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笔马良》(童话) 作者:洪汛涛
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上,《神笔马良》几乎创造了一个“神话“——国内,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国际,广泛赞誉,名至实归。
《神笔马良》讲述一个带有“传奇性“的少年英雄怀揣梦想,扶危助困,惩恶扬善的故事。童话里,”马良“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超人,他除了天赐”神笔“之外,并没有超人之处。特异的,仅是他的人格——没有私欲,百折不挠,正义凛然;没有狭隘,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这种超出“常态”的“高、大、全“的理想人格,在故事中,显然带有某种“神话”色彩。而作者也正是通过笔的神性和马良人性丝丝入扣、水融的结合,写出了善与恶、正与邪、美与丑、是与非既截然对立,又相互融合的世间万象。
2《大林和小林》(长篇童话) 作者:张天翼
《大林和小林》是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民族童话精品,奇特的构思,夸张的手法,大胆的想象,曲折的情节,让人爱不释手,很容易被它深深吸引。
大林和小林是一对双胞胎。大林好吃懒做,变成了一个寄生虫,最后饿死在金子堆里。小林正直勇敢,成长为一个有出息的好孩子。这个故事揭露了旧社会统治阶级的昏庸无耻和他们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迫;同时写了劳动人民为了追求光明而不屈的斗争。虽然这是一个写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童话,但是现在的孩子读来,却一点都不感到有距离,书中的各种人物,大林、小林、鳄鱼小姐、狐狸平平、绅士狗皮皮、蔷薇公主、四四格等形象呼之欲出,是一本值得每个孩子放进书架的书。
3《小蝌蚪找妈妈》(科学童话) 作者:方惠珍、盛璐德
作者为上海的幼儿园工作者。这是一篇富有趣味的科学童话。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认识了身边的世界,认识了自我,最终获得了成长的整个过程,不仅有生物知识的科学性,童话故事的趣味性,感人至深的情感性,而且还蕴涵了对幼儿学会生活,勇于探索的生命勇气的倡示。作品自诞生以来,一直被当做对少年儿童,尤其是幼儿进行亲情体认、情感教育、生物知识、观察训练的良好教育素材,成为新中国成了之后影响几代儿童成长的经典科学童话作品。
4《小布头奇遇记》(长篇童话) 作者:孙幼军
故事讲了一个叫“小布头”的小布娃娃的奇异经历。要过年了,玩具们纷纷被小朋友领回家。小布头被分给了女孩苹苹。苹苹很喜欢小布头。小布头自然也很开心。可是,好景不长。一天晚饭时,为了表现“勇敢”,小布头故意从酱油瓶子上跳下来,结果将苹苹的饭碗打翻,弄得米粒到处都是。苹苹很生气,严厉地批评了小布头。任性的小布头很不服气,就赌气离开了苹苹。乘火车到了乡下后,小布头经历了许许多多奇怪的事情,也结交了很多的新朋友。而且,在与老鼠兄弟的较量中,它也逐渐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勇敢,也认识到粮食的珍贵。
作为新中国第一篇低幼童话,《小布头奇遇记》诞生于1961年。如今50年过去,生活的面貌和童年的状态早已物是人非,可是小布头的经历和命运却依然让一代代孩子浮想联翩、魂牵梦萦。这足见它艺术生命力的悠扬。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评价:《小布头奇遇记》好就好在“简洁、活泼、有情趣”。或许,这就是它能够穿越时间的帷幕,至今熠熠生辉的原因所在。
5《小兵张嘎》(中篇小说) 作者:徐光耀
《小兵张嘎》创作与20世纪50年代末,那时正值徐光耀先生被打成“右派”。写作成为徐先生挺过这段人生最阴郁日子的强大精神支撑。小说在1961年底发表,次年单行本发行。从此,在中国文学的人物长廊中,“小兵张嘎”成为其中永远闪耀的恒星。1963年,随着同名电影的问世,嘎子走进中国的千家万户,走进无数中国孩子的童年。一直到今天,《小兵张嘎》的各种影视衍生品依旧在不断诞生并且拥有大批的忠实观众。
