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城市工程系统复习资料
2025-09-24 11:10:57 责编:小OO
文档
第一章绪 论

1、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三个层面为:城市工程系统总体规划、城市工程系统分区规划、城市工程系统详细规划。

2、城市交通工程系统的构成有:航空交通工程、水运交通工程、轨道交通工程、道路交通工程。

3、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的构成有: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

4、城市防灾工程系统的构成有:消防工程、防洪工程、抗震工程、防空袭工程、救灾生命线系统。

第二章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工作程序与内容深度

1、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总工作程序分为四个阶段:拟定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建设目标、编制城市工程系统总体规划、编制城市工程系统分区规划、编制城市工程系统详细规划。

2、城市供电工程系统规划的工作的主体程序为:城市供电负荷预测、确定城市供电系统规划目标、城市供电电源规划、城市供电网络与变电设施规划、分区供电、高压配电网络与变电设施规划、详细规划范围内送配电线路与变配电设施规划。

3、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工作的具体程序为:城市用水量预测、确定城市给水系统规划目标、城市给水水源规划、城市给水网络与输配设施规划、分区给水管网与输配设施规划、详细规划范围内给水管网规划。

第三章 城市供电工程系统规划

1、在编制城市详细规划中进行供电规划负荷预测时,一般采用单位建筑面积负荷密度。

2、城市电源通常分为城市发电厂和电源变电所两种基本类型。电源变电所除变换电压外,还起到集中电力和分配电力的作用并控制电力流向和调整电压。

3、城市发电厂有: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站、风力发电厂、地热发电厂、原子能发电厂。

4、简述变电所选址要点

(1)位于城市外缘或外围,便于进出线。对于用电量很大、负荷高度集中的市中心高负荷密度区,可采用220KV及以上电源变电所深入负荷中心布置。

(2)宜避开易燃、易爆设施,避开大气严重污染地区及严重烟雾区。

(3)应满足防洪、抗震的要求。

(4)不得布置在国家重点保护的文化遗址或有重要开采价值的矿藏上,并协调与风景名胜区、军事设施、通信设施、机场等的关系。

5、我国城市电力线路电压等级有:550KV、330KV、220KV、110KV、66KV、35KV、10KV、380V/220V等八类。

6、电力网接线方式有:放射式、多回线式、环式、网格式、联络线等五种。

7、变电容载比:城网内同一电压等级的主变压器总容量与对应的供电总负荷之    比。

8、论述高压电力线路规划原则。

答:确定高压线路走向,必须从整体出发,综合安排,既要节省线路投资,保障居民和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又要和城市规划布局协调,与其他建设不发生冲突和干扰一般采用的原则有:

(1)线路的长度短捷,减少线路电荷损失,降低工程造价。

(2)保证线路与居民、建筑物、各种工程构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留出合理的高压走廊地带。

(3)高压线路不宜穿越城市的中心地区和人口密集的地区。并考虑到城市的远景发展,避免线路占用工业备用地或居住备用地。

(4)高压狭路穿越城市时,须考虑对其他管线工程的影响,并尽量减少与河流、铁路、公路以及其他管线工程的交叉。

(5)高压线路必须经过有建筑物的地区时,应尽可能选址不拆迁或少拆迁房屋的路线减少拆迁费用。

(6)高压线路尽可量避免在有高达乔木成群的林地带通过,保证线路安全,减少砍伐树木,保护绿化植被和生态环境。

(7)高压走廊不应设在易被洪水淹没的地方,或地质构造不稳定的地方。

(8)高压线路尽量远离空气污浊的地方,以免影响线路的绝缘,发生短路事故,更要避免接近有爆炸危险的建筑物、仓库区。

(9)尽量减少高压线路转弯次数,适合线路经济档距,使线路比较经济。

9、简述水电站的选址要点。

(1)水电站一般选择在便于拦河筑坝的河流狭窄处,或水库水流下游处。

(2)建厂地段须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地段耐力高,非地址断裂带。

(3)有较好的交通运输条件。

第四章 城市燃气工程系统规划

1、燃气按来源分天然气、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和生物气等四类。

2、高热值:指1Nm³燃气完全燃烧后其烟气被冷却至原始温度,而其中的水蒸气以凝结水状态排出时所释放的热量。

3、低热值:指1Nm³燃气完全燃烧后其烟气被冷却至原始温度,但烟气中水蒸气仍未蒸汽状态时所放出的热量。

4、燃气的互换性由华白数和燃烧势指标决定。

5、简述城市工业燃气供应原则

(1)优先满足工艺上必须使用燃气,但用气量不大,自建煤气发生站又不经济的工业企业用气;

