes car floor arrangement、front fender arrangement、interior body ergonomic arrangement、door arrangement、engine module and luggage compartment arrangement and other establishments arrangement. among them, the interior body ergonomic arrange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as it relates to ergonomics. we can say that the quality of car body general arrangement is an important constituent which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body design and car design. during this time’s ao tuo mini car body general arrangement design, the mainly part of my work is to use data which is given by my guiding teacher and the infrastructural knowledge of ergonomics to design ao tuo car body external and interior arrangement, and to conduct some calculation about this car’s power and economy performance. this calculation can check that whether the car body general arrangement design is reasonable or not. through this graduate design, i fully know and master the steps and methods of body general arrangement design to a specific car body, which will lay the foundation for our car body design work after graduation. key words:body general arrangement design ergonomics bodyexternal arrangement design interior body arrangement design

 1.绪论1.1汽车设计的规律,决策与设计过程汽车设计尤其是新新车型的设计,是根据社会对该车型的使用要求而提出的整车参数与性能指标进行计算的,显然,那只能从宏观入手,即从整车的总体设计开始,然后通过总体设计的分析与计算,将整车参数和性能指标分解为有关总成的参数和功能后,再进行总成和部件设计,进而进行零件甚至某一更细微的局部设计与研究。汽车设计过程:1) 调查与初始决策:其任务是选定设计目标,并制定设计工作方针及设计原则。调查研究的内容应包括:老产品在服役中的表现及用户意见;当前本行业与相关行业的技术发展,特别是竞争对手的新产品与新技术;材料,零部件,设备和工具等行业可能提供的条件;本企业在科研,开发及生产方面所取得的新成果等等,他们岁新产品设计是很有价值的。2) 总体方案设计:其任务是根据领导决策所选定的目标及开发目标制定的工作方针,设计原则等主导思想提出整车设想,因此又称为概念设计(concept desion)或构思设计。为此要绘制不同的总体图(1比5)供选择。在总体方案图上进行初步布置和分析,对主要总成只要画出大轮廓而突出各方案间的主要差别,使方案对比简明清晰,经方案论证选出其中最佳者。3) 绘制总布置草图,确定整车主要尺寸,质量参数与性能指标以及各总成的基本形式。在总布置草图上较准确地画出各总成及部件的外形和尺寸并进行仔细的布置;对轴荷分配和质心高度作计算与调整,以便准确地确定汽车的轴距,总长,总宽,总高,离地间隙,货箱或车身高度等,并使之符合有关标准和法规;进行性能计算及参数匹配。4) 车身造型设计及绘制车身布置图;绘制不同外形,不同方向,不同色彩的车身外形图;制作相应造型的1比5整车模型;从中优选后再制作1比5或1比1的精确模型。经征求意见,工艺分析评审及风洞实验后作进一步修改,审定后用三坐标测量仪测量车身模型坐标并用与之联机的cad系统绘制车身图及相应的车身布置图。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直接在计算机上造型车身的三维形态已成为可能,并且可以根据设计者的要求方便迅速地对计算机屏幕所显示的车身造型进行各种修改,能在计算机屏幕上产生不同投影方向的生动逼真的产品三维外形图。因此,要提高车身的设计质量,缩短设计周期,可以将车身造型的手工设计和绘制不同方向外形图的工作移到计算机上进行,在计算机上进行交互设计,得到满意结果后再制作模型以及进行上述的其他后续工作。5) 编写设计任务书:作为对以后的设计,实验及工艺准备的指导和依据。其内容常包括:任务来源,设计原则和设计依据:产品的用途及使用条件;汽车型号,承载容量,布置形式及主要技术指标和参数,包括空车及满载下的整车尺寸,轴荷及性能参数,有关的可靠性指标及环保指标等;各总成及部件的结构形式的特性参数;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水平及变形方案;模拟采用的新技术,新结构,新装备,新材料和新工艺;维修,保养及其方便性的要求;续驶里程;生产计划,设备条件及预期制造成本和技术经济预测等。有时也加进与国内外同类型汽车技术性能的分析和对比等。有的还附有汽车总布置方案草图及车身外型方案图。6) 汽车的总布置设计:其主要任务是根据汽车的总体布置及整车性能提出对各总成及部件的布置要求和特性参数等设计要求;协调整车与总成间,总成与有关部件的布置关系和参数匹配关系,使之组成一个在给定使用条件下的使用性能能达到最优并满足设计任务书所要求的整车参数和性能指标的汽车。具体工作有:a) 绘制汽车总布置图:它是在总布置草图和个总成,部件设计的基础上用1比1或1比2的比例精确的绘出,用于精确控制各部件尺寸和位置,为各总成和部件分配精确的布置空间,因此又称为尺寸控制图。特别注意汽车整车布置的合理性,驾驶室和车厢内部布置应具有视野性好,驾驶操作方便,座位舒适,安全,维修方便等特点。b) 根据总布置设计确定的整车参数和性能指标提出对各总成和部件的设计要求:包括结构形式,特性参数,尺寸与质量等。提供整车有关数据与计算载荷等。c) 绘制转向轮跳动等有关的运动图:用于校核布置空间以避免发生运动干涉。d) 确定有关总成和部件支承的形式,结构参数与特性等,特别是对发动机前后支承,驾驶室支承和排气管支承的位置和刚度要精心选择。e) 确定各总成的质心位置,核算汽车空载和满载时的轴荷分配及整车质心高度。f) 制作模型进行布置空间的校核:通常制作1比1的车身内,外模型来检查驾驶操

