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中考物理浮力类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含答案解析
2025-09-24 11:09:51 责编:小OO
文档
一、初中物理浮力类问题

1.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容器中分别盛有相等体积的不同液体甲、乙。取两块质量相同的橡皮泥,将一块橡皮泥撑开成碗状放入甲液体中,将另一块捏成球形状放入乙液体中,橡皮泥静止后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橡皮泥受到的浮力 F甲=F乙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液甲<p液乙

C.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p地甲>p地乙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橡皮泥在甲液体中漂浮,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甲=G,橡皮泥在乙液体中悬浮,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乙=G,所以F甲=F乙,故A符合题意;

B C.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容器中分别盛有相等体积的不同液体甲、乙,当放入橡皮泥后,液面仍然相平,说明橡皮泥排开甲、乙两种液体的体积是相同的,由于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甲=F乙,则

液体甲、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

由于,所以,故B、C错误;

D.容器对面的压强分别为

由于液体甲、乙的体积相同,密度相同,所以液体甲、乙的质量相同,重力也相同,所以

故D错误。

故选A。

2.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制成两个完全相同的简易密度计,现将它们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当它们竖直静止在液体中时,液面高度相同。以下相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A.两个简易密度计所受浮力F甲等于F乙

B.两杯液体的密度ρ甲大于ρ乙

C.两个烧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P甲小于P乙

D.取出密度计以后,两个烧杯对桌面的压力F甲小于F乙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密度计在两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F浮=G密,两个密度计完全相同,则重力相同,所以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相等;即F甲=F乙,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知,甲中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大于乙中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F浮=ρgV排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即ρ甲<ρ乙,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因ρ甲<ρ乙,液面高度相同,则根据p=ρgh可知,两个烧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p甲<p乙,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两液体液面相平,并且V排甲>V排乙,则液体的体积V甲<V乙,由于ρ甲<ρ乙,根据m=ρV可知:m甲<m乙,所以G甲<G乙,又因为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重力,所以F甲<F乙,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装满放在水平桌面上。将体积相同的两个小球A、B分别放在甲、乙烧杯中,小球静止时如图所示,A、B两个小球的密度分别为和,甲、乙两杯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和,A、B两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A和FB,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1和F2,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F1>F2 .FA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读图可知A小球在甲杯中漂浮,; B小球在乙杯中沉底,则,所以有,故A错误;

B.A小球受到的重力为

B小球受到的重力为

因为,所以

因为A漂浮在水面上,以及阿基米德原理,所以有

放入A小球后,原来满杯水的重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和剩余在烧杯中水的重力,即

因为烧杯在水平桌面上,所以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烧杯、水、小球的总重力,则容器甲对桌面的压力为

同理容器乙对桌面的压力为

放入B小球后,原来满杯水的重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和剩余在烧杯中水的重力,即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所以有,因为B小球沉在容器底,所以有

所以有

综上分析得,,故B错误;

C.由图可知,A小球在甲杯中排开水的体积小于B小球在乙杯中排开水的体积,即,由得,,故C正确;

D.由图可知,甲乙两杯水面高度相等,根据知,水对甲杯底的压强等于水对乙杯底的压强,故D错误。

故选C。

4.在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两个烧杯内分别盛满密度为和的两种液体,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轻轻地放入甲、乙烧杯内,静止时如图所示,烧杯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和,小球所受浮力分别为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 .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D.由图可知,小球在甲中漂浮,则F甲=G,在乙中下沉,则F乙<G,又因为两球完全相同,所以F甲>F乙,故AD错误;

B.由图可知,小球在甲中漂浮,则ρ球<ρ甲,在乙中下沉,则ρ球>ρ乙,所以ρ甲>ρ乙,故B正确;

C.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烧杯、烧杯内液体和小球的总重力,由图知,甲、乙液体体积开始时相同,放入小球后甲中漂浮、乙中下沉,乙中溢出的液体多,故甲烧杯内剩余液体的体积大于乙烧杯内液体的体积,又知ρ甲>ρ乙,根据m=ρV和G=mg可知甲烧杯内液体的重力大于乙烧杯内的重力,又因为两烧杯、两小球的重力均相等,故甲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于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又因为烧杯的底面积相等,根据可知,甲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于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即>,故C错误。

