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案)
2025-09-24 10:51:42 责编:小OO
文档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

1.能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活动,多角度观察自己的心爱之物。

2.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围绕心爱之物,写出物品的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3.写出心爱之物的来历,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入字里行间。

●重点

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活动,多角度观察,并能够采用合适的方式记录自己的观察所得。

●难点

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围绕心爱之物,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入字里行间。

1.做好观察记录。

本次习作要求围绕“我的心爱之物”,写出心爱之物的特点。在写之前,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心爱之物进行有目的、多角度地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记录下自己的观察所得,为下面的习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2.讨论总结。

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描写事物的,或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感情,或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这些优美的篇章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恰当地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自己的习作更富有文采。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自己心爱之物的相关照片或实物。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活动,多角度反复观察自己的心爱之物,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

2.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围绕心爱之物,写出心爱之物的来历和特点,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入字里行间。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小玩具、新衣服等,想一想: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晒晒自己心爱的东西。(师相机板书:我的心爱之物)

2.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心爱的东西是什么。(它可以是你喜欢的玩具或身边的用品,确定写作对象)

在习作之前,通过让学生谈话交流,抓住“心爱”二字,把物品描绘得生动、具体,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促使学生在写作前表达明晰、条理清楚,为下文写作做好铺垫。

二、开展“我的心爱之物”观察活动。

请根据下面的提示,自己观察或和小组内的同学合作观察,小组内交流,得出观察结果。

活动内容:观察自己的心爱之物选择观察对象:请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一种自己喜欢而且便于观察的东西,我的选择是______。
观察角度指导:可以先观察它的外形,看看每个部分的特点,再想想“我”是怎么得到这个东西的。
观察方法:学习运用《白鹭》《珍珠鸟》等课文中的观察方法,要注意反复观察,根据物品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观察角度,观察时注意展开想象和联想,这样可以让自己的观察所得更丰富。
记录观察所得:可以以表格、作文片段等方式记录自己的观察所得。
活动交

流准备

理自己的观察记录,思考如果和别人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有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内容值得交流,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向别人介绍。
查阅的相关资料
三、交流观察活动,感受心爱之物的可爱。

1.展示某小组对心爱之物的观察结果。

展示学生观察的结果,紧扣观察活动的设计,引导学生评价观察目标的设定、观察活动的安排、观察活动的推进、观察成果的整理,从而进一步学习观察的方法,培养有目的、有针对性观察的意识和习惯。

2.交流观察心爱之物的体会和收获。

(1)选择观察物品中令你印象最深的一件小事进行交流。可以交流一下这件物品你是怎么得来的,以及你喜欢它的原因。

(2)交流大家对物品的观察“新得”。通过观察,你对这个物品有了哪些新的了解?哪些特点让你感兴趣或觉得特别有意思?引导交流认真观察时,你能够产生哪些想象和联想?

展示自己对心爱之物的观察了解,突出心爱之物的外形特点,突出观察的顺序,这其实就是指导学生如何写作;说说哪些特点让你感兴趣或觉得特别有意思,其实就是让学生把自己喜爱的情感融进去,有效解决写作的难点问题。

四、阅读例文,片段练习,学习细腻生动的描写。

(1)自主阅读教材,从学习写作的角度思考,你有哪些收获?

(2)交流:写写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

(3)看课件出示的三段文字,自由默读自己认为描写精彩的片段,边读边想,我观察物品时,该怎样抓住哪一特点把它介绍得细腻、生动?这些片段中哪些写法、语言值得我学习、借鉴?(小组交流)

1.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2.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3.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里钻出来。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4)片段练习: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选择自己心爱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点进行细腻、生动的描写,注意展开想象和联想,适当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选出描写细腻、生动、有创意、有个性的案例,供下一环节交流展示)

(5)交流评改:让学生读老师已经选取写得细腻、生动的片段或句子,组织调动学生进行评价,激发学生也动笔写几处这样的描写。

交流审题,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明确习作要求;教师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体会中感悟习作的写作方法。此环节教学,既是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又是对学生组织材料的一次训练。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充分展开联想把“物”写活,运用恰当的比喻、夸张和想象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生动、传神。

2.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修改自己的习作,在修改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一、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1.浏览课文《白鹭》《珍珠鸟》,想一想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对心爱之物进行观察的,段与段之间是怎样有序衔接的。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写下来。(确定表达顺序)

2.根据自己观察记录的内容,构思:写哪几个方面的内容,按照什么顺序,分几个自然段来写,取个什么题目?(小组、同桌商量)

3.学生习作,教师巡视。先及时帮扶偏弱的学生尽快打开思路,进入习作。再去发现学生写作过程中的闪光点(从选材、命题、表达顺序、细节描写、分段表述、段与段的衔接、书写等方面去寻找),点评鼓励。

