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学期阅读理解练习题
2025-09-24 10:52:00 责编:小OO
文档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学期阅读理解练习题

                     课内阅读部分

《触摸春天》文段选读练习(一)

早晨,我在绿地里面的小径(jìng  jìn )上做操,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chàng  chàn),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bàn  bàng)。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我几乎要喊出声来了,因为那朵月季花上,正停着一只花蝴蝶。

安静的手指悄(qiǎo  qiāo)然合拢,(   )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     )!睁着眼睛的蝴蝶被一个盲女孩儿(    )的灵性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间(     ),安静的脸上充满了(       )。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    )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1、给加黑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2、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3、我会写反义词。

合拢(    )    流畅(    )     准确(     )

3、照样子,写词语。

磕磕绊绊:       、         、          、       

4、把这段话中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划出来,并谈谈理由。

                                 

                                         

《触摸春天》文段选读练习(二)

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hú hū)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xiáng  qiáng)的概(gài  kài)念。

我没有惊动安静。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有可以创造一个属(shǔ sǔ)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安静告诉我这样的道理。

1、我会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2、我会写出反义词。优美(   )仰起(    ) 张开(    )

3、照样子写词语。清香袅袅: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我会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    )弧线(   )曲线(   )世界(    )早晨(    )深处(    )

5、安静捉住蝴蝶后的恶感受到什么?她后来为什么要放走蝴蝶?

                                            

                                               

6、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安静告诉大家一个什么的道理?

                                          

                                             

7、你想对安静说些什么话?

                                    

《生命  生命》文段选读练习

有一次,我用医生的听诊(zhěn  chěn)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  憾),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zhāo  zāo)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虽然生命短暂(zhàn  zàn),但是,我们,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绝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1、我会划掉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或字。

2、我会写反义词。有限(     )  珍惜(    ) 短暂(     )

3、“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1)这句子中“糟蹋”的意思是:                  

(2)读了这句话,谈谈你的体会:                     

4、“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绝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读了这句话,你来谈谈,你将如何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呢?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文段选读练习(一)

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féng  fèng)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许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zé zhé)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bèi  bēi)人类的真理吗?”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shuān shuàn)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1、我会划掉文段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2、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怀疑(    )  责备(    ) 信奉(      )

3、亚里士多德讲的那段话意思是什么?

答:物体下降的速度快慢和      有关。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会越     ,反之,物体越轻,下落的速度会越         。

4、“一个事实”指什么?请用“~~~~~”线画出来;两个相反的结论又指什么?请用“      ”线画出来。

5、按要求改写句子。

难道你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改为陈述句:                             

6、在文中找一个假设关系得句子抄写下来。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文段选读练习(二)

消息很快传开了。到了那一天,很多人来到斜塔周围,都要看看在这个问题上谁是胜利者:是古代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呢,还是这位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wéi  wèi),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zhī zhí)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伽利略在斜塔顶上出现了。他右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球,左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一会儿,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zhuó zháo)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1、我会画出文段中正确的读音。

2、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惊讶(       )  明白(        )  固执(       )

3、试验的结果是什么?

                                      

4、通过试验,大家明白了什么?

                                    

5、你认为伽利略有哪些地方是值得你学习的呢?

                                      

6、你认为伽利略是个怎样的人?

                                           

《鱼游到了纸上》课内阅读

《鱼游到了纸上》文段选读练习(一)

一个星期天,我到玉泉比平时晚了一些。金鱼缸边早已(挤满  摆满)了人,多数是天真活泼的孩子。这些孩子穿着鲜艳的衣裳,好像和金鱼比美似(sì shì)的。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  奇怪)地叫起来。

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yīng  yìng)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1、我会划去文段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词语或读音。

2、写出下列词语反义词。鲜艳(    )赞叹(    )   一丝不苟(     )

3、按文段内容填空。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4、用“~~~~~”线画出描写青年画画的句子,并写写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5、我会联系课文读懂句子意思。

“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的意思是:                        

6、那个小女孩惊奇地叫:“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是真的吗?这说明了什么?

7、用“有时……有时……有时……”写一句话,

                                               8、“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那么周围的人:老人、青年和小孩是如何赞叹和议论?我想把它写下来。

老人:                                          

青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鱼游到了纸上》文段选读练习(二)

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了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gāng  gān)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你真专心哪!”我忍不住轻声问他。没想到他头也不抬,理也不理我。

好骄傲的年轻人。我正想着,眼睛落到他胸前的厂(徽  微)上,心不由得咯噔一跳!“福利工厂”,原来他是个聋(lóng  lōng)哑人!

