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新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2025-09-24 11:09:03 责编:小OO
文档
新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1.我能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小虾真有趣,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总是先用钳子轻轻碰一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吃饱了的小虾显得十分自在,有的独自游来游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在缸壁上休息。

(1)这是一段描写小虾________的文字。从________等动词中可以体现出小虾吃东西非常小心。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个________的人。    

(2)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3)从小虾吃食物的动作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答案】 (1)吃东西时;碰、后退、再碰、捧;细心观察的人。

(2)下课了,操场上好热闹!有的同学在唱歌;有的同学在玩耍;有的同学在聊天……

(3)小虾吃东西时非常小心。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有的……有的……有的……”是排比句。

 (3)结合第一题回答。

 故答案为:⑴吃东西时;碰、后退、再碰、捧;细心观察的人。⑵下课了,操场上好热闹!有的同学在唱歌;有的同学在玩耍;有的同学在聊天……⑶小虾吃东西时非常小心。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完整的话,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的语感。

 (3)体会动作描写,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有一天,鹿口(渴  喝)了,找到一个池塘,痛痛快快地(渴  喝)起水来。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咦,这是我吗?”

    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到  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他从来没有注意(到  倒)自己是这么漂亮!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均匀  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1)选择括号内正确的字、词。  

口________(渴  喝)     (渴  喝)________起水

(到  倒)________影     注意________(到  倒)     多么________(均匀  匀称)

(2)照样子写词语。  

痛痛快快(AAB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量词。  

一________镜子     一________清风     四________腿     两________角

(4)用横线画出一句比喻句。用波浪线画出一句反问句。    

(5)比较鹿角与腿,选择填空。  

A.鹿角    B.鹿腿

①相比较而言,________更美观、更漂亮。

②相比较而言,________更有实用性。

(6)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  

①所有像鹿角这样美丽的东西,都会存在送命的危险。

②所有像鹿腿这样有用的东西,都会是难看的。

③鹿角虽然美丽,却也有致命的缺点;鹿腿虽然难看,却有很大的用途。

④鹿应该认识到角和腿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答案】 (1)渴;喝;倒;到;匀称

(2)明明白白;星星点点;多多少少;隐隐约约

(3)面;阵;条;只

(4)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  

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5)鹿角;鹿腿

(6)①错误;②错误;③正确;④正确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音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有的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从给出的词语“痛痛快快”来看,是AABB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量词的掌握情况,这道题是让填量词,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填空时要按语言习惯合理搭配。

 (4)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反问句:是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

 (5)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6)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渴、喝、倒、到、匀称 (2)明明白白、星星点点、多多少少、隐隐约约 (3)面、阵、条、只 (4)比喻: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反问句: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5)鹿角、鹿腿 (6)①错误;②错误;③正确;④正确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2)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3)掌握量词的用法,学生做题就容易了,平时要注意积累和运用。

 (4)考查学生对比喻、反问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5)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6)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傍晚的时候,妈妈背着一个大包过来了,①我的心嗵嗵地跳着,震得树上的鸟窝都一动一动的,发出丁零丁零的声音。

    “你好!”妈妈向我点了点头,“请问我可以住在那个三角形的鸟窝里吗?”

    她不知道我变成了树!②我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一些树枝轻轻地垂下,妈妈顺着这些树枝爬了上来,坐在那个三角形的鸟窝里。

    妈妈打开背包,从里面拿出好多东西:巧克力、香肠、面包、花生、牛奶……她把它们分给小动物们。他们一起在我的鸟窝里啧吧啧吧地吃了起来。

    “咕噜噜……”我的肚子里发出一种怪怪的声音,把他们吓了一跳。他们也只是奇怪地互相望了一眼,又继续吃起来。

(1)从语段中选择恰当的拟声词填空。  

________地跳着    ________地吃起来    肚子饿得________叫

(2)读画线句子,回答问题。  

Ⅰ句①写出了妈妈出现在树下以后,“我”的心情变得有些________。

Ⅱ句②“我有点儿高兴”是因为________;“又有些失望”是因为________。

(3)猜一猜,妈妈背着一大包好吃的东西过来,她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答案】 (1)嗵嗵;啧吧啧吧;咕噜噜

(2)紧张;自己变成了一棵树,没被妈妈识破;妈妈竟然不认识自己的孩子

(3)天黑了,妈妈引诱“我”回家。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拟声词的积累。拟声词指模拟事物的声音的词语,可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事物所发出的声音。注意认真读课文来积累,结合语境恰当搭配。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嗵嗵2、啧吧啧吧、咕噜噜 (2)①紧张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没被妈妈识破、妈妈竟然不认识自己的孩子 (3)天黑了,妈妈引诱“我”回家。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象声词的运用,准确地使用象声词,将会使我们说话、习文的生动性、形象性大大增强。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应  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  适宜)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1)选出文段括号内恰当的词语。  

不________(适应  适宜)      (适应  适宜)________了

(2)文段中划线点的“它”和“它们”分别指什么呢?请你选一选。(填序号)“它”指________,“它们”指________。  

A.昙花    B.那些需要昆虫传播花粉的花

(3)文中画“     ”的句子以昙花为例,其作用是(    )            

