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理学院
班级:统计1001班
姓名:***
中国农民人均生活收入及消费支出简要分析
论文摘要:通过本学期对实用回归分析课程的学习,对于一些实际问题作出以下分析。实用回归分析中的方法在经济、管理、医学及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国民经济问题中,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扩大内需与真正走向的关键,通过运用SPSS软件分析方法对我国农民的收入及消费支出进行了各种细致分析, 以便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等。
关键词:农民 生活收入 消费支出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正文:
一、农民人均生活收入及消费支出分析
近年来,全国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的,加大各项惠农措施落实力度,多措并举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克服金融危机和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全市农村经济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农民现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消费水平继续提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至今仍有9亿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群体,农村消费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从农村市场看,中国有近六成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有规模如此巨大的城镇化。农村居民的收入虽然低于城市居民,但是基数巨大,且农村人口的收入也在稳定增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增加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正确处理好内需和外需的关系至关重要。但从总体来看,农民消费水平仍然较低,调查显示有的地区都不及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三分之一。而且消费结构不合理,局限于食品类等生存基本需求品,消费在衣着装饰等方面的极少。而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根本原因是农民的收入。
农民生活消费支出主要包括食品、衣着、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家庭设备、交通等方面,本文只挑选了四种典型的消费支出作为代表来分析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
二、数据来源说明
1、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 数据来源于《2008中国统计年鉴》。
| 项 目 | 1990 | 1995 | 2000 | 2006 | 2007 |
| 平均每人年收入(元) | |||||
| 总收入 | 990.38 | 2337.87 | 3146.21 | 5025.08 | 5791.12 |
| 现金收入 | 676.67 | 1595.56 | 2381.60 | 4301.93 | 4958.40 |
| 工资性收入 | 136.43 | 352.88 | 700.41 | 1373.76 | 1595.30 |
| 家庭经营收入 | 481.19 | 1116.73 | 1498.81 | 2609.41 | 2978.28 |
| 财产性收入 | 59.05 | 38.19 | 38. | 83.80 | 100.95 |
| 转移性收入 | 87.76 | 143.49 | 234.96 | 283.88 | |
| 平均每人年支出 (元) | |||||
| 总支出 | 903.47 | 2138.33 | 2652.42 | 4485.44 | 5137.68 |
| 现金支出 | 639.06 | 1545.81 | 2140.37 | 3931.76 | 4533.13 |
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2007年数据) 单位: 元
| 地 区 | 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 农民人均收入 | 食品 | 衣着 | 家庭设备 | 医疗保健 |
| 全 国 | 2415.47 | 3587.04 | 835.48 | 167.34 | 126.07 | 191.51 |
| 北 京 | 5681.09 | 8275.47 | 1836.31 | 451.63 | 303.46 | 575.80 |
| 天 津 | 3261.91 | 6227.94 | 1133.62 | 265.16 | 122.41 | 263.24 |
| 河 北 | 2246.29 | 3801.82 | 685.98 | 167.75 | 115.82 | 166.34 |
| 山 西 | 2039.80 | 3180.92 | 659.02 | 227.43 | 98.26 | 142.66 |
| 内蒙古 | 2378.60 | 3341.88 | 726.06 | 184.07 | 97.95 | 232.76 |
| 辽 宁 | 2740.97 | 4090.40 | 866.55 | 242.96 | 112.15 | 267.86 |