作及上下车的方便性,视野范围,乘座空间及舒适性等。g) 汽车总成,部件及零件本身的选型与设计:其任务除了要保证总成和整车的性能指标外,还要考虑零件本身的强度,寿命与可靠性等问题。h) 设计图纸的工艺审查及必要的修改。i) 绘制汽车总装配图:其目的是进行土面装配校核,仔细检查相连接总成及部件的连接关系,连接部件的尺寸与配合以及拆装的方便性;核算与标注汽车整车和有关总成与部件的安装尺寸链,为汽车总装作技术准备和提供依据。j) 试制,实验,修改与定型:设计完成后投入样品试制时,应考虑有一定数量的零部件和总成投入台架试验,至少有3~4辆样车投入整车室内试验与道路试验,因为试验尤其是道路试验始终是考验汽车的设计与制造工艺最重要和不可替代的手段。试制与试验中暴露出的设计问题应该及时解决并记录在案,作为修改设计的依据。注意了解制造和装配中的工艺问题及质量控制情况及时把关,杜绝不合格的样品装车。要查明整车,总成及零部件的尺寸参数,质量参数,性能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问题所在,以便修改图纸或采取其他措施予以纠正。应按有关标准,法规进行全面的试验,以检查新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汽车试验也是一样,在汽车设计定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本设计是东风小康微型面包车eq638x总体总布置设计。近年来微型面包车的产销量日趋扩大,这得益于该车型不错的内部空间和实用性以及吸引人的价位,更重要的一点是该车型已逐步摆脱了外形过气以及内部布置不合理的弊端。通过对一款微型面包车的车身总布置的设计,可以使它具有良好的外形和内部空间,从而使它在性能方面表现很好,在空间方面具有令人满意的效果。在新型车研发、研制的初级阶段,经过调查研究与决策,提出整车设想并对汽车的主要参数以及发动机和车轮进行选择后,应对汽车进行总布置设计,其中车身的总布置设计是总布置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必须根据新产品的实际情况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合理的布置设计,这不仅关系到有效利用车内空间以及提高乘用舒适性,而且会影响整车,内外造型和尺寸参数,进而会影响整车性能和市场竞争力。 1.2 前人相关成果和预期目标 在汽车车身设计这一领域,国外已经十分成熟,但国内还尚不完善。对于车身外形的布置设计,涉及到车身空气动力学的知识,在这一领域前人为我们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主要是提出了一些改善汽车车身空气动力性能的措施:a.车身头部棱角圆角减少空气阻力 b.改善车身后部形状减小气动升力和空气阻力 c. 顶盖弯曲 d.后窗倾斜 e.尾部翘起等。而在车身内布置方面,近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人机工程学为汽车车身内布置提供了最好的设计工具。在国外,人体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已有多项成果。研究内容日趋广泛和深入。这些研究对解决汽车及车身设计如何适应人体特点,提高人机系统工作效率均有重要意义。人机工程学为我们进行汽车车身的内布置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以及宝贵的经验数据,这些经验数据对于我们今后进行车身总布置设计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实际使用意义。在国外,该学科早已起步故有丰富的人体数据和车身设计的经验,而在国内由于该学科起步较晚以及没有合适的人体数据而且缺乏经验,故?未形成清晰的人体工程学设计方法。 本次微型面包车车身总布置设计的预期目标是希望在根据该型轿车基本车型数据参数以及参考前人轿车车身总布置设计经验和积累的有用数据的基础上,设计出令人满意的合格的微型面包车车身。2 车身设计制图方法及设计原则 2.1 基本规定 1)图面布置 绘制车身总图、车身线图、总成图、装置图 、零件图时,一般按车辆自右向左行驶方向布置图面。 2)坐标网格 具有复杂曲面及严格装配位置要求的车身设计图样均绘制在具有坐标网格的图纸上。轿车车身设计时,一般取网格间距为100mm。其坐标线的方向及距零线的距离应标注在直径为16mm的细实线圆内,坐标线以细实线绘制。