嘎子之所以能走过半个世纪的风雨始终散发出强烈的艺术魅力,其关键原因就在于:这是一个既充满了真实的烂漫童心的孩子,又是一个带有纯粹理想走向我们的无畏战士。
6《小灵通漫游未来》(科学艺术) 作者:叶永烈
聪明的少年记者“小灵通”为了报社撰写未来世界的文章而乘坐气垫船进入未来市。他在未来市的三天,看到了手机、电视手表、水滴一样的飘行汽车、铁蛋样的机器人,还参观了人体器官移植、人工天气改变的现场。在未来家庭,他还吃上了珍珠一样的大米,看到了巨大的球幕实体电影。作家给小读者所留下的要“用劳动创造未来”的理念,在后来移植激励着少年儿童。小灵通、小胡子、小燕子等人物形象和未来市的明天景色,使该书在儿童小说和科学文艺中占据不可动摇的地位。
7《黑猫警长》 作者:诸志祥
《黑猫警长》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黑猫警长的形象,深受小读者的喜爱。黑猫警长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重要的影响,原因是1984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将其拍成了一部动画片。当时中国优秀的动画片寥寥无几,和中国的儿童文学相比距离相当遥远。《黑猫警长》集知识、科普和侦破为一身,创造了一种新颖的文艺形式,再加上黑猫警长这个经典形象,所以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
8《舒克贝塔历险记》(长篇童话) 作者:郑渊洁
舒克是一只小老鼠,他出生在名声不好的家庭里。舒克觉得非常委屈,决定以实际行动自食其力。打定主意之后,他勇敢地驾驶着电动直升机离家。在谋生的过程中,舒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伙伴做好事,通过劳动,它不仅“吃上了有生以来最香的一顿饭”,而且结交了贝塔、皮皮鲁、鲁西西等许多朋友,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和赞扬
郑渊洁的童话以其丰富大胆的想象、别具一格的构思,曾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掀起了一股童话热,创造了中国童话史上的奇迹。《舒克贝塔历险记》是他最负盛名的代表作。故事中,两只小老鼠的形象闪烁着人性的光芒。舒克的聪明知性,贝塔的朴实挚诚,都让人过目难忘。
9《拿苍蝇拍的红桃王子》(童话集) 作者:周锐
作为中国当代最负盛名的童话作家之一,周锐的作品一向以机智、幽默著称。他的童话常常能于避人司空见惯、听惯的地方发出来,《拿苍蝇拍的红桃王子》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一副扑克牌里的红桃王子不甘寂寞地将手中的斧子换成苍蝇拍子,而且还获得了“灭蝇”奇效。一时间,所有的国王、王后、王子们纷纷将手中的宝剑、权杖、鲜花换成苍蝇拍子。这还不算,更有智慧的人士惊觉这一变革的价值,立马申请专利,推出“灭蝇扑克”……当然,事实证明,最终这不过是一场悖逆生活逻辑的闹剧而已。
故事有几分荒诞。红桃王子的异想天开固然可笑,但投机家“张罗”的所作所为更愚不可及。从这个人物身上,我们可以清晰地品味出作家于夸张、调侃的笔调背后所蕴含的讽刺意味。这个故事显然是虚拟的,但是我们却又分明从中分辨出了现实生活的影子,这也正是这部童话的成功之处——寓庄于谐,寓理于情。
10《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长篇小说) 作者:董宏猷
《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规模宏大,构思独特,充满孩童关怀。作家追想并摹写了一百个孩子的梦境,以梦幻体的书写方式试图深入到孩童的意识和无意识深处,以期以最形象可触的方式再现孩童主体生成阶段的惶惑、焦虑、惊奇、欣喜以及对于爱和一切美好事物的渴求和向往。这些孩子从四岁到十岁,其不同的遭际和背景为梦境延展的方向和模式提供线索。文本表面看来是孩子们的“梦境实录”,实则是作家想象力、心灵领悟力的结果,包含了作家对于孩子的现实境况和精神渴求的深刻理解,亦流露出作家对于孩童的大爱。
11《男生贾里》(长篇小说) 作者:秦文君