| 吉 林 | 2398.45 | 31.13 | 818.37 | 1.90 | 105.11 | 256.28 |
| 黑龙江 | 2365.23 | 3552.43 | 747.54 | 198.85 | 79.26 | 253.84 |
| 上 海 | 7807.08 | 9138.65 | 2824.99 | 417.57 | 481.04 | 549.44 |
| 江 苏 | 3658.19 | 5813.23 | 1283.17 | 222.59 | 199.48 | 232.30 |
| 浙 江 | 5819.70 | 7334.81 | 2001.40 | 368.52 | 288.02 | 459.39 |
| 安 徽 | 2050.09 | 2969.08 | 697.37 | 138.18 | 116.76 | 165.02 |
| 福 建 | 3217.66 | 4834.75 | 1310.07 | 213.26 | 167.33 | 162.26 |
| 江 西 | 2111.73 | 3459.53 | 777.45 | 130.06 | 105.68 | 159.14 |
| 山 东 | 2867.30 | 4368.33 | 916.49 | 197.11 | 158.71 | 221.80 |
| 河 南 | 1875.98 | 3261.03 | 596.73 | 159.46 | 104.75 | 140.55 |
| 湖 北 | 2099. | 3419.35 | 686.75 | 144.26 | 134.17 | 172.44 |
| 湖 南 | 2444.90 | 33.62 | 918.18 | 137.66 | 129.51 | 196.54 |
| 广 东 | 3421.56 | 5079.78 | 1498.49 | 151.11 | 148.10 | 197.00 |
| 广 西 | 1917.97 | 2770.48 | 752.23 | 79.91 | 110.09 | 123.91 |
| 海 南 | 1759.26 | 3255.53 | 768.24 | 75.15 | 87.85 | 110.92 |
| 重 庆 | 1600.58 | 2873.83 | 577.76 | 113.27 | 117.24 | 159.68 |
| 四 川 | 1816.09 | 3002.38 | 675.71 | 132.85 | 112.21 | 160.31 |
| 贵 州 | 1167.92 | 1984.62 | 392.85 | 88.56 | .91 | 76.76 |
| 云 南 | 1597.26 | 2250.46 | 530.84 | 93.61 | 83.75 | 138.16 |
| 西 藏 | 1435.41 | 2435.02 | 500.57 | 175.18 | 117.00 | 54.37 |
| 陕 西 | 1938.60 | 2260.19 | 612.12 | 138.33 | 94.88 | 195.61 |
| 甘 肃 | 1365.33 | 2134.05 | 381.12 | 97.23 | 77.78 | 127.35 |
| 青 海 | 1657.87 | 2358.37 | 450.66 | 160.51 | 90.12 | 192.77 |
| 宁 夏 | 1824.87 | 2760.14 | 523.86 | 159.10 | 104.32 | 187.60 |
| 新 疆 | 1696.40 | 2737.28 | 494.47 | 182.85 | 70.79 | 1.69 |
y=aX3+bX4+cX5+dX6+Ɛ
三、家庭总收入分析
1、农村家庭总收入单线图,农村家庭总收入逐年增加。
2,下图是农民人均收入与人均消费的散点图,可以大致看出农民收入与消费呈线性关系
2、家庭经营收入快速增长,是农民增收的最主要来源。工资性收入持续平稳增长。移性收入有所增长但增速明显减缓。
3、分析家庭人口与家庭总收入关系。下表各民工收入与家庭情况表示的是各民工月收入、家庭情况总表。其中,家庭总收入一般根据被调查者提供的数据所得。
| 序号 | 家庭 | 家庭总收入 | 序号 | 家庭 | 家庭总收入 |
| 人口 | 元/年 | 人口 | 元/年 | ||
| 1 | 5 | 13500 | 19 | 3 | 30000 |
| 2 | 4 | 10500 | 20 | 3 | 16500 |
| 3 | 12 | 50000 | 21 | 4 | 8750 |
| 4 | 4 | 8500 | 22 | 5 | 5000 |
| 5 | 3 | 3000 | 23 | 5 | 10000 |
| 6 | 4 | 4500 | 24 | 4 | 17000 |
| 7 | 4 | 2000 | 25 | 4 | 1000 |
| 8 | 4 | 3900 | 26 | 4 | 1500 |
| 9 | 5 | 3000 | 27 | 4 | 5000 |
| 10 | 3 | 25000 | 28 | 4 | 1875 |
| 11 | 7 | 8000 | 29 | 5 | 4500 |
| 12 | 5 | 7500 | 30 | 4 | 5000 |
| 13 | 5 | 20000 | 31 | 5 | 8550 |
| 14 | 8 | 6250 | 32 | 4 | 20000 |
| 15 | 3 | 10000 | 33 | 5 | 30000 |
| 16 | 4 | 5000 | 34 | 6 | 7000 |
| 17 | 4 | 13000 | 35 | 3 | 4800 |
| 18 | 4 | 2000 | 36 | 6 | 4800 |
四、农民总支出分析
1、如条形如所示分析,农民生活消费水平继续提高。
2、全国各地农民2007年消费支出与人均收入折线图分析,消费水平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收入高的地区,普遍消费能力高;收入少的地区,普遍消费能力弱。因此,要继续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五、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对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民人均收入状况分析
