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对于钢丝绳在滚筒上的缠绕层数,《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立井中升降人员或升降人
员、材料的,只准缠绕 层,专门升降物料的,准许缠绕 层;斜井中升降人员的准许缠绕 层,升降物料的准许缠绕 层。 (一、两、两、三 )
2、 提升设备按用途分为主井提升设备和副井提升设备。 主井提升设备主要用于提升 ; 副井提升设备主要用于提升 。(煤和矸石、人和送料)
3、钢丝绳捻向标记代号中,第一个字母表示 的捻向,第二个字母表示 的捻向。 (钢丝绳、股)
4、新绳悬挂前必须对每根钢丝绳做 、 、 三种试验。(拉断、弯曲、扭转)
5、深度指示器是矿井提升机不可缺少的一种起到 和 作用设施。(检测、保护)
6、盘型制动器是靠 产生制动力,靠 松闸。 (叠型弹簧、油压)
7、试样长度:单丝实验时应不小于 ,整绳拉力实验时应不小于 。(1.5 米、2 米)
8、钢丝绳按捻法分为 捻、 捻、 捻、 捻四种。(右交互捻、左交互捻、右同向捻、左同向捻)
9、提升机是矿井生产的最主要设备,用于 和 。(物料、升降人员)
10、目前国产提升机绳槽均为 ,因此,提升钢丝绳应选用 。 (右车槽、右捻向钢丝绳)
11、斜井串车提升时,宜采用 。(交互捻钢丝绳)
12、验绳时应以 的速度运行钢丝绳。 (0.3m/s)
13、矿井提升设备按提升容器分,可分为 和 。 (箕斗提升设备、罐笼提升设备)
14、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提升机可分为两大类: 和 。 (单绳缠绕式、多绳摩擦式)
15、单绳缠绕式提升机按滚筒的数目不同,分为 和 提升机两种。(单滚筒、双滚筒)
16、目前矿井使用的深度指示器有 、 和 三种。(机械牌坊式、圆盘式、数字式)
17、制动系统是提升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 和 组成。(制动器、传动机构)
18、液压站的作用是在工作制动时,产生不同的 ,以控制盘式制动器获得不同的 。(工作油压、制动力矩)
19、专为提人的钢丝绳安全系数不小于 ,当钢丝绳的安全系数小于 时必须更换。(9、7)
20、专为提物时钢丝绳安全系数不小于 ,当小于 时必须更换等。 (6.5、5)
21、缓冲机构:用于调节防坠器的 ,吸收下坠罐笼的 ,制动减速度。(制动力、动能)
22、标准罐笼按固定车箱式矿车载重质量确定为 、 和 三种形式。 (1t、1.5t、3t)
23、罐笼内每人占有的有效面积不小于 。 (0.18m2)
24、制动钢丝绳必须定期用润滑油润滑,防止 和 。(生锈、磨损)
25、当制动钢丝绳在一个捻距内断丝面积为钢丝总面积的 时,或者制动钢丝绳的
直径减小量达到 时,必须更换。 (10%、10%)
26、 制动手把的作用是操纵制动系统进行抱闸和松闸, 向前推为 , 向后拉为 。(松闸、抱闸)
27、电动机操纵手把(通常称为主令控制手把)。作用是控制主电动机的 、 和 。 (启动、停止、正反转)
28、盘式制动闸的闸瓦与制动盘之间的间隙应不大于 。 (2mm)
29、盘闸制动系统包括 和 两部分。 (盘闸制动器、液压站)
30、盘闸制动器的制动力矩是靠 沿轴向从两侧压向 产生的。 (闸瓦、制动盘)
31、液压站制动油压最大不得超过 ,其工作油压应根据实际提升载荷来确定最大
工作油压。 (6.5Mpa)
32、 在松闸时, 闸瓦与制动轮之间隙, 在闸瓦中心处不大于 , 两侧闸瓦间隙不大于 。 (2.5mm、0.5mm)
33、在选择或掺配润滑油时, 是最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 (粘度)
34、提升机运转前,必须先开 ,否则不得开车。 (润滑油泵)
35、润滑“五定”是指对设备润滑要做到 、 、 、 、 。(定点、定质、定量、定期、定人)
36、实行“三级过滤”制度,即 、 、 。 (入库过滤、发放过滤、加油过滤)
37、滑动轴承顶间隙的测量方法,常用 、 方法。(厚薄规即塞尽、压铅丝测量)
38、JK 型双滚筒提升机主轴装置结构是提升机工作和承载部分,包括 、 、
以及调绳离合器等。(滚筒、主轴、主轴承)