《男生贾里》初版于1993年。小说围绕着初中生贾里的家庭和校园生活,展开了一系列富于当代都市少年生活气息,同时又充满喜剧色彩的小故事。这些故事所塑造的童年角色身上洋溢着当代少年特有的创造力和活泼精神,其叙述语言也显示出一种轻扬的蓬勃。
《男生贾里》是中国新时期幽默风格少年小说的一部重要代表作品。它所展示的那种飞扬灵动的童年幽默和新的童年精神,指向着传统儿童形象在中国当代少年小说群落里发生着某种蜕变。而尤为可贵的是,在发掘轻松的童年喜剧内容的同时,作者的目光始终关切地落在童年严肃的成长命题上。以贾里为代表的少年们是在裹挟着生命能量的自由冲撞中,慢慢领悟着成长深刻的意味和意义,体味着童年每一个向前的脚印的丰富内涵。
12《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作者:郑春华
郑春华是一个创作心态很恬静的儿童文学作家,《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是其声名鹊起的一部重要或者说主要作品。作品塑造了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和围裙妈妈三个非常受孩子们欢迎的丰满的任务形象。作品比较细腻和温馨地反映了一家人幸福而又快乐的生活。其表现的主题是爱、温馨、和谐,其中不乏幽默的成分。作品最初的时候是以幼儿的系列故事出现的,曾经在新蕾出版社出版过。现在主要的版本在少年儿童出版社,后经作者补充修订成了一个完整的版本。
13《花季·雨季》(长篇小说) 作者:郁秀
小说极为鲜活地描述了一群深圳中学生的生活:为升学而日夜奋战、小心渡过青春情感萌动的漩涡、假期到工厂的流水线上做工、为父母婚姻的破裂而烦恼……透过这些信息式的图景,我们不但深入了在特区开放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少年的精神世界,而且还意外地获得了一个再次审视这个中国经济改革的前沿城市的契机。十多年过去了,曾经属于深圳的很多新鲜事物已经在中国遍地开花,在曾经给那群花季少年增添烦恼、压力和困惑的现象依旧值得今天的中国深思。
14《女儿的故事》(长篇小说) 作者:梅子涵
这部讲述女儿成长喜悦和苦恼的小说,是梅子涵创作生涯中的代表作,以幽默的笔调串起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片段和场景,充满着趣味,令人忍俊不禁。小说同时呈现了人道中年的梅子涵面对儿女成长时的真实心态,他既想保持童话的心情,不让孩子过早地与童年告别,又无法摆脱现实的规则,用成年人的目光去规约孩子的天性。于是,在洋溢着欢笑的文字里,我们读到了辛酸,那是一个父亲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透露出的无奈。泪与笑交织出了文学的分量。
15《我要做好孩子》 作者:黄蓓佳
《我要做好孩子》是黄蓓佳阔别儿童文学创作多年后的一部力作。小说中的胖女孩金铃是个善良、开朗的女孩子,很有人缘和文学才华却不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因不擅长数学,导致其在班级里只能做个中等生。围绕这个中等生的日常生活,小说以一系列富有张力的小故事淋漓尽致地描写出当下应试教育机制对许多孩子童年的戕害:“多年来不被看重、不被称赞的平淡无奇的生活,其实是深深刺伤孩子的心灵。”与此同时,小说通过金铃班级上那些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的行为尖锐地指出:光有知识没有品性的孩子是对未来社会的潜在威胁。
16《草房子》(长篇小说) 作者:曹文轩
《草房子》无疑是作家曹文轩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的油麻地是一方面既富于历史的真实感、同时又充满想象诗意的小小土地。小说的叙事锁定在这一方面而又笑的水乡土地上,借助于不同人物故事线索的编结与交织,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开阔、浪漫又不乏坚实生活基底的童年生存图景和一种永恒的童年精神。
曹文轩的少年小说创作都得自作家童年回忆水脉的滋养。童年时代的水乡生活记忆给了他无穷的创作灵感和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说,曹文轩的少年小说创作是一种“向前”的追忆和“向内”的审视。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少年小说虽常以贫苦的乡间生活为描写对象,却盛满了精致的诗意。