故选B。

5.如图所示,一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水,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吊着重为10牛的实心物块A浸在水中,物块A处于静止状态,与物块A未浸入水中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A受到的浮力等于10牛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加量等于10牛

C.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保持不变 .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增加量小于10牛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由图示可知,测力计的示数不为零,根据F浮= F1-F2,所以可知物块所受的浮力应小于物块的重力10N,故A错误;

B.水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增加量等于浮力的大小,也小于10N,故B错误;

C.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大(等于浮力),故C错误;

D.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增加量等于10N减去浮力,小于10N,故D正确。

6.如图,两个相同的空塑料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的浸没在水中,甲瓶口朝上,乙瓶口朝下,若甲瓶恰好悬浮,则(  )

A.乙瓶可能悬浮 .两瓶受到的浮力相等

C.甲瓶内气体的压强较大 .乙瓶内气体密度较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

AB.已知两个空塑料瓶是相同的,则两个空塑料瓶的重力相等;甲瓶恰好悬浮,则甲瓶受到的浮力等于瓶的重力;由图可知:乙瓶的橡皮膜朝下时,浸入液体的深度大,橡皮膜凹的更明显,则乙瓶排开水的体积小于甲瓶排开水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乙瓶受到的浮力小于甲瓶受到的浮力,则乙瓶受到的浮力小于瓶的重力;所以,乙瓶会下沉,故AB不符合题意;

CD.由于两个空塑料瓶是相同的,瓶内空气质量相同,乙瓶橡皮膜凹进得更多,体积变小,故乙瓶内空气的密度变大;乙瓶内空气的压强也变大,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7.如图所示为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航母在行驶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

A.质量 .重力方向

C.浮力大小 .排开水的体积

【答案】B

【解析】

【详解】

航母在行驶过程中,上面的舰载机飞离或者降落航母时,航母的整体质量都会发生变化,但重力的方向不变,总是竖直向下,由于航母是漂浮,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其重力,重力在变化,那么浮力也会变化,根据可知,排开水的体积也会发生变化,故选B。

8.三个相同容器里盛有密度不同的三种液体,将同一个小球先后放入三个容器中,静止时位置如图所示,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的距离都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甲液体中小球所受的重力小于浮力

B.小球在丙液体中所受浮力等于小球在乙液体中所受浮力

C.甲乙丙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同

D.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最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小球在甲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则所受的重力等于浮力,故A错误;

B.小球在丙液体中是下沉的,则所受的浮力小于其所受的重力,而在乙液体中,小球处于悬浮状态,则此时小球所受的浮力等于其所受的重力,即在小球在丙液体中所受浮力小于在乙液体中所受浮力,故B错误;

C.由小球在三种液体中的浮沉状态知,ρ甲>ρ乙>ρ丙,而小球放入液体中后,三个容器中的液面相平,即液体到容器底的深度相同,根据p=ρgh得,p甲>p乙>p丙,故C错误;

D.由图可知,在甲容器中,小球部分浸入液体中,则排开的液体体积小于小球的体积,而乙、丙中,小球浸没在液体中,则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小球的体积,但小球放入液体后,液面相平,所以三个容器中所装的液体的体积的大小关系为V甲>V乙=V丙,而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G液+G容器=m液g+G容器=ρVg+G容器

且ρ甲>ρ乙>ρ丙,所以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最大,故D正确。

故选D。

9.有一个实心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重时,测力计的示数为20N;当把物体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8N。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投入水中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

A.2N

B.8N

C.18N

D.20N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浮力的计算。

【详解】

由题意知,G物=20N,F示=18N。由称重法,可知当物体体积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F浮=G物-F示=20N-18N=2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gV排得,此时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而V物=V排,所以

V物=4V排=8×10-4m3

当物体浸没时,浮力

F浮1=ρgV排1=ρgV物=1.0×103kg/m3×10N/kg×8×10-4m3=8N

物体浸没时,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所以静止时,物体下沉到水底,那么浮力为8N,故B正确,ACD都不正确。