39、调绳离合器主要有三种类型:齿轮离合器、蜗轮蜗杆离合器、摩擦离合器,应用最多的是 离合器。 (齿轮)
(二)判断正误题
1、斜井串车提升应选用同向捻钢丝绳。 (x )
2、多绳摩擦提升用的钢丝绳捻向都相同。 (x )
3、单绳缠绕提升机使用的钢丝绳一般为右同向捻。 ( )
4、矿井提升机一般用 6×19 钢丝绳。 ( x)
5、起重作业中常选用交互捻钢丝绳。 ( )
6、6×37 钢丝绳比 6×19 钢丝绳柔软。 ( )
7、单绳缠绕式提升机,涉及升降人员所用的钢丝绳安全系数至少等于 8。 (x )
8、井筒开凿期间,悬挂水管、压气管、输料管、安全梯和电缆的钢丝绳,过了使用期限
即使经鉴定可用也必须更换。 ( )
9、钢丝的表面可以镀锌,称为镀锌钢丝,未镀锌的称为光面钢丝。 ( )
10、钢丝绳的韧性标志分为Ⅰ号和Ⅱ号Ⅲ号三种。 (x )
11、提升矿物用的钢丝绳可使用特号或Ⅰ号韧性的钢丝。 ( )
12、提升人员用的钢丝绳必须使用特号韧性的钢丝。 ( )
13、斜井提升物料用的钢丝绳必须使用Ⅰ号特号韧性的钢丝。 (x )
14、同一钢丝绳的各股中,相同直径钢丝的公称抗拉强度不相同。 ( x)
15、同一钢丝绳的各股中,不同直径的钢丝允许采用相邻的公称抗拉强度,但韧性号都
应相同。 ( )
16、钢丝绳捻向标记中,无论是绳中股还是股中丝, “Z”都是表示右捻向, “S”都是表示左捻向。 ( )
17、绳芯可支持绳股,减少股间钢丝的接触应力,从而减少钢丝的挤压和变形。 ( )
18、钢丝绳绳芯可缓和绳的弯曲应力,并起弹性垫层作用,使钢丝绳富有弹性。( )
19、钢丝绳绳芯可以储存润滑油,防止绳内钢丝锈蚀,并减少钢丝间的摩擦。 ( )
20、当α=180 时,围包角增大了,可以改变两提升钢丝绳中心距。 (x )
21、如果出现不合格钢丝的断面积与钢丝绳总断面积之比达到25%时,该钢丝绳必须
更换。 ( )
22、试车:先以慢速提升 1 次,无问题后,方可全速提升 2~3 次,仍无问题,则再重罐
试验 8~10 次左右,以备新绳伸长后调绳。 ( )
23、防坠器动作的空行程时间,即从提升钢丝绳断裂使罐笼自由坠落动作后开始产生制
动阻力的时间,一般不超过 O.25s。 ( )
24、提升速度小于 3m/s的罐笼,过卷高度小于 4m;超过 3m/s 的罐笼过卷高度小于 6m。 ( x)
25、箕斗提升过卷高度不小于 4m。 ( )
26、盘闸制动器是靠碟形弹簧产生制动力,靠油压松闸。 ( )
27、液压站的作用是为盘闸制动器提供压力油源,控制油路以实现制动器的各项制动功
能。 ( )
28、提升机各部件常用的润滑剂可分为润滑油和润滑脂。 ( )
(三)选择题
1、提升机各部经调整合适后,即可进行空负荷试运转,为( C)4 小时。
A、连续正转 B、断续正反转各 C、连续全速正转、反转各 D、断续全速运转正、反转
2、矿井提升机主轴轴承通常采用(B )润滑。
A、油绳 B、强制给油 C、油环 D、油池润滑
3、JK 提升机空负荷运转时,盘形闸与闸盘的接触面积必须大于( C)。
A、10% B、30% C、60% D、90%
4、调绳离合器用 1MPa、2MPa、3 MPa 的油压试验之后,再用 4MPa 试验(A )次,均能顺利脱开、合上。脱开和合上时间应在 10S 内完成,行程为 60mm。
A、3 B、5 C、7 D、9
5、下面(B )钢丝绳可以用于矿井提升机。
A、6×19 右同向捻 B、6×37 右同向捻 C、6×37 左同向捻 D、6×19 左同向
捻
6、提升钢丝绳必须( B)检查一次。
A、每班 B、每天 C、两天 D、三天
7、罐道钢丝绳直径减小(D )时必须更换。
A、5% B、8% C、10% D、15%
8、钢丝绳遭受猛烈拉力的一段,其长度伸长( D)以上时,应将受力段剁掉或更换全绳。
A、5% B、8% C、10% D、0.5%
9、下列(B )需要尾绳。
A、单绳缠绕式提升机 B、多绳摩擦式提升机 C、井下轨道运输绞车 D、调度绞车
10、对摩擦式提升机使用的钢丝绳,应定期涂(B )
A、防冻液 B、戈培油和增摩脂 C、润滑脂 D、润滑油
11、无论多绳摩擦式或单绳缠绕提升机的钢丝绳,绳芯里注油必须注(D )
A、润滑油 B、戈培油和增摩脂 C、润滑脂 D、麻芯脂
12、提升机在减速阶段及下放重物时,制动系统参与绞车控制的制动为(A )。
A、工作制动 B、紧急停车 C、安全制动 D、停车