 3)坐标零线的确定 车身设计资料的坐标应统一。其坐标零线的确定如下: 沿车架纵梁上表面较长的一段所作的水平直线或沿无车架车辆的车身地板下表面较长的一段所作的水平直线作为高度方向坐标(z坐标)的零线 。 通过车辆前轮理论中心并垂直于高度方向坐标零线所作的直线作为长度方向坐标(x坐标)的零线。 车辆的对称中心线作为宽度方向坐标(y坐标)的零线。 其坐标方向规定:沿车辆的前进方向

看去,x坐标零线以前为负、零线坐标以后为正;y坐标零线以左为正、零线以右为负;z坐标零线以上为正、零线以下为负。2.2 车身设计制图基本方法 1)车身总布置图; 2)车身室内尺寸标注; 3)车身总线图、车身表面设计线图; 4)车身风窗制图; 5)车身零件线图; 6)车身组件线图; 7)车身结构设计线图; 8)车身结构断面设计。 2.3 设计原则 空间问题是车身总布置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车身内部空间被分割,通常零部件总是在与乘坐者争夺空间。在总布置设计中必须找到一个妥协的解决方案。从满足驾驶员操作和乘员乘坐的要求出发,现代轿车车身设计中必须以人为中心。显然,轿车车身总布置设计的重点应放在确定室内空间大小和人体的活动空间上,又称车身室内人体工程布置设计,以改善乘坐舒适性和提高产品实用性。具体方法是利用人体工程学知识来确定乘员所必须的室内空间及操纵件、控制件装备等的布置位置,保证驾驶员操纵轻便、准确、视野宽阔和乘坐舒适、安全等。在此基础上进行整车的发动机、传动系等总成、部件,以及备胎、油箱和行李舱等的布置,以确定车身前舱和后舱的容积及尺寸,从而得到保证室内空间需求的具有最小外形尺寸的车身、满足车身轻量化的要求。总结起来车身总布置设计的设计原则具体表现为: 1)市场目标性原则; 2)从内到外的人体优先性原则; 3)协调性原则; 4)“见缝插针

”原则; 5)座位优先性原则; 6)“大多数人”原则; 7)准舒适性原则; 8)方便性原则; 9)最重要设计原则;3 轿车车身布置与底盘布置形式的关系 3汽车的总体设计3.1汽车类型的确定本设计是要设计一辆经济实用,外观新颖的微型面包车。在大的类里应属于客车的范畴。故可以是借鉴客车的设计。