再次联系本单元所学的课文,指导学生学会有顺序地表达,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与过渡,清楚、完整地反映事情发展的过程。这样,可以使作文写得条理清楚、前后贯通、语意明白。

二、展示作品,评改提高。

1.学生自读自改。读自己的习作给自己听,把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修改过来。

出示评价要求:

1.内容要具体,要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生动,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2.要衔接自然,文章结构要完整。

3.文中要合理运用想象、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自己的观察感悟与收获。

2.赏评佳作。(请作者上台朗读,大家共赏) 

要求:写得好还要读得好,听的同学请边听边把你觉得好和不好的地方做下记录,在点评的时候要有理有据。从选材、命题、表达顺序、细节描写、分段表述、段与段的衔接、书写等方面去展示学生的习作,引导学生互相评一评:作文中有哪些地方值得大家学习?还有哪些修改建议?

3.再次自己修改或与同桌交换修改作文,共同提高。针对你刚才的收获,你想从哪个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静下心来,默读修改。

文章在完成初稿后应该是不厌其烦地修改的,在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后,修改自己的习作会更加有信心,总结别人习作中的优点,博采众长,这也是习作中的一个非常好的习惯。

三、课外延伸,享受成功。

1.誊抄后参加最佳习作评选,体验成功的快乐。(如最佳选材、命题、表达顺序、细节描写、分段表述、段与段的衔接、书写等)

2.在班级内举办习作展览,出一期习作专栏“我的心爱之物”,贴上习作和图片,和同学分享。

范文赏析:

我最心爱的小鹦鹉

鹦鹉快快和乐乐是我最好的伙伴,那是姐姐不久前送给我的新年礼物,我特别喜欢它们。

它俩总是唱着婉转嘹亮的歌,一天到晚快快乐乐的,所以我管它俩叫快快与乐乐。

快快全身油亮,那圆圆的脑袋上有一撮雪白的绒毛,微风一吹,像一朵盛开的茉莉随风飘扬。珍珠般的小眼睛一眨一眨,一张小嘴尖尖的。脖子和翅膀的羽毛十分显眼,雪白的底色上镶嵌着一道道浅蓝色的花纹,像风吹过海面漾起的微波。腹部是一件天蓝的围裙,雪白的尾巴又细又长。它是一位高贵的公主,总是羞答答地站着,从远处看就像天空中一朵最皎洁的白云。

乐乐是个好斗的勇士,羽毛呈蓝黄绿三种颜色,油亮亮的,像穿了一件彩色的小袍。有趣的是头上那撮金黄的绒毛像给它戴了个皇冠似的,特别可爱。它的眼睛总是瞪得大大的,闪闪发亮。嘴像勾鞋钉的钳子,再硬的东西对它来说也是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它曾有过一个英勇事迹——“世界大战”。没来我家前它和同笼的一只虎皮鹦鹉决斗,脸部的羽毛被对方啄掉了,现在成了个“假冒孙悟空”,可它一点儿也不在乎,照样唱着洪亮的歌。

别看它俩性格不同,相处得却十分融洽。吃东西时,它俩总是有规律地你啄一口,我啄一口,从不相争,它们像兄妹俩,总是一同玩耍,一同跳舞,一同歌唱……

虽然快快、乐乐和我相处不久,但我们已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当我给它们喂东西时,它俩总是向我点头,好像在感激我;当我放学回家时,它俩总是为我歌唱,好像在说:“欢迎小主人回家。”

啊!快快、乐乐,愿你们能茁壮成长,你们永远是我最心爱的小鹦鹉。

评语:这是一篇状物的作文。小作者不愧是一位细致的观察员,将两只小鹦鹉的特点描写得活灵活现。将它们相似的外形、不同的性格以及玩耍、跳舞、歌唱的情形真实地呈现出来,表达了小作者对“快快”“乐乐”的喜爱之情,让读者对两只鹦鹉有了深刻的印象。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优秀习作评选,体验写作带来的快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文学的种子;引导学生学会在作文中插入图片,进一步美化自己的作文,做到图文并茂,保持学生写好作文的动力。

强化规范习作的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有目的地进行多角度反复观察,并能够采用合适的方式记录自己的观察所得。作为习作前体验活动训练的核心,重视学生设计观察活动、实施观察活动、整理观察所得的全过程,并在课堂上多角度展示交流,推进对观察过程中三个维度的评价,从而有效推进学生有目的、有计划观察的能力。运用细腻、生动描写的方法,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写成一篇习作,根据表达需要分段表述,并注意运用承上启下等方式写好段与段之间的衔接,作为作文训练的重点。采用片段训练和成篇训练两步走的方式,并注重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接轨,充分利用本单元教材的写作优势,读写结合,让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模仿迁移与创新并举,既有效地落实了写法训练,又不至于给学生造成写作的束缚。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