13、提升机发生紧急事故时,制动系统能迅速而合乎要求地闸住提升机的制动为( C)。
A、工作制动 B、紧急停车 C、安全制动 D、停车
14、《煤矿安全规程》对提升机制动有规定:必须设置司机不离开座位即能操纵的(A )。
A、常用闸和保险闸 B、操作手把 C、灯开关 D、换向阀
15、《煤矿安全规程》对提升机制动有规定:常用闸和保险闸共同使用一套闸瓦制动时,
操纵和控制机构( A)。
A、必须分开 B、应合二为一 C、必须随时可用 D、必须装手把
16、《煤矿安全规程》对提升机制动有规定:双滚筒提升机的两套闸瓦的传动装置( A)。
A、必须分开 B、应能同时动作 C、应润滑 D、应保持干燥
17、防止过速装置必须在提升速度超过最大速度 15%时,能自动断电,并能(D )。
A、自动减速 B、发出声音信号 C、发出光电信号 D、使保险闸发生作用
(四)名词解释:
1、二级安全制动:为保证既能以足够大的制动力矩迅速停车,又不产生过大的制动减速度而给设备带来 过大的动负荷要求采用二级安全制动。二级安全制动就是将提升机的全部制动力矩分成 两级进行。
2、咬绳:由于钢丝绳的直径不是无限小,如果内偏角过大,弦长的脱离段与邻圈钢丝绳不是相离而是相交。
(五 )问答
1、分析提升机制动力距不足的原因。
(1)制动重锤量不够或盘形弹簧弹力不够;
(2)闸瓦与闸轮或制动盘接触面积小,光洁度低,使摩擦系数降低;
(3)制动油缸严重磨损。
2、指出闸瓦偏磨和磨损较快的原因
(1)闸瓦与闸轮中心偏差过大;
(2)闸瓦间隙不均匀,偏斜;
(3)闸瓦与闸轮接触表面不平整;
(4)闸瓦材质不符合要求。
3、制动或松闸不灵活,分析其原因。
(1)各传动杆件不灵活;
(2)销轴缺油或烧住;
(3)制动缸卡缸;
(4)油压不够,或气压过低。
4、分析多绳摩擦式提升机打滑的原因。
(1)钢丝绳在悬吊前未清洗干净,存有防锈油;
(2)操作时减速度过大;
(3)摩擦衬垫的摩擦系数小;
(4)超负荷。
5、说出深度指示器的作用。
(1)指示提升容器的运行位置;
(2)容器接近井口卸载位置和井底停车场时,发出减速信号;
(3)当提升机超速和过卷时,进行限速和过速保护;
(4)对于多绳摩擦式提升机深度指示器还能自动调零以消除由于钢丝绳在主导轮摩擦衬
垫上的滑动、蠕动和自然伸长等造成的指示误差。
6、阐述增大防滑安全系数的措施。
(1)增大围包角;
(2)提高摩擦系数;
(3)提高下放端钢丝绳的张力;
(4)控制最大加、减速度,减小动载荷。
7、分析提升机滚筒产生的异响的故障原因。
(1)连接件松动或断裂,造成连接部位相对位移和震动;
(2)焊缝开裂,发出声响;
(3)筒壳强度不够,产生开裂、变形;
(4)衬套与轴磨损间隙过大;
(5)离合器松动。
8、分析提升机轴承过热的原因。
(1)缺油或油质不良;
(2)油圈转动不灵或卡住 ;
(3)接触不好或与轴线不同心;
(4)间隙过小 。
9、指出提升机的轴向齿轮式调绳离合器离、合困难的原因。
(1)齿轮与齿圈相对位置未对好;
(2)外齿轮与内齿圈上有毛刺;
(3)内齿圈与轮毂间的尼龙瓦磨损超限,滚筒下沉。
10、分析提升机制动器抱闸或松闸速度缓慢的原因。
(1)传动拉杆长短不符合要求,调整机构调整的不合适;
(2)销轴与孔松旷,磨损过大,或锈蚀严重;
(3)制动器操纵手把给不到位置或移动角度不合适;
(4)制动力矩不够或弹簧弹力小。
11、说出提升机过卷相关的规定。
①过卷:容器超过正常卸载位置。
②过卷高度:容器过卷时所允许的缓冲高度。
③规程 397 条对过卷高度的规定:
提升速度小于 3m/s 的罐笼,不得小于 4m;超过 3m/s 的罐笼不小于 6m;
箕斗提升不小于 4m;
摩擦提升不小于 6m 等等。
④过卷保护:分别装在井口和提升机的深度指示器上,并接入安全回路。
12、指出罐道和罐耳的磨损更换标准。
据规程 386 条的规定 罐道和罐耳的磨损达到下列程度必须更换:
(1)木罐道任一侧磨损量超过 15mm 或其总间隙超过 40mm。
(2)钢轨罐道轨头任一侧磨损量超过 8mm,或轨腰磨损量超过原有厚度的 25%;罐耳的任
一侧磨损量超过 8mm,或在同一侧罐耳和罐道的总磨损量超过 l0mm,或者罐耳与罐道的
总间隙超过 20mm。
(3)组合钢罐道任~侧的磨损量超过原有厚度的 50%。
(4)钢丝绳罐道与滑套的总间隙超过 15mm。
13、阐述制动手把的作用。
制动手把的作用是操纵制动系统进行抱闸和松闸,向前推为松闸,向后拉为抱闸。
