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2025-09-24 10:51:40 责编:小OO
文档
第三单元

9.《古诗三首》

1.三首诗分别描绘了 春节、清明、重阳节 里人们过节的情景。

(1)《元日》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主要描写了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

①元日:春节,正月初一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译文:在一片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了,人们迎着温暖的春风喝着屠苏酒。

②“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曈曈:太阳出来光彩耀眼的样子

译文: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每家都拿着新桃符换下了旧桃符。

(2)《清明》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主要描写了抒发对家乡、对逝世亲人的思念之情。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译文:清明这一天细雨纷纷,路上的行人内心烦闷,简直是失魂落魄。

②“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作者向牧童询问哪里有小酒馆,牧童指了指遥远的杏花深处的小村庄。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表达了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感。

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佳节:美好的节日,诗中指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译文:独自远离家乡在他乡做客,每到重阳佳节就更加思念家人。

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远方的兄弟们一定登上了高处,身上都插戴了茱萸,只是少了我一个人。

(4)你还知道哪些中华传统节日?

节日时间习俗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桃符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吃元宵、看花灯、猜灯谜
清明节四月第一个周六踏青、扫墓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赏月、吃月饼
10.《纸的发明》

1.造纸术是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2.纸的发明经过

3.改进前

时间材料优点缺点
造纸术发明前几千年前龟背 兽骨 青铜器笨重,阅读、携带、保存不便
后来竹片、木片

再后来蚕丝帛轻便价钱贵,只有少数人用得起
西汉麻纸粗糙,不便书写
4.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方法:剪碎或切断→浸→捣→捞→晒

5.蔡伦改进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原料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6.“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文中)

我还能写出形容学问高的词语:才高八斗、博学多才、见多识广

7.我还知道的我国古代科技成就,如张衡发明了地动仪;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第七位;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11.《赵州桥》

1.课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介绍了我国世界闻名的石拱桥——赵州桥,它的特点是雄伟、坚固、美观,赞美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说明了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2.赵州桥信息

地理位置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
年代隋朝
建造者石匠李春
历史到现在已经一千四百多年
特点雄伟、坚固、美观
3.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体会这段话是怎么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通过列举桥栏上雕刻的图案,运用排比,把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2)模仿这一段写一段话。

天上的云朵真是变化万千啊,有的像快乐的小鸟,有的像奔驰的骏马,还有的像自由的小鱼,有的像可爱的小兔。

4.你还知道哪些“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长城、故宫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1.

作者张择端
年代北宋
距今历史百年
画面内容北宋都城汴京热闹的场面
保存地点北京故宫博物院
2.这幅图为什么名扬中外?

人物众多、街市热闹非凡、逼真传神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拟题目

①直接以节日命名:《春节》

②抓住节日特点命名:《热闹的端午节》《团团圆圆的元宵节》

写好开头

①开门见山式: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但我最喜欢过春节……

②提问式:每年的正月初一是春节,俗称“过年”,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为什么呢?因为……

③引用式:“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一年一度的春节终于来了。

内容充实

①说具体

看到的、听到的

你怎么说、怎么做、有什么感受

②抓重点

除夕放烟花

随着一声声震天动地的炮声,一朵朵礼花在空中绽放:有的像绚丽多彩的降落伞,有的像五颜六色的蘑菇,有的像金色的绣球,有的像银色的星星,有的像天女散花……

元宵看花灯

这真是灯的海洋。千万条金黄色的闪光灯从六七米的“高空”悬下,如瀑布一般。瞧,那一盏盏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花灯真是令饱眼福。有红彤彤的“五角星”,有昂首挺胸的“大公鸡”,有拿着金箍棒的“孙悟空”……

端午包粽子

妈妈先拿起一张粽叶折成漏斗型,然后舀一勺米放进漏斗中,塞进去一块鲜肉和蛋黄,用米填满。接着左折折右折折,三两下便把它包得严严实实,最后用绳子把它绑起来,一个结结实实的粽子就包好了。妈妈可真是包粽子的高手。

结尾

①感受:转眼间,热闹的春节就结束了,真让人怀念和不舍!

②想法:明年春节,我一定要亲自写一幅春联贴在大门上。

一、多音字

累  lěi (积累)(日积月累)

lèi (劳累)(累了)

切  qiē (切菜)(切开)

qiè (一切)

便  biàn(方便)(方便面)

pián(便宜)

鲜  xiān(新鲜)(鲜花)

xiǎn(朝鲜)(鲜为人知)

爪  zhuǎ (鸡爪)(猫爪)

zhǎo(龙爪)(鹰爪)

都  dū (首都)(都城)

dōu (都是)(都有)

乘  shènɡ (一乘轿子)

chénɡ (乘法)(乘车)

笼  lónɡ (笼子)(鸡笼)

lǒnɡ (笼罩)

二、近义词

发明—创造   改进—改良   保存—储存   吸收—吸取   改造—改善    

闻名—著名   记录—记载   才干—才能   举世闻名—闻名中外

节省—节约   雄伟—宏伟   传神—逼真   紧急—危急 

三、反义词

文明—野蛮   笨重—轻巧   粗糙—细腻   节省—浪费   减轻—加重

热闹—冷清   悠闲—忙碌

四、量词

一(册)书 一(乘)轿子

语文园地三

1.介绍手工过程的方法:抓动作 画流程图  按顺序

示例:编花绳

开始翻花线了,我先把两只小手轻轻地套在花线圈里,用手拉直,然后两只手拉着彩带各往里绕一圈,接着用左手的中指轻轻挑起右手掌心的彩带,拉回到原来的位置,最后我小心翼翼地挑起左手掌心的彩带,拉回到原处。只见普通的彩带竟然像变魔术一样变成了一张神奇的小网,纵横交错,里面出现了一个个小小的美丽图案。

示例:剪纸

巧手姐姐首先拿一张红色的正方形纸,两次对折成三角形后展开,将右边对准中间的边线折成三角形,将左边对准边线折成又一个三角形,用手把每一个边线都按平整,再用笔画出图案,接着用剪刀顺着图案剪好后,全部展开,然后在中间粘上双面胶,将窗花最里面的一层,一个一个角粘到双面胶上,最后贴上一个黄色的小圆圈。啊,一幅漂亮的窗花就展现在眼前啦!

2.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1)上面的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有:都是先总说后分说的叙述方式。

(2)两句话都用到了“有的……有的……有的……”。

3.方法:先确定一个中心  (总写), 接下来再分一个或几个方面分写(分写)    

围绕中心    先总后分

      活用句式    运用修辞

训练:采用总分的结构,用上“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写几句话。

示例1:操场上真热闹,同学们有的在跳绳,有的在做操,有的在踢足球,有的在扔沙包,还有的在踢毽子。

示例2:公园里的花颜色真多啊!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粉色的,有的是紫色的,有的是紫色的,还有的是白色的。

3.有关传统文化的四字词语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雅人四好:琴棋书画

花中君子:梅兰竹菊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我还知道: 相声四法:说学逗唱       岁寒三友:松竹梅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