我们开始用笔在纸上交谈。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  有时)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

他笑了,笑得那么甜。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1、我会划去文段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词语或读音。

2、我会写出反义词。清澈(    )   开始(     ) 骄傲(    )

3、照样子,用加粗的词语造句。

青年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

                                      

 4、为什么年轻人能把金鱼画活了?请用“~~~~~”线在文中画出来。

5、鱼“游到了纸上”与“游到了心里”之间有什么关系?

                                               

6、从年轻人学画画这件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纪昌学射》文段选读练习

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以为学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见飞卫。飞卫对他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等到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的时候,你再来见我吧!”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已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1、照样子,写词语

百发百中:   、      、    、              

2、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聚精会神(     ) 竟然(    )  满意(    ) 

3、第二自然段中有一个转折关系的句子,请把它抄下来。

                                    

4、用“~~~~~”画出文段中的一句比喻句。

5、你认为纪昌能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原因是什么?

                              

 6、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扁鹊见蔡桓公》文段选读练习

又过了十来天,扁鹊老远望见蔡(cài  cā)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扁鹊,你这次见了大王,为什么一声不响,就悄悄地跑掉了?” 扁鹊解释道   皮肤病用热水敷烫(tàng  tāng)就能够治好  发展到皮肉之间  用扎(zhā zhāi)针的方法可以治好  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  一旦深入骨髓  只能等死  医生再也为力了  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  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五六天之后,蔡桓公浑身疼(téng  tòng)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扁鹊早知道蔡桓公要来请他,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不久,蔡桓公病死了。

1、我会给文段中加黑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我会写出近义词。

一声不响(   )   浑身(    ) 为力(   ) 奇怪(    )

3、读下面的句子,并说说它是什么关系的句子。用加黑的关联词语造句。

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    )关系。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5、你想对蔡桓公说些什么?

                                                                         

《普罗米修斯》文段选读练习(一)

众神的领袖宙斯得知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取走火种的消息以后,气急败坏,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厉的惩罚,吩咐火神立即执行。

火神很敬佩普罗米修斯,悄悄对他说:“只要你向宙斯承认错误,归还火种,我一定请求他饶恕你。

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1、读拼音,写汉字。

 lǐng  xiù     fēn  fù     ráo  shù     pǔ luó mǐxiū sī

(     )  (      )   (      )   (        )

2、把句子加黑的词换上另一个词,使意思不变。

众神的领袖宙斯得知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取走火种的消息以后,气急败坏,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厉的惩罚(    ),吩咐(    )火神立即(   )执行。

3、按要求,改写句子。

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照样子,用“不会……更不会……”写句子。

                                                                      5、读了普罗米修斯的话,你有什么感受?

                                                                        

6、火神为什么要普罗米修斯向宙斯承认错误?

                                                                           7、你知道火神敬佩普罗米修斯的原因吗?

                                                                           

《普罗米修斯》文段选读练习(二)

火神不敢违抗(kāng  kàng)宙斯的命令,只好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

狠(hěn  kěn)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qī  xī)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zhàng  zàng)又重新长了起来。这样,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远没有尽头了。

1、我会把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划掉。

2、我会写出反义词。

痛苦(        )    尖利(        )    凶恶(       )

3、用“~~~~~”把普罗米修斯受到什么折磨的语句画出来。

4、按要求,改写句子。

(1)那个可怕的山崖上一直锁着伟大的天神普罗米修斯。

                              (缩写句子)

(2)普罗米修斯被宙斯锁在高高的悬崖上。

                              (改为把字句)

(3)火神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

                              (改为反问句)

5、请概括这两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3分)

                                     

6、你也敬佩普罗米修斯吗?为什么? (5分) 

                                                                                             课外阅读部分

 雪

冬天,瑞雪普降,雪花飘飘洒洒,可爱极了。

     雪花是美丽的。它雪白晶莹,玲珑剔透,轻盈好看,宛如朵朵白莲,从茫茫天空徐徐降落。看它漫天飞舞,令人神思飞扬。古人把它比成飘忽的柳絮、盛开的梨花,它是多么值得人们赞美啊!

雪花是奇异的。每一朵小雪花,都是一幅极其精美的图案。它们既有共同之处,又各具风姿。有的像明亮的小星星,有的像细细的衣针,有的像六边形的花瓣,有的像张开的一把小伞……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世界上有不少雪花图案的收集者,用毕生精力拍下数千张雪花照片,竟未发现彼此一样的图案。

雪花是宝贵的。它能降低土温,冻死害虫。它又能湿润土壤,使庄稼有充足的水分。它还含有很多氮的化合物,是庄稼的好肥料。

瑞雪飘飘,装点大地,我爱雪花。

1、照样子写词语

飘飘洒洒:             、               、              、               

千姿百态 :            、               、               、                 

2、全文采用了             的写法来写,其中2、3、4自然段从         、          、 

             三方面,写出了雪花的可爱。

3、文中画“       ”的句子,用的修辞方法是           、            。

4、文中的省略号表示                                 。

5、写出带“雪”的两个成语:                、                 。

6、为什么说瑞雪是宝贵的?