制动手把通过转轴与下面的自整角机连接,自整角机输出电压的变化,来控制液压站电
液调压装置动线圈的电流,从而改变油液的压力,进而改变制动器的制动力矩。当制动
手把推到最前位置时,自整角机发出最大电压,提升机处于全松闸状态;当制动手把拉
回到最后位置时,自整角机发出最小电压,零电压,提升机处于全抱闸状态。手把由全
松闸位置到全抱闸位置的回转角度为 700,手把在这个角度范围内扳动时,自整角机的输
出电压相应变化,从而改变液压系统油压,使制动系统获得不同的制动力矩。
14、说出进行提升机调绳操作的步骤。
1)两提升容器必须空载,并将游动滚筒上的容器置于井下装载位置,落下该侧保险
闸;
2)拉动调绳手柄,打开离合器;
3)对游动滚筒轴套加油后再进行调绳;
4)离合器合上之前,应进行对齿,并在齿上加油后,拉回调绳手柄使离合器闭合;
5)当离合器啮合过紧,打不出或打不进时,可以送电使滚筒少许转动,如仍进、出困难,
应检查原因,将故障排除,再进行离或合的工作;
6)调绳期间,严禁作为单滚筒提升机进行单钩提升;
7)调绳结束后,要进行空载运行,无问题后方可恢复正常的提升;
8)调绳过程中不允许提升人员或重物。
15、说出提升机过卷后应采取的措施。
当提升过卷时,应立即与井下口信号工取得联系,认为悬挂装置无问题后,方可拨
动转换开关,使提升机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若悬挂装置有问题时,必须由检修工检查后,
决定能否开车。
16、分析区别工作制动和安全制动。
工作制动是正常工作时的制动;
安全制动是事故状态时的紧急制动。
17、指出《煤矿安全规程》对立井提升安全制动减速度的要求。
《煤矿安全规程》第 433 条对立井提升安全制动减速度的要求,对大型提升机的安全
制动都要求具有二级制动特性。二级制动既能快速、平稳的闸住提升机,又不致使提升
机减速过大,可避免减速时产生过大的动载荷.所以对机械、电气设备均有好处。盘式
制动器一般由多副闸组成,实现二级制动很方便,可将闸分为 A、B 两组,A 组先投入制
动,产生第一级制动力矩,其数值应保证提升重物时,安全制动减速度不大于 5m/s。,
下放重物时减速度不小于 1.5m/s。,提升机在此制动力矩作用下速度下降。B 组在滞后
一定时间(提升速度接近零时)再投入,产生二级制动力矩,以保证在提升终了时可靠地
将提升机闸住。
18、说出制动器调节顺序。
①将制动梁与制动轮处于抱紧状态。
②拧动顶丝 9 使其与制动梁相接触(闸瓦与制动轮必须处在制动的情况下),同时将辅助
立柱 5 的拉杆调整好。这样才能保证制动轮与闸瓦间具有均匀的间隙。
③在提升机抱闸的时候,一必须保证顶丝 9 与制动梁间的间隙为 2mm。所以在松闸时,制 动梁也就离开制动轮 2mm。
④闸瓦与制动轮间的间隙应保持最小的间隙,最大不得超过 2mm.司机必须每班检查。当
气缸的活塞达到了最大的行程 120mm 时,闸瓦与闸轮间不得有任何间隙的存在。
⑤拉紧上下水平横拉杆 11,使杠杆 8 位于水平位置,同时,连接螺帽应适当地旋在一对
垂直拉杆 12 上,旋在位仟上的螺纹长度不小于拉杆的直径,但也不大于直径的 1.5。
在调整上下拉杆时应在松闸的情况下进行,必须保证工作气缸的活塞降到气缸的底部,
其活塞与缸底的间隙应保持 5~10mm。
19、指出润滑油的更换标准。
润滑油的更换,是针对油箱式润滑系统而言,对于流出式或压出式润滑,因润滑油在润滑部位停留时间短且不是循环润滑使用,就不存在换油标准问题。 确定是否要换新油,应化验检查。化验之前必须正确取样:在设备运转油温正常,油被搅拌均匀时,在油箱上、中、下部均匀取样化验;采集油样的器具必须是清洁的、中性的。 润滑油在试样透明瓶中做澄清试验时,静止后若从下部开始澄清,说明是由于混入空气后造成的,空气排出后可继续使用;若是由上部开始澄清,则说明是混入水分、杂质造成的,要更换新油。润滑油经过化验后,如果发现某些标准超过换油标准,就必须更换新油。
20、说出摩擦衬垫具有的性能。
①与钢丝绳对偶摩擦时有较高的摩擦系数,且摩擦系数受水、油的影响较小;
②具有较高的比压和抗疲劳性能;
③具有较高的耐磨性能,磨损时粉尘对人和设备无害;
④在正常温度范围内,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能;
⑤材料来源容易,价格便宜,加工和安装方便;
⑥应具有一定的弹性,能起到调整一定的张力偏差的作用,并减少钢丝绳之间蠕动量的