17《我们去看海》(儿童十四行诗集) 作者:金波
《我们去看海》是著名诗人金波的一部儿童十四行诗集。儿童诗文浅近,不多的词放在严格限定的诗行里,还是合辙押韵,有意境有意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金波做到了。收在《我们去看海》中的各篇,如《我们去看海》、《月光里的树》、《听海》、《望海》、《梦海》、《山泉》等,格律整饬谨严,诗意浓郁,把儿童面对自然、社会、人生的遐想表现得十分生动。虽是戴着镣铐跳舞,但却从容优雅,这对向来不太重视格律和意境的儿童诗,应是一种很好的启发。这自然得益于作者的深厚的文学素养。金波长期从事儿童诗创造作,经验丰富,是中国最受欢迎的儿童诗作家之一。
18《冰碗小店》(小说集) 作者:葛冰
这部小说出版于2008年的《冰碗小店》,就是作家多年来短篇武侠小说作品的一个选集。这些小说保留了传统武侠小说对于“武”和“侠”的想象设计模式,同时又自然剔除武侠小说中不适宜少年儿童阅读的各种内容。故事既充满关于“武”的离奇诡谲的想象,又时时扣紧与“侠”有关的人间正义和人生哲理,同时也很注意叙述的幽默效果营造,从而使小说十分富于可读性。葛冰的短篇少年武侠小说在结构叙事上总是显出一种特别干净很利落;于此同时,在好读的故事底下,还潜藏着作家深沉的人间关怀。
19《窗下的树皮小屋》(童话集) 作者:冰波
故事写一个心地善良的小姑娘与蟋蟀吉铃及其小伙伴萤火虫、小蚂蚱之间奇妙的情感交流与碰撞。情节弥散着淡绿的希望和快慰,也交织了隐隐的凄凉与忧伤……温馨、诗意、委婉动人的语言风格和情节设置充分体现了冰波早期童话抒情、细腻、优美、恬淡,追求气氛和意境的营造,并带有淡淡的忧郁、伤感的诗性风格。
在这些长短不一的篇幅里,冰波写人与自认的亲近、融合,写小生命之间的惺惺相惜,写荒野里孤独生命的挣扎与哭泣,写生活中物种间的血脉相依……他的想象既小桥流水,也金戈铁马,让人不仅看到了童话的诗意美丽,更体味到想象的雄伟奔放。总之,冰波用他的多套笔墨,折射了自己童话写作的孜孜以求、品质卓越。
(五)外国儿童文学名家
1《格列佛游记》 作者:约拿旦·斯威夫特,英国作家
《格列佛游记》发表于1762年,共分为四卷,通过主人公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马国”的游历,反映了当时现实中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部讽刺文学的巨著,充满了作者的奇异想象和幽默夸张的情节与对话,那些虚构的童话般的世界里,也隐含着作者对自己理想社会的追求。
2《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作者:卡罗尔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英国数学家卡罗尔兴之所至,给友人的女儿爱丽丝所讲的故事,写下后加上自己的插图送给了她。后来在朋友的鼓励下,卡罗尔将手稿加以修订、扩充、润色后,于1865年正式出版。故事讲述了一个叫爱丽丝的小女孩,在梦中追逐一只兔子而掉进了兔子洞,开始了漫长而惊险的旅行,直到最后与扑克牌王后、国王发生顶撞,急的大叫一声,才大梦醒来。这部童话以神奇的幻想,风趣的幽默,昂然的诗情,突破了西欧传统儿童文学道德说教的刻板公式,此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走遍了全世界。
3《格林童话》
《格林童话》是包括《白雪公主》、《灰姑娘》、《青蛙王子》、《布来梅镇的音乐家》等200多个童话的童话集。格林兄弟是德国文学史上的两个巨星。从1808年起,他们深入民间,收集方言,记录民间流传的故事。他们从收集到的大量故事中,提炼出200多个儿童故事,编成《儿童与家庭童话集》,于1812——1815年陆续出版,这就是《格林童话》。之后,这部作品被译成140种文字,在世界各个国家广泛传播,深受成人和儿童的欢迎。
4《木偶奇遇记》 卡洛·科罗狄,意大利作家
《木偶奇遇记》出版于1883年,这本书出版后不久,就被译成了80多种文字,仅仅在意大利一个国家,《木偶奇遇记》就有200多个不同的版本。这个童话的主人公是木偶匹诺曹,他被善良的老木匠制造出来,在经历过木偶剧老板的关押,狐狸和猫的诱惑,以及玩具过的历险等一系列奇遇之后,终于救出被大鱼吞下的老木匠,并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孩。