1,首先做相关分析,有图可以看出y与x3,x4,x5的相关系数都较高,说明所选自变量是与y高度线性相关的。用y与自变量做多元线性回归是合适的。
下表为模型汇总
| 模型汇总b | ||||
| 模型 | R | R 方 | 调整 R 方 | 标准 估计的误差 |
| 1 | .975a | .951 | .944 | 417.29155 |
| a. 预测变量: (常量), 医疗保健X6, 家庭设备X5, 衣着X4, 食品X3。 b. 因变量: 农民人均收入Y | ||||
下表为系数表
| 系数a | ||||||
| 模型 | 非标准化系数 | 标准系数 | t | Sig. | ||
| B | 标准 误差 | 试用版 | ||||
| 1 | (常量) | 571.270 | 173.321 | 3.296 | .003 | |
| 食品X3 | 2.759 | .458 | .821 | 6.022 | .000 | |
| 衣着X4 | 7.496 | 2.171 | .378 | 3.453 | .002 | |
| 家庭设备X5 | -4.118 | 2.901 | -.193 | -1.419 | .167 | |
| 医疗保健X6 | .081 | 1.784 | .005 | .045 | .9 | |
| a. 因变量: 农民人均收入Y | ||||||
方差分析表
| Anovab | ||||||
| 模型 | 平方和 | df | 均方 | F | Sig. | |
| 1 | 回归 | 91245237.374 | 4 | 22811309.343 | 131.000 | .000a |
| 残差 | 4701570.369 | 27 | 174132.236 | |||
| 总计 | 95946807.743 | 31 | ||||
| a. 预测变量: (常量), 医疗保健X6, 家庭设备X5, 衣着X4, 食品X3。 b. 因变量: 农民人均收入Y | ||||||
由以上图表分析大致可以得到以下综合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农民消费支出方面有很多,通过线性回归模型也可以较为准确的判断今后的农民消费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所得预测结果不可能与生活完全一致,但是对增进农民收入、改变农民消费结构有很大的意义。
可以看出,我国农民的费结构,基本上还是在食品、医疗等生活必需品上消费较多,而花在衣着装饰上的较少,但比起过去农民在家庭设备上的支出有了明显提高。而制约农民消费的关键还是农民收入不足。
因此,国家应该调整相应的农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增强消费的经济基础,通过增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通过经济增长带动消费的增加。此外还应培育农村居民正确的消费观念,要加快形成积极的消费观念,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提高生活质量,使生活更加富有意义;要克服“只知道买价格低、便宜的商品,养儿防身防老”等片面观念。
六、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对策建议
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一是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要继续加大劳务输出工作力度,做好与主要输入地区的劳务对接,加强就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工作,引导农民有序外出。三是大力扶持企业发展,引导支持企业多用农民工多吸纳农民工。四是加大对农民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改善农民工回乡创业环境,以创业带动就业。五是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加大力度扶持农牧业生产,稳定主要农产品价格。一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不断提高对农民的补贴水平,提高粮食等农产品收购价格,使的支持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二要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农田水利、道路、通讯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要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为农民搭起产供销平台,加速农产品的流通,减少因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对农民生产经营带来的冲击。四要建立健全生猪产销信息网络和预警预报体系,合理引导农民养殖;积极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标准化和规模化养殖水平;要认真落实生猪生产各项扶持,建立对生猪生产的保护机制,积极引导养殖户与龙头企业建立稳定的合同关系和利益联合机制,共同承担市场风险,从而保护养殖者利益,促进生猪生产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实用回归分析 何晓群 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
2、2008年统计年鉴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