偏差;衬垫的上述性能中最主要的是摩擦系数,提高摩擦系数将会提高提升设备的经济效果和安全性。
21、分析滚筒产生裂缝的原因。
1)连接件松动或断裂,造成连接部位相对位移和振动;
2)焊缝开裂,发出声响;
3)筒壳强度不够,产生开裂、变形;
4)衬套与轴磨损间隙过大;
5)离合器松动。
22、说出轴承烧瓦的预防措施。
预防处理的办法是:
1)经常检查油圈工作情况,发现松扣,及时紧固;发现脱扣,应将其连接,发现油圈不
转,应处理内表面,使其粗糙一些;
2)油圈入油面深度,应在 0.1~0.14D(D 为油圈直径)。油池油量应保持在规定深度;
3)油圈最好用黄铜制作,在油圈内表面车几个窄圆槽,可以增加其带油能力;
4)直接更换椭圆的油圈。
23、分析运转中突然降压,松不开闸的原因。
1)溢流阀的节流孔堵塞或滑阀被卡住;
2)电液调压装置控制阀和喷嘴接触不严;
3)溢流阀的控制室密封不严,或与电液调压装置间的连接管漏油;
4)电液调压装置的动线圈引出线焊接不牢固。
提升事故分析案例
我国矿井提升事故率一直较高,按照事故发生的性质大致可分为:断绳事故、卡罐事故、
过卷蹲罐事故、溜罐跑车事故、井筒事故、断轴事故、建井提升事故、维修操作事故、电气
事故等九大类。发生提升事故的原因大多与提升机司机的操作、维护不当有关。了解和分析
造成事故的原因,吸取教训,从中找出预防措施,对于强化提升机司机的安全意识,提高操
作技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案例一 2000 年“12.20”副井违章提升事故
1、案例经过 某矿 2000 年 12 月 20 日四点班 19 时 5 分,副井西罐在二水平,把钩工刘某用推车器把矿车推进罐笼,在回推车器时把按钮按错,致使推车器把矿车部分推出罐笼。
二水平信号工朱彦辉在信号房内未出来观察情况,就打点提升,一直提到一水平北边摇台,
把摇台撞坏,矿车从罐上翻到一水平北边摇台上,卡坏 6 根罐道。
2、事故原因分析
① 二水平信号工朱某未出绞车房观察情况,就违章打点提升,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
因。
② 二水平南头把钩工刘某工作不负责任,违章作业,按错按钮把矿车部分顶出罐笼后,
不到信号房制止提升反而上罐拉车,结果连人带车被提到一水平,二水平北头把钩工贾某发
现违章提升后未及时发出停止提升信号,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3、防范措施制定
① 认真落实把钩工责任,提罐前要认真检查罐笼南北装车情况,确认无误后方可提升。
② 信号工要集中精力操作,严禁盲目打信号。
4、事故处理意见
① 对二水平信号工朱某、二水平南头把钩工刘某分别给予开除矿籍留矿使用一年之处分。
② 对二水平北头把钩工贾明臣给予行政降一级工资半年之处分。
③ 上井口信号工吴,在公司、矿组织追查事故时不实事求是,干扰追查,对其给予行政
降一级工资半年之处分。
④ 对机二队队长、支部、当班跟班副队长分别给予行政警告处分。
案例二 2001 年“2.26'’主井坠箕斗提升事故
1、案例经过 某矿 2001 年 2 月 26 日零点班,机一队老主井当班班长祁某,老主井绞车
房绞车司机梁某、黄某开车,5 时 45 分,主司机梁开车,副司机黄监护,当时副钩在卸载位置卸煤后下放,当箕斗下放约 4.5m 时,卓尔电脑保护动作自动抱闸停车并发出警示,停车后 监护司机黄随手拖了一下点,又到出绳孔处检查,见绳未搭到松绳保护上,没有往外看大绳情况,就又折了回来,主司机梁在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又二次加电提升,在尚未加到 全速时突然听到一声巨响,看到滚筒后边冒火星,停车后检查发现副钩钢丝绳断开,箕斗坠入井筒。现场勘察发现,箕斗带 20m 左右钢丝绳坠入井底清煤仓内,地面井架下断有 10 余 m 钢丝绳,剩余约 250m 钢丝绳在滚筒上缠绕,绞车运行距离约 14m 左右。箕斗坠井后,底部严 重变形损坏,同时使井筒装备、井底装载设备、清煤煤仓设备等不同程度损坏。影响生产 19.5 个小班共计 156 小时,直接经济损失 35 万元。后经抢修,于 3 月 4 日 21 时恢复生产。
2、事故原因分析