5《青鸟》 作者:梅特林克,象征派戏剧的代表作家,比利时人
《青鸟》这个剧本写于1908年,多少年来,一直盛演不衰,收到不同年龄观众的欢迎。剧中写樵夫的两个孩子在圣诞节前夕,梦见仙女请他们为她病重的女儿去寻找象征幸福的青鸟。这对兄妹用一块有魔法的宝石召来了面包、糖、狗、猫等精灵,在光神的引导下走遍记忆之乡、夜之宫、未来之国,历经千辛万苦,青鸟得而复失。梦醒之后,女邻居为她生病的女儿来讨圣诞节礼物,兄妹俩决定把心爱的鸽子送给她的女儿,不料鸽子一下子变成了青鸟。
6《克雷洛夫寓言集》 作者:克雷洛夫,作家
《克雷洛夫寓言集》和《伊索寓言》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有自己的特色,它的语言诙谐幽默,讽刺意味深长,故事生动。它对俄罗斯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其中的《狐狸与乌鸦》、《狼与羊》等已深入人心。
7《安徒生童话》 作者:安徒生
《安徒生童话》是儿童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以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丹麦以及全世界读者的心。安徒生在《丑小鸭》、《海的女儿》、《夜莺》、《皇帝的新装》等童话中所塑造的形象,给人们带来了美的陶冶,情的升华。童话,作为一种文学的样式,在安徒生那里达到了它的高峰。
8《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相传其中的故事是关于一名埃塞俄比亚黑人奴隶在监禁中所创作的,“伊索“即是“埃塞俄”的谐音。《伊索寓言》原书名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经后人加工,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
《伊索寓言》通过简短而精炼的小寓言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这些小故事言简意赅,平易近人,富有哲理。不但读者众多,而且在文学史上也具有重大影响。作家,诗人、哲学家、平常百姓都从中得到过启发和乐趣。到几千年后的今天,伊索寓言已成为西方寓言文学的范本。亦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经典作品之一。《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寓言童话集之一。
9《绿野仙踪》 作者:莱曼·弗兰克·鲍姆,美国儿童文学作家
《绿野仙踪》写一个生活在美国堪萨斯州的小姑娘多萝西,被一阵龙卷风带到了一个神奇的国度,在那里她遇到了稻草人、铁皮人和狮子,并和他们成为好朋友,经历了许多奇妙的历险,最后,在好女巫的帮助下,她终于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和亲人的身边。
这部作品在美国少年儿童中引起了轰动,其后还被改编为舞台剧本,在芝加哥上映。在20世纪30年代末,又被拍成电影,轰动一时。
10《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作者:塞里玛·拉格洛芙,瑞典优秀女作家,190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讲一个不爱学习、喜欢恶作剧的顽皮孩子尼尔斯,因为一次捉弄小妖精,而被小妖精用魔法变成了一个小人。他骑在他家的大白鹅背上,跟着一群野鹅出发作长途旅行。通过这次奇异的旅行,尼尔斯增长了很多知识,结识了很多朋友,也碰到过好几个凶险的敌人。他在种种困难和危险中受到了锻炼,最后尼尔斯回到家,恢复原形,变成了一个好孩子。
这部童话是塞里玛·拉格洛芙唯一为儿童而写的长篇童话,它是根据瑞典教育部的要求,作为一部学校地理教育读物而写的,不料它在以后竟成为世界文学艺术的珍品。
11《夏洛的网》 作者:爱尔温·布鲁克斯·怀特,美国作家
《夏洛的网》在美国儿童文学史上是一再被提到的作品,主要内容是:一头小猪威伯与大灰蜘蛛夏洛同住在农场仓房的地窖中,聪明勇敢的夏洛在自己的网上编织“好猪”、“杰出”、“谦虚”等等字样,使得威伯在猪的比赛中获得大奖,救了他的性命。而威伯又怀着感激之情,保护了夏洛的孩子顺利诞生。