 3.2发动机的选择考虑到燃料的使用的平衡及汽油机的转速高,升功率高,转速适应性较好,尺寸小及质量小,便于布置,振动及噪音较低等优点,目前国内外的微型车几乎无一例外的采用汽油发动机。故本车也采用汽油发动机。因为按照东风汽车公司的战略部署,东风渝安车辆有限公司的产品定位是1.3l以下排量微车,我决定采用东风渝安在重庆发动机分厂生产的eq474i-3u型发动机。该发动机目前主要在“东风小康3u金钻”上使用,技术较为成熟,发动机动力相当饱满,低转扭力足够,中段输出顺畅。再配合东风小康专用变速箱,一档齿比非常大,为载货储备了相当大的潜力。五档用尽也可以跑车一百二十多千米每小时的速度。市场反映较好。此款发动机的参数: 发动机型式:4缸/直列  排量:1310ml最大功率:60.5kw最大扭矩:102 nm 3.3汽车传动形式的选择  采用中置后驱形式,发动机位置采用微型面包车非常传统的中置引擎的布局,将发动机等平常在车头的部件置于驾驶员的座椅下。这样布置节约了空间成本,同时由于车身较轻,也有利于车辆的操控。(当然,这对舒适性有相当的影响。)3.4汽车的主要参数的选择3.4.1轴距l 轴距l对整备质量,汽车总长,汽车最小转弯直径,传动轴长度,纵向通过半径等有影响。当轴距短时,上述指标减小,此外,轴距还对轴荷分配,传动轴夹角有影响。轴距过短会使车厢长度不足或后悬过长;汽车上坡,制动或加速时轴荷转移过大,使汽车制动性或操纵稳定性变坏;车身纵向角振动增大,对平顺性不利;万向节传动轴的夹角增大。原则上对发动机排量大的乘用车,载质量或载客量多的货车或客车,轴距取得长。对机动性要求高的汽车,轴距宜取短些。为满足市场需求,工厂在标准轴距货车的基础上,生产出短轴距和长轴距的变型车。近年来,国内各大微车厂家生产的微型面包车都使用了加长的轴距。参考国内各主流微型车厂家的主打车型:长安cm8(sc6380)轴距:2430 mm长安之星二代(sc6282)轴距:2500mm五菱之光(wl6376e)轴距:2500mm昌河福瑞达(ch6390)轴距:2405mm一汽佳宝轴距:2450mm 考虑到所设计的eq638x所采用的发动机布置形式与上述车型相同,以及产品设计的“三化”原则,采用与“东风小康3u金钻”相同的轴距:2512mm3.4.2前后轮距b1和b2 改变汽车轮距b会影响车厢或驾驶室内宽,汽车总宽,总质量,侧倾刚度,最小转弯直径等因素发生变化。增加轮距则车厢内宽随之增加,并有利于增加侧倾刚度,汽车横向稳定性变好;但是汽车的总宽和总质量及最小转弯直径等增加,并导致汽车的比功率,比转矩指标下降,机动性变坏。 受汽车总宽不得超过2.5米的,轮距不宜过大。但在选定的前轮距b1范围内,应能

【篇三: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汽车整车论文】

 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汽车整车论文

  摘要

  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是车身设计的重要内容。车身总布置设计是在整车总布置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包括汽车车身底版的布置、前围的布置、车身室内人体工程布置、车门布置、发动机舱、行李舱的布置以及其它装备的布置。其中车身室内人体工程布置是主要的内容涉及到人体工程学的知识。可以说车身总布置设计的好坏是决定车身设计和轿车设计好坏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次7161轿车车身总布置设计主要是利用已给的数据和人体工程学的基本知识对该车型的车身外形布置和内部布置进行设计,并进行相关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计算以检验设计的合理性。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充分了解和掌握了对某一轿车车身进行车身总布置设计的步骤和方法,这将为我们以后毕业从事汽车车身设计的工作打下基础。

  关键词:车身总布置设计 人体工程学 车身外形布置设计 车身室内布置设计

  abstract

  car body general arrangement design is an important constituent of car body design. it is on the basement of car general arrangement design, includes car floor arrangement、front fender arrangement、interior body ergonomic arrangement、door arrangement、engine module and luggage  compartment arrangement and other establishments arrangement. among them, the interior body ergonomic arrange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as it relates to ergonomics. we can say that the quality of car body general arrangement is an important constituent which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body design and car design. during this time’s ao tuo mini car body general arrangement design, the mainly part of my work is to use data which is given by my guiding teacher and the infrastructural knowledge of ergonomics to design ao tuo car body external and interior arrangement, and to conduct some calculation about this car’s power and economy performance. this calculation can check that whether the car body general arrangement design is reasonable or not. through this graduate design, i fully know and master the steps and methods of body general arrangement design to a specific car body, which will lay the foundation for our car body design work after graduation.