(2)对临近管网,用气量不大的其他工业企业,如使用燃气后可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劳动条件和生产条件的,可考虑供应燃气;

(3)可供应使用燃气后能显著减轻大气污染的工业企业;

(4)可供应作为缓冲用户的工业企业。

6、燃气的日用气量与小时用气量是确定燃气气源、输配设施和管网管径的主要依据。

7、燃气的计算月:逐月平均的日用气量中出现最大值的月份。

8、燃气气源主要是煤气制气厂、天然气门站、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等规模较大的供气设施,也包括煤气发生站、液化石油气气化站等小型用气设施。

9、燃气调压站按性质可分为区域调压站、用户调压站、和专用调压站。

10、简述燃气调压站布置原则。

(1)调压站供气半径以0.5km为宜,当用户分布较散或供气区域较狭长时,可考虑适当加大供气半径。

(2)调压站应尽量布置在负荷中心。

(3)调压站应避开人流量大的地区,并尽量减少对景观环境的影响。

(4)调压站布局时应保证必要的防护距离。

第五章 城市供热工程系统规划

1、集中供热普及率:是指实行集中供热的建筑面积与需要供热的建筑面积的百分比。

2、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热源有热电厂、锅炉房、低温核能供热堆、热泵、工业余热、地热和垃圾焚烧厂。

3、根据输送介质的不同,热网可分为蒸汽管网、热水管网和混合式管网三种。

4、供热管网的敷设方式有架空敷设和地下敷设两类。

第六章 城市通信工程系统规划

1、城市邮政需求量主要用邮政年业务收入或通信总量来表示。

2、邮政局所设置要便于群众用邮,要根据人口的密集程度和地理条件所确定的不同的服务人口数、服务半径、业务收入三项基本要素来确定。

3、城市邮政按等级划分为邮政通信枢纽、邮政局、邮政支局、邮政所。

4、城市邮政局所总量配置主要依据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用地面积来配置邮政局所数量。

5、详细规划阶段以电信主线量为主要指标,按各类建筑面积来确定电话主线数量。

6、本地电话网中心城市电话交换网的基本结构有网状网、分区汇接、全覆盖交换网等。

7、当前城市有线通信线路使用功能系统有长途电话、市内电话、郊区电话、有线电视、有线广播、计算机信息网络、社区治安保卫监控系统,以及特殊用途通信等有线通信线路。

8、城市有线通信线路敷设方式有架空、地埋管道、直埋、水底敷设等方式。

第七章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

一、名词解释:

 1、水资源: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能够获得的,可作为人类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水。

2、 给水管网定线:指在供水区域内确定给水干管以及干管之间的连接管的平面位置和走向,不包括从干管到用户的分配管和接到用户的进水管。

3、输水管渠:从水源到水厂或水厂到相距较远管网的管、渠叫做输水管渠。

4、集中流量:是指工业企业或其他大型公共建筑物的用水量或污水排放量。

二、填空题:

1、根据用水目的不同,可将城市用水分为四类: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市政用水、消防用水。

2、城市给水工程系统通常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

3、自由水压应根据给水区内多数建筑层数确定,通常一层为10米,二层为12米,二层以上每加一层增加4米。

4、通常将水体划分为五类,其中可以作为生活饮用水的是二类,三类水体,可以作为景观用水的是四类、五类水体。

5、生活饮用水的常规处理工艺是: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6、室外消火栓间距在120米以内,连接消火栓的管道直径应大于100毫米。消火栓应设在交叉路口的人行道上,距建筑物在5米以上,距离车行道也不大于2米,使消防车易于驶进。

7、给水管道相互交叉时,其净距不应小于0.15米,与污水管相平行时,间距取1.5米。

8、城市给水管网中,平行的干管间距和连通管间距分别为500~800m和800~1000m。

9、城市水源保护应包括水质和水量两个方面。

三、简答题:

 1、简述造成水资源短缺的三种因素。

答:资源性缺水——由于气候和地理位置等自然原因所导致;

       污染性缺水——水资源丰富但污染严重而不能利用; 

       管理性缺水——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和水的浪费所造成。

 2、简述给水管网布置的两种形式及其特点,适用范围。

答:树状网,其特点为:a.管线长度短,构造简单,投资省;b.安全可靠性差;c.水力条件差,易产生“死水区”,末端水流停滞影响水质。适用范围对供水安全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小城市和小型工业企业。

环状网,其特点为:a.管线长度长,投资大;b.安全可靠性好;c.水力条件较好,不易产生“死水区”,水锤危害轻。适用范围为对供水安全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大、中城市和大型工业企业。

树状管网投资较省,但供水安全性较差;环状管网投资明显高于树状管网,但增加了供水的可靠性。一般在城镇建设的初期采用树状管网,随着城镇的发展逐渐连成环状管网。在城市的中心布置成环状管网,郊区布置成树状管网。

 3、简述地表水源卫生防护的措施。

答:取水点周围半径100m的水域内严禁捕捞、停靠船只、游泳和从事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活动,并应设有明显的范围标志和严禁事项的告示牌;

       河流取水点上游1000m至下游100m的水域内,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饮用水水源的水库和湖泊,应根据情况将取水点周围部分水域或整个水域及其沿岸列入防护范围;受潮汐影响的河流取水点的防护范围,由水厂会同卫生防疫站、环境卫生监测站研究确定。

 4、简述取水口位置的选择。

   答:a.一般位于城镇的上游河段;

b.水库取水口应在水库淤积区以外,靠近大坝;

c.湖泊取水口应离开支流汇入口和藻类集中区,接近湖泊出口处;

d.海水取水口应避免风浪;

e.河流取水口应避开回水区和死水区;

f.一般选择在主流稳定河床,水深不小于2.5~3.0m;

g.弯曲河段,宜设在河流的凹岸。

四、论述题:

 1、论述城市给水系统布置的几种形式及其优缺点、适用范围。

答:如下表所示:

 同一给水系统分质给水系统分区给水系统循环给水系统区域给水系统
优点 建设费用低、管理简单

 减少处理费用,节约用水

 减少漏水和泵站能量的浪费,避免管网承受高压

 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减少污水的排放量

 发挥规模效益

 保障下游城市用水

缺点 不节约用水

建设费用增加,管理系统复杂 增加管道和泵站建造和管理费用

 增加建设费用

管理系统复杂

 需要多城市协调,输水管较长

适用 中小城镇、开发区,各用户对水质要求差别不大,地形平坦

 水资源紧缺的新区

 给水区域较大,地形起伏较大及远距离输水的情况

 水资源贫乏的地区

 城市密集区域

五、计算题:

 1、某一区新规划区,第一期规划人口10万,居住区室内卫生设备齐全,区内公建配套齐全;区内有一7000名工人的企业,实行两班制,每班3500人,无热车间,每班500人淋浴,车间生产轻度污染身体,生产每日耗水3000立方米。不考虑市政用水和消防用水,未预见水量按18%计,请计算该区的最高日用水量和管网的设计流量。(综合生活用水定额选取300L/人.d, 工业企业职工生活用水量定额选取25 L/人.d,工业企业职工淋浴用水量选取40 L/人.d,时变化系数Kh=2.0)

解:题中给出了比较详细的资料,考虑采用分类求和法。

1选取综合生活用水定额300L/人*d。则

② 工业企业职工生活用水量

③ 工业企业职工淋浴用水量

④ 工业企业生产用水,由题知

⑤ 未预见水量按18%考虑,则最高日用水量为

      Q=(1+0.18)×(Q1+Q2+Q3+Q4+Q5)

         =1.18×(30000+175+40+3000)

        =39193.7m3/d

⑥ 最高日平均用水量为

      Qc=Q/24=1633 m3/h

   则最高时用水量为

        Qmax=Qc×Kh=3266 m3/h,   q=907(L/S)

第八章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

一、名词解释:

 1、水面平接:指在污水管道水力计算中,上、下游管段的水面高程相同。适用于同管径的管段衔接。

 2、管顶平接:指在污水管道水力计算中,上、下游管段的管顶内壁位于同一高程。适用于管径不同的管段衔接。

   3、降雨量:指单位地面面积上,在一定时间内降雨的雨水体积。又称在一定时间内的降雨深度。

   4、BOD:即生化需氧量,指水中有机物在有氧情况下被微生物分解过程中所消耗的氧量。

   5、COD:即化学需氧量,指用强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氧化剂的当量。

   6、水体自净:当污水排入水体后,在一定范围内,水体具有净化水中污染物质的能力,称为水体自净。

二、填空:

 1、城市排水按照来源和性质可以分为三类: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降水。

 2、已知某污水管道的内径为300毫米,管壁厚度为30毫米,覆土厚度为1.2米,则其埋设深度为1.53米。

 3、决定污水管道最小覆土厚度的因素有满足地面荷载的要求、冰冻线的要求、满足街坊管连接要求。

 4、城市污水管道的衔接方式主要有水面平接和管顶平接两种方式。

 5、已知某污水管道的管径为500毫米,设计充满度为0.6,则管道内的有效水深为300毫米。

三、简答题:

 1、简述污水管道定线时应注意的主要事项。

   答:a. 主干管尽量布置在坚硬密实土壤中;

       b. 尽量少穿河流、铁路、山谷和高地,尽量避免与地下构筑物交叉;

       c. 不宜敷设在繁忙、狭窄的街道下(通常设在污水量较大一侧或地下管线较少一侧的人行道、绿化带或慢车道下,当道路宽度超过40米时,可考虑在道路两侧各设一条污水管);

       d. 集中流量尽量排入上游。

 2、简述污水管道为什么要做最大设计充满度的规定?

   答:(1)预留一定的过水能力,防止水量变化的冲击,为未预见水量的增长留有余地;

(2)有利于管道内的通风;

(3)便于管道的疏通和维护管理;

(4)污水管道并非满流时流量最大。

四、论述题:

 1、简述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的分类及其优缺点。

   答: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可以采用一个管渠来排除,也可以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管渠来排除,污水的这种不同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可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类。

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降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管渠系统收集和输送的排水叫做分流制排水系统。可分为完全分流制和不完全分流制两种形式。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降水用一套管渠汇集输送的称为合流制排水系统。可分为直排式合流制和截流式合流制两种形式。

合流制和分流制的比较:a.环保方面:截流式合流制对环境的污染较大,雨天时部分污水溢流入水体,造成污染;分流制在降雨初期有污染。b.造价方面:合流制管道比完全分流制可节省投资20%~40%,但合流制泵站和污水处理厂投资要高于分流制,总造价看,完全分流制高于合流制。而采用不完全分流制,初期投资少、见效快,在新建地区适于采用。C.维护管理:晴天时合流制管道内易于沉淀,在雨天时沉淀物易被雨水冲走,减小了合流制管道的维护管理费。但是合流制污水厂运行管理复杂。 

五、计算题:

 1、该居住小区街坊总面积50.20hm2,人口密度为350人/hm2,居民生活污水量定额为120L/人.d;有两座公共建筑,火车站和公共浴室的污水设计流量分别为3.00L/s和4.00L/s;有两个工厂,工厂甲的生活、淋浴污水与工业废水的总设计流量为25.00L/s,工厂乙的的生活、淋浴污水与工业废水的总设计流量为6.00L/s。全部污水统一送至污水厂处理。试计算该小区污水设计总流量。(Q=15,Kz=2.0;Q=40,K=1.8)

解:(1)居民区生活污水设计流量 :

                N=350×50.20=17570(人)

                Qd=(120×17570)÷(24×3600)=24.40(L/s)

                KZ=1.9(内插法求得)

                Q1=24.40×1.9 =46.36 (L/s)

(2)公共建筑生活污水设计流量:题目已直接给出

               Q2=3.00+4.00=7.00 (L/s)

(3)Q3+Q4=25.00+6.00=31.00 (L/s)

(4)将各项污水求和得该小区污水设计总流量:

         Q1+Q2+Q3+Q4=46.36+7.00+31.00=84.36 (L/s)

第九章 城市防灾工程系统规划

一、名词解释:

 1、城市生命线系统:指维持城市居民生活和生产活动所必不可少的交通、能源、通讯、给排水等城市基础设施。

 2、甲类建筑:是指按防震标准特殊要求的建筑,即遇到地震破坏会导致严重后果的建筑,必须经国家规定的批准权限批准。

 3、丁类建筑:次要的建筑,即遇到地震破坏不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经济损失的建筑等。

二、填空题:

 1、根据灾害发生的原因,城市灾害可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类,其中自然灾害主要有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与地震灾害;人为灾害主要有战争、火灾、化学灾害、交通事故、传染病流行。

 2、城市防灾措施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性措施,一种是工程性措施。

 3、一般来说,城市防灾工作包括对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护、抗御、救援和恢复援建等六个方面。

 4、防治洪水,目前一般采取以蓄为主或以排为主两种防洪措施。

 5、在我国,城市消防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6、建筑的间距保持也是消防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有关规定要求多层建筑与多层建筑的防火间距应不小于6米,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小于9米,而高层建筑与高层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小于13米。

 7、消防站主要按占地和装备状况划分为三级:一级消防站是指拥有6~7辆车辆,占地3000平方米左右;二级消防站是指拥有4~5辆车辆,占地2500平方米左右;三级消防站是指拥有3辆车辆,占地2000平方米左右。

 8、以6度地震烈度作为城市设防的分界。6度地震的特征是强震,7度地震的特征为损害震。6度以上设防城市为重点抗震防灾城市。

三、简答题:

 1、简述消防站设置的要求;

   答:(1)在接警5分钟后,消防队可达到责任区的边缘,消防站责任区的面积宜为4~7平方千米;

      (2)1.5~5万人的小城镇可设一处消防站,5万人以上的小城镇可设1~2处;

      (3)沿海、内河港口城市,应考虑设置水上消防站;

      (4)一些地处城市边缘或外围的大中型企业,消防队接警后难以在5分钟内赶到,应设专用消防站;

      (5)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运输量大的地区,应设特种消防站。

四、论述题:

你认为当前对我国城市安全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什么?规划应采取什么防治措施。

五、计算题:

第十章 城市环境卫生工程系统规划

一、名词解释:

 1、固体废物:是指人们在开发建设、生产经营、日常生活活动中向环境中排放的固态和泥状的对持有者已没有利用价值的废弃物质。

 2、环境卫生设施:指从整体上改善环境卫生和生活废弃物影响范围功能的容器、构筑物、建筑物等称为环境卫生设施。

 3、

二、填空题:

 1、目前我国处理城市固体废弃物的主要途径和首选方法是土地埋填。

 2、热电厂附近的堆放灰渣场地大小按10~15年排灰量考虑。

 3、城市公共厕所一般按常住人口2500~3000人设置一座。城镇公共厕所的建筑面积一般为30~50平方米。

 4、固体废弃物按来源可分为工业固体废弃物、农业固体废弃物、城市垃圾。

 5、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侵占土地、污染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大气、影响环境卫生等方面。

三、简答题:

 1、简述城市公共厕所设置数量的要求;

  答:(1)主要繁华街道公共厕所之间的距离宜为300~500米,流动人口高度密集的街道宜小于300米,一般街道公厕之间的距离以750~1000米为宜。新建居民区为300~500米,未改造的老居民区为100~150米。

     (2)旧区成片改造地区和新建小区,每平方公里不少于3座。

     (3)城镇公共厕所一般按常住人口2500~3000人设置1座。

     (4)街巷内建造的供设有卫生设施住宅的居民使用的厕所,按服务半径70~100米设置一座。

四、论述题:

五、计算题:

第十一章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1、城市工程管线按输送方式分为压力管线、重力自流管线和光电流管线等。

2、简述当综合布置管线产生矛盾时,应采取的避让原则。

(1)压力管让自流管;

(2)易弯曲管让不易弯曲管;

(3)管径小的让管径大的;

(4)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

3、管线水平净距:指平行方向敷设的相邻两管线外壁之间的水平距离。

4、管线垂直净距:指两条管线上下交叉敷设时,从上面管道外壁最低点到下面管道最高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5、管线埋设深度:指地面到管道底的距离,即地面标高减去管底标高。

6、管线覆土深度:指地面到管道顶的距离,即地面标高减去管顶标高。

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总体规划工作步骤一般分为基础资料收集、汇总综合,协调定案、编制规划成果等三个阶段。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