                                                                    

7、写一条有关雪的谚语。

                                                                        

我要做一只美丽的蝴蝶

一个小孩,相貌丑陋,说话口吃,而且因为疾病导致左脸局部麻痹(pì),嘴角畸形,讲话时嘴巴总是歪向一边,还有一只耳朵失聪。

然而,这个孩子却是个生活的强者。面对别的孩子嘲笑、讥讽的话语和目光,他默默地忍受着。他没有自卑,他要靠自己的发奋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当别的孩子在玩玩具中打发时间时,他侧沉浸在书本中,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书是成人读物,他却读得津津有味,因为他从中学到了坚强,学到了一种永不放弃的品质。

为了矫正自己的口吃,孩子模仿古代一位有名的演说家,嘴里含着小石子讲话。看着嘴巴和舌头被石子磨烂的儿子,母亲心疼地抱着他流着眼泪说:“不要练了,妈妈一辈子陪着你。”懂事的他替妈妈擦着眼泪说:“妈妈,书上说,每一只漂亮的蝴蝶,都是自己冲破束缚(fù)它的茧(jiǎn)之后才变成的。如果别人把茧剪开了一道口,有茧变成了蝴蝶是不美丽的。我要做一只美丽的蝴蝶。”

后来,他真的做了一只美丽的蝴蝶,他就是加拿大第一位连任两届的总理让·克雷蒂安。

1、用“        ”画出描写让·克雷蒂安生理残疾的句子。

2、从哪里看出让·克雷蒂安真做了一只美丽的蝴蝶?用“﹏﹏”标出有关的句子。

3、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对让·克雷蒂安说些什么?

                                                                                    

                                                                              

一块625欧元的树皮

  德国里特堡的高中生克雷斯蒂在驾车旅行时,发生了一起车祸。为了避让一辆迎面而来的运货卡车,克雷斯蒂紧急转舵,结果撞到了公路边的一棵槭树上。

  这是一棵有20年树龄的大树,很粗壮,所以,克雷斯蒂的小汽车当场就撞报废了,而克雷斯蒂本人也撞成了严重脑震荡,幸亏被巡警及时送到医院抢救,才脱离了生命危险。

  克雷斯蒂还没有痊愈出院,一张由当地林业部门开出的付费信函已经邮寄到了他的家里。付费账单上写着:克雷斯蒂先生,由于您肇事撞破了路边槭树的树皮,所以请您到银行支付625欧元费用。下面,还附了一份应付款项明细。

  第一项,树皮伤害费。被撞槭树树围长度为厘米,虽然事后依然郁郁葱葱,挺拔如初,但树皮受损部分长33厘米。按照规定,肇事者应赔偿槭树价值980欧元的55%,539欧元。

第二项,受损树皮清理费。事故发生后,护树人员花了三小时清理受损树皮,应付劳务费79.5欧元。

第三项,见习费。一名实习生在清理现场帮忙0.25小时,按规定付费1.5欧元。

第四项,医药费。树干伤口处被涂上了5欧元的药膏,应由肇事者支付。

  “不就是擦伤一块树皮吗?何必这样兴师动众?”相信很多人看了这张罚单后都会这样认为。而在大家的印象里,林业部份也不应该多管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如果真遇上了,我们一定会说:“没事做了,无聊。”

  但德国的林业部门却郑重其事,他们有一套令人匪夷所思的理论:树也是生命,交通肇事者,要为伤及到的任何生命负责,所以,那棵被撞伤的槭树也不能例外。 

1.克雷斯蒂交通事故造成哪些损失?

①                                                                            

②                                                                                

③                                                                          

2德国林业部门为什么这样郑重其事地对待一棵被擦伤的大树?

                                                                                              

                                                                                              

3付费帐单一共有哪几项?你看出了德国林业部门工作什么特点?