故选B。

10.如图所示是我国海军某舰队的“强国号”潜水艇在海中上浮、下潜训练过程,下列对此潜艇分析正确的是   

A.潜艇下潜过程中浮力不断减小

B.潜艇上浮未露出海面的过程中浮力不断增大

C.潜艇悬浮时所受浮力等于同体积的海水所受的重力

D.潜艇是靠改变自身所受的重力和浮力实现上浮和下潜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潜艇下潜过程中,排开海水体积不变、海水密度不变,根据可知浮力不变,故A错误;

B.潜艇上浮时,未露出海面的过程中,排开海水体积不变、海水密度不变,根据可知浮力不变,故B错误;

C.潜艇悬浮时完全浸没,排开海水体积等于潜艇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所受浮力等于同体积的海水所受的重力,故C正确;

D.潜艇浸没在海水中时,排开海水体积不变、海水密度不变,故浮力不会变化;根据浮沉条件可知,潜艇要上浮和下潜只能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故D错误。

故选C。

11.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悬浮着一个小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等 .三个容器中,乙杯的水对杯底的压力最大

C.三个容器中,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最大 .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小球受到的浮力不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C.甲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是容器的重力加上水的重力,即

乙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又因为,木块漂浮在水中,所以木块所受的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即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块排开水的重力,即

所以,木块重力等于木块排开水的重力,即

所以,乙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

又因为甲和乙是相同的容器且水面高度相同,所以

同理可得,丙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则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相等,故C错误;

甲乙丙图中是三个相同的容器,所以底面积S是相同的,根据公式可得,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故A正确;

B.三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所以容器底所处的深度相同,由公式可得,容器底受到的压强相等,甲乙丙图中是三个相同的容器,所以底面积S是相同的,根据公式,所以三个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相同,故B错误;

D.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变小,根据公式可得,小球所受的浮力变小。

故选A。

12.重为5牛的小球轻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重为4牛的水。若将该小球轻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已知ρ酒<ρ水,则溢出酒精的重力大小(  )

A.一定小于4牛 .可能等于5牛

C.一定等于4牛 .可能大于5牛

【答案】B

【解析】

【详解】

假设烧杯的水是满的,溢出重为4牛的水,那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小球受到的浮力是4牛;假设烧杯的水不是满的,溢出重为4牛的水,那么可知小球排开水的重力大于4牛,小球受到的浮力大于4牛;假设小球的密度小于水的,那么小球会漂浮,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5牛,由上述可知,小球的密度小于水的这种情况有这个可能;若将该小球轻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已知ρ酒<ρ水,假设烧杯的酒精是满的,并且小球的密度小于酒精的,那么小球会漂浮,溢出酒精的重力大小等于小球受到的浮力,而这个浮力等于小球的重力5牛,所以说溢出酒精的重力大小可能等于5牛;假设溢出酒精的重力大小大于5牛,那么小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应该大于5牛,但是小球自身的重力只是5牛而已,小球在酒精中漂浮、悬浮、沉底,受到的浮力都是小于或等于5牛,浮力不可能大于5牛,所以说溢出酒精的重力大小不可能大于5牛;故选B。

13.将一底面积为的长方体木块用细线栓在个空容器的底部,然后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木块上表面与液面相平,如图甲所示,在此整个过程中,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容器中水的深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木块所受到的最大浮力为15N .木块重力为9N

C.细线对木块的最大拉力为6N .木块刚刚漂浮时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1500Pa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根据图象可知,木块刚刚漂浮时,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为L1=9cm;由于从9cm到16cm,木块一直处于漂浮,浸入水中的深度不变;当水面的高度为16cm时细线刚好张紧,线的拉力为零;直到木块上表面与液面相平,此时水面的高度为22cm;

所以木块的高度:

L=9cm+(22cm-16cm)=15cm=0.15m;

则木块的体积:

V木=S木L=0.01m2×0.15m=1.5×10-3m3,

木块全部淹没时受到的浮力最大为:

F浮=ρ水gV排=ρ水gV木=1×103kg/m3×10N/kg×1.5×10-3m3=15N,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D.由图象可知,木块刚刚漂浮时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900Pa,此时木块的重力等于木块受到的浮力,也等于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G=F浮=F下表面=p下表面S=900Pa×0.01m2=9N,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

C.直到木块上表面与液面相平时,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细线对木块的最大拉力为:

