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流体流动类型与雷诺准数
2025-09-24 10:59:44 责编:小OO
文档
流体流动类型与雷诺准数

流体的流动类型,首先由雷诺(Reynolds)用实验进行了观察。在雷诺实验装置(图1-14)中,有一入口为喇叭状的玻璃管浸没在透明的水槽内,管出口有调节水流量用的阀门,水槽上方的小瓶内充有有色液体。实验时,有色液体从瓶中流出,经喇叭口中心处的针状细管流入管内。从有色流体的流动情况可以观察到管内水流中质点的运动情况。

流速小时,管中心的有色流体在管内沿轴线方向成一条轮廓清晰的直线,平稳地流过整根玻璃管,与旁侧的水丝毫不相混合,如图1-15(a)所示。此实验现象表明,水的质点在管内都是沿着与管轴平行的方向作直线运动。当开大阀门使水流速逐渐增大到一定数值时,呈直线流动的有色细流便开始出现波动而成波浪形细线,并且不规则地波动;速度再增,细线的波动加剧,然后被冲断而向四周散开,最后可使整个玻璃管中的水呈现均匀的颜色,如图1-15(b)所示。显然,此时流体的流动状况已发生了显著地变化。

上述实验表明: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状态可分为两种类型。

当流体在管中流动时,若其质点始终沿着与管轴平行的方向作直线运动,如图1-15(a)所示,质点之间互不混合。因此,充满整个管的流体就如一层一层的同心圆筒在平行地流动,这种流动状态称为层流(laminar flow)或滞流(viscous flow)。

当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若有色液体与水迅速混合,如图1-15(b)所示,则表明流体质点除了沿着管道向前流动外,各质点的运动速度在大小和方向上都有时发生变化,于是质点间彼此碰撞并互相混合,这种流动状态称为湍流(turbulent flow)或紊流。

根据不同的流体和不同的管径所获得实验结果表明:影响液体类型的因素,除了流体的流速外,还有管径d,流体密度ρ和流体的粘度μ。u、d、ρ越大,μ越小,就越容易从层流转变为湍流。雷诺得出结论:上述中四个因素所组成的复合数群duρ/μ,是判断流体流动类型的准则。

这数群称为雷诺准数或雷诺数(Reynolds number),用Re表示。雷诺准数的因次是

上述结果表明,Re数是一个无因次数群。不管采用何种单位制只要Re中各物理量用同一单位制的单位,那所求得Re的数值相同。根据大量的实验得知Re≤2000时,流动类型为层流;当Re≥4000时,流动类型为湍流;而在2000<Re<4000范围内,流动类型不稳定,可能是层流,也可能是湍流,或是两者交替出现,与外界干扰情况有关。例如周围振动及管道入口处等都易出现湍流。这一范围称为过渡区(transition region)。

在两根不同的管中,当流体流动的Re数相同时,只要流体边界几何条件相似,则流体流动状态也相同。这称为流体流动的相似原理。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