①                                                                            

②                                                                          

 4.下面对几个词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 “郁郁葱葱”形容这棵受伤的树依然长得苍翠茂盛。       

②  “鸡毛蒜皮”形容事情小而多,实在忙不过来。                                                                              

③  “匪夷所思”形容德国树也是生命的理论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

5  读完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王元用数学知识买瓜

中关村每到盛夏,八十二楼门口总有个大号的西瓜摊,摊主是个歪脖子大兴人,姓魏,挑西瓜不用敲,用耳朵贴上听,十拿九稳 。因为这个绝活儿,这位在中关村的小摊贩里位列怪。 

那次大概是1987年或者1988年,我去买西瓜,骑上车,直奔魏师傅的瓜棚子 –—— 毕竟他的瓜好。一看买的人不少,正要往里挤,忽然看到有两位熟悉的人物,也在挑西瓜呢。谁呢?王元先生和王太太,两位一边挑一边算价钱呢。

  魏师傅的西瓜卖得好,不免有些“作怪”。不称重,分大瓜小瓜而卖,大瓜三块一个,小瓜一块一个。看着大瓜小瓜尺寸差别不是很大,很多人都拼命往小瓜那边挤。王太太好像也是这样,却听见王元先生说 :“买那个大的。”“大的贵三倍呢…”太太犹豫。“大的比小的值!”王先生说。王太太挑了两个大瓜,交了钱,看看别人都在抢小瓜,似乎又有些犹豫。

  王先生看出她犹豫,笑笑说:“你吃瓜吃的是什么?吃的是容积,不是面积。那小瓜的半径是大瓜的三分之二稍弱,容积可是按三倍平方算地。小的容积不到大的30%,当然买大的赚。”

  王太太点点头,又摇摇头:“ 你算的不对,那大西瓜皮厚,小西瓜还皮薄呢,算容积,恐怕还是大的吃亏。”却见王先生胸有成竹,点点头道:嘿嘿,你别忘了那小西瓜的瓜皮却是三个瓜的,大西瓜只有一个,哪个皮多你再算算表面积看。王太太说:“头疼,我不算了…”

  两个人抱了西瓜回家,留下魏师傅看得目瞪口呆。

1.王太太买西瓜想买小的,因为                                                        

2.普通人买西瓜,是凭感觉,王元先生是数学家,他主张买那个大的,有两个原因。

                                                                                   

                                                                                  

3当王元先生胸有成竹决定买大西瓜时,王太太是什么表现?魏师傅是什么表现?

                                                                                    

                                                                                    

5 本文围绕                      写数学家王元在生活中的与众不同。 

蜗牛与它的大海

 有一只蜗牛,很想去见识一番大海。

 然而,它算计了一下,悲观地发现,如果按照每日的爬行速度,它的寿命只可能爬完四分之一的路程。

“但是”,它又换了一个角色,自言自语道,“能否到达大海,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对于许多到达大海的人来说,大海反而离他们更远了。”

“因此,大海或许只存在于向着大海的进行之中。”这只蜗牛继续自言自语道:“如果我现在向着大海迈开了第一步,那么,我就攫取了大海的一部分,尽管微不足道。但是,我如果坚持着向大海行进了四分只一的路程,那么,我就拥有了四分只一的大海——对于一只蜗牛来说,这已经够了。”

于是,这只蜗牛踏上了大海之程。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乐观(         ) 丧失(          ) 奔跑(          ) 放弃(         )

2.“很想去见识一番大海”的“见识”在文中的意思是         

  A 借出事物,扩大见闻          B  见闻,见识。

3.“微不足道”指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它的近义词是(             )

4.蜗牛渴望看见大海,人也渴望看见大海,你认为大海有什么吸引力?下面说法符合你的想法的一句是(         )

  A 大海一望无际,开拓了认得视野。

  B 大海好玩,可以捡贝壳,可以游泳,可以在沙滩上晒太阳。

  C 大海有气势,大海波涛汹涌,一浪接一浪

5.蜗牛两次“自言自语”,前一次是为了                                                 

后一次是为了                                                                    

6.有一个和蜗牛有关、形容速度太慢的词语,你知道吗?                           

 小牛和老骡子

有一段时间,老农夫一直用小牛和骡子一起耕作,耕作相当辛苦。年轻的小牛对骡子说:“今天我们装病吧,休息,休息。”老骡子却答道:“不行啊,我们需要工作做完,因为耕种的季节很短啊。”

但小牛还是装病了,农夫给它弄来新鲜的干草和谷物,尽量让它舒服些。等老骡耕种回来,小牛询问地里的情况如何,“没有以前耕种得多,”老骡子回答道:“但我们也耕种了相当长的一段距离。”小牛又问道:“老家伙说我什么没有?”“没有。”老骡子回答。

第二天,小牛还想偷懒,就再次装病。当老骡子从田间回来时,小牛问道:“今天怎么样?”“还不错,我认为。”老骡子答道。“但耕种得还不是太多。”小牛又问道:“老家伙说我什么了?”“啥也没有对我说,”老骡子说,“但是,他停下来和屠夫说了好长时间的话。”

 --慵懒是一种自我扼杀。

1.小牛两次装病,第一次是                                                 

第二次是                                                                         

2.小牛装病不耕田,却一再询问“老家伙说我什么了?”老家伙是谁?一再询问表明了什么?