F拉=F浮-G=15N-9N=6N,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4.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被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 p甲、p乙,现将两个体积相同的同样材质小球分别浸入这两种液体中,小球在图示位置静止,此时两液面刚好齐平,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变化量分别为ΔF甲、ΔF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p甲>p乙,ΔF甲>ΔF乙 .p甲>p乙,ΔF甲=ΔF乙

C.p甲<p乙,ΔF甲<ΔF乙 .p甲<p乙,ΔF甲=ΔF乙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将两个体积相同的材质相同的小球分别浸入这两种液体中,由图可知,甲中小球漂浮,则

ρ甲>ρ球

乙中小球悬浮,则

ρ乙=ρ球

ρ甲>ρ乙

由图可知

V排甲<V排乙

因为放入小球后液面相平,同时可知放入小球前液体的深度

h甲>h乙

所以,根据p=ρgh可知

p甲>p乙

两个体积相同的同样材质的小球,由m=ρV可知小球的质量相等,由G=mg可知小球重力相等,根据漂浮和悬浮可知,浮力都等于球的重力,则将球放入后,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力都等于球的重力,故增加的压力相等,即

ΔF甲=ΔF乙

故选B。

15.如图,一足够高的薄壁圆柱形容器重为6N,容器的底面积是200cm2,装有20cm的水.现将高为10cm、底面积为80cm2的圆柱物体A轻轻放入水中(假设物体A在液体中始终保持竖直),待静止后A漂浮在水中,此时物体A有9cm浸在水面下;再向容器中加油(假设油漂浮在水面上且油、水不会混溶),直到A刚好浸没.已知:水的密度为1g/cm3,油的密度为0.8g/cm3.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A漂浮在水面时,容器底对水平面的压强为2660Pa

B.从加油开始到物体A刚好浸没静止的过程中,物体A克服自身重力做功0.1152J

C.当A刚好浸没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400cm3

D.从加油开始到物体A刚好浸没静止的过程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为240Pa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容器内水的体积:

V水=Sh水=200cm2×20cm=4000cm3,

容器内水的质量:

m水=ρ水V水=1g/cm3×4000cm3=4000g=4kg,

容器水的重力:

G水=m水g=4kg×10N/kg=40N,

物体A排开水的体积:

V排=SAh浸=80cm2×9cm=720cm3=7.2×10-4m3,

物体A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7.2×10-4m3=7.2N,

因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物体A的重力:

GA=F浮=7.2N,

容器底对水平面的压力:

F=G容+G水+GA=6N+40N+7.2N=53.2N,

容器底对水平面的压强:

p==2660Pa,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C.向容器中加油直到A刚好浸没时,排开水和排开油的体积之和:

V排总=VA=SAhA=80cm2×10cm=800cm3=8×10-4m3,

设此时物体A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因物体A受到的总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

ρ水gV排′+ρ油g(V排总-V排′)=GA,

1×103kg/m3×10N/kg×V排′+0.8×103kg/m3×10N/kg×(8×10-4m3-V排′)=7.2N,

V排′=4×10-4m3=400cm3,

此时物体A浸入水中的深度:

h浸′==5cm,

物体A排开水体积减少的量:

ΔV排=V排-V排′=720cm3-400cm3=320cm3,

则物体A排开水体积减少导致水面下降的高度:

h下==1.6cm,

两种情况下液面的变化如图所示

所以,物体A上升的高度:

h上=h浸-h浸′-h下=9cm-5cm-1.6cm=2.4cm=0.024m,

从加油开始到物体A刚好浸没静止的过程中,物体A克服自身重力做功:

W=GAh上=7.2N×0.024m=0.1728J,

故B错误,符合题意,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从加油开始到物体A刚好浸没静止的过程中,加油的体积:

V油=(S-SA)(hA-h浸′)=(200cm2-80cm2)×(10cm-5cm)=600cm3,

加油的质量:

m油=ρ油V油=0.8g/cm3×600cm3=480g=0.48kg,

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的增加量:

ΔF=G油=m油g=0.48kg×10N/kg=4.8N,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