① 监护司机黄在异物卡住箕斗、绞车松绳、卓尔电脑动作自动抱闸停车并发出警示时,
没有弄清情况随手拖点,对副钩箕斗松绳又不仔细检查,误导主司机二次加电开车,是造成
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② 主司机梁在异物卡住箕斗、绞车松绳、卓尔电脑动作自动抱闸停车并发出警示时,不
认真检查,在情况不明时二次加电开车,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③ 老主井绞车电工维护专责赵某日常检修工作不负责任,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绞车松绳
保护装置动作不灵敏的隐患,致使松绳保护未动作,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重要原因。当班班长
祁某在异物卡箕斗松绳后现场处理不到位,没有采取得力措施制止司机二次加电开车,也是
造成此次事故的重要原因。
④ 机一队及业务保安部门领导对职工安全教育不够,安全管理不到位,规章执行不严。
3、防范措施制定
① 完善大型机电运输提升运输设备各种安全保护装置,确保灵敏可靠,对老主井松绳保
护由一道改为两道,一道为压接式,一道为接触式。
② 加强检修,提高检修质量,落实班组长和检修人员责任,挂牌管理。
③ 抓好职工安全技术培训,使广大职工熟悉岗位操作技能,增强安全意识,养成按章操
作的良好习惯。
4、事故处理意见
① 对机一队监护司机黄某开除矿籍处分。
② 对机一队主司机梁某开除矿籍留矿使用一年之处分,并调离原岗位。
③ 对老主井绞车电工维护专责赵某行政降一级工资不再恢复之处分。
④ 对当班班长祁某行政降一级工资不再恢复之处分,并调离原岗位。
⑤ 对机一队队长、支部分别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并同时免去原职务。
⑥ 对机一队主管技术员行政警告处分。
⑦ 对机电科主管四大件副科长给予行政警告处分。
⑧ 对机电副总、机电科长分别给予罚款处理。
案例三 2002 年“9.22”副井过卷事故
1、案例经过 某矿 2002 年 9 月 22 日八点班 12 时 30 分,副井井口信号工打点提升,当 时西罐在上井口,副井绞车司机赵某误认为是上车,即加电提升,等反应过后立即采取制动 措施,此时井架过卷保护开关动作安全制动,但已造成过卷 350mm 的事故。
2、事故原因分析
① 当班主司机赵某开车时注意力不集中,造成误加电提升,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② 监护司机李某班中脱岗,没有履行监护职责。
3、防范措施制定
① 严格执行“一人开车,一人监护”制度,按章操作。
② 加强劳动纪律,严禁空岗、脱岗现象。
4、事故处理意见
① 对机一队主司机赵某、监护司机李某分别给予行政降一级工资一年之处分。
② 免去机一队分管副队长严某
案例四 副井提升未遂事故
1、案例经过 2003 年 9 月 17 日上午 8 时 30 分,某矿副井西罐笼在上井口上多人后,
机二队把钩工刘某关上安全门,没有吹哨。机二队上井口信号工张某见安全门已关闭,就打
点下车。此时,又有工人准备上罐,机二队把钩工刘某就再次打开安全门让乘罐人员上罐。
承罐人员正在上罐时,罐笼启动,信号工及时打点停车,但罐笼已下落 70Omm,险些酿成伤亡事故。
2、事故原因分析
① 机二队信号工张某工作不负责任,未听到把钩工吹哨就违章发出开车信号,严重违章
操作。
② 机一队上井口安全门闭锁装置不完善,在发出开车信号后,安全门仍能打开,给事故
埋下了隐患。
3、防范措施制定
① 严格落实井口信号工、把钩工等特殊工种人员的责任,按章操作。
② 加强对主、副井重大提升运输系统各类安全保护的检修检查,做好每班交前的试
验和检查。
4、案例处理意见
① 对机二队信号工张某给予行政降一级工资一年之处分。
② 对机一队队长、技术员分别给予行政降一级工资半年之处分,并罚款 200 元。
案例五 副井提升过卷事故
1、 案例经过 2003 年 12 月 8 日零点班, 机电一队副井绞车房绞车司机李某、赵某开车,