“老家伙”指                                                                    

一再询问,表明                                                                       

3.短文中出现了骡子、牛,他们都是农村更添的力畜,还有一样你知道是什么吗?

                                                                               

4. 老骡子和小牛的差距在哪里?

                                                                                

5“他停下来和屠夫说了好长时间的话。”屠夫是干什么的?老农夫和屠夫说话,意味着什么? 

                                                                                     

6.最后一句破折号的用处是         

A 解释说明              B 话题突然转换      C 声音延长

 你杀死了贝多芬

     晚上临睡前,女儿给我出了个题目:

  如果你知道一个女人怀孕了,并且她已经生了8个小孩,其中有3个耳朵聋,两个眼睛瞎,还有一个智能不健全,而这个女人自己又有病在身,请问,你会建议她生下这个孩子吗?

  女儿的问题太过简单了,我当然会选择让女人放弃生下这个孩子。想想都太可怕了,若是再多一个残疾孩子,真不敢想象1.这个女人怎么能承受得住!

  那么,你杀死了贝多芬!那个女人是贝多芬的母亲。女儿摊开双手,遗憾地摇着头。

  我吃了一惊,为自己如此轻易地杀死了贝多芬叫屈!我不服气地说:“若是不知道结果,你会怎么选择?”女儿说:“我已经选择过了,而且班上大多数同学跟我选择的一样:建议她生下来!在此之前我们并不知道答案!”

  “为什么?”我忽然感觉这个选择题很有趣,忍不住要和女儿探讨一下。没有想到的是,女儿的理由非常简单:给予这个可怜的母亲多一点儿希望—她已经有了那么多的残疾孩子,万一这是个非常健康的孩子呢?

  我怔住,继而热泪盈眶。还有什么比如此充满人性、充满希望的答案更正确的呢?

1.为什么称贝多芬的母亲是“可怜的母亲”?

                                                                                     

3.“我”为什么选择“让女人放弃生下这个孩子”?用“——”划出有关的句子。

4.女儿“建议她生下来”是                                                         

                                                                               

你觉得这个女儿是一个                      的小孩。

5. “给予这个可怜的母亲多一点儿希望—她已经有了那么多的残疾孩子,万一这是个非常健康的孩子呢?”本句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A. 表示话题转移   B 表示解释说明  

家乡的小河

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它是宁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她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的七彩绸。

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她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的身躯映在河水中,欣赏着火红的脸庞。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轻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鳞光闪闪。中午的小河真是活泼极了。

傍晚小河真可爱。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红,那处绿。又一阵风来,倒映着的泥岸和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灰暗的一片,像醉汉,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倒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这时,寒风任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奚奚簌素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显得更静、更清。

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

1.用“~~~~”划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1分)

2.用“——”划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并用“△△△”圈出看出是拟人句的词。

3.用“‖”给课文分段,并用简洁、完整、准确的语句概括第二段段意。

4.判断,对的在(   )里打“√”

(1)短文反映了作者对家乡小河的喜爱。(   )

(2)短文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

(3)短文反映了作者对家乡小河、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

(1)短文是按先概括写再具体写的结构来写的。(   )

(2)短文是按先具体写再概括写的结构来写的。(    )

(3)短文是按先概括写再具体写最后概括写的概括来写的。(   )

阅读理解,完成问题 

_____________

竹子是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竹子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以编织竹器;竹沥(lì)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竹子是伟大的,它具有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 它和松 梅被人类誉为 岁寒三友 历来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塑,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萌(méng)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硬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酷暑它不怕,秋风吹不落。秋去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

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这篇短文的题目:《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在原文中能找到的就写原文中的。) 

平凡(      ) 品格(       ) 不畏(       )

3.在文中的四个空白处里加上标点符号。

5.“岁寒三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把竹笋比做____________,目的是为了突出竹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历四时而常茂”,“四时”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选择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息息相关”的“息”意思是(   ) “自强不息”的“息”意思是(  )

①呼吸时,进出的气 ②消息 ③停止 ④休息 ⑤利息

9.作者为了说明竹子全身是宝,他分别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妙用。(2分)

10.“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这种精神’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这篇短文写了竹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重点写了竹子的

_____         ___。作者写竹子的目的是为了借歌颂竹子的品格,歌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用“ ”画出本文的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陈述句: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