A. 说明昙花的美丽与可爱。

B. 说明昙花开花的时间。

C. 说明昙花开花的时间的确受温度、湿度、光照的。

(4)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问不同?下列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温度                           B. 湿度                           C. 光照                           D. 土壤                           E. 昆虫的活动时间

(5)借助关键句概括这段话的大意。    

【答案】 (1)适宜;适应

(2)A;B

(3)C

(4)D

(5)植物开花的时问,与温度、湿度、光照和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密切的关系。   

【解析】【分析】(1)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适宜:形容词,表达的意思是“恰当的,不超过心理预期度的,与某事不冲突的,相吻合的”。适应:动词  适合客观条件或需要。

 (2)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3)、(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5)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开头的第二句话。

 

 故答案为:(1)适宜、适应 (2)A B(3)C(4)D(5)植物开花的时问,与温度、湿度、光照和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密切的关系。

 

 【点评】(1)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2)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

 (3)、(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5)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5.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联系上下文,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Ⅰ回首遥望________

①第一     ②头     ③首领

Ⅱ双龙戏珠________

①戏剧,也指杂技     ②开玩笑,嘲笑     ③玩耍,游戏

(2)这段话主要是围绕赵州桥的________这一特点来写的。(    )            

A. 坚固                                      B. 美观                                      C. 坚固、美观

(3)画横线的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A. 画龙点睛                                         B. 承上启下

(4)把文段中具体描写图案雕刻精美的句子画上“________”,并读一读。    

(5)“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成语:________。    

【答案】 (1)②;③

(2)B

(3)B

(4)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丽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5)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解析】【分析】(1)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回首遥望:就站着只是侧身回头,看向离当事人比较远的人或者事物。首:头。双龙戏珠:两条龙戏耍(或抢夺)一颗火珠的表现形式。戏:玩耍,游戏。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本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成语及意思。

 

 故答案为:(1)Ⅰ② 、 Ⅱ③ (2)B(3)B(4)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丽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5)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过渡句有承接上文、引起下文的作用。承上句是上段的段意,起下句为下一段的段意。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档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困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文中说明赵州桥是最先使用这种设计的词语是________。这种设计的好处是:________和________。    

(2)用一句话概括第一自然段的大意。    

(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4)看到赵州桥的设计,你想对古代劳动人民说些什么呢?写一写。    

7.阅读下面的短文,做一做后面的练习。

我爱花城

    在花城广州,我总是陶醉在花的海洋里。

    春天,木棉花昂立枝头。它色彩鲜艳,蓬勃向上。市民们把它选为市花呢。

    盛夏,凤凰花了开。它的花似红云、像彩霞,一枝枝,一片片,开满了枝头,看上去一片火红,像一团正在燃烧的火,正迸发出青春的活力,光彩耀人。

    秋风起,群花中的佼(jiǎo)佼者,当然要数菊花了。当我走进菊花园中,不禁眼花缭乱。瞧!菊花色彩各异,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还有黑里透红的、白里掺黄的……菊花的姿态更美,有的羞羞答答,有的昂首怒放,有的倒挂枝头,有的一花独秀……真是千姿百态啊!

    一阵北风吹过,路边几乎看不到什么花了。但在每家的窗台上,却有一盆亭亭玉立的水仙花。它那碧绿的叶子衬托着白黄色的小花,散发出方香,越发惹人喜爱。

    啊!我爱花城,我爱花城一年四季的花,我更爱把花城点缀得如此绚丽的人们。

(1)短文共有________自然段,文章按________顺序写的。    

(2)照例子,写词语。  

一枝枝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羞羞答答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用横线划出短文的中心句。    

(4)用波浪线画出文中菊花色彩多的句子;用双横线画出描写菊花姿态各异的句子。    

(5)短文写广州一年四季的花,春天有________,夏天有________,秋天有________,冬天有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花城广州的________这情。    

8.【答案】 (1)A

(2)作者忘了带公交卡,而且身上也找不到一个硬币的零钱。

(3)老太太告诉作者,如果他真的要还钱,以后在车上遇见像他一样的粗心人,就替他投一块钱,就算还给老太太。

(4)好心的姑娘帮老太太投了一块钱

;好心的老太太为“我“投了一块钱

;“我“要为像自己一样粗心的人投一块钱

(5)C   

【解析】【分析】(1)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A;

(2)作者忘了带公交卡,而且身上也找不到一个硬币的零钱。

(3)老太太告诉作者,如果他真的要还钱,以后在车上遇见像他一样的粗心人,就替他投一块钱,就算还给老太太。

(4)①好心的姑娘帮老太太投了一块钱;②好心的老太太为“我“投了一块钱;③“我“要为像自己一样粗心的人投一块钱

(5)C

【点评】(1)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月亮姑娘的亲事

叶圣陶

    月亮姑娘想结婚了。她找到月老做媒,月老想她一定会嫁给太阳。可是月亮姑娘嫌太阳太呆板,她想嫁给作用最大的。她听说电的作用最大,就请月老去说媒。可是电却说自己不能答应这门亲事,因为他不是最有用的,他要发挥这些作用全靠煤,煤的作用更大。月老又去找煤,煤说他又老又丑,根本配不上月亮姑娘,他们的前身是植物,要说作用大也只能是植物。月老又去找植物,植物说如果没有太阳他什么也不是,只有太阳才是最有用的。月老很为难,只好回去告诉月亮姑娘,月亮姑娘无奈,只好嫁给太阳。