Δp==240Pa,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1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其中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内有一个装有铝块的平底塑料盒漂浮在水面上,塑料盒底始终与容器底平行,且塑料盒的底面积等于圆柱形容器底面积的一半;丁容器中用细线悬吊着一个实心的铝球浸没在水中。已知四个容器中的水面一样高,ρ木=0.6×103kg/m3,ρ酒精=0.8×103kg/m3,ρ铝=2.7×103kg/m3,对于这一情景,有如下一些说法:

①各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同;

②向乙容器中倒入酒精后,木块底部受到的压强将增大;

③将塑料盒内的铝块取出放到水平桌面上,塑料盒底距容器底的距离的增大值等于水面下降的高度值;

④将悬吊铝球的细线剪断后,丁容器对水平桌面压力的增大值等于铝球所受重力的大小。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② .②③ .③④ .①③

【答案】D

【解析】

【分析】

①综合分析四个容器的受力情况,利用P=可比较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大小;②利用物体漂浮时受到浮力不变,底部受到液体压力不变分析;③利用物体从水中出来的体积等于水在容器中下降的体积可解得;④将悬吊铝球的细线剪断后,丁容器对水平桌面压力的增大值等于铝球所受细线拉力值的大小来判断。

【详解】

①甲、乙 、丙 、丁容器中水面相平,由,F=pS又底面积相等,得容器底部受水的压力相等,而容器的底部只受水的压力,又是圆柱形容器,容器壁不承受液体压力,也不因液体作用对底部产生附加压力,故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容器中所有物体的向下压力,所以四个容器中,各容器中所有物体向下压力相等,而容器又相同,故四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由于四个容器底面积相等,由P= 可知各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同故①正确。

②向乙容器中倒入酒精后,使水的密度减小,但木块还漂浮,木块受到浮力不变,上表面没有水,所以木块受到水向上压力大小没变,等于浮力,木块底面积也没变,故木块底部受到的压强不变,故②错误;

③将塑料盒内的铝块取出放到水平桌面上,由于前、后都漂浮,塑料盒的总重力减小,受到浮力减小,造成排开水的体积减小,设为 ,盒底相对水面上升为h升,由题意有

又塑料盒底距容器底的距离的增大值为

故③正确;

④将悬吊铝球的细线剪断后,丁容器对水平桌面压力的增大值等于铝球所受细线拉力的大小,因为拉力小于重力。故④错误。

故选D。

17.桌面上容器内盛有水,在一试管里面放一小球后,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现将小球取出,放入水中,下沉容器底部,试管仍浮在水面上,则(  )

A.液面下降 .液面上升

C.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桌面受到的压强变小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B.当小球在试管中时,试管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试管和小球的总重力;当将小球取出并放入杯内水中时,小球下沉,试管仍竖直漂浮在水面上,小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试管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即总浮力减小;由可知,排开水的体积减小,即大烧杯中的水面降低,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烧杯中的水面降低,由可知,大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变小,故C不符合题意;

D.将小球取出,放入水中,烧杯、水、试管、小球的总重力不变,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根据知桌面受到的压强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8.如图所示,在物理实验中,小明把鸡蛋放入盛有不同浓度盐水的杯中,在这三种情况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鸡蛋受到的浮力F甲<F乙<F丙

B.鸡蛋排开液体的质量m甲=m乙>m丙

C.容器对桌子的压强p甲<p乙<p丙

D.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p丙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乙中的鸡蛋悬浮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丙中的鸡蛋漂浮在水面,受到的浮力也等于重力,那么应该,A错误;

B.设鸡蛋的重力是,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得,

、、,

由此可得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鸡蛋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等于鸡蛋受到的浮力,由此可得

鸡蛋排开液体的质量关系是

B错误;

C.由图可以看到,甲容器对桌子的压强

乙容器对桌子的压强

丙容器对桌子的压强

还可以知道,甲容器中液体的体积和乙容器中液体的体积的关系

,,

所以

,,

由此可知

乙容器中液体的体积和丙容器中液体的体积的关系

,,

所以

,,;

C正确;

D.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改变量

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改变量

可知

,,

所以

对于与,可知

由此可知,那么

D错误.

