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突发事件及处置
2.1 危险化学品大量泄漏及人员中毒应急处理
| 步骤 | 处 置 | 负责人 | ||
| 事故类型 | 危化品泄漏 | 班长 | ||
| 发现异常 | 发现本装置发生危险化学品大量泄露,立即汇报班长。 | 发现泄漏第一人 | ||
| 现场确认 报告 | 确认发生危险化学品大量泄露后,向中控室及车间调度报告。 | 班长、发现泄漏第一人 | ||
| 紧急处置 | 1、安排人员迅速通知现场作业人员装置发生危化品泄漏。 | 班长 | ||
| 2、安排2名值班人员赶赴中控室,协助工艺人员处理事故。 | 班长 | |||
| 视情况采取措施 | 1、工艺设备发生危险化学品大量泄露,组织班组人员迅速撤离危险场所。 2、仪表设备损坏发生危险化学品大量泄露,立即组织人员处理。 | 班长、班组技术员 | ||
| 报警 | 1、迅速通知车间领导。 | 调度 | ||
| 2、向厂应急响应中心报告车间应急情况。 | 车间主任 | |||
| 应急程序 启动 | 通知其他岗位人员做好应急处理。 | 调度 | ||
| 人员抢救 | 戴空气呼吸器转移中毒人员,并施行急救(专业人员未接替前决不放弃)。 | 班长指定的人员 | ||
| 人员疏散 | 视情况采取措施 | 泄露危及本装置 | 组织班组人员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 班长、安全管理人员 |
| 泄露危及其它装置 | 组织车间其他人员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 车间领导 安全管理人员 各班组班长 | ||
| 泄漏物 封堵回收 | 1、沙袋封堵外排沟。 | 车间应急人员 工艺环保人员 | ||
| 2、采用中和手段处理泄漏物。 | ||||
| 3、用器皿或吸油棉回收泄漏物。用回收泵将积聚在低洼处的泄漏物抽至就近的污水井,使其进入污水池。 | ||||
| 4、启污水泵将进入污水池的泄漏物倒往回收罐。 | ||||
| 警戒 | 根据泄漏情况,划定警戒范围,设置警戒线。 | 车间应急人员 | ||
| 接应救援 | 打开消防通道,接应消防、气防、环境监测等车辆及外部应急增援力量。 | 车间应急人员 | ||
| 事故控制 | 事故继续扩大时,通知工艺车间做好停车应急处理。 | 车间应急人员 | ||
| 带压堵漏 | 具备堵漏条件时,组织人员进入现场带压堵漏。 | 车间领导 | ||
| 注 意 | 1、进入可能中毒区域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其它附近区域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接触有毒介质的关阀人员、回收人员和堵漏人员须穿防护服。 2、人员疏散应根据风向标指示,撤离至上风口的紧急集合点,并清点人数。 3、施工人员疏散时,应检查关闭现场的用火火源,切断临时用电电源。 4、报警时,须讲明泄漏地点、泄漏介质、严重程度、人员伤亡情况、有无火情。 5、易燃易爆的化学品泄漏,现场处理必须使用防爆工具。 | |||
2.2火灾应急处理
| 步骤 | 处 置 | 负责人 | ||
| 事故类型 | 火灾 | 班长 | ||
| 报警 | 发现火情(烟雾报警器报警),立即通知仪表人员。 | 发现火情第一人 | ||
| 赶赴火灾现场,并向班长、车间调度报告。 | 接警第一人 | |||
| 向厂应急响应中心及车间领导报告。 | 车间调度 | |||
| 应急程序 启动 | 1、通知班组其他人员增援。 | 班长 | ||
| 2、通知消防队准备干冰、干粉灭火剂。(若险情发生在控制室、机房)。 | 车间调度 | |||
| 3、协助工艺采取紧急停车措施。 | 运行技术员 | |||
| 着火源确认 | 1、迅速确认着火源。 | 接警第一人、班长 | ||
| 灭火 应急 处置 | 视 情 况 采 取 措 施 | 带电情况 | 1、电缆着火先切断电源,再采用干粉或干冰灭火器灭火。 | 接警第一人、班长 |
| 2、仪表设备着火,采用干冰灭火器。 | 接警第一人、班长 | |||
| 其它 | 采取相应有效的灭火措施。 | 接警第一人、班长 | ||
| 人员疏散 | 1、组织现场与抢险无关的人员(含施工人员)撤离。 | 车间应急人员 | ||