  key words:body general arrangement design ergonomics body

 external arrangement design interior body arrangement design

 1.绪论

 1.1汽车设计的规律,决策与设计过程

 汽车设计尤其是新新车型的设计,是根据社会对该车型的使用要求而提出的整车参数与性能指标进行计算的,显然,那只能从宏观入手,即从整车的总体设计开始,然后通过总体设计的分析与计算,将整车参数和性能指标分解为有关总成的参数和功能后,再进行总成和部件设计,进而进行零件甚至某一更细微的局部设计与研究。

 汽车设计过程:

 1) 调查与初始决策:其任务是选定设计目标,并制定设计工作方针及设计原则。调查研究的内容应包括:老产品在服役中的表现及用户意见;当前本行业与相关行业的技术发展,

特别是竞争对手的新产品与新技术;材料,零部件,设备和工具等行业可能提供的条件;本企业在科研,开发及生产方面所取得的新成果等等,他们岁新产品设计是很有价值的。

 2) 总体方案设计:其任务是根据领导决策所选定的目标及开发目标制定的工作方针,设计原则等主导思想提出整车设想,因此又称为概念设计(concept desion)或构思设计。为此要绘制不同的总体图(1比5)供选择。在总体方案图上进行初步布置和分析,对主要总成只要画出大轮廓而突出各方案间的主要差别,使方案对比简明清晰,经方案论证选出其中最佳者。

 3) 绘制总布置草图,确定整车主要尺寸,质量参数与性能指标以及各总成的基本形式。在总布置草图上较准确地画出各总成及部件的外形和尺寸并进行仔细的布置;对轴荷分配和质心高度作计算与调整,以便准确地确定汽车的轴距,总长,总宽,总高,离地间隙,货箱或车身高度等,并使之符合有关标准和法规;进行性能计算及参数匹配。

 4) 车身造型设计及绘制车身布置图;绘制不同外形,不同方向,不同色彩的车身外形图;制作相应造型的1比5整车模型;从中优选后再制作1比5或1比1的精确模型。经征求意见,工艺分析评审及风洞实验后作进一步修改,审定后用三坐标测量仪测量车身模型坐标并用与之联机的cad系统绘制车身图及相应的车身布置图。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直接在计算机上造型车身的三维形态已成为可能,并且可以根据设计者的要求方便迅速地对计算机屏幕所显示的车身造型进行各种修改,能在计算机屏幕上产生不同投影方向的生动逼真的产品三维外形图。因此,要提高车身的设计质量,缩短设计周期,可以将车身造型的手工设计和绘制不同方向外形图的工作移到计算机上进行,在计算机上进行交互设计,得到满意结果后再制作模型以及进行上述的其他后续工作。

 5) 编写设计任务书:作为对以后的设计,实验及工艺准备的指导和依据。其内容常包括:任务来源,设计原则和设计依据:产品的用途及使用条件;汽车型号,承载容量,布置形式及主要技术指标和参数,包括空车及满载下的整车尺寸,轴荷及性能参数,有关的可靠性指标及环保指标等;各总成及部件的结构形式的特性参数;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水平及变形方案;模拟采用的新技术,新结构,新装备,新材料和新工艺;维修,保养及其方便性的要求;续驶里程;生产计划,设备条件及预期制造成本和技术经济预测等。有时也加进与国内外同类型汽车技术性能的分析和对比等。有的还附有汽车总布置方案草图及车身外型方案图。

 6) 汽车的总布置设计:其主要任务是根据汽车的总体布置及整车性能提出对各总成及部件的布置要求和特性参数等设计要求;协调整车与总成间,总成与有关部件的布置关系和参数匹配关系,使之组成一个在给定使用条件下的使用性能能达到最优并满足设计任务书所要求的整车参数和性能指标的汽车。具体工作有:

 a) 绘制汽车总布置图:它是在总布置草图和个总成,部件设计的基础上用1比1或1比2的比例精确的绘出,用于精确控制各部件尺寸和位置,为各总成和部件分配精确的布置空间,因此又称为尺寸控制图。特别注意汽车整车布置的合理性,驾驶室和车厢内部布置应具有视野性好,驾驶操作方便,座位舒适,安全,维修方便等特点。

