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挂篮加载预压试验成果报告
2025-09-24 10:58:38 责编:小OO
文档
                                              编号:

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铁路(河南段)SHHZQ-01标

   (40+56+40)连续梁挂篮预压成果报告

编 制:          

复 核:          

审 核:          

监 理:          

中铁一局商合杭指挥部第二分部

2016年8月24日

挂篮加载预压成果报告

一、挂篮预压的目的

为了检验挂篮使用的结构安全性、检测并获取挂篮的弹性变形量、消除其非弹性变形等,为挂篮的后续使用提供可靠的技术参数和安全保障措施,也为监控单位发布实施施工指令提供相应的重要依据。

二、挂篮预压过程

挂篮预压自2016年8月21日开始加载,23日完成加载,次日卸载。本次加载试验,经过项部经理部精心组织,严格按照《挂篮预压方案》进行,取得了成功。经过试压,消除了挂篮自身的非弹性变形,并采集挂篮的弹性变形值,为主梁进入正常循环悬浇施工提供必要的参考数据。

三、预压技术参数

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和实际情况,预压采用混凝土预制块预压方案。挂篮预压压重为悬臂梁段重量(最重梁段)与人工、机具、模板荷载总重的1.2倍。最重梁段为1#段,重131.9t,考虑安全方面的重要性,荷载按1.2*139.12=158.3t,动力、人工机具附加荷载为2.5KPa×6.7m×4m/10(N/Kg)=6.7t,模板重量为20t,预压总荷载为185t。加载分3级进行,空载-60%-100%-120%,卸载时,也按此级别进行120%-100%-60%-空载。每级荷载在加载(或卸载)完成时,应停留1小时以上,待沉降稳定后进行观测,得出有关变形数据。满载后每隔1h测量一次每隔测点变形值,连续预压4h,当最后测量的两次变形量之差小于2mm时,即可结束预压,开始卸载。

四、材料准备

内业准备:相关技术资料

外业准备:测量仪器一台

预制混凝土块120块,每块3.3吨/个。

30吨吊车一台

预制混凝土块

五、挂篮预压的组织实施

5.1、总体方案

挂篮底模、外侧模板就位后,利用挂篮底模、外侧模板相应位置,作为压载平台,并按3.5m节段(考虑1#块预留钢筋位置)对底模上加载位置进行放样,在挂篮底模上堆码预压块,调整挂篮的纵向中心线和底模标高符合要求。

挂篮预压示意图

5.2、沉降观测点布设

挂篮前底横梁的四根吊杆处各设置一个观测点,如下图所示,即1-1、1-2、1-3、1-4测点;上前横梁的四根吊杆处各设置一个观测点,即2-1、2-2、2-3、2-4测点;每片主桁的前节点处设置一个观测点,即3-1、3-2测点;每片主桁的前支座处设置一个观测点,即4-1、4-2测点;每片主桁的后锚处设置一个观测点,即5-1、5-2测点。观测点布置见图6.3.3-3所示,并在主桁架前上横梁吊点及后锚点处设置变形观测点,同时测量梁体及挂篮中心线偏位。

观测点布置图

挂篮预压变形观测点布设图(前横梁测点)

挂篮预压变形观测点布设图(桁架测点)

5.3、挂篮加载程序

①预压荷载至1#块梁体总重的60%;持荷120min,测量A1#、B1#块梁体顶面和挂篮中心线、观测点标高。

②预压荷载至1#块梁体总重的100%;持荷120min,测量A1#、B1#块梁体顶面和挂篮中心线、观测点标高。

③预压荷载至1#块梁体总重的120%;持荷120min,测量A1#、B1#块梁体顶面和挂篮中心线、观测点标高。

④挂篮停止变形后卸除全部荷载;测量A1#、B1#块梁体顶面和挂篮中心线、观测点标高。

⑤挂篮试压结束;根据观测资料分析计算,结合施工阶段挠度表调整前吊杆、后锚杆,使挂篮底模板、外侧模板至预抬位置。

(3)荷载分级与变形观测

1#块梁体的重量132t,挂篮的预压分三级加载,即60%、100%、120%的1#块梁体重量。

加载顺序及大小按先底板、再翼板的原则,依据各部分重量之比进行分级加载。加载同时按程序及时进行变形观测,并填写观测数据记录表。

本次试验按本挂篮设计最不利工况进行荷载试验,整个加载过程分级进行:实际在挂篮加载试验过程中,将对拉装置向挂篮前端移动了50cm,按等弯矩作用将分级荷载重新计算。

加 载 分 级 表

荷 载 等 级

单侧加载吨位备注说明
第一级 

0空载
第二级 

79.2

60%加载

第三级152100%加载

第四级 

182.4120%加载

第五级0卸载完成
2、试验前的准备 

(1)、加载试验前应将试验方案对有关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进行必要的安全交底。

(2)、严格按照挂篮设计图完成篮拼装工作。

走行试验  

六、要求及注意事项

(1)严密组织试验测试,统一信号,统一行动,除指定的现场指挥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直接指挥链条葫芦。

(2)开始试验前,应对悬吊及锚固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确保连接的安全可靠,以后每做一次试验,均应对整个挂篮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才能进行下一次试验测试。

(3)认真做好各项试验数据的记录,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终止预压,分析原因后并采取相应措施。

七、试验结论 

    (1)本次加载试验,挂篮的工作状态与正常进行循环施工时挂篮的工作状态有一定的差别,因此试验大致模拟了挂篮的受力状态,检验了挂篮主体结构,主要是承重系统的安全性,所取得的试验数据对以后的挂篮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本挂篮为新加工设备,设计时取用了较大的安全系数,同时挂篮主纵梁与底平台之间吊吊杆每次都要进行预拉以消除挂篮吊杆的非弹性变形,因而挂篮的变形主要是由于主纵梁的弹性变形引起的,其变形与在该种工况下设计计算值较为吻合。

八、试验数据的收集

测点选择在两主纵梁与前上横梁交接点处,测量仪器水准仪。在第一级荷载加载前,收集测点的相对位置,当每级荷载加载30分钟后进行测量,荷载卸载后同样进行测量,数据整理见附表一,附表二。

九、挂篮相关检测证书

十、预压影像资料

301#墩挂篮预压块加载至100%

吊车配合工人安放预压块中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