爱尔温·布鲁克斯·怀特(19——1985),除了大量的散文、杂文等,还写了三部童话,分别是《小老鼠斯图尔特》(1945),《夏洛的网》(1952),《天鹅的喇叭》(1970)。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夏洛的网》,至今已经发行500万册,拥有20多种文字的译本。
12《时代广场的蟋蟀》 作者:乔治·赛尔登,美国作家
《时代广场的蟋蟀》的主角是一只生长在美国康涅狄格州乡下的蟋蟀,他因为贪嘴,爬进了旅游客人的食品篮,无意中被带到纽约中心地铁的地下火车站。报摊卖报的穷孩子马里奥收养了这只蟋蟀。后来,蟋蟀又认识了一只老鼠和一只猫。这三个动物成为了好朋友,闹了一些有趣的笑话,闯了一场大祸,最后居然帮助马里奥的爸爸妈妈免于破产,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13《倒长的树》 作者:克里山·尔,印度乌尔都语作家
《倒长的树》是一部耐人寻味的童话。童话的主人公拉姆爬上一棵倒长的树,游历了光怪陆离的“地下世界“,作者通过拉姆的地下奇遇,深刻地揭露了剥削制度下的种种黑暗现象。他早年的作品充满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反映了克什米尔秀丽的景色和恬静的生活,也表现了对被压迫者的同情。短篇小说集《想象的魔力》、《流星》和中篇小说《人生的转折点》、《失败》使他早期较有影响的作品。
14《一千零一夜》:旧译《天方夜谭》。阿拉伯著名民间故事集。包括寓言、童话、恋爱故事、冒险故事、名人轶事等。想象丰富,描写生动,主要反映中时代阿拉伯和亚洲一些国家的社会制度和风土人情。
我国古典文学之最: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离骚》是我国第一首优秀的长篇抒情诗,作者是战国时楚国的伟大诗人屈原。
(3)《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作者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4)《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私人编撰的史书,作者是春秋时代的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5)《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私人编撰的史书,作者是西汉时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
(6)《梦溪笔谈》是我国第一部用笔记文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专著,作者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
(7)《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
(8)《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说家罗贯中。
(9)《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描写农民斗争的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说家施耐庵。
(10)《西游记》是我国第一篇神话小说,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
(11)《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伟大的小说家蒲松龄。
(12)《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讽刺小说,作者是清代伟大的小说家吴敬梓。
(13)《红楼梦》是我国艺术成就最高的早期白话小说,作者是清代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