 b) 根据总布置设计确定的整车参数和性能指标提出对各总成和部件的设计要求:包括结构形式,特性参数,尺寸与质量等。提供整车有关数据与计算载荷等。

 c) 绘制转向轮跳动等有关的运动图:用于校核布置空间以避免发生运动干涉。

 d) 确定有关总成和部件支承的形式,结构参数与特性等,特别是对发动机前后支承,驾驶室支承和排气管支承的位置和刚度要精心选择。

 e) 确定各总成的质心位置,核算汽车空载和满载时的轴荷分配及整车质心高度。

 f) 制作模型进行布置空间的校核:通常制作1比1的车身内,外模型来检查驾驶操作及上下车的方便性,视野范围,乘座空间及舒适性等。

g) 汽车总成,部件及零件本身的选型与设计:其任务除了要保证总成和整车的性能指标外,还要考虑零件本身的强度,寿命与可靠性等问题。

 h) 设计图纸的工艺审查及必要的修改。

 i) 绘制汽车总装配图:其目的是进行土面装配校核,仔细检查相连接总成及部件的连接关系,连接部件的尺寸与配合以及拆装的方便性;核算与标注汽车整车和有关总成与部件的安装尺寸链,为汽车总装作技术准备和提供依据。

 j) 试制,实验,修改与定型:设计完成后投入样品试制时,应考虑有一定数量的零部件和总成投入台架试验,至少有3~4辆样车投入整车室内试验与道路试验,因为试验尤其是道路试验始终是考验汽车的设计与制造工艺最重要和不可替代的手段。试制与试验中暴露出的设计问题应该及时解决并记录在案,作为修改设计的依据。注意了解制造和装配中的工艺问题及质量控制情况及时把关,杜绝不合格的样品装车。要查明整车,总成及零部件的尺寸参数,质量参数,性能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问题所在,以便修改图纸或采取其他措施予以纠正。应按有关标准,法规进行全面的试验,以检查新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汽车试验也是一样,在汽车设计定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设计是东风小康微型面包车eq638x总体总布置设计。近年来微型面包车的产销量日趋扩大,这得益于该车型不错的内部空间和实用性以及吸引人的价位,更重要的一点是该车型已逐步摆脱了外形过气以及内部布置不合理的弊端。通过对一款微型面包车的车身总布置的设计,可以使它具有良好的外形和内部空间,从而使它在性能方面表现很好,在空间方面具有令人满意的效果。在新型车研发、研制的初级阶段,经过调查研究与决策,提出整车设想并对汽车的主要参数以及发动机和车轮进行选择后,应对汽车进行总布置设计,其中车身的总布置设计是总布置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必须根据新产品的实际情况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合理的布置设计,这不仅关系到有效利用车内空间以及提高乘用舒 适性,而且会影响整车,内外造型和尺寸参数,进而会影响整车性能和市场竞争力。

 1.2 前人相关成果和预期目标

  在汽车车身设计这一领域,国外已经十分成熟,但国内还尚不完善。对于车身外形的布置设计,涉及到车身空气动力学的知识,在这一领域前人为我们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主要是提出了一些改善汽车车身空气动力性能的措施:a.车身头部棱角圆角减少空气阻力 b.改善车身后部形状减小气动升力和空气阻力 c. 顶盖弯曲 d.后窗倾斜 e.尾部翘起等。而在车身内布置方面,近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人机工程学为汽车车身内布置提供了最好的设计工具。在国 外,人体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已有多项成果。研究内容日趋广泛和深入。这些研究对解决汽车及车身设计如何适应人体特点,提高人机系统工作效率均有重要意义。人机工程学为我们进行汽车车身的内布置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以及宝贵的经验数据,这些经验数据对于我们今后进行车身总布置设计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实际使用意义。在国外,该学科早已起步故有丰富的人体数据和车身设计的经验,而在国内由于该学科起步较晚以及没有合适的人体数据而且缺乏经验,故尙未形成清晰的人体工程学设计方法。 本次微型面包车车身总布置设计的预期目标是希望在根据该型轿车基本车型数据参数以及参考前人轿车车身总布置设计经验和积累的有用数据的基础上,设计出令人满意的合格的微型面包车车身。