| 污 染 物 封 堵 回 收 | 1、沙袋封堵外排沟。 | 车间应急人员 | ||
| 2、灭火污染物封堵,避免进入雨排。 | 车间应急人员 工艺环保人员 | |||
| 3、用器皿或吸油棉回收污染物。 | ||||
| 4、启污水泵将灭火污染物排至污水井池。 | ||||
| 消防器材 处置 | 1、检查确认火灾彻底扑灭后,将废弃灭火器回收。 | 安全管理人员 | ||
| 2、现场的干粉清理回收。 | 车间应急人员 | |||
| 警戒 | 根据火灾情况,划定警戒范围,设置警戒线。 | 车间应急人员、 | ||
| 接应救援 | 打开消防通道,接应消防、气防、环境监测等车辆及外部应急增援。 | 车间应急人员 | ||
| 事故控制 | 火灾无法控制时,通知工艺车间做好停车应急处理。同时,交由消防队进行处置。 | 车间应急人员 | ||
| 通风处理 | 对控制室、机房火灾扑灭后,对控制室、机房进行通风处理,同时要注意检查,防止复燃发生。组织仪表修人员进入现场进行仪表抢修恢复工作。 | 车间领导 | ||
| 注 意 | 1、发生火灾可能造成停车事故,进入可能中毒区域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其它附近区域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2、报警时,须讲明着火地点、着火介质、火势、人员伤亡情况、报警人单位、姓名、联系方式。 3、使用干冰灭火器进行灭火时,必须手持木柄或把手,防止冻伤。 4、人员疏散应根据风向标指示,撤离至上风口的紧急集合点,并清点人数。 5、施工人员疏散时,应检查关闭现场的用火火源,切断临时用电电源。 6、控制室、机房发生的火灾扑灭后,先对控制室、机房进行通风处理,然后进行仪表抢修工作,防止窒息事故发生。 | |||
| 步骤 | 处 置 | 负责人 | ||
| 事故类型 | 设备故障 | 班长 | ||
| 发现异常 | 发现仪表异常应迅速通知仪表值班人员。 | 发现异常第一人 | ||
| 现场确认 | 值班长立即佩带好防护用具,赶赴现场确认故障情况。 | 值班长 | ||
| 紧急处置 | 1、确认故障后,采取临时的处理措施后立即向班长汇报。 | 值班长 | ||
| 2、通知工艺人员做好应急处置。 | 班长 | |||
| 报警 | 1、向车间调度报告现场情况。 | 班长 | ||
| 2、通知车间领导及相关人员。 | 调度 | |||
| 应 急 处 置 程 序 | 1、办理仪表维修工作票,履行会签程序 。 | 值班长 | ||
| 2、准备好作业所需防护用品。 | 安全管理人员 | |||
| 3、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并制定作业方案。 | 运行技术员、班长 | |||
| 视情况采取措施 | 有毒有害装置 | 1、佩带好过滤式防毒面具或空呼器。 | 安全管理人员 | |
| 2、作业必须由两人以上参加。 | 值班长、作业人员 | |||
| 3、对故障仪表进行检修处理。 | 值班长、作业人员 | |||
| 4、不得随地排放物料,使用回收器具进行回收。 | 值班长、作业人员 | |||
| 易燃易爆装置 | 1、不得穿着易产生静电的服装。 | 安全管理人员 | ||
| 2、作业必须由两人以上参加。 | 安全管理人员 | |||
| 3、作业前身体进行静电释放。 | 值班长、作业人员 | |||
| 4、使用铜制工具对故障仪表进行检修处理。 | 值班长、作业人员 | |||
| 5、不得随地排放物料,使用回收器具进行回收。 | 值班长、作业人员 | |||
| 4、生产人员进行仪表动作实验,确认正常后封闭作业票。 | 值班长 | |||
| 作业监护 | 1、仪表作业期间,现场必须有工艺人员监护。 | 调度 | ||
| 2、特殊作业情况,必须有相关专业的人员监护。 | 调度 | |||
| 注 意 | 1、紧急情况下,征得工艺人员同意后,可以先作业,再补办仪表作业票。 2、进入可能中毒区域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其它附近区域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3、进入易燃易爆装置作业前,必须关闭手机。 4、带电作业时,必须穿戴好绝缘防护用品,防止触电事故。 5、 高处作业工具要放置在工具袋内,以防发生坠落,造成人员伤害事故。 | |||