    每天挂在天上是太阳的工作,可自从结婚以后他就更忙了。他白天要工作照耀万物,晚上还要照耀月亮姑娘,因为他知道月亮姑娘只有在自己的光辉下才更加美丽。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太阳显得更呆板了、而月亮姑妹却更漂亮了。

    月亮姑娘开始反思,她自言自语地说:“难道我错了吗?为什么好日子都不长久呢?太阳完竟有什么好呢?我那么漂亮却嫁给了那个呆子。”这时,她的好朋友金星说话了:“傻姑娘,你怎么就不知足呢?如果没有太阳每天不辞辛劳地工作、我们能那么幸福吗?如果不是太阳下班了还呵扩你,你能那么漂亮吗?看似平凡的他却是最伟大的,只有他才能每天不离不弃地陪伴着你,珍惜吧!

    那一夜月亮姑娘失眠了,她想了很多很多,终于想明白了。为了不让太阳寂寞,只要不是特别的日子,她都出来陪他一会儿,有时还会整夜地陪着太阳,直到太阳去上班,她才休息。

    太阳和月亮终于成了一对恳爱的夫妻,在幸福的日子里,在幸福的人眼里,白天和夜晚的风景一样美丽!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漂亮——________      平凡——________

(2)判断对错。  

①月亮姑娘心甘情愿地给了太阳。

②太阳白天要工作照耀万物、晚上还要照耀月亮姑娘。

③月亮姑娘只有在太阳的光辉下才更加美丽。

(3)“她想了很多很多,终于想明白了。”月亮姑娘想明白了什么?    

【答案】 (1)丑陋;伟大

(2)①错误;②正确;③正确

(3)月亮姑娘想明白了,太阳才是能每天不离不弃陪着自己的,自己应该珍惜。   

【解析】【分析】(1)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①错误;月老想她一定会嫁给太阳。可是月亮姑娘嫌太阳太呆板,她想嫁给作用最大的。②正确;③正确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丑陋、伟大 (2)①错误;②正确;③正确(3)月亮姑娘想明白了,太阳才是能每天不离不弃陪着自己的,自己应该珍惜。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天到了,大地复苏,花儿开放,整个大自然充满了生机。我十分喜爱这生机勃勃的春天,尤其爱春天里那绿油油的小草。

    我家门前有一片空地,上面种着小草,它们是那样富有(生命  生机),春天一到,一下子就铺开了一片绿色的天地。细看,它们是嫩绿色的,水灵灵的,多么喜人!

    一阵风吹过,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时而舒展双臂,时而左右摇摆。它们像一群活泼的小女孩,天真可爱。这时你如果有空来欣赏一下,一定会叫你心旷神怡,乐而忘返。

    你别看小草这样(软弱  柔弱),可它永远不会向暴风雨低头。有一天,一阵狂风过后,突如其来地下了一场大雨。风雨过后,我赶紧去看那小草。呀!小草好像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了,有的歪歪斜斜,有的身子贴地。但我相信,它们是不会在暴风雨下屈服的。果然,小草又慢慢挺直了腰,尽管脸上还带着晶莹的泪珠!它们好像在骄傲地说:“你看,我们是多么顽强啊!”

    小草,没有鲜花那样娇艳,没有白杨那样(挺拔  挺立),可是它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  坚强)!人们说“疾风知劲草”,小草是当之无愧的。

(1)给短文加上题目。    

(2)选择括号内用得恰当的词语。  

富有________(生命  生机)      这样________(软弱  柔弱)

那样________(挺拔  挺立)      多么________(顽强  坚强)

(3)“疾”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疾”字在字典中有四个意思: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猛烈。“疾风知劲草”中的“疾”应取第________种意思。    

(4)请写出第三,四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5)本文的中心思想是(    )            

A. 表现了作者喜爱春天的思想感情。                      B. 赞扬了作者喜爱小草的思想感情。

C. 赞扬了小草坚强不屈,有顽强的生命力。           D. 赞扬了小草的美丽可爱。

【答案】 (1)顽强的小草

(2)生机;柔弱;挺拔;顽强

(3)疒;五;④

(4)第三自然段:写出了小草的美丽可爱。第四自然段:描写了小草的顽强不屈。

(5)C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2)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3)此题考查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4)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5)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顽强的小草 (2)生机、柔弱、挺拔、顽强  (3)疒、五、④(4)第三自然段:写出了小草的美丽可爱。第四自然段:描写了小草的顽强不屈。 (5) C    

 故答案为:(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2)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3)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一字多义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4)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5)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