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
2025-09-24 10:52:42 责编:小OO
文档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 (2017八上·曲江期末)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 .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C . 这只大鸟克服了心理障碍后,变得活泼而无精打采起来,并且对我恋恋不舍。

D . “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它使沿线各国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同舟共济。

2. (2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 我们将通过植树造林,使有着“山水洲城”美誉的长沙山更青,水更碧。

B . 长沙市计划三年建设大约600余座公园,成为“千园之城”。

C . 随着城市街头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而且环保、经济。

D . 烈士公园的国庆节张灯结彩,花团锦簇,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3. (5分) (2013·大连) 默写填空。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________ , ________。(韩愈《马说》)

②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________ , ________。(王维《竹里馆》)

③________ , ________ ,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④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________ , ________。(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⑤温庭筠在《望江南》中写船尽江空、斜阳江水含情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⑥诗歌唤醒心灵。在暮色中,吟咏游子的渺远乡思:“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________ , ________”,我们的心中总会生发几分对家乡的珍重。(用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回答)

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

4. (1分) (2019九上·温州期末)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雨果曾说过:宽容就像清凉的甘露,浇灌了干hé________的心灵;宽容就像鲜艳的花朵,给生活带来了温xīn________;宽容就像不熄的火把,能驱散人们心头的阴mái________;宽容就像一场及时的春雨,温柔xiáng________和,给生活带来激情。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5. (5分) (2016八下·鹤庆期中) 在一个红绿灯路口,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在红灯时要过马路,面对这种情况,你将怎样劝导这位母亲?

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

6. (11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 

《童趣》一文的作者是          ,选自《               》。

(2)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故 时有物外之趣                    ②项为之强                      ③盖 一癞虾蟆                              ④徐 喷以烟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②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4) 

联系全文,物外之趣、物内之趣指什么?

(5) 

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富有情趣的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7. (11分)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完成小题。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此 / 庸夫之怒也    

B . 安陵君受地 / 于先王而守之    

C . 夫 / 专诸之刺王僚也    

D . 与臣 / 而将四矣    

(2) 

对下列句中划线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以头抢地耳(撞、碰)    

B . 长跪而谢之(感谢)    

C . 寡人谕矣(明白,懂得)    

D . 请广于耳(扩充)    

(3) 

下列各项中划线的“之”与例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A .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B .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C . 聂政之刺傀也    

D . 辍耕之垄上    

(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里哉?

(2)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5) 

唐雎的使用是什么?他能够出色完成使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

8. (15分) (2016·黔西南)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各题。

精神栖身于茅屋

周国平

如果你爱读人物传记,你就会发现,许多优秀人物生前都非常贫困。最著名的印象派画家凡•高,现在他的一幅画已经卖到了几千万美元,可是,他活着时,他的一张画连一餐饭钱也换不到,经常挨饿,一生穷困潦倒。要论家境,他的家族几乎控制着全欧洲的美术市场。作为一名画家,他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可以像那些平庸画家那样迎合时尚以谋利,成为一个富翁,但他不屑于这么做。他说,他不可能把他唯一的生命耗费在给非常愚蠢的人画非常蹩脚的画上面,做艺术家并不意味着靠卖画挣钱,而是要去发现一个未被发现的新世界。

另一个荷兰人斯宾诺莎是名垂史册的大哲学家,他为了保持思想的自由,宁可靠磨镜片的收入维持最简单的生活,谢绝了海德堡大学以不触犯宗教为前提要他去当教授的聘请。

我并不提倡苦行僧哲学。事实上,人的肉体需要是很有限的,无非是温饱,超于此的便是奢侈,而人要奢侈起来却是没有尽头的。你本来习惯于骑自行车,不觉得有什么欠缺,可是,当你看到周围不少人开上了汽车,你就会觉得你缺汽车,有必要也买一辆。富了还想更富,事实上也必定有人比你富,于是你永远不会满足,不得不去挣越来越多的钱。这样,赚钱便成了你人生的唯一目的。即使你是画家,你哪里还顾得上真正的艺术追求?即使你是学者,你哪里还会在乎科学的良心?

所以,自古以来,一切贤哲都主张简朴的生活方式,目的就是不当物质欲望的奴隶,追求精神的富有。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得好,“自由人以茅屋为居室,奴隶才在大理石和黄金下栖身”;柏拉图也说:“胸中有黄金的人是不需要住在黄金屋顶下面的。”我非常喜欢关于苏格拉底的一个传说,这位被尊称为“师中之师”的哲人在雅典市场上闲逛,看了那些琳琅满目的货摊后惊叹:“这里有多少我用不着的东西呵!”的确,一个追求精神财富的人必定淡然于物质的奢华,而一个人如果安于简朴的生活,他即使不是哲学家,也离哲学家不远了。

(选自《周国平文集》,有删改)

(1) 

请用文中的一句话解释“精神栖身于茅屋”的含义。

(2) 

请结合文章,谈谈你对下面这句话划线内容的理解。

这位被尊为“师中之师”的哲人在雅典市场上闲逛,看了那些琳琅满目的货摊后惊叹:“这里有多少我用不着的东西呵!”