约 0 时 50 分,主司机李某开车,赵某监护,当时,副井主罐在二水平上人后,下井口打点,上井口副罐没有人,信号工李某打了上车点,主司机李某开车上提运行,当主罐运行到上井口约 7m 左右时,主司机李某看到绞车滚筒上停车记号时即施闸停车(误把下车停车记号看成是上车停车记号),罐笼停住后工作闸并未带到位,此时等待信号工打停点,约半分钟后,井口北侧把钩工刘某向绞车房问: “为啥不动车,罐还未到位” ,主司机李某接到电话后误认为是开始提下一罐,在未发现罐笼停车位置异常的情况下,就加电敞闸接上一车点提升,随即发生过卷事故。过卷高度 2.2m,过卷后罐笼将缓冲梁别入罐内,影响正常提升 1 个多小时。
2、事故原因分析
① 副井绞车司机李某在工作精力不集中,停车后未及时发现停车异常,且工作闸在停车
后未带到位,为二次加电提供了条件,接电话后未明白事实就加电提升,是造成事故的直接
原因。
②副井监护司机赵某未履行监护职责,在第一次停车时未能及时发现异常,提醒主司机,
在第二次动车时未能及时制止。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③机电一队对副井提升安全管理不到位,职工安全第一安全第一思想树立不牢固。
3、防范措施制定
① 举一反三,对所有大型机电运输提升设备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各类安全保护,确
保灵敏可靠。
② 加强职工安全教育,提高绞车司机的安全意识,工作时间必须集中精力,精心操作。
③ 全面开展安全技术培训和岗位练兵,提高操作技能。
④ 加强对特殊部位上岗检查力度,整顿劳动纪律。
4、案例处理意见:
① 对机电一队主司机李某给予开除矿籍留矿使用一年之处分。
② 对机电一队监护司机赵某给予行政降一级工资一年之处分,罚款 200 元。
③ 对机电一队分管副井提升副队长毕某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罚款 300 元。
④ 对机电一队队长严某、支部路某给予安全诫勉谈话,分别罚款 200 元。
⑤ 对机电一队施行黄牌警告,罚款 2000 元。
中国矿业大学2008~2009学年第 2 学期
《 矿井提升运输》试卷(A)卷 答案
一 填空(共20分,每空1分)
1、相等、(远远)小于;2、中单链型、中双链型、边双链型;3、调心托辊、缓冲托辊;4、架线式、蓄电池式;5、初期投资费、运转费;6、线接触式或三角股、外层钢丝绳较粗;7、9.2-0.0005Hc;8、箕斗提升速度图(六阶段速度图)、罐笼提升速度图(五阶段速度图);9、1.75、1.25。10、最大静载荷、安全系数。
二 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1、B; 12、C;13、D;14、D;15、A
三 简答题(共40分,每题8分)
16 简述矿井运输的特点。解题要点:
空间窄小:运输设备在井下窄小的巷道内工作。要求运输设备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尽量小;
环节多:运输线路长短不一且经常变化,水平倾斜线路交叉相连,运输设备之间需转载。要求运输设备品种多样化;
流动性强: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运输距离经常变化,运输地点经常变化;要求运输设备便于拆装和移置。
工作环境恶劣:防爆存在瓦斯、煤尘爆炸的危险。要求运输设具有防爆性,并且耐腐蚀。
17 说明电机车的列车组成计算中须对制动条件进行验算的原因。解题要点:
验算实际运行时列车制动距离是否满足《规程》要求。
按制动条件计算重车组质量时,是用电机车的长时速度计算的减速度。
需要按重列车下坡时的实际运行速度和实际所得到的减速度验算其制动距离是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18试列举可能导致钢丝绳张力不平衡的原因,并指出其危害和解决措施。解题要点:
原因:
各绳的物理性质不一致,弹性模量不等;
各绳槽的深度不等;
钢丝绳的长短不一;
各钢丝绳的滑动不均以及钢丝绳的蠕动。
危害:可能会引起断绳事故,即某一根钢丝绳先断裂,甚至可能造成坠罐等重大事故;
解决措施:安装钢丝绳张力平衡装置。
19 对摩擦提升机如何提高其防滑性能?解题要点:
研制高摩擦系数的衬垫材料。这是最理想的解决办法,但实行起来遇到不少困难,迄今为止仍未获得满意的结果。