2 车身设计制图方法及设计原则

  2.1 基本规定

  1)图面布置

 绘制车身总图、车身线图、总成图、装置图 、零件图时,一般按车辆自右向左行驶方向布置图面。

 2)坐标网格

 具有复杂曲面及严格装配位置要求的车身设计图样均绘制在具有坐标网格的图纸上。轿车车身设计时,一般取网格间距为100mm。其坐标线的方向及距零线的距离应标注在直径为16mm的细实线圆内,坐标线以细实线绘制。

 3)坐标零线的确定

 车身设计资料的坐标应统一。其坐标零线的确定如下:

 沿车架纵梁上表面较长的一段所作的水平直线或沿无车架车辆的车身地板下表面较长的一段所作的水平直线作为高度方向坐标(z坐标)的零线 。 通过车辆前轮理论中心并垂直于高度方向坐标零线所作的直线作为长度方向坐标(x坐标)的零线。 车辆的对称中心线作为宽度方向坐标(y坐标)的零线。 其坐标方向规定:沿车辆的前进方向看去,x坐标零线以前为负、零线坐标以后为正;y坐标零线以左为正、零线以右为负;z坐标零线以上为正、零线以下为负。

  2.2 车身设计制图基本方法

 1)车身总布置图;

 2)车身室内尺寸标注;

 3)车身总线图、车身表面设计线图;

 4)车身风窗制图;

 5)车身零件线图;

 6)车身组件线图;

 7)车身结构设计线图;

 8)车身结构断面设计。

  2.3 设计原则

  空间问题是车身总布置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车身内部空间被分割,通常零

 部件总是在与乘坐者争夺空间。在总布置设计中必须找到一个妥协的解决方案。 从满足驾驶员操作和乘员乘坐的要求出发,现代轿车车身设计中必须以人为中

 心。显然,轿车车身总布置设计的重点应放在确定室内空间大小和人体的活动空 间上,又称车身室内人体工程布置设计,以改善乘坐舒适性和提高产品实用性。 具体方法是利用人体工程学知识来确定乘员所必须的室内空间及操纵件、控制件 装备等的布置位置,保证驾驶员操纵轻便、准确、视野宽阔和乘坐舒适、安全等。 在此基础上进行整车的发动机、传动系等总成、部件,以及备胎、油箱和行李舱 等的布置,以确定车身前舱和后舱的容积及尺寸,从而得到保证室内空间需求的 具有最小外形尺寸的车身、满足车身轻量化的要求。总结起来车身总布置设计的 设计原则具体表现为:

 1)市场目标性原则;

2)从内到外的人体优先性原则;

 3)协调性原则;

 4)“见缝插针”原则;

 5)座位优先性原则;

 6)“大多数人”原则;

 7)准舒适性原则;

 8)方便性原则;

 9)最重要设计原则;

 3 轿车车身布置与底盘布置形式的关系

  3汽车的总体设计

  3.1汽车类型的确定

  本设计是要设计一辆经济实用,外观新颖的微型面包车。在大的类里应属于客车的范畴。故可以是借鉴客车的设计。

  3.2发动机的选择

  考虑到燃料的使用的平衡及汽油机的转速高,升功率高,转速适应性较好,尺寸小及质量小,便于布置,振动及噪音较低等优点,目前国内外的微型车几乎无一例外的采用汽油发动机。故本车也采用汽油发动机。因为按照东风汽车公司的战略部署,东风渝安车辆有限公司的产品定位是1.3l以下排量微车,我决定采用东风渝安在重庆发动机分厂生产的eq474i-3u型发动机。该发动机目前主要在“东风小康3u金钻”上使用,技术较为成熟,发动机动力相当饱满,低转扭力足够,中段输出顺畅。再配合东风小康专用变速箱,一档齿比非常大,为载货储备了相当大的潜力。五档用尽也可以跑车一百二十多千米每小时的速度。市场反映较好。

 此款发动机的参数:

 发动机型式:4缸/直列

 排量:1310ml

 最大功率:60.5kw

 最大扭矩:102 nm

  3.3汽车传动形式的选择

  采用中置后驱形式,发动机位置采用微型面包车非常传统的中置引擎的布局,将发动机等平常在车头的部件置于驾驶员的座椅下。这样布置节约了空间成本,同时由于车身较轻,也有利于车辆的操控。(当然,这对舒适性有相当的影响。)

  3.4汽车的主要参数的选择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