(3) 

文章结尾说“一个人如果安于简朴的生活,他即使不是哲学家,也离哲学家不远了”该如何理解?请作简要回答。

(4) 

中国也有许多栖身于“茅屋”而追求精神自由和富足的人,他们连同他们的文学作品被传为佳话,请你任举一例,并简要说明。(注:需写出人物及作品名称并简要说明)

(5)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一个人应该如何保持精神的富有。

9. (20分) (2018八上·柯桥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老家的门前,有棵老槐树,在一个风雨夜里,被雷击折断了。家里来信说:它死得很惨,是拦腰断的,又都裂开四块,只有锯下来,什么也不能做,劈成木柴烧罢了。我听了,很是伤感。

后来,我回乡去,不能不去看它了。

这棵老槐,打我记事起,它就在门前站着,似乎一直没见长,便是那么的粗,那么的高。我们做孩子的,是日日夜夜恋着它,在那里落秋千,抓石子,踢毽子,快活得要死。冬天,世上什么都光秃秃的,老槐也变得赤裸,鸟儿却来报答了它,落得满枝满梢。立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天里,老槐就是竖起的一首歌子了。于是他们飞来了,我们就听着冬天的歌,喜欢得跑出屋,在严寒里大呼大叫。

如今我回来了,离开了老槐多年的游子回来了。一站在村口,就急切切看那老槐,果然不见了它。进了院门,我立即就看见了那老槐,劈成粉碎片,乱七八糟地散堆在那里,白花花的刺眼,心里不禁抽搐起来。我大声责问家里人,说它那么高的身架,那么大的气魄,骤然之间,怎么就在这天地空间里消灭了呢?如今,我幼年过去了,以老槐慰藉的回忆再也不能做了,留给我的,就是那一棵刺眼痛心的树桩了吗?我再也硬不起心肠看这一长着沧桑的残酷,蕴藏着一腔对老槐的柔情,全然化作泪水流下来了。

夜里,我无论如何都睡不着,走了出来,又不知身要走到何处,就呆呆地坐在了树桩上。树桩筐筛般大,磨盘样圆,在月下泛着白光,可怜它没有被刨了根去。那桩四周的皮层里,又抽出了一圈儿细细小小的嫩枝,极端地长上来,高的已经盈尺,矮的也有半寸了。

小儿从屋里出来,摇摇摆摆的,伏在我的腿上,看着我的眼,说:“爸爸,树没有了。”

“没有了。”

“爸爸也想槐树吗?”

我突然感到孩子的可怜了。我的小儿出生后一直留在老家,在这槐树下爬大,可他的幸福、快乐并没有尽然就霎时消失了。

“爸爸,”小儿突然说,“我好像又听到那树叶在响,是水一样的声音呢。”

唉,这孩子,为什么要偏偏这样说呢?是水一样的声音,这我是听过的,可是如今,水在哪儿呢?

“爸爸,水还在呢!”小儿又惊叫起来,“你瞧,这树桩不是一口泉吗?”我转过身来,向那树桩看去,一下子使我惊异不已了:真是一口泉呢!那白白的木质,分明是月光下的水影,一圈儿一圈儿的年轮,不正是泉水绽出的涟漪吗?我的小儿,多么可爱的小儿,他竟发现了泉。我要感谢他,他真有发现了新的哥伦布一样的伟大!

“泉!生命的泉!”我激动起来了,紧紧握住了我的小儿,想这大千世界,竟有这么多出奇,原来一棵树便是一条竖起的河,雷电可以击折河身,却毁不了它的泉眼,它日日夜夜流动,永不枯竭,那纵横蔓延在地下的每一根每一行,该是那一条一道的水源了!

我有些不能自已了。月光下,一眼一眼看着那树桩皮层里抽上来的嫩枝,是多么的精神,一片片的小叶绽了开来,绿绿的,鲜鲜的,深深的:这绿的结晶,生命的精灵,莫非就是从泉里溅起的一道道水坝柱吗?那锯齿一般的叶峰上的露珠,莫非是水溅起时的泡沫吗?哦,一个泡沫里都有了一个小小的月亮,灿灿地,在这夜里摇曳开光辉了。

“爸爸,这嫩枝儿能长大吗?”“能的。”

我肯定地说完,就再没有言语,我们静止地坐在树桩的泉边,谛听着在空中溅起的生命的水声。

(1) “我”对老槐树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列句子写得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请作具体赏析。

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天里,老槐就是竖起的一首歌子了。

(3) 文章开头说:“很是伤感”,第四自然段又说一腔柔情“全然化作泪水流下来了”,作者伤感流泪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4) 结尾说“我”“谛听着在空中溅起的生命的水声”。其中“生命的水声”的含义是什么?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 (2016七下·射阳期末) 你若是一株青青的小草,我的青春便生意盎然;你若是一杯温热的奶茶,我的世界便芳香四溢;你若是一句逆耳忠言,我的未来便一片光明。你若是……

请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以“有你,我的青春很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550字;(3)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4)字迹清晰,卷面整洁。

八、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

11. (15分) 阅读下面名著中的两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水浒传》中的林冲曾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一直安分守己的他却在高俅等人步步追杀之下,雪夜上梁山。他既有骁勇善战的一面,又有隐忍退让的一面。

(1) 

在上梁山过程中发生过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按情节的先后顺序依次填写在横线上。

林冲:________→棒打洪教头→________→怒杀王伦

(2) 

请概述一个能反映林冲隐忍退让性格的情节。

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1、

2-1、

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3-1、

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

4-1、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5-1、

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

6-1、

6-2、

6-3、

6-4、

6-5、

7-1、

7-2、

7-3、

7-4、

7-5、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

8-1、

8-2、

8-3、

8-4、

8-5、

9-1、

9-2、

9-3、

9-4、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0-1、

八、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

11-1、

11-2、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