增加围包角。实际上围包角α是不能随意增加的,因为一般导向轮的设置是为了使两提升容器保持一定的中心距,它只是附带地起到增加围包角的作用。通常α可增至190°~220°。
为容器附加配重。在提升容器底部的框架上加设配重来增加容器自重,这是最常用的办法,但也是迫不得已的办法。
采用平衡锤单容器提升。平衡锤单容器提升在一次提升量相同的情况下,其两绳般的拉力差仅为双容器提升时的一半,因此具有较好的防滑性能,但效率不如双容器提升高,一般多用于多水平提升。
20 简述箕斗提升系统设置爬行阶段的目的。解题要点:
重箕斗将要进入卸载曲轨,应以低速爬行。
减轻重箕斗对井架的冲击。
有利于准确停车
一般取v4=0.4~0.5m/s,爬行距离h4=2.5~5m。
四 计算题(共30分,每题15分)
21 解题要点:(答案不唯一)
运输能力验算:
实际所需要的输送能力:
∵ Q=750 t/h > 657 t/h= Qc,该输送机的运输能力能满足要求。
电动机功率验算:
每米长度上煤的重量:
重段阻力:
空段阻力:
牵引力(考虑可弯曲段影响):
所需电机功率:
再考虑15%-20%的富裕量:
而该刮板输送机实际装机功率490 kW>468kW= N’,因此电机功率满足要求。
综上所述,该刮板输送机的运输能力和电机功率能够满足要求。
22 解题要点:(答案不唯一)
合理运行的经济速度:
一次提升循环时间:
一小时提升次数:
④ 一小时提升量:
⑤ 一次合理提升量:
中国矿业大学2008~2009学年第 2 学期
《 矿井提升运输》试卷(B)卷 答案
一 填空(共20分,每空1分)
1、连续运输机械、往返运输机械; 2、调心托辊、承载托棍、缓冲托辊;3、承载机构、
牵引机构;4、电机车、内燃机车;5、防坠器 6、外层钢丝较粗 ;7、宽度(或容绳量)、最大静张力、最大静张力差;8、自由滑行方式、制动状态方式、电动机减速方式;9、动能;10、1.75、1.25。
二 选择题(共10分,每题2分)
11,B;12,D;13,B;14,A;15,C
三 简答题(共40分,每题8分)
16井下运输机械按运行方式分为几类,简述主要优缺点。解题要点:
井下运输机械按运行方式分为连续式、往返式。
连续式:运输能力大,与运输距离无关;同一时间只能运输单一货物;自动化程度高,起动后不需要司机。
往返式:运输能力与运输距离有关;需要专门的司机;机动灵活,可以同时运输多种货物。
17说明电机车的列车组成计算中须对温升条件进行验算的原因。解题要点:
验算实际运行时电动机的最大温升是否满足电机功率的要求。
按温升条件计算重车组质量时,是按等阻坡度,并以加权平均运输距离为条件计算的;
需要按在平均坡度且在最长距离运行时,验算其等值电流是否超过长时电流。
18简述矿井提升机制动装置的作用。解题要点:
工作制动:正常操作中参与提升机的速度控制,提升终了时可靠的停车。
安全制动:发生紧急事故时,能按要求减速,制动提升机,防止事故的扩大。
在减速阶段参与提升机的速度控制。
对于双卷筒提升机,调节绳长或更换水平时能够分别闸住活卷筒和死卷筒。
19简述箕斗提升系统设置初加速度阶段的目的。解题要点:
提升循环开始,处于井底装载处的箕斗被提起,而处于井口卸载位置的箕斗则沿卸载曲轨下行。
为了减少容器通过卸载曲轨时对井架的冲击,对初加速度a0及容器在卸载曲轨内的运行速度v0要加以。
一般取a00.5m/s2并且v01.5 m/s。
20简述矿用提升钢丝绳安全系数的意义。解题要点:
定义:指钢丝绳钢丝拉断力的总和与钢丝绳的计算静拉力之比。
安全系数并不代表钢丝绳真正具有的强度储备,只不过表示经过实践证明在此条件下钢丝绳可以安全运行。
四 计算题(共30分,每题15分)
21 解题要点:(答案不唯一)
运输能力验算:
实际所需要的输送能力:
∵ Q=850 t/h > 791t/h= Qc,该输送机的运输能力能满足要求。
电动机功率验算:
每米长度上煤的重量:
重段阻力:
空段阻力:
牵引力(考虑可弯曲段影响):
所需电机功率:
再考虑15%-20%的富裕量:
而该刮板输送机实际装机功率500 kW>468kW= N’,因此电机功率满足要求。
综上所述,该刮板输送机的运输能力和电机功率能够满足要求。
22 解题要点:(答案不唯一)
合理运行的经济速度:
一次提升循环时间:
一小时提升次数:
④ 一小时提升量:
⑤ 一次合理提升量: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