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学一年级学生跳绳的教学方法
2025-09-24 10:51:39 责编:小OO
文档
小学一年级学生跳绳的教学方法

作者:卢耿弟

来源:《中国学校体育》2019年第09期

        跳绳是一项对场地和器材要求不高的项目,其锻炼价值高,可提高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速度、力量和耐力等身体素质。跳绳也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的一项必测项目,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必须参与跳绳测试,可见,跳绳在体质测试中的重要性。掌握科学合理的跳绳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实施教学,从而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跳绳水平。

        一、跳绳材质

        (一)跳绳的材质

        市面上的跳绳琳琅满目,有胶绳、珠节绳、麻绳和钢丝绳等,跳绳材质上有以下问题。

        1.跳绳的用料选择不同,有的是环保材料制作的跳绳,有的是非环保材料制作的跳绳,后者将影响人体健康。

        2.跳绳的重量不同,有的过重,有的过轻,过轻过重都会影响跳绳成绩。

        (二)跳绳的材质选择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选择跳绳时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应选择环保材料制作的跳绳,可以通过查看产品说明,了解材质的用料等相关信息,对无相关说明的产品,應慎重选择。

        2.了解跳绳的功能,购买前应先了解不同类别跳绳的用途(表1)。

        由表1可以看出,珠节绳重量适中,摇绳打地时出现哒、哒的声音,绳体在练习时不易打卷,就算打卷,也易于解开,因此比较适合初学者练习。

        3.考虑跳绳的重量,跳绳重量太重,摇跳时需要花费较大力气,特别是长时间跳绳时,过重的跳绳也容易使人疲劳,不利于初学者进行练习;而过轻的跳绳,在跳绳时摇绳惯性不强,学生要花较大的力气进行摇绳,影响体力,因此要选择跳绳时,可以先进行试跳,根据个人实际选择合适的跳绳。

        二、跳绳长度调节的方法

        跳绳的长度问题,决定整个跳绳技术动作的发挥,影响着学生跳绳的成绩。跳绳长度的调节,正确量绳的方法是以学生双摇持绳柄,用双脚踩到绳子的中间,双手持绳柄的位置大约在腰间处,该绳长比较适合。但个别身高较高、身体比较肥胖或协调性较弱的学生,建议将跳绳的长度稍调长一点儿,可到心脏高度,这样可以减少卡绳的机会(图1)。

        三、手臂摇绳的方法

        摇绳是跳绳技术技能中最重要的环节,摇绳的好坏与质量的高低影响着跳绳的成绩,摇绳技术动作主要是以周期性运动,摇绳弧度越小越快,且稳定性越好。

        摇绳方法:明确摇跳顺序,应是先摇再跳的顺序。摇绳弧度过大,根据摇绳手臂摇绳关节的利用,摇绳者应采用手腕摇绳的方式为佳。避免出现两手臂向外打开、向上提着摇绳,用两个手臂进行摇绳,两手左右摇绳时一边打开、一边靠得紧等问题。

        练习方法1:对着镜子进行练习,可直观地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目的是让自己看到摇绳时双手的位置(图2-1)。

        练习方法2:双手自然夹紧报纸或其他东西进行跳绳练习,目的是使跳绳者的双手都能贴近身体(图2-2)。

        练习方法3:找同伴协助,2名学生站立同一个方向,1名学生左手持绳,1名学生右手持绳,保持适当距离进行专门性摇绳练习,也可3名学生1组合作摇绳,左右辅助中间的学生进行摇绳练习,目的是提高摇绳的稳定性和控绳能力(图2-3~图2-4)。

        练习方法4:单手摇绳,两手轮换进行,或者双手各持1根绳子进行同步摇绳练习(图2-5)。

        四、跳绳的方法

        跳绳动作正确与否影响着跳绳的整体质量。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经常见到各种各样的动作姿态问题。

        跳绳方法:在跳绳过程中,下肢技术动作主要是踝关节与膝关节协调用力,起跳时用前脚掌着地,连续完成跳跃。在跳绳时,避免出现双脚全脚掌或后脚跟着地,这种动作会导致跳绳者因震动过大影响腰椎和颈椎,影响脑部的健康;起跳的高度不可过高或过低,双脚起跳时,脚尖不可向前踢或向后撩,避免造成跳绳者下肢弧度过大和下肢动作用力不顺的问题;关节僵硬,踝关节与膝关节不够放松,会造成下肢在跳绳时缓冲不足。

        练习方法1:明确双脚着地的部位,采用前脚掌走路的辅助练习,充分体验前脚掌发力。

        练习方法2:起跳时脚尖大约离地3~5cm高度为宜;跳绳时,可对着镜子练习原地纵跳动作,脚尖自然下垂,踝关节与膝关节自然发力跳动。

        练习方法3:可选择适合的音乐或节拍器进行伴奏练习,练习时踝关节与膝关节要微屈弹动跳跃。

        五、培养跳绳节奏感的方法

        跳绳是培养节奏感的一种有效练习方法。跳绳的节奏好坏,影响着跳绳的成绩。

        练习方法1:可采用口令或听音乐的方法练习,通过喊口令的方式,边摇边跳,一拍一跳;选择适合的音乐进行练习,尽量选择音乐节奏感较强的音乐,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摇跳练习。避免出现节奏感不强,进而影响跳绳的稳定性。

        练习方法2:跳绳时速度均匀的方法,可通过1名学生跳绳,另1名学生提示跳绳节奏的方法进行练习。避免出现速度不均匀,导致学生难以控制跳绳特别是绳子过脚的时机,同时会消耗大量的体力。

        练习方法3:跳绳起跳时机的把握,要注意摇跳绳时上肢摆与下肢跳的协调配合,当绳子摇到胸前时,双脚准备起跳,绳子打地落在脚尖前30~40cm处,踝关节与膝关节自然跳动。避免出现起跳时机过早或迟缓,导致卡绳或不连贯。

        六、体能分配的方法

        进行一分钟跳绳时,在后半程因体能下降导致身体姿态变形和卡绳增多,如,双手持绳向上抬,双手向两侧打开,或全身变得坚硬,使跳绳的过程出现较多的卡绳,影响跳绳连贯性。

        练习方法1:提高手臂力量,运用定时摇绳和负重摇绳,提高手臂的力量和耐力素质。

        练习方法2:提高下肢弹跳力,通过定时定量跳跃练习和跑步练习,都可提高一年级学生下肢力量和耐力素质。

        练习方法3:通过游戏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跳绳的积极性,促进体能提升。 

        七、提高跳绳的练习方法

        在跳绳教学中,组织方法与手段多种多样,不同的组织方式,影响着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教师尽量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组织形式与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跳绳方法与技巧。

        练习方法1:计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规定学生完成一定量的跳绳次数。

        练习方法2:计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跳绳的次数。

        练习方法3:一次性完成次数,要求学生起跳后,中间不出现卡绳,如出现卡绳那么练习即结束。

        练习方法4:游戏竞赛。小组PK形式,可2名学生一组比拼在规定时间内跳绳数量;也可10名学生一组,每名学生跳10s的跳绳接力,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数量;还可每名学生跳绳50次,比哪个小组更快完成任务等。

        跳绳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体育活动项目,它形式多样,简单易行,趣味性强,对小学教学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和发展空间。立足基础教学,重视一年级孩子跳绳的起步阶段,应选择合适的跳绳材质、调节跳绳合适的长度、掌握正确的摇跳绳方法、加强节奏练习、提高体能和丰富的教学组织形式,只有注意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跳绳的稳定性和速度,最终实现学生跳绳水平得到全面提高。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