19.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容器中分别盛有相等体积的不同液体甲、乙。取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将一块橡皮泥撑开成碗状放入甲液体中,将另一块捏成球形状放入乙液体中,橡皮泥静止后如图2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C.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甲D.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地甲>p地乙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将一块橡皮泥撑开成碗状放入甲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将另一块捏成球形状放入乙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由此可知橡皮泥处于两种液体中是所受浮力相同。根据阿基米德公式可得

由题意可知,两相同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相等体积的不同液体甲、乙,而由图可知,盛有甲液体的容器液面较高,则碗状橡皮泥排开的液体体积大于球形橡皮泥排开乙液体体积,所以两液体密度关系为

故A项错误;

B.由密度公式的变形式可知,相同体积的甲乙两液体的质量关系为 

且相同橡皮泥的重力相等,所以乙液体和橡皮泥的总重较大;因橡皮泥漂浮或悬浮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和橡皮泥的重力之和,所以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较大,由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为

p甲故B项正确;

C.将一块橡皮泥撑开成碗状放入甲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将另一块捏成球形状放入乙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由此可知橡皮泥处于两种液体中是所受浮力相同,故C项错误;

D.水平面上容器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容器重力、液体重力、物体重力之和,因为乙液体的重力比较甲大,所以乙液体、橡皮泥、容器对地面的压力较大,由可知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故D项错误。

故选B

20.如图甲所示,圆柱形容器装有适量的液体,将密度为2.5g/cm3,体积为40cm3物体B放入液体中时,通过磅秤测得其总质量为150g.用一细绳提起物体B,使物体B的体积刚好有一半露出液面且保持静止不动时,磅砰示数为66g,如图乙所示.(g取10N/k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次台秤示数的变化等于物体B两次所受浮力的变化

B.图乙中物体B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为0.2N

C.图甲中物体B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0.68N

D.物体B受到细绳的拉力为0.8N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第一次物体沉底,通过磅秤测得总质量150g,则容器对磅秤的压力:

----①

第二次用一细绳提起物体B,使物体B的体积刚好有一半露出液面,此时磅秤示数为66g,则此时容器对磅秤的压力:

----②

由①-②得:

----③

并不是物体B两次所受浮力的变化,故A项错误;

B.物体B的质量:

物体B的重力:

由③可得,图乙中物体B受到的浮力:

则:

即图甲中物体B受到的浮力为0.32N;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

,当B一半浸入液体中时,B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等于浮力 

故B项错误;

C.在甲图中物体全部浸没,物体B受重力、浮力、和支持力,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为:

因为容器底对物体B的支持力和物体B对容器底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图甲中物体B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0.68N,故C项正确;

D.在乙图中物体一半浸没,物体B受重力、浮力、和拉力,则物体B受到细绳的拉力为:

故D项错误.

21.如图所示,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内,体积为100cm3实心物块甲放在实心木块乙上,木块乙漂浮在水面上,木块受的浮力为F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现将甲取下并浸没水中,静止时,容器对甲的支持力为N,木块静止时受的浮力为F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水面深度变化5cm。已知木块乙的质量为400g,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2(g取10N/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1B.容器对甲的支持力N为2N

C.甲的密度为2.1×103kg/m3

D.F1与F2的差值为11N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甲和乙漂浮可知

将物块甲取下并沉入水中静止时,木块乙仍漂浮,可知

此时乙所受浮力

此时甲所受浮力

甲放在实心木块乙上是排开液体的体积

甲取下并浸没水中,静止时排开液体的体积

比较两个式子可得

故水面下降,根据p=ρgh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故A选项错误;

B.排开液体体积的变化量

因此

甲静止容器底时容器对甲的支持力为

故B选项错误;

C.甲的密度为

故C选项错误;

D.F1与F2的差值

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22.如图所示,烧杯中装有某种液体,A为圆柱形木块,静止时木块的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为h,再用外力F缓慢将木块A压入液体中到刚好浸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受力F作用时,木块在液体中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

B.木块A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

C.将A压人液体的过程,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将增大

D.将A压人液体的过程,力F不断增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木块放入液体中,静止时木块的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为h,则可知:不受力F作用时,木块在液体中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不受力F作用时,木块在液体中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则由浮沉条件可知,木块A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将A压入液体的过程,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了,液面上升,深度h变大,根据p=ρ液gh知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将增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将A压入液体的过程,所受浮力大小随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增大而增大,重力不变,浮力和重力之差等于对A的